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爲大患

科技是影響軍事的決定性因素,有時候僅僅一個非常小的科技突破,就極大地改變了國家的實力。並最終改寫歷史。

科技

華夏文明,起於夏商。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我華夏自立族以來,就不斷遭受各種覬覦我中華領土的異族的入侵。直到把周邊的部落蠻族都殺光了,周才佔據天下。

到了戰國後期,燕趙秦等國,邊境已經達到了“長城”邊界。

齊,燕,趙,秦等國,都修築有自己的長城。在那個時代,匈奴並不是一種很嚴重的外患。

一個普通的二流諸侯,例如燕國,中山國,趙國代郡部隊,都可以把匈奴碾壓屠殺。

你看戰國史書的話,“徵匈奴”根本都算不上軍功。趙國騎兵殺的匈奴膽寒也沒封幾個將軍,立的功還不如殺秦兵的一個偏將。

可是等漢代統一之後,匈奴“一躍”成為大患。甚至有白登之圍,漢高祖劉邦傾全國之力仍然被分割包圍。最後向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呂后此後在外交國書中,低聲下氣

單於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於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單于沒有忘記敝國,還賞賜我們書信,我們深感惶恐,我已年老色衰,頭髮牙齒快掉光了,走路都走不穩,不值得單于為我屈尊,免得玷汙了自己,漢朝沒犯什麼罪過,請單于寬恕吧。現在送您兩輛馬車,八匹馬用作陪伴您的座駕。

為什麼,為什麼匈奴的戰鬥力,一下子象是開掛一樣。一躍成為可以國戰的霸主。

兩漢時期最重要的發明,是馬鞍的發明。

馬鞍在秦朝時是肯定沒有的,由於始皇陵兵馬俑中具有表現細緻的馬具,卻惟獨沒有高橋馬鞍與馬鐙。而且還因為在兵馬俑戰陣的佈局上,騎兵數量相對很少,且被佈置在遠離主陣的側面角落裡。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

這說明在秦代以前,騎兵的作用只是偵察、側翼包抄、騷擾遮斷、偷襲和追擊,並不能成為作戰主力,而到了漢代就開始出現關於馬鞍的記載。

沒有馬鞍時,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武器,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這是相當危險的。

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鬥力也不及後世。

在兩漢時期“馬鞍”的出現,是一個革命性的發明。

光禿禿的馬背,原是沒有辦法“長途騎乘”的。馬鞍的發明,使得人類可以穩穩地坐在馬身上。

不用擔心摩擦力,不用刻苦訓練,長途騎一天也不累。

在“馬鞍”被髮明之前,根本不存在軍事意義上的“騎兵”。

而作用僅僅只是偵察、側翼包抄、騷擾遮斷、偷襲和追擊,並不能成為作戰主力。

孫臏對騎兵作戰的敘述:

用騎有十利: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虛背敵;三曰追散擊亂;四曰迎敵擊後;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關津,發其橋樑;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蓄,虛其市裡;十曰掠其田野,繫累其子弟。此十者,騎戰之利也。

“馬鞍”的發明,使得匈奴民族第一次獲得了他們的特色兵種:“輕騎兵”。

長城

所謂的“軍事”,其實並不是英雄人物的揮舞大刀。

也不是拳頭,刀法,槍法,甚至於兵法。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

“馬鞍”的發明,一下子使得匈奴獲得了野戰無雙。

華夏民族被迫只能圍城自守,圍城被打援。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

而中原王朝對於匈奴的反擊,是修建長城。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長城並非一項軍事武器。

長城其實是一項經濟武器。隔絕了蠻夷小規模的侵擾掠奪,並隔絕走私,將貿易口岸壓縮到幾個都市

曾經有學者渺視長城,說它基本是廢物,秦始皇花費巨大力氣修築的長城。卻沒有避免草原民族的一次又一次滅國型入侵。

“長城防線”也從來沒發生過激烈的攻防戰。

這些話說得很文科,完全沒有科普常識。

首先,長城的造價並不貴。相對於遠征而言,是非常划算的。

其次,長城的作用,從來不是軍事堡壘。他其實是一條經濟壁壘。

秦始皇雖然沒有讀過現代的《經濟學原理》之類的著作。但他大規模修築長城的舉動,的確與經濟學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規律是相符合的。

修築長城固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內經濟壓力很大,但從長遠來看,秦始皇的這筆賬算得很精明。

黃仁宇、吳思先生都曾以明代為例計算過長城的成本。吳思先生的計算是,大致修建1英里的長城花費白銀7542兩,而大軍出征,八萬人馬一年的耗費是979萬兩白銀,它足夠修建1300英里的長城。

在今天看來,中國北方有些地段的長城簡陋不堪,但對缺少工具的遊牧人來說,依然難於翻越——這足以打消那些小部落頭領隨意入侵的念頭。

即使草原上的較大政權,在大規模犯邊入寇時,也只能選擇最容易突破的地段,以硬拆城牆的笨辦法打開一個缺口。這使得遊牧人的入侵在地點和時間上有規律可循:多半選擇在天氣轉涼的時節。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長城相當於“圈地”。

長城的位置,遠遠超出農業灌溉區300公里。圈佔了牧區一大片草地,削弱對手。

而長城的效果,使得野蠻民族的“小股入侵”打草谷等劫掠行為變為不可行。進一步從經濟上削弱對手。

另外一方面,長城還有一個效果“隔絕走私”。

長城雖然不算堅固。可是對於走私商人,就是一道巨大的壁壘。

哪怕只有幾個哨兵,穿越的成本也幾倍的增加。

長城的結果,使中原王朝最終可以控制“茶馬交易”。

僅在雁門關,居庸關,張家口等少數幾個口岸,開展貿易,賺取關稅。

這裡面很大一個原因:匈奴極度缺鐵。

匈奴是一個極度落後的民族。其生產力之差距,和漢王朝是全方面的,幾乎不可彌補。

採礦,冶煉,加工,是低效率的,小規模的。

連鐵鍋都很少。

如果匈奴人想要燒一盆熱水,他們怎麼辦呢。匈奴先去找一塊有凹陷的大石頭。在石槽中放滿水。

然後他們在旁邊開始燒一堆篝火,把各種小石子扔到篝火中去。

等到石子逐漸發紅,發燙以後。把石子撿起來,扔進石頭凹石中。通過這樣的方法,獲取一鍋熱水。

對於匈奴來說,最需要也最有價值的戰略物資:是鐵鍋。每個部落的搶手貨。

“鐵器”在每個時代都是高科技。

秦漢之際,一般認為是青銅武器逐漸過渡到鐵質武器的過程。

可是匈奴幾乎沒有“鍊鐵業”。他們首先缺乏定居挖掘的大鐵礦。

鐵礦石挖出來以後,也沒有大規模的冶煉場。

這些,都需要定居文明。需要一整個城市和工坊才可以製造。

而匈奴任何時期,幾乎沒有定居挖礦的特徵。

因此漢代修建了長城。長城的一個重要軍事作用,是“隔斷”了貿易。

匈奴再也沒有辦法獲得鐵器。久而久之,就不是漢國的對手了。

重騎兵

“中原缺馬,草原缺鐵”這樣的局面,持續近一千年。

相對來說,還是缺鐵比缺馬更嚴重一點。

所以在中原王朝和漠北的對抗之中,呈現著“一面倒”的壓制態勢。

鐵製鎧甲和骨簇箭頭的對抗,其差距是代際的。

班超曾經得意地說,在征服西域的戰鬥中,一個漢族騎兵可以對抗五個西域武士。

如果西域人經漢族人軍陣訓練的話,一個還能對抗三個。

其中,哪怕經歷了幾次中原王朝“內戰”內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趁虛而入。

但是,一旦遊牧民族在中原站穩了腳跟。他們回過頭來,虐草原上留下的遠親和鄰居。

頓時又如同切西瓜一般,隨意砍殺。

  • 拓跋燾徵柔然,九次遠征,幾乎全勝。

  • 高澄徵突厥

  • 李世民滅突厥,薛延陀汗國

  • 楊廣徵吐谷渾

輕騎兵是一種“攻擊力極弱,防禦力極弱,移動力還行”的兵種。

我們看歷代史書,從來都是匈奴,突厥騷擾雁門關。侵襲雁門關。

可是有沒有“攻破”雁門呢,一次也沒有。

突厥的攻城能力極弱。他們只有在草原上和你兜圈子,這是最擅長的事。

可一旦進入正面攻城,則一無是處。

所有的事情,要經過一千年左右。才又發生了一次“質”的變化。

公元1000左右,“鐵器”突然變得不稀缺了。

“鍊鐵”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高科技黑科技。

但是,再複雜的技術,經過足夠長的時間洗禮,終究會被掌握。

到了唐代末期,五代和宋朝初創。生產力終於發展到瞭如此階段。

“鍊鐵”再也不是很難的技術。鐵產量足夠高,百鍊精鋼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中原缺馬,草原缺鐵”。現在草原不缺鐵了。

中原還是缺馬。北宋甚至因為李繼遷的叛變,丟失了靈州河谷。銀川最大的養馬基地。

那會發生什麼事?

在這一個階段,偏偏遊牧民族又天啟了第二個革命性突破:“馬鐙”。

1965年,考古人員從北燕王族馮素弗的墓裡面,出土了一套:“木芯長直柄包銅皮馬鐙”。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

被認為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馬鐙。

馬鐙在馬鞍的基礎上,對騎兵的改進是革命性的。

馬鐙使得騎兵第一次可以承受“沉重的撞擊”。

騎兵至少可以分為三種。

  • 輕騎兵

  • 弓騎兵

  • 重騎兵

匈奴輕騎兵時代,其實是“下馬步戰”的。

也就是輕騎兵唯一提供的是“機動性”。他可以越過戰場,快速投放到敵人的軍陣背後。

但是一旦到達了指定作戰位置。所有的人下馬,拿著手裡的刀槍衝上去。

輕騎兵其實是步兵。

一種移動很迅速的步兵。

到了中古時期,隨著馬鞍和鎧甲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中型騎兵”。

中型騎兵可以騎在馬上“衝鋒”,但是依然不能“陷陣”。

可以守在二翼,趁缺口,趁虛而入。

但不能正面撕開缺口。

因為馬匹不能用於衝陣。

馬鞍雖然解決了“長途奔馳顛簸”的問題。但是騎馬的穩固性依然不夠。

如果馬上騎士手持龍槍,和對面騎士發生劇烈碰撞的話。

毫無疑問唯一的結局,就是二個人都摔下馬來。在混亂的戰場,從馬上掉下來,這通常很危險,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而馬鐙的發明,使得“重騎兵”成為了可能。

偏偏在這個時候,“鐵器”科技樹解鎖。四邊的野蠻遊牧民族,第一次獲得了大量的鐵器供應。

這些因素的合力,便是女真的崛起。

完顏氏“金國”,其核心武力是猛安謀克部族武士。

讓人聞風色變的,是金國無敵的“鐵浮屠”。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

鐵浮屠純以重甲製成,有時候甚至以鐵鏈左右互聯。雖死不墮,只進不退。

馬上騎士腳踏馬鐙,手持長槍。一經衝鋒,銳不可當。

相當於現代戰爭中坦克的地位。

“馬鐙”傳入歐洲之後,形成了今日無人不知的“重騎兵”部隊。

甚至有人說,馬鐙改變了歐洲,改變了歷史。正是它使騎兵取代步兵成為中世紀戰爭的主力,“一旦馬鐙成為8世紀的法蘭克人通用之物,馬匹不僅能用於迅速集中力量,並且也能用來作戰。速度可以轉化為突擊。馬鐙使中世紀穿戴沉重的鎧甲的封建騎士得以產生。

因為重騎兵無可阻擋。在歐洲,逐漸形成了一個“騎士”階層。

貴族,騎士和城堡,構成了歐洲中世紀最主要的元素。

弓騎兵

和歐洲不同。在中國“重騎兵”的風光僅持續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

為什麼,因為有一個新的兵種,也是騎兵的終極兵種:“弓騎兵”登場了。

金國是“鐵浮屠”重裝騎兵,衝鋒無敵。

可是成吉思汗的主力,是“弓騎兵”。

為什麼周朝可以碾壓屠殺匈奴,漢代統一之後,匈奴卻成為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