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春风,使社员购买的棉种每公斤比市场价低10元;复合肥、钾肥、尿素等每袋比市场价低6元——

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种子、肥料、地膜都是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的,少了经销商的环节,卖给职工的价格自然就比市场价低。”6月15日,五师八十九团八连职工王存宝向笔者介绍说。

今年,该团八连职工群众在棉花种植上“捡了便宜”,棉种、肥料、地膜等成本都比往年低。而这要归功于王存宝和他牵头成立的合作社——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王存宝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为了筹集启动资金,他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2015年7月23日,王存宝和另外5名合伙人共同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和生产资料销售、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

合作社成立的头一年,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王存宝没有放弃,他一边思考失败的原因,一边向其他创业者学习经验,还参加了兵团组织的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培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兵团全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团场取消了“五统一”,职工有了自主权,王存宝觉得这就是合作社“破茧成蝶”的机会,必须要打响合作社的名声,拓展合作社的经营范围。随后,他召集几位合伙人,一方面把自己参加各类培训获得的心得分享给大家,一方面鼓励大家抓住团场改革的机遇。

说干就干,王存宝立刻联系了博乐、奎屯等地的棉种、肥料、地膜经销商。来回跑了几家经销商后,他发现种子、肥料的价格还是太高。身为职工,他了解职工种植的困难和艰辛,他想为大家做点实事好事。

“我自己就是一名职工,团场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后,我也分到了40亩身份地,我很理解种地的不容易,我想让大家跟我一起发家致富。走经销商这条路,价格肯定降不下来了,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从中获利,所以我还得想想其他办法。”王存宝说。

几番思考后,王存宝决定直接绕过经销商,和供应商达成协议。于是,他再次来到奎屯市,找到了棉种、肥料、地膜供应商,几次协商后,终于谈到了让他满意的价格。

今年,合作社的100多名社员购买的棉种每公斤比市场价低10元;复合肥、钾肥、尿素等平均每袋比市场价低6元;地膜每公斤比市场价低0.5元;机车播种费用每亩比以往年低90元,社员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该团五连、九连、十二连和周边乡镇的职工群众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到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农资。

王存宝在创业的同时还不忘帮助有困难的职工。该团八连职工袁大林因为粗心把去年的陈棉种拿去播种,辛苦劳动换来的却只有14%的出苗率,这让袁大林很是着急。得知消息的王存宝免费为袁大林送来了新棉种,还组织合作社机车帮助袁大林复播。如今,新的棉苗已经长出来了,袁大林看着棉田激动地对王存宝说:“要是没有合作社的帮助,我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如今,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八十九团及附近团场已是声名远扬,合作社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职工申请加入,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作者 李芳芳 姚毅)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继续阅读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一师各团场棉花加工厂向师属企业移交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6月20日,一师各团场15家棉花加工厂移交师属承接企业工作全面展开,新疆阿拉尔市鹏坤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团办企业改革是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师阿拉尔市按照“四个一批”的原则,对团办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将团场棉花加工厂等需要重组整合的团办企业统一划转至师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面核实人员、资产、债务等问题,避免棉业公司组建后“重装上阵”。

一师阿拉尔市要求各团场要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主动作为,最大限度地分流安置团办企业富余人员;各接收企业要落实承接主体责任,接收团办企业人员;各相关部门、团场、企业要相互配合,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人员、资产和债务核查,针对团办企业移交事宜,师市棉麻公司要深入各团场加工厂开展移交对接事宜,工作进度“一日一报”,确保各团场棉花加工厂快速移交,组建新的棉业公司。(常驻记者 郭长征 通讯员 宋勇)

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五师八十九团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改革春风“破茧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