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天 后 宫

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这座大型闽派宗教建筑,是天后圣母宫,简称天后宫。它兴修于雍正年间,祭祀海神林默。1938年,天后宫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今天重建的天后宫,是目前我国建筑工艺最精美的的一座。总建筑面积1508平方米,为二进庭院格局。由正殿、左右厢房、钟鼓楼等建筑构成。这座建筑,脊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线条舒展流畅,木雕精美,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这是天后宫的庙前广场。当年乾隆皇帝第四次江南的时候,在天后宫庙前广场登岸,接受地方官员朝拜,并御笔亲题“天下第一庄”五个大字,成为台儿庄永恒的名片。现在每天都有大型水陆实景演出《乾隆巡游台儿庄》在此上演。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大门两侧是钟鼓楼,它是我国古代用于报时的建筑。早晨撞钟,晚上敲鼓,用来提示每天做法事的时间。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古代航运技术较差,海员、船夫会时刻面临沉船的危险。人们恐惧大海的凶险,把得以生存、平安渡海寄托于海神的保佑。天后宫供奉的天后圣母原是福建民间信仰的海神。后来,天后信仰跟着闽商的脚步传到全国各地。雍正十一年,天后列入祀典后,台儿庄便兴修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殿。正殿中供奉的便是天后圣母。据《历代封典录》记载,天后姓林氏,福建莆田县人,降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因她出生时不哭不闹,因此取名为“默”。林默幼时便神通广大,能乘席过海。十三岁学习佛法,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等特异功能,曾多次救助遇难船只,被众人称道。雍熙四年九月九日,林默舍身救人,感动天地。莆田人便把她奉做神灵,立祠祭拜。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面前这尊圣像便是天后。林默二十余岁飞升于天,化为海神,莆田人在航海中遇到风险时,就祈祷林默的保佑,逐渐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林默信仰起初只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宋、元、明三代对她四次加封,雍正二年正式加封为天后圣母。民间尊称她为“圣母娘娘”,福建、台湾等南方省份也称她为“妈祖”。天后出行的仪仗有神轿、开道令牌、十八般武器等。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台儿庄的天后信仰并非只在船民和闽商中流行。烧香膜拜的人中,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妇女。当时,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很深的一种习俗,就是为求子嗣去天后宫内“拴娃娃”。此外,渴望发财的商贾,祈灵武运的军阀官兵,乞求消灾除病的妇孺,求福求顺的妓女等等都跪在天后圣母诸神面前虔心祈祷,烧香许愿,这光怪陆离的现象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天后两侧的侍神为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名叫离娄,据说他能在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顺风耳名叫师旷,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虽双目失明,却有异于常人的辨音能力。千里眼与顺风耳因败于天后之手而成为她的侍神。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天后东侧是主司年运的六十星宿太岁。道教以六十位星宿神,轮流值年。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礼本命星宿神称为“求顺星,拜太岁”,祈求本命年平安顺利、身体健康。

西侧为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神。这两尊神像,一个是土地公公,一个是注生娘娘。过去祭祀土地神,以求年岁丰登,地方平安,注生娘娘是掌管人间生育的神灵。台儿庄的老百姓也将他们作为财神祭拜。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两侧的厢房分别为福建会馆、梳妆楼和金香部。

清代,闽商开始来到台儿庄经商。闽商是我国最具开拓精神的商帮,本以海上贸易为主。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后,转入内地。乾隆年间,泉州客商黄汝文在台儿庄顺河街开设闽丰号,面向运河经营茶食。咸丰三年,闽丰号带头集资重修天后宫后,峄县知县便准许将天后宫兼做福建会馆。

梳妆楼,是天后每天梳妆打扮的阁楼。

小兰带您逛展馆——天后宫

藏经楼,为寺庙典藏经书、经卷的地方。

金香部是售卖信众祈求平安拜神用的香、金帛、蜡烛、供品、经书、护身符等物品的地方。

内陆供奉天后的庙宇不多,台儿庄有天后宫存在,是闽商在运河流域经商、传播妈祖信仰的见证,也折射出了当年台儿庄舟船云集、经济繁荣的盛况。

在台湾,天后是最普遍信仰的神明。无论城市或者乡村,港口或者山区,都可以看到妈祖庙。天后庙宇作为各宗乡和社会组织信仰的场所,使世界华人、台湾同胞更加团结,更具凝聚力。

台儿庄作为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两岸人民祈福求平安,特在原址恢复重建了这座天后宫。借此机会,我们也为广大游客祈福,祝你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