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文化內涵

賭石作為中國玉文化中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從古至今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並一直以來以其古老而獨特的交易方式和文化傳統,不斷豐富著中國沉澱了幾千年的玉石文化內涵。不過最早賭的是和田玉,但現如今人們所說的賭石就大多指的是翡翠賭石了。近年來,隨著翡翠市場的不斷升溫,翡翠原石的交易也越來越吸引翡翠愛好者的眼球,並逐漸成為未來投資收藏的新熱點。賭石這種古老的交易形式漸漸地在各地翡翠市場上活躍起來,賭石交易會、賭石盤會、賭石文化節、賭石交流會等活動也競相出現。那麼,何謂翡翠賭石呢?

“賭石”文化內涵

翡翠賭石就是人們根據翡翠原石的皮殼特徵、紋理等一系列線索來判斷內部翡翠質量的優劣而對翡翠原石進行購買的活動。但由於翡翠內部的不確定性,故而對這種翡翠原石的購買多帶一種“賭一把”的性質。賭石,靠的是眼力,憑的是經驗,另外還需要的是運氣,所以從事這行買賣的人,有的“解之見翡翠,平地暴富”,也有的一刀切下傾家蕩產,類似於賭博,故而將這個購買行為稱“賭石”。

既然是賭,那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就算是經驗老到的行家,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頗具風險性。賭石又可分為全賭、半賭和明賭三種。其中,全賭是指原石完全被其皮殼包裹,未作任何處理,這種賭石方式風險極高,賭石者只能通過研究原石的外觀特徵來判斷石頭的價值;半賭則是指原石被擦開了一個可以顯示其內部狀況的小口,即“開窗”,這種方式風險稍微小一點;而明賭是指原石已經被切割開來,也稱“開門”,明料肌理展露,賭的只是石頭中間的變化,這種風險最小但利潤同時也就最少。一般在交易活動中,雙方均更傾向於選擇半賭或明賭這兩種風險相對小的方式,很少會以全身孤注一擲去賭風險極大的暗料。但即使風險相對小些的明賭、半賭也不意味著穩賺不賠,就算經驗再豐富的行家也不能將賭石看透徹。

另外,“賭石”還用於指那些用來買賣的翡翠原石。這時,翡翠賭石是指原生或次生礦床的翡翠原石經過自然界的風化與破碎後,被洪水、河水或其他地質作用搬運至河流內,再接受大自然的進一步風化、磨蝕等作用而形成的礫石。賭石外一層厚薄不等的皮殼是自然界在其表面留下的歲月痕跡,也正是這層皮殼掩蓋了翡翠賭石的真實面目,使人們不能看到其內部的情況。即便是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穿透皮殼,看清賭石內部結構、顏色與裂隙。因此,在交易中,人們只能靠打賭來判斷它內部的好與壞,所以就將帶皮的、沒有切開的翡翠原料稱為“賭石”、“賭料”或“賭貨”。

“賭石”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