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从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出身的智能化技术,正在以势不可当的势头横扫全球各个领域。智能化与工业的结合更是引得全球瞩目。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从GE的Predix到IBM的PMQ,可以看出,工业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也必将是下一个风口。


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智能的核心在于决策和执行,而决策的核心在于感知和判断。在工业系统中,IoT技术, 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等不断发展,为智能化技术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感知基础。人工智能为工业带来的第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就是摆脱人类认知和知识边界的限制,为决策支持和协同优化提供可量化依据。

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工业4.0”两大主题

智能工厂:智能工业发展新方向

“智能工厂”的概念最早是奇思2009年在美国提出,其核心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未来,将通过大数据与分析平台,将云计算中由大型工业机器产生的数据转化为实时信息(云端智能工厂),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目前智能工厂概念仍众说纷纭,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制程管控可视化、系统监管全方位及制造绿色化三个层面。

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一是制程管控可视化。由于智能工厂高度的整合性,在产品制程上,包括原料管控及流程,均可直接实时展示于控制者眼前,此外,系统机具的现况亦可实时掌握,减少因系统故障造成偏差。而制程中的相关数据均可保留在数据库中,让管理者得以有完整信息进行后续规划,也可以依生产线系统的现况规划机具的维护;可根据信息的整合建立产品制造的智能组合。

二是系统监管全方位。通过物联网概念、以传感器做链接使制造设备具有感知能力,系统可进行识别、分析、推理、决策、以及控制功能;这类制造装备,可以说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当然此类系统,绝对不仅只是在KS内安装一个软件系统而已,主要是透过系统平台累积知识的能力,来建立设备信息及反馈的数据库。从订单开始,到产品制造完成、入库的生产制程信息,都可以在数据厍中一目了然,在遇到制程异常的状况,控制者亦可更为迅速反应,以促进更有效的工厂运转与生产。

三是在制造绿色化方面,除了在制造上利用环保材料、留意污染等问题,并与上下游厂商间,从资源、材料、设计、制造、废弃物回收到再利用处理,以形成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循环,更可透过绿色ICT的附加值应用,延伸至绿色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绿色制程管理与智慧环境监控等,协助上下游厂商与客户之间共同创造符合环保的绿色产品。

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定制化服务时代已经到来

定制化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工厂通过体系化的规划方法和手段,互联互通,保障企业在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满足面向制造业个性化、服务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需求。博众整厂规划与立库事业中心总经理杨愉强表示,目前博众已经完成五家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其服务领域涉及各大行业。

而在施耐德的展台,一股糖果的香味扑面而来。原来,被人群包围的展台上正运行着一个缩小版的数字化工业厂: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选取DIY式的糖果,从而完成下单—制作—包装—交付的一系列过程。

当前,在工业领域,50%的能效潜力尚未发挥。施耐德电气正在通过基于物联网的、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架构,加速IT与OT技术的融合,助力用户展开从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层的全面创新,从而实现工业企业能效与运营水平的全面优化,进而提升端到端管理与决策的可预见性、生产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优化、人员赋能。施耐德电气中国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马跃告诉记者,施耐德电气已开始倡导从“智慧工厂”到“智能制造”的升级改造,然而这并非一步到位。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从自动化的角度来说,应该先实现单机自动化,再考虑连接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然后才轮到智慧工厂,最后才是智能制造。

智能能拯救传统工业吗?

生产自动化的基础识别信息包括:材质、生产线位置、甚至当时用的扭矩是多少、用什么样的螺丝钉等等。当一个元件进入时,机器会判断该用什么温度以及时间长短,并可以判断下一个进入的元件是哪一种。安置其间的显示器上,不断刷新着数据并闪烁着红、黄、绿光,告诉工人每个元器件的加工状况。

在中国,已有大型的跨国数字化技术供应商与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金达控股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企业的合作关系。如今年3月份签约的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将根据相关投资管理流程推进在3D实时虚拟现实工厂、生产调度及优化系统、节能系统、工厂运维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