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4個變化,意味著鼻咽癌在逼近!鼻炎患者尤其要注意

鼻咽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湖南等地區,其中廣州最為高發,因此這種癌有被稱之胃“廣東癌”。鼻咽癌如若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但是它早期症狀不明顯,具有迷惑性,一不留神就被欺騙了,等到發現時為時已晚。尤其是常年患有嚴重鼻炎的患者,更要尤其注意。

以下幾個就是鼻炎癌的早期信號——

身體有4個變化,意味著鼻咽癌在逼近!鼻炎患者尤其要注意

1、涕中帶血≠上火了

涕中帶血是鼻咽癌最常見的症狀。這與鼻咽部的解剖位置有很大關係。鼻咽位於鼻腔後面,口腔上方,三者相通。當鼻咽部出現腫瘤,患者大力吸氣或擤鼻時,氣流就會摩擦腫瘤表面的小血管使其破裂,繼而引起出血。其最有特徵的表現是:大力回吸鼻涕從口中吐出時,可見涕中帶血絲,但出血量一般不多。

而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外傷等引起的鼻出血,多是由於鼻黏膜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較多,有時還可見到血自鼻孔流出,且出血部位常靠近鼻孔。天氣乾燥時,涕中也可能出現血絲,但多數不會伴隨鼻塞、頭痛、耳鳴等其他相關症狀。

2、頸部腫塊≠甲亢

頸部出現腫塊,許多人第一反應常是“甲狀腺腫”。其實,鼻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也會導致粗脖子。

甲狀腺腫位於脖子正前方。而鼻咽癌引起的頸部腫塊(即腫大的淋巴結)常見於耳垂後方,或下巴與脖子交接處。腫塊通常不痛不癢;很少對稱出現;質地一般較硬,表面光滑。而牙痛、口腔潰瘍、感冒等引起的頸淋巴結腫大,則常伴紅腫痛,且患者會出現相關疾病的其他表現。

身體有4個變化,意味著鼻咽癌在逼近!鼻炎患者尤其要注意

3、耳悶耳鳴≠中耳炎

鼻咽與耳之間由兩條細小的管道(咽鼓管)相連。平時,耳朵就靠咽鼓管平衡內外的壓力,並排出分泌物。如果咽鼓管由於種種原因堵塞了,分泌物堆積在耳道內就會產生耳悶堵塞感、耳鳴等不適;分泌物愈積愈多,甚至會穿破鼓膜,出現耳痛、耳道流液。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也是這個道理,但兩者又有所區別。中耳炎一般呈雙側對稱性,在感冒好轉後,耳部症狀會相應減輕至痊癒;鼻咽癌導致的耳部不適往往呈單側性,患者並沒有感冒的相關表現,一般治療後耳部症狀只是一時性好轉,其後仍會反覆發作,並逐漸發展,慢慢出現聽力下降,甚至全聾。

4、眼前重影≠白內障

重影,醫學術語為“複視”。這可能是白內障的症狀。其實,重影也是鼻咽癌的症狀之一。

身體有4個變化,意味著鼻咽癌在逼近!鼻炎患者尤其要注意

鼻咽結構非常複雜,它的外壁上有許多空洞,臨近耳、口、眼等器官,與人體的生命中樞——腦幹更是一牆之隔。因此,鼻咽腫瘤向上發展就很容易壓迫由腦幹發出的各條神經,其中最常受損的是主管眼球運動的外展神經,從而引起復視、眼球固定、轉動困難,甚至失明。

除此之外,鼻咽癌常見的症狀還有頭痛、鼻塞、面部麻木、耳道溢液、聽力下降、張口困難等,這些症狀可以各自組合、先後出現。

當發現以上可疑症狀時,需儘早到耳鼻喉科就診,必要時做鼻咽鏡、CT、MR等檢查。

身體有4個變化,意味著鼻咽癌在逼近!鼻炎患者尤其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