李商隐的《锦瑟》为什么大家看不懂还拼命说好?

铁锤历史


李商隐的《锦瑟》,其主旨众说纷纭,历来解读近乎摸象般五花八门,只能接近而不能抵达,但并不能由此界定大家都看不懂,顶多只能说大家都看不透。梳理各种各样的解读,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首诗的情绪是淡淡地怅惘、忧思、迷离,这种情绪在华美的文字背后,在某一瞬间的“共情”,给了读者一种“吾亦有所思”的主观合拍的感觉,这也是李商隐的诗歌的最大的魅力之所在。试看全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们常说琴瑟和鸣,而此诗单表锦瑟,而琴之不见,这种感情显然有一种求不得、爱别离的意味,与司马相如直抒胸臆的《凤求凰》不同,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的情感更扑朔迷离更幽深莫辨。

全诗以锦瑟起句,然后通过一系列繁杂蜂拥的意象叠加,驾轻就熟地运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就像照片多次曝光显影一样,一层层、一片片的反复缠绵,更像印象派的油画一样,一笔笔、一块块的往返涂抹,从而构筑了一篇宏达而幻灭的意象,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的状摹中,带给人一种朦胧、飘逸、凄清的绝美的虚空感。而最终“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与首句呼应,这种浑然一体的妙境具有多重解读的空间,是成林成峰还是见山见水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不一致的,而这种多样性的谜之遐思才是这首诗的独特的审美构成的重要特点。

我读李商隐的这首诗,总是不自觉的想起张枣的《镜中》:“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有时也会不由想起海子的那句诗:“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拿现代诗与李商隐的无题之类的诗比较着读,你才会更加发现李商隐在诗歌的创作中的穿越般的天才光芒,这种烟花般的灿烂开辟了唐诗另一方幽深的表达空间,在久远的历史深处穿云驾雾而来,现代诗的审美取向与之不谋而合遥相唱和,华彩斑斓而又曲径通幽。

李商隐的一生,纠结而彷徨,左支而右绌,而这种人生、情感上的聚散分合,在他幽怨暗生的诗歌中浮光掠影地显现出一种摇曳生姿的纯粹的美,使其诗歌与生俱来的绝美风姿,歧义重生、暗礁密布,但却给人一种别样的美学体验和意象感悟。

既然无题,又何必钻牛角尖去钩沉出其中的微言大义。

只要是美的,哪怕无意义,哪怕不可言,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体验。具象隐去,意象云涌,而蕴含其中的情感表达多姿多彩,感悟到这种情感的潮涌,才是体悟李商隐诗歌美好的一面的“不二法门”,虚实之间,又何足道也!


吃素的穿山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是说看不懂,只是每个人理解上有偏差,解析的角度不一样,因此,欣赏到的美不尽相同,从这首词联想到、感悟到的情境、道理也不同罢了。

不过,《锦瑟》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引起了古今中外诗界学人的不竭探索。明朝的王士祯读《锦瑟》后叹曰:“一篇锦瑟难人解”,它到底说的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比如胡应麟、钱良择、朱彝尊、纪昀,支持“悼亡说”。一说是睹物思人,悼念瑟的主人;二说是悼念亡妻王氏,但这个论点被驳倒了。

苏轼、王士祯、黄朝英、邵博、冯班主张“咏瑟”,说它是瑟曲、瑟音、瑟理。但是胡震亨说:“以锦瑟为真瑟者痴。”后来基本上不再有人主张咏瑟说。

叶矫然、徐德泓、徐夔则主张“自伤说”,说是李商隐自伤迟暮之感,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

胡震亨、陆时雍、吴汝纶岑仲勉,主张的是“寄托”说。认为李商隐有托而咏,情有所属,托之锦瑟,总属影借。

还有钱钟书、姜炳璋、宋翔凤、程湘衡、汪师韩、周振甫主张“自况自序说”,认为李商隐是以瑟自况,自道平生,自评其诗,故为全集之冠。


你看,以上这么多专家学者,包括大文人,给出了不尽相同的说法,到底该信哪个?

因此,要我来回答,《锦瑟》这首诗,就不该拘泥于某个固定的说法,它是李商隐的意识流诗歌,正因为这个特性,所以有人将它视为现代诗歌的鼻祖。

很多人有没有想过,既然大家对这首诗的观点都不同,却又都觉得其写得好,感受到它的美,是因为什么?

那肯定是这首诗歌,有一种可以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共性美。

那些古代的文人,之所以对这首诗各执己见,就在于被传统的眼光所束缚,用传统的诗词理论去解析它,自然落入窠臼。

什么诗言志、言情,抒发身世感慨,感伤人生迟暮和人生迷惘,我们不管它到底写的是什么,是悼亡还是自伤,这都不要紧,都不影响我们去欣赏它,这种共性美,才是它的关键。

相反,如果我们非要考证出,这首诗,就是悼亡,或者寄托,给它一个框架,束缚住,那反而影响对它的美的感受。

因为《锦瑟》不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也不是传统的“诗言志”诗歌。

有人可能要问,那这种“共性美”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诗中已经给出答案了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论是悼亡还是自伤,亦或是其他寄托,都涵盖在“人生如梦”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中,这首诗,就是抒发了对人生和爱恋的追思。

锦瑟为何是五十弦?人为何是这个寿命?

锦瑟无端五十弦,而却演奏出各种乐曲。

人无端活到五十来岁,其命运就在于生平经历。

过去的那些往事尽管在当时已使他感到虚无缥缈,怅惘若失,但此时回忆起来仍是值得怀念的。

锦瑟的这种“人生如梦”的共性美,是李商隐晚年回望平生的心灵感悟,是对一生的回顾。当它感悟到过去的岁月犹如锦瑟排列延伸的弦一样,他悟得这些全如梦。

他的爱恋和痛苦,他的希望和失望,像锦瑟上弹出的乐曲一样消散了,唯有瑟弦一一留在那儿。

所以,他为什么会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种充满朦胧的意象?

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正是用这种缥缈虚幻、朦胧唯美的意象,才能深刻的抒发出这种“人生如梦”的共性美。


楚云卿


李商隐的《锦瑟》乃晚唐一代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名作,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系列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连周星驰电影里吴孟达都曾喃喃道出这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但这首诗也是著名的迷诗,它朦胧而不晦涩(起码不如李商隐的《燕台》诗),很多读者喜欢它,能说出一点所以然的也是因为最后这句,因为它描述了人类情感的一个恒常状况,那就是身处爱情时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晓得挽留和珍惜,日后细细追忆未免有悔,但这种惘然也是爱情迷人之处。

这时我们可以回看前三联,如果这首诗只是直陈第四联这个“结论”的话,它的感染力绝不会有这么深,正是前面一连串的意象代替了说理,一首诗才能从心灵深处而不是逻辑上彻底征服我们。

且看《锦瑟》全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一个中年人的况味中,五十弦的华年意味着他的回忆千头万绪,如音乐触动,和鸣起来久久不能休止,此起彼伏,繁衍如烟海。

接下来连讲四个典故,典故之中又包括了感官的通感(珠有泪)、历史的无奈(望帝春心)、哲学的神秘(庄生梦蝶抑蝶梦庄生耶?)甚至自然的循环变易(日暖玉烟),“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的意象叠化最为复杂和现代感,月、珠、泪三个镜头相合相变,背景没说出的是采珠的鲛女的悲苦身世。

这些典故大家未必都知道,不知道也能感受其中恍恍惚惚、明明灭灭的幻变不定,这不就是“当时已惘然”的感受呈现吗?当然李商隐对应他身处的时代和自己身世均有所指,但因为它的朦胧而拥有让读者自由代入的可能性,这也是这首诗不觉中征服我们的原因,这种写作方式千年后的新诗大量使用,李商隐不愧为现代主义诗歌的远祖!


廖偉棠



全诗就不在这粘贴了,考证它大概是晚年之作,为听闻奏瑟声时有感而发。若说"难理解",无非是在它阐述的立意和对象方面。下面附上自己的几分浅见。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而他始终都是旧时的五十弦,音色细腻,历经新旧时光沧桑,一弦一年华,弦弦年年构成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他于"情"于"国"初心不改又心力交瘁。

附李商隐生平事——学道时与公主随行清修的宫女"宋道士"仙梦初恋,以回宫收场。赴京赶考时,遇得粉丝——富贾家才女"柳枝"断带求约,因朋友从中戏耍,错失良机,嫁作他人妇。与节度使家七仙女"王氏"相爱,贫苦相依为命,晚年别离早丧。

仕途上,李商隐一生因"甘为幕僚",成为党争漩涡的牺牲品,郁郁终不得志。

所以我认为《锦瑟》有伤私情亦有

伤国怀,命运不济的哀不幸。层层加强递进,所有生平尽在一首《锦瑟》,三者融合并不冲突。
题干下半部分提到"为什么大家说好",那就再说说它文学价值的"好"。《锦瑟》运用的"比兴"手法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倒也不算稀奇。只是锦瑟与大部分诗词偶用"比兴句"点题不同,全文短小精炼,简直句句比兴还是蛮绝妙的。

它借助"表象事物",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各种感官作用,有画面感。绕一圈,再回到它的不好理解,在于太"朦胧"。像在哀情又像在哀国还像在哀怀才不遇。所以,谁都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锦瑟》,想想文字就是给人看引人遐想连篇的,让你"模棱两可"里活动头脑。这或许就是作者李商隐的初衷,不管你在什么情景下读来都有"共鸣感",也就达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


同个人的心态也不是从一而终的,有时会哀叹爱情有时会哀其家国。你的心态不同面对同一景色的解读也会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你此时所理解的《锦瑟》或与往日不同,也与我今日不同。所以,没有"看不懂",只是看到的不同罢了。

欢迎各抒己见……


洛洛文化


这首诗很多人讲解过,但个人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对其中的典故掌握的不透彻而给人片面之解;或者,一些人唯恐自己解释的牵强而被人攻击,故而春秋笔之!


'锦瑟无端'是无奈无由不得做主的凄凉

辛弃疾的'五十弦翻塞外声'说明了五十弦是曾经存在的,不管它合理与否。人生如弦,艰辛潦倒,此处的'五十弦'实指五十岁或者虚指都可以,命运如同在弦上弦下的翻飞,如履薄冰。'一弦一柱'说明华年都流落在了弦上柱里,悲里凄里!如同流水之于人生,不堪回首,不堪追忆。

庄周梦蝶是作者化典而来的,借用其典故的部分寓意,即: 人生似真似幻,再回首已是百年,回想前尘,如梦似幻,难辩真假。这是作者从'思华年'处直接承接而来的对人生迷惑的反问和感悟,也是'真假不知何处辩,此时已忘言'的无奈和凄惶。但是,即便如此,作者仍一直坚持着内心的不舍,如望帝一般想要去守护曾经悉心呵护的一切美好过往,'杜鹃半夜犹啼血'是为何?只因为那些不舍,那些华年里、似真似幻里的内心坚持和不舍!所以,理解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内涵,就知道了这两句一正一反,为的是衬托出作者的内心坚持和不舍!

坚持是什么?是那时的沧海明月,是曾经的暖玉生烟。曾经,以泪对明月的凄苦相思;曾经,见蓝田玉暖的朦胧约若。这两种情境都是作者曾经的感情状态和过往。而如今,所有的坚守已如同'庄周梦蝶'一样不知真假,但作者仍坚信'半夜啼血'的杜宇故事,希望那些美好时光还可追回!这一联写的是回忆,作者仍使用典故和朦胧的手法,制造出空灵之境,意境叠生!如果不理解开始作者的'思华年',不明白'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就无法理解这两句中的往事缱绻!

但所有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终究是风流云散了。哪怕心中再多万千气象,也不可能追回光阴重回少年时!所以,作者在最后发出怅惘而极悲的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篇起承转合十分自然,不需要去看背景,也不需要去过度解读典故的真假,只要掌握了典故的本质,加上了解排章布局的手法,这首诗很好理解。


西山诗词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晩唐时期,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剧,朝中高官不但不能团结起来扳倒宦官集团,反而分成派系,牛党李党斗得一地鸡毛。李商隐出身寒微,因无人推荐,屡试不中,后靠牛党推荐中了进士。但后来娶了李党女儿为妻,为视为牛党叛徒受排挤。待李党上台,李商隐却因在家守孝无缘提拔。守孝完了李党又下台了。他一直秉持着积极入世,实现政治理想的态度到处找机会,无耐社会太黑暗,一生蹉跎而去,无所作为。晩年感悟人生,写了这首诗。

锦瑟啊,你为何有这许多的弦?一弦一柱弹拨起来会有多少羁绊,多么艰难?纵然音乐美妙绝伦,又有多少人会使用你呢?弹凑着你,让我回想起自己坎坷的一生。

庄子一生追求逍遥游,却只能在梦里化作蝴蝶去实现了。望帝杜宇一生勤政爱民,晩年仍遭谣言诽谤,忧愤而死,只能在死后化作杜鹃向人们倾诉自己的清白。这些伟大的人物尚且有志难申,何况我一个渺小的人物。

传说月明时鲛人的泪滴会化作明珠,我虽向往,又要到哪里寻找呢?传说蓝田的美玉藏在山中,太阳照射下来,远远望之,山上会现出晶莹的宝光。然而我走进山里却又看不到什么了。美好的事物总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及。

年少时虽然艰难困苦,但我一直期待理想能够实现,为此而四处奔波居无定所。现在我老了,不可能再有作为了,年轻时的期待只能变成现在的追忆了。我年轻时真是很傻很天真啊,以为受到某些大人物的赏识就能进入权力中枢实现政治理想,现在看来牛李党争既沒有扳倒宦官集团也没有打倒割据的边将,只是为自己人捞好处罢了,大唐王朝气数将尽了,即使我当时被提拔了也注定无所作为的,不如早早学学陶原明,干脆隐居乡里耕读为生,虽然辛苦,但不像我现在这样身心倶疲!


手机用户6359532362


中国著名现代诗歌批评家陈超先生毕生执著于诗歌批评的“细读法”,并将这一法则贯穿与当代诗歌批评的写作中。

为什么我要用现代诗歌的批评手法来写这篇文章,李商隐的《锦瑟》明明是一首古诗?其实现代诗歌的界定最主要是从“书写生命经验”这个标准框定的。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深刻地书写了人生如梦这一亘古恒今的生命体验,触击了情感生命薄薄的软肋,是历代诗人籍文字诉人生难以逾越的华丽高峰。

我们来看这首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试着诗意再现:

天啊!我日日弹奏的古瑟,这二十五根弦的乐器,这一瞬怎突变为五十根了?因为这一弦就是一年。

我迷上这古瑟了,我成为这古瑟了,我就是这古瑟了。正如庄生迷上了蝴蝶,到最后究竟是是庄生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生?还是庄生就是蝴蝶?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如若这古瑟就是我,那这古瑟上美丽的锦纹就是我美丽的逝去的年华,那弹奏的每一个音符就是我永远逝去,再也无法追逐的流年。

假如我死了。我会不会像杜宇(望帝)一样化为一只鸟,一只暮春时节戚声悲切、呕心吐血的杜鹃鸟?但即便我死后能化而鹃鸟,可昨日美好的年华亦不可再现了……

浩瀚无垠的宙宇,深邃广袤的苍穹。这一轮明月里长住的鲛人,如若祂也想到生命无常,祂会不会也一样如我,此刻滚滚泪滴?

玉,是石也,亦人也。犹如宝玉生于蓝田,吸天地之精气灿若群星,人亦诗意地栖居于蓝天之下,凝天地之精气生而化人。

可是。人的生命却如此短暂,短到转瞬间我已过天命之年。天啊!人生竟如此匆忙,那倏忽的美好过往也只能回忆回忆了,而回忆就意味着永远永远回不去了……

评鉴:

《锦瑟》从古瑟、哲人、皇帝、鲛人、玉石谈生命易逝,流水不复。诗歌史上第一唯一,李白不及,东坡亦差,再无来者。

《锦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汉字本身的特性。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模糊性塑造了诗歌的多重表意性,《锦瑟》是一个谜,正如汉字本身。

《锦瑟》是关于生命的诗歌,文字的表述。有文化者均可进入,祂是个立体的生命,任何人从任何角度切入,只要切入到内核,都发现了闪光的生命本身。

《锦瑟》是生命本体痛过李商隐之文而展现的极富个体生命体验的生命之诗。生命不死,《锦瑟》不亡;生命日益新,《锦瑟》亦日新。


保哥谈


晚唐诗坛泰斗白居易说死后要投生做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也是赚了,而《锦瑟》就是他的代表作。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才情横溢,据说前后四次科举,历经十年,公元837年终于进士及第,会写诗的都这么拼,给高考一族们树立了个好榜样。进入官场,又是一部官场沉浮辛酸史,得到恩师时任尚书的令孤楚赏识,亲自教他写文章,一路扶植,又娶了令狐楚宿敌王茂元女儿为妻,两边不是人,在牛党之争夹缝中求生,辗转各藩镇幕府当幕僚,潦倒一生,还被人骂忘恩负义,愧对师门。好在有几首好诗亦足以流芳百世了。

《锦瑟》就是一张惊艳的封面。

1 多种手法运用。

以兴起句:借助其他事物来起句,先铺垫,不谦虚点,抛砖引玉。

锦瑟乐器,名字好听,五十根弦,瑟音凄苦,这首诗并非咏物,锦瑟起个句而已,感叹的是华年,是一首凄苦的诗,华年风雨,凄苦难述。

中间用典:将典籍中故事或前人话语,为我所用。用典的诗人很多,但没几人能比李商隐用得唯美含蓄。据说李商隐写诗时,遣词造句,追求完美,将文献古籍于桌上排成一排,时人笑他只会堆砌典故,但今人看来却唯美得很,这也是李商隐鲜明独特的地方。

连用四个典故,意思隐晦却唯美。

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还是蝶梦庄周,似幻似真,物我难分。望帝春心,蜀帝已死,但魂化杜鹃,啼叫不止,甚至口中滴血,执着凄苦,痴迷不悟。沧海珠泪,皓月当空,珍珠晶莹,是珠光,是泪光?旷远皓净,孤清寂廖。玉暖生烟,日光生暖,美玉升腾烟霭,温暖而美好。


结尾反问:结句,怅然一问,若有所思,言语无穷意无尽。

最后两句回归现实,悲怆深沉,不禁一问,触动共鸣,这样的情感,难道留到以后来追忆,当时就惆惘不已了。

整首诗,简言之,诗人追忆往事,有梦幻,有执迷,有血泪,有温暖,现在年华已逝,徒留伤痛遗憾。

通感:感觉的相通运用,用客观具体可看可感可触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个人经历,个人体验,个人情感,梦蝶,鹃啼,珠流泪,玉生烟,来表达人生悲喜愁乐,二者相似却又说不清楚,隐晦朦胧,唯美迷离。本来人生曲折岂是文字所能说尽?

叶嘉莹说:“义山乃借两种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人生中种种不同的境界和感受。”

2 意境: 唯美精致,如梦似幻。

喜欢这首词的,沒几人在意它在讲什么,光是蝴蝶,春心,沧海,月明,蓝田美玉,就让人神往了。

3 主题:写人生或写爱情或亡妻,都给人一种虚度年华,错失美好,追悔未及的惆怅与凄美。

“当岁月流逝,所有东西都消失殆尽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追忆似水年华》

写人生,李商隐有太多无奈与屈辱,一个满腹才华,积极入世的儒系少年逼成了委屈求全,苟且谋生甚至想出家为僧的佛系老头,怎一个思华年概括?

爱情,有人说李商隐才情兼备,诗坛名气不凡,迷妹众多。与宫女相爱,与道姑谈情,甚至说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叫锦瑟的青衣,不管怎样,无一善终。感情的伤,又有多少能说清楚?

悼亡,这是有史可据,妻子王氏出身大家,却艰难困苦,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就算李商隐因为娶了王氏才受官场排挤,郁郁不得志,但妻子的深情却弥足珍贵,可惜相伴十余年,妻子便离世了。这可能也是李商隐背负骂名始终沉默的原因了。

官场失意,诗词得意,这句话也适用于李商隐。带着镣铐跳舞,弹着苦瑟梦蝶,李商隐将人生之旅苦酿成诗,我们觉得美,就足够了。


一绿浮芳


《锦瑟》确实是一首好诗,意境很好,可要讲看不懂,难解,则不然。因为我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啊,我来解释给大家听。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是突然看到锦瑟时,触动了想起自己的过往种种,思绪万千。而且代表这一年,刚好李商隐50岁,所以指责锦瑟无端五十弦。有人会怀疑怎么他就五十岁呢?理由就是“无端”二字,若不是刚好,她就不会这么感慨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俩句,说的是他回想起过去,就跟做梦一样,一些理想梦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哪是真哪是假,甚至都错乱了。也表达了他仕途的迷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只能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发发牢骚了。此处也暗主他为了做出一番事业,把春心,把感情放下托与杜鹃,这是他过往人生的一次取舍。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指那一次与他老婆或者是情人分开的情景,我想应该是跟老婆王氏分别吧,因为据说他们感情一直很好。而且,大家知道,他曾经做王茂元的幕僚,王在甘肃泾州,他的老婆就是王茂元的女儿。这俩句诗,说的就是那一次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分别。李商隐要远行,小夫妻俩一夜没睡觉,看着月亮依偎在一起,王氏不舍的哭泣啊。可是天亮了,蓝田日暖啊,李商隐还是得走了。老婆大概还送了一块蓝田玉给李商隐戴身上保佑平安,握在手里握了一晚上,暖暖的要冒烟的样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话是点睛之笔,说明这首诗,就是确定是写那一次分别的,李商隐在那时候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呢。可惜了,天意弄人,并没有李商隐多大的发展空间,导致他一生不得志,搞来搞去,没有什么发展的余地。而因此呢,蹉跎了跟老婆的花前月下大好光阴。

说到这里,这首诗,我就算解说完毕吧,对不对是其次,重要的是分享出我的一个理解思路,大家权当参考。


命理师陈一宏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写尽世事变幻,借物吟咏人生,又用魔幻的视角探寻人生的意义,并且

情感真挚,让人黯然神伤。此诗短短四句,却包罗万象,现实和虚幻随时切换的天衣无缝。

锦瑟切换人生,庄生切换蝴蝶,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沧海切换明月、珍珠,又用眼泪比拟明月。蓝田玉切换紫烟,达到一种梦幻的迷境。又用真情来追忆大好年华,慨叹人生的无奈和不可逆,只能在梦幻中浮现往昔。

构思巧妙,文笔超凡。且不用提李商隐大量优秀的无题诗,只此一首锦瑟,就已经奠定了李商隐伟大的诗人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