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里 來(一)

---介 紹 捻 管 中 鋒 筆 法

( 一 )

我國書法藝術是一個豐富多彩精妙浩瀚的寶庫,在中國以至世界美術史上具有獨特的位置。各具風采的書家,真草隸篆不同書體,每個字的筆畫結體和每幅作品的通篇佈局,構成的藝術情景各不相同,卻都有絢麗多姿的美學蘊含,以不同的藝術感染力呈獻給賞讀者。由於人們的情趣、愛好、心理、習慣的不同,對書法的欣賞和評價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傾向性。比如,有人偏愛圓韻秀麗的唐楷,有人痴迷於雄奇偉岸的魏碑,有人喜歡瀟逸流暢的行書,有人鍾情於豪放無羈的狂草,這是非常正常的社會現象,各體各派各有千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國曆史上科舉制度對書法界曾有過久遠的負面影響,清代較為流行的書體是秀弱拘謹、千面一貌的館閣體,學子們官吏們企望討得官僚上司的賞識,甚至終極目標定在聖上御覽硃批。書法界比較普遍強調的執筆方法是鉤、格、擫、押、抵,筆管豎直不偏,腕平掌豎,把筆管握得很死。運筆方法雖然提倡中鋒,由於筆管握死之後,失去重要的調鋒功能,嚴重束縛書法藝術的發展。清代後期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人,曾挑起過一場碑學帖學、方筆圓筆書法之爭。為使人們掙脫館閣書法的禁錮,對抗頹靡保守的書風,他們倡導碑學,大力宣揚‘魄力雄強’‘氣象渾穆’‘點畫峻厚’‘精神飛動’的魏碑書法。以方筆為主要特徵的魏碑,它的筆畫、結體和章法,看起來真有些刀劍揮斬、大鬧革命之勢。這場爭論大有褒此貶彼,勢不兩立之態,書壇風氣為之一振,從而推動了碑學的發展。時至今日,人們心理愛好的差異因素,大都已經能心平氣和地相互認同,但是,‘筆’ 和 ‘刀’的爭執依然未決,分歧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眾多刻在岩石上方筆形態的造像墓誌碑文,是書家毛筆書丹的原型?還是違背書家筆意,切刻出來的字體?問題的焦點是毛筆能不能寫出銳利峻偉的筆畫來,它涉及的是書法運筆的基礎性問題。有人認為魏碑書法是“三分寫,七分刻”,導致墨跡變形,認為那些方起方收的橫畫豎畫,出波銳利的撇捺,多姿變幻的三角點等都是“毛筆所很難做到的特殊效果”,因而斷定是“刻石工用刀切出來的”,甚至是“鐫刻工任意操刀,歪曲了原書家筆意的書法”,或者是“刻工們修正了書者的書寫形態,充分發揮創造性,付予了新意”等等。甚者還有評價魏晉書法除“寥寥無幾”者外,一律貶之為“全然傍不上書家門牆的石工匠人之所為”,是“書刻技巧低劣的非藝術品”,而且“非藝術品永遠處於絕對的低位,即使最高水準的非藝術品也比最低水準的藝術要低”。難以理喻的是在同一篇文章裡,作者承認“魏碑…風格特色…古穆雄渾、豪縱跌宕更為唐書所望塵莫及,…但目之為美學意義上的書法藝術…則不可”,包括《爨寶子碑》等“也絕非真知書者之所為”。這裡不想談及什麼人有資格創造藝術的問題,但是,說魏晉碑碣不是書家原創的風貌,是出於社會底層刻石工之手。依此作為評判臆斷的根據,應該說有失公允,或有武斷之嫌。事實上,考古曾發現有書丹未刻的墓磚,毛筆書寫,筆畫稜角分明,可以佐證大量的魏晉石窟碑碣並不一定是刻工隨意走刀,把圓筆刻成方筆。

( 二 )

為了探究方筆魏碑是不是刻工隨意歪曲書家作品風格,這裡以《天發神讖碑》等為例做些探討。三國後期天璽元年(公元276年)吳國國君孫皓為挽救亡國命運,宣稱天降神讖“天命永歸大吳”,並授命立碑以志,大造社會輿論。世傳該碑是三國時期被稱為書聖的皇象所書。這位大書法家標新立異,大膽創新,寫出筆畫稜角分明、鋒芒犀利、怪異峻拔的篆書,這可能與立碑的主旨有關,他有意識地突出神秘莊嚴色彩,追求政治上藝術上的轟動效應。歷代書家評頌此碑“字勢雄偉、生澀險勁、雄奇變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斷古釵、方折盤旋、戈長劍利中實,乃弓燥手柔,為兩漢以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等。國君立碑,書聖書丹,鐫刻師傅不可能是等閒之輩,他膽敢偷工省力改變筆畫的一絲一毫?歷代不論檔次高低的鐫刻工,相對於書法家永遠是處於低層的手工勞動者,他們只能以最大限度地再現書家的筆跡,作為技藝追求的目標和取得報酬的條件。說什麼“鐫刻工任意歪曲了原書家的書法”,豈不是成心砸自己飯碗?另如《爨寶子碑》、《龍門二十品》中的一些造像,有的是為將軍、太守,甚至為皇帝勒石,有的是太妃傳旨,都是刻工們不敢絲毫怠慢的‘客戶’。說“刻工們修正了書者的書寫形態,充分發揮創造性,賦予了新意”也根據不足。至今沒有聽到什麼人對前期的漢隸、後期的唐楷碑拓書法提出懷疑,未見刻石工有歪曲書家筆意的罪過。唯獨在魏晉幾百年期間,世代師徒技藝傳承的石工,個個都離經叛道,妄自胡為?有人提出習練魏碑要“師筆不師刀”,要把墨跡和刻跡區別開來。人們學習書法臨寫碑帖,當然應該師‘筆’,但是,如果把碑帖上真實的“筆”誤解為“刀”而否認它,就可能出現誤導。況且,人們用什麼辦法去區別墨跡和刻跡,難道可以隨心所欲?現在常能看到臨寫的魏碑書法,只求字的結體形似,不究筆畫形態,完全失掉原碑風範。我們應該虔誠地尊重、感謝碑碣鐫刻師傅,他們出色地再現了書家的書丹風貌。我們應該與承認漢碑、唐碑一樣地承認魏碑書法也是‘筆’,不是‘刀’。方筆書法是當時廣泛流行的一種書體,前後當有三四百年。

( 三 )

魏碑的方峻筆畫是怎樣寫出來的?在人們爭相習臨魏碑的時候,由於正確的中鋒運筆方法傳承不廣,沒有得到筆法真傳的多數人,處於對魏碑的喜愛,苦心摸索,在死握筆管的條件下,有人用寫唐楷的筆法,創造出幾乎沿筆畫輪廓描寫的所謂方筆魏碑書寫技法,1、2、3、4…地勾描填寫(如下圖),並廣為流傳。至今,書法教學、教材、出版發行的多種書法指導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讀物、論著,仍多被採用。這種‘魏碑’ 雖可求得形似,但往往有形無骨,失掉原有峻爽雄奇的神韻。有些作品、牌匾給人的視覺感受簡直就是圖案美術字,沒有了書法作品的靈氣。在個別指導魏碑書寫的現場演示中,也常會見到偏鋒筆畫出現,或者回鋒、折鋒,字體失形,個別甚或有補筆小動作。由於上述複雜鉤描的誤導,畏難者、迷惘者日眾,魏碑書法的傳承步履維艱。

歷代書法界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和對作品的評價,遵循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重視筆畫是否有骨有肉,有筋有力,這要從靜態畫面去看取筆鋒的運行的動勢和軌跡。骨力筋肉從哪裡來?主要來自於中鋒運筆。所謂中鋒運筆,是毛筆著墨在紙上運寫,以接近筆管的根部為前導,筆鋒行走在筆畫中線,成為筆畫的骨架,水墨沿毛筆的兩側勻稱洇染,形成筋肉,這是毛筆、水墨、宣紙相互作用的效果,是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的獨有特徵。偏鋒、絞鋒或勾描不會有上述明顯的骨肉筋力,甚者認偏鋒為敗筆。書家走筆或疾或緩或艱澀或順暢,對於書法線條的筋骨和氣韻,普遍有著刻意的追求,這是自古至今,書法界一再倡導和堅持中鋒運筆的根本原因。包世臣書論強調的‘中實’,以及所謂‘錐劃沙、屋漏痕’都是對中鋒運筆最為形象的描述。

以方筆為主要形態的魏晉書法,正是靠嚴格的中鋒運筆,捻管欹斜轉折調鋒寫出來的。傳統執筆法中有‘指死’‘指活’兩種,魏碑是‘指活’,執筆捻管要活,多以三指或四指執筆,一般用中長鋒羊毫,不可把手腕壓在桌面,最好把腕肘懸起來。書寫時,露鋒起筆,落紙鋪毫,沿筆畫中線行筆,方稜筆畫和轉折處,靠筆管相應欹斜,配合捻轉調鋒,最後露鋒收筆至筆畫端頭。筆毫鋒尖自始至終都行走在每一點畫的中線,是一絲不苟的中鋒運筆。

清代書家有所謂‘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側’之說,那是因為握死筆管,不辨筆鋒形態和方向的緣故。還有人指責‘捻管’,宣稱“捻筆…都屬於偏鋒行筆”,也是不明就裡的誤斷。也不要把中鋒簡單理解為藏鋒,方筆魏碑起筆收筆的瞬間都是露鋒,更不迴避筆偃,正是靠筆管欹斜配合捻管調鋒,確保自始至終嚴謹的中鋒,是方筆魏碑運筆的關鍵。

(四 )

為了說明方筆魏碑的幾種典型筆畫的書寫方法,便於看清筆鋒在書寫過程的走向,我用毛筆蘸水,兩側蘸墨,淡墨痕是筆鋒運行的軌跡(請別誤解為追求立體視覺效果)。紅色V形標記是提示起筆、收筆的位置和方向,帶有箭頭的圓形標記是提示轉折處筆管欹斜和捻轉的方向,相應欹斜捻管調整筆鋒,鋒尖始終走在點畫的中線。

1、

右三角點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筆尖著紙於點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筆的同時均勻下按,至右側轉折處筆管向右欹斜,筆腹外側著紙,隨即順時針捻管轉向下行,相應均勻提筆,最後筆的尖鋒收於點的下端(左圖)。

2、 左三角點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筆尖著紙於點的右上端,下按行筆至左側轉折處,筆管向左外側傾斜,筆腹左側著紙,隨即逆時針捻筆調整筆鋒向下行筆,逐漸提收到點的下端(左圖)。

其他形狀的三角點運筆方法雷同,只要選定方便的起筆收筆位置,相應採取捻管及傾斜方向即可。

3、正、倒等腰三角形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正等腰三角點從頂端起筆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邊時筆管向右側欹斜,同時順時針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筆,漸行漸提至左側底端收筆(左圖)。也可以從底邊左角起筆斜向右上,筆管稍向左上欹斜,順時針捻管調鋒向右沿底邊漸行漸提,收筆到右下角。

倒等腰三角點從左上角起筆斜向右下按,筆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時針捻管調鋒沿上底向右漸行漸提,收筆到右上角(右圖)。

4、 橫畫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把橫畫當成聯結兩端三角點的筆畫來處理,左上端起筆,筆管向左傾斜,逆時針捻管後沿橫畫中線調鋒向右鋪毫中鋒行筆到接近右端,筆管向上傾斜,順時針捻筆向下收至右下角。(左圖)或行筆到接近右端,筆管向下傾斜,逆時針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圖)。5、豎畫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筆尖從豎畫左上角落紙,筆管稍向右上欹斜,隨即順時針捻管調鋒向下鋪毫中鋒行筆,接近豎畫下端時,筆管左傾逆時針捻管逐漸提筆收到右下角(左圖)。

6、

雙摺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起筆同橫畫,鋪毫行筆至第一轉折處筆管向右上微傾並順時針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轉折處筆管再次向右外傾斜同時捻管調鋒左行,逐漸提筆收至尖端(右圖)。

7、

方折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向下方折,按橫畫運筆至方折處,筆管稍向右上欹斜,筆腹外側著紙,同時順時針捻管調鋒向下鋪毫行筆,折筆處外側方稜,內側圓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內圓特徵,收筆同豎畫(左圖)。底邊向右方折按豎畫行筆至方折處,筆管向左欹斜,隨即逆時針捻管調鋒右行(中圖)。右圖是連續方折的示例。

8、

左鉤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豎畫寫至折鉤處,筆管向右下欹斜,以筆腹右側著紙寫出豎鉤尖角,隨即順時針捻管調鋒向左上行筆,同時逐漸提筆收至豎鉤的末端(左圖)。

9、

右彎鉤、戈鉤、心鉤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豎筆寫至弧轉處,逆時針順勢捻管,筆鋒始終鋪毫行筆在筆畫中線,至折鉤處筆管向胸前欹斜,逆時針捻管隨捻隨提,調鋒向左上行筆,筆尖收至彎鉤的端部(左圖)。

10、

撇、撇鉤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起始方筆的撇,上端落筆後,筆管向右傾斜同時順時針捻管調鋒向左鋪毫行筆,漸行漸提至尖端(左圖)。尖端起筆的撇鉤,筆尖著紙後邊行邊捻管邊輕按,使筆鋒保持在中線行走,到撇的折轉處筆管向右下傾斜,同時順時針捻管調鋒向上行筆到撇尖收筆(右圖)。

11、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起始方筆的捺,上端落筆後,筆管向左欹斜同時逆時針稍微捻管調鋒向右下鋪毫沿筆畫中線行筆,到撇腳折筆處筆管向左下欹斜,同時逆時針捻管向右調鋒漸行漸提,收筆至撇尖(左圖)。右邊的‘點’和‘3’形筆畫,橫筆落紙之後,須就勢連續順、逆、順時針捻轉筆管,配合欹斜寫就(右圖)。

12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四角方折口字,從左邊按豎畫捻筆寫起,第二筆按方折寫成,第三筆按橫畫與兩端接合,關鍵是注意所有接合處都要一絲不苟的按各自起筆行筆收筆方法書寫,最後一橫向上收筆,形成外方內圓(左圖)。

13、銳角轉折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自上端著筆捻管向左下鋪毫行筆,在轉折處筆管向左欹斜同時逆時針捻管調鋒右行至轉折處,按右彎鉤寫法,筆管向胸前欹斜逆時針捻管向左上行筆到頂部停筆,筆管前後捻轉約180度一筆寫成(左圖)。右圖是按撇、橫、點三筆寫成。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14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 五 )

方筆魏碑的捻管欹斜運筆技法哪裡得來?不是猜測揣摩,不是道聽途說,是從傳統的師承脈絡傳留下來的。

中國書法的初始形成,很大程度上與書寫的工具和方法有關。甲骨文是用刀在龜甲骨片上刻寫而成,它決定了筆畫的尖起尖止,轉折處除非長弧,都要重新起刀,形成獨特的書體籀文上承甲骨,而後演化為小篆,它的結體以對稱莊重為主要形態,現在見到的大都是鐫鑄於金屬器物上和摹刻在石上的書法作品,其起筆收筆及轉折處為明顯的圓折形態,《石鼓文》、秦刻石是典型的代表,這可能是由我們祖先最初創制的毛筆性能所限,考古發現早期的毛筆類似於圓杆齊頭毛刷,書寫當是直接落筆,順鋒鋪毫,行筆到位以後利落起筆,橫平豎直,圓起圓收,整體追求的是筆畫圓潤風格。弧筆和轉折處,隨著筆畫走向捻管調鋒,使筆畫勻勁順暢,書寫過程始終保持嚴格的中鋒,在《毛公鼎》、《散氏盤》、《石鼓文》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如下面《毛公鼎》中的‘師’‘以’等字,近於環形的筆畫,如果不是捻轉筆管,使筆鋒順勢轉向,很難寫出如此勻稱圓潤的效果。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書體向小篆發展時,隨著毛筆製作逐步精良,起筆收筆或出現回鋒筆意,但橫豎轉折依然勻潤流暢,在《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嶧山刻石》等都看不出任何偏鋒或銜接不勻的痕跡。說明筆管在手中應該沒有握死,是沿著筆畫的走向,捻管調整筆鋒,是嚴格的中鋒運筆。

漢代在圓筆為主的篆書基礎上,發展了隸書,出現舒展的結體,起伏跌宕秀美飛動的筆畫,橫畫豎畫如同小篆圓起圓收,轉折處或提按捻轉,或重新起筆作橫豎拼接。如《史晨碑》(169年、下圖)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曹全碑(1 8 5年、下圖)等。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幾乎於此同時,隸書也有明顯的方筆筆畫和結體,《鮮于璜碑》(165年、下圖)。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另如《張遷碑》(186年)中銳利的三角點,方起方收的橫畫,外方內圓‘口’字(如下圖),已經初露方筆書法的端倪。其實早在公元117年就有方筆篆隸的《祀三公山碑》鐫刻在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山。鑑於方筆形態筆畫必須採用捻管欹斜的中鋒筆法,可以推斷漢隸時期書法的主流運筆,

應該是上承篆籀中鋒,下開魏碑欹斜捻管,隸書特有的波磔燕尾的書寫方法,主要也是中鋒運行到筆畫端頭捻管沉穩收筆,不會是側鋒挑出或頓挫回筆。隸書的書寫仍然是捻管中鋒,中鋒筆法源遠流長。這一時期的碑刻方圓間蓄,也應該可以排除刻石工‘便於走刀歪曲書家筆意’的指責。

公元276年《天發神讖碑》(下圖)篆隸兼蓄的峻厲筆意,開啟了方筆雄健書法的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新天地。此後,進入以方筆為主要書風的魏碑大發展時期,如《爨寶子碑》(405年、下圖)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爨龍顏碑》(458年),《始平公》(498年、下圖)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尉遲造像》(495年)。《楊大眼》、魏靈藏》、《張猛龍》(522年、下圖),包括魏晉南北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朝時期大量的方筆書法刻石,被後世統稱為魏碑。

魏碑與漢隸在風格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傳承脈絡卻很清晰,下圖是從《沮渠安周造佛寺碑》(445年)同一塊碑上摘取的幾字,對比上下兩行,可以明顯看出隸書向方筆魏碑過渡的痕跡。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筆畫筆意的繼承和創新,也一定伴隨書寫技法的傳承和發展,方筆魏碑就是在漢隸捻管中鋒運寫基礎上,依靠筆管欹斜轉折,突出方峻筆意,創造了方筆中鋒運寫的成熟筆法。

魏碑是我國書法寶庫中的一枝奇葩,以方筆主要特徵,但也有豪放精美的圓筆,《石門銘》(509年、下圖)、《瘞鶴銘》(514年)和被譽為“魄力雄強、氣象渾穆、意態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奇逸、骨法洞達”的《鄭文公》(511年、下圖)、《鄭道昭登雲峰山》(511年)以及間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蓄圓筆的《刁遵墓誌》(517年、下圖)等,其運筆方法同樣是捻管中鋒,起筆收筆有的如隸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書的折鋒和回鋒,欹斜方折程度有不同的輕重而已。

書 法 的 筋 骨 墨 韻 哪 裡 來(一)

左上端著筆如寫豎畫或橫畫,隨即順勢邊行筆邊捻管調鋒,保持鋒尖總在筆畫中線,至筆畫盡頭提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