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從計算機,互聯網行業出身的智能化技術,正在以勢不可當的勢頭橫掃全球各個領域。智能化與工業的結合更是引得全球矚目。從德國的工業4.0到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從GE的Predix到IBM的PMQ,可以看出,工業與智能化技術的結合也必將是下一個風口。


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智能的核心在於決策和執行,而決策的核心在於感知和判斷。在工業系統中,IoT技術, 包括傳感器技術,數據傳輸,數據管理等不斷髮展,為智能化技術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感知基礎。人工智能為工業帶來的第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就是擺脫人類認知和知識邊界的限制,為決策支持和協同優化提供可量化依據。

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工業4.0”兩大主題

智能工廠:智能工業發展新方向

“智能工廠”的概念最早是奇思2009年在美國提出,其核心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的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未來,將通過大數據與分析平臺,將雲計算中由大型工業機器產生的數據轉化為實時信息(雲端智能工廠),並加上綠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於一體,構建一個高效節能的、綠色環保的、環境舒適的人性化工廠。目前智能工廠概念仍眾說紛紜,其基本特徵主要有製程管控可視化、系統監管全方位及製造綠色化三個層面。

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一是製程管控可視化。由於智能工廠高度的整合性,在產品製程上,包括原料管控及流程,均可直接實時展示於控制者眼前,此外,系統機具的現況亦可實時掌握,減少因系統故障造成偏差。而製程中的相關數據均可保留在數據庫中,讓管理者得以有完整信息進行後續規劃,也可以依生產線系統的現況規劃機具的維護;可根據信息的整合建立產品製造的智能組合。

二是系統監管全方位。通過物聯網概念、以傳感器做鏈接使製造設備具有感知能力,系統可進行識別、分析、推理、決策、以及控制功能;這類製造裝備,可以說是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深度結合。當然此類系統,絕對不僅只是在KS內安裝一個軟件系統而已,主要是透過系統平臺累積知識的能力,來建立設備信息及反饋的數據庫。從訂單開始,到產品製造完成、入庫的生產製程信息,都可以在數據厙中一目瞭然,在遇到製程異常的狀況,控制者亦可更為迅速反應,以促進更有效的工廠運轉與生產。

三是在製造綠色化方面,除了在製造上利用環保材料、留意汙染等問題,並與上下游廠商間,從資源、材料、設計、製造、廢棄物回收到再利用處理,以形成綠色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的循環,更可透過綠色ICT的附加值應用,延伸至綠色供應鏈的協同管理、綠色製程管理與智慧環境監控等,協助上下游廠商與客戶之間共同創造符合環保的綠色產品。

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定製化服務時代已經到來

定製化服務的時代已經到來,數字化工廠通過體系化的規劃方法和手段,互聯互通,保障企業在實現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協同化,滿足面向製造業個性化、服務化和生態化的發展需求。博眾整廠規劃與立庫事業中心總經理楊愉強表示,目前博眾已經完成五家數字化工廠的建設,其服務領域涉及各大行業。

而在施耐德的展臺,一股糖果的香味撲面而來。原來,被人群包圍的展臺上正運行著一個縮小版的數字化工業廠: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選取DIY式的糖果,從而完成下單—製作—包裝—交付的一系列過程。

當前,在工業領域,50%的能效潛力尚未發揮。施耐德電氣正在通過基於物聯網的、面向工業領域的EcoStruxure架構,加速IT與OT技術的融合,助力用戶展開從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到應用、分析與服務層的全面創新,從而實現工業企業能效與運營水平的全面優化,進而提升端到端管理與決策的可預見性、生產運營效率,實現資產優化、人員賦能。施耐德電氣中國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負責人馬躍告訴記者,施耐德電氣已開始倡導從“智慧工廠”到“智能製造”的升級改造,然而這並非一步到位。智慧工廠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從自動化的角度來說,應該先實現單機自動化,再考慮連接自動化、車間自動化、工廠自動化,然後才輪到智慧工廠,最後才是智能製造。

智能能拯救傳統工業嗎?

生產自動化的基礎識別信息包括:材質、生產線位置、甚至當時用的扭矩是多少、用什麼樣的螺絲釘等等。當一個元件進入時,機器會判斷該用什麼溫度以及時間長短,並可以判斷下一個進入的元件是哪一種。安置其間的顯示器上,不斷刷新著數據並閃爍著紅、黃、綠光,告訴工人每個元器件的加工狀況。

在中國,已有大型的跨國數字化技術供應商與中國醫藥集團聯合工程有限公司、金達控股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企業建立了數字化企業的合作關係。如今年3月份簽約的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將根據相關投資管理流程推進在3D實時虛擬現實工廠、生產調度及優化系統、節能系統、工廠運維繫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