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正能量丨老黨員劉永澤:不忘初心跟黨走 一生一世報黨恩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明天是黨的97歲生日,這是我為黨準備的‘生日禮物’。”6月30日一大早,84歲的老黨員劉永澤來到十二師五一農場怡豐園社區,將1500元特殊黨費交給社區黨支部。

劉永澤已經不是第一次繳納特殊黨費了。自2001年起,每逢黨的生日來臨,他都會繳納特殊黨費。迄今為止,他已經上交特殊黨費2萬餘元。

劉永澤是五一農場煤礦一名退休職工,因工傷造成肢體二級殘疾。他養育了4個子女,小女兒小時候一次生病,落下了後遺症。實際上,劉永澤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寬裕。看到他繳納特殊黨費,社區有些人說他傻,可劉永澤說:“這只是一名老黨員對‘初心’的堅守。”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30日,劉永澤(右)向社區工作人員展示捐款收據。兵團日報駐十二師記者站 李志賢 攝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正是因為有了共產黨,像我這樣的窮苦人才吃上了飽飯。”劉永澤說。

1934年9月,劉永澤出生於湖北省麻城縣(現為麻城市)的一個偏遠小山村。當時國貧民弱,經濟蕭條,一家3口人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為了生存,他6歲便開始給人放牛、餵羊,還在寺院做過和尚。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劉永澤終於分到了一塊盼望已久屬於自己的土地。從此,他就下定決心,日後一定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紀60年代初,中央號召知識青年支援邊疆建設,得到消息的劉永澤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剛到新疆,劉永澤被分配到五一農場煤礦工作,跟著老師傅學習電工,並負責一號井的照明、通風、運煤電車操作等工作。勤奮好學的劉永澤白天跟著老師傅學技術,晚上自我加壓學知識。通過半年的刻苦學習,劉永澤熟練掌握了電工技術,並開始獨立操作電器設備。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這時,一場意外發生了。劉永澤說:“我記得很清楚,那是1962年12月12日,那天我上的是白班,快下班時班長告訴我,負責2號井的電工身體不適,請假看病還沒回來,問我能不能頂個班。我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劉永澤深入礦井檢查設備時,發生了事故,一大塊煤從天而降,砸在他的腦袋上。當時,他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覺,鮮血流了一地。

“情況十分危急,要是沒有黨組織,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劉永澤說。得到消息的煤礦領導和同事立即將他送到醫院進行救治。他在醫院昏迷了五天五夜,醫生硬是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搶救了回來。但由於大腦神經損傷嚴重,他的右半邊身體失去了知覺。

“當時,我才28歲,還沒結婚,一想到以後可能癱瘓在床,我的心情十分低落,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劉永澤說,就在這時,煤礦的黨支部書記來了,不僅鼓勵他要堅強,還專門安排單位同事輪流照顧他,給他洗臉、洗澡、洗衣服、送飯,一直照顧到他出院。

“出院後,我還不能走路,黨組織又安排我住在農場的招待所裡。但是招待所沒有食堂,吃飯成了我的一個大難題。”劉永澤回憶說,“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黨組織專門發動同事們輪流從家裡給我帶飯。雖然當時的條件不好,但大家都把家裡最好的飯菜帶給我,這讓我十分感動。就這樣,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悉心照料下,我逐漸恢復了行動能力。”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劉永澤說。

我這一輩子,就要跟著共產黨走

“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劉永澤說。1957年,他的老家湖北省麻城縣成立了人民公社,因為踏實肯幹,吃苦耐勞,他被公社社員推選為生產隊隊長。同年,懷著對黨的無限熱愛和嚮往,劉永澤鄭重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一年多的考察,他從入黨積極分子轉為預備黨員。

“感謝黨組織對我的信任,經過支部大會認真討論,批准我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當時,我興奮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對黨忠誠、積極工作,決不能辜負黨的囑託。我這一輩子,就要跟著共產黨走。”回憶起那段往事,劉永澤滿臉幸福。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30日,劉永澤在學習黨章。兵團日報駐十二師記者站 李志賢 攝

後來,他得到支邊的消息後,立即報了名,從湖北來到遙遠的新疆。

“沒想到,這一走,竟然把組織關係搞丟了。”劉永澤說。

原來,由於路途遙遠,劉永澤的入黨材料在郵寄的過程中意外丟失了。眼看著轉正的日子快到了,但是入黨材料卻遲遲沒有到,這可把劉永澤急壞了。為了尋找入黨材料,劉永澤寫過信、發過電報,甚至專門跑到20公里外的縣城給原來的黨組織打電話。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資料丟失,無法找回。

劉永澤偷偷地躲起來大哭了一場。

後來,五一農場煤礦黨組織瞭解到他的情況後,鼓勵他振作起來,重新寫入黨申請書。

“在黨組織的鼓勵下,我又看到了希望,只要有髒活累活,我都搶著幹。我覺得,只要積極帶頭努力工作,我就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劉永澤說。

“1962年7月17日,是我這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劉永澤激動地說,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劉永澤對待工作更加積極認真,他每天從早到晚地忙碌著,彷彿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氣。

但1962年12月突發的那次事故,讓劉永澤一下子消沉了。那段時間,很多同事都去看望他,安慰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你必須要堅強,共產黨員是不會懼怕任何困難的。”煤礦黨支部書記這句話,讓躺在病床上的劉永澤重新振作起來。

“對呀,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怎麼能向困難低頭呢。”就這樣,劉永澤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臉上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身體也慢慢康復了。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報一天黨的恩情

“濛濛細雨一點滴,微薄之力捐獻皮山災區。” 2015年7月27日,五一農場怡豐園南社區收到一個用報紙包著的包裹。工作人員拆開報紙後,發現裡面有1500元,還附著一張小紙條,沒有署名。怡豐園南社區工作人員說,像這樣的包裹,社區已經是第二次收到了。

為了找到這位好心人,社區工作人員查筆跡,查監控錄像,想盡了一切辦法。結果卻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位神秘的愛心人士,竟然是年過八旬而且身患殘疾的劉永澤。原來,劉永澤得知和田地區皮山縣發生地震的消息後,他捐出了省吃儉用攢下的這筆錢。

社區工作人員瞭解到,自2003年至今,只要從電視上、報紙上得知有地方受災,劉永澤就將自己省吃儉用積攢下的錢,悄悄放到團場的捐款箱裡。汶川大地震時,劉永澤第一時間捐出了2000元。

“活著不能給黨組織添負擔,走了也不能給黨組織添麻煩。”劉永澤說。2002年,看到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會的捐獻公告後,他便希望自己去世後能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來,但子女都不同意。經過兩年的“鬥爭”,劉永澤與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會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並和子女約定,自己去世後不需要墓地,直接將骨灰撒在團場這片熱土上。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劉永澤的愛心捐款憑證(資料圖片)。 文新琦 攝

“我曾經吃過很多苦,現在的好日子都是黨給的,是黨培養了我。我時刻牢記黨的恩情。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報一天黨的恩情。”劉永澤說。(李志賢 劉波 文新琦)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共青團之窗

青春無悔 奉獻最美

——五師雙河市青年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紀略

在五師雙河市,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志願者行列,參與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在福利院,在田間地頭,在社區中心……只要有志願服務活動的地方,人們就能見到一張張充滿青春朝氣的面龐。

盛夏時節,熱浪滾滾,一大批“活雷鋒”活躍在五師雙河市的各個角落,社區服務、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綠色環保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如火如荼開展,處處都在傳遞正能量,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唱響了盛夏時節最美的讚歌。

這些“活雷鋒”是五師雙河市的青年志願者,他們是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領頭羊”,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29日,五師雙河市青年志願者來到葡萄地裡,幫家裡缺少勞動力的職工打理葡萄樹。要翠萍 攝

葡萄地裡助農忙

6月29日,來自五師雙河市各單位的15名青年志願者來到八十六團五連困難職工依米努爾的葡萄地裡,開展拔草、修枝、疏穂等志願服務活動。

依米努爾承包了40畝紅提葡萄地,今年第一年掛果。眼下,氣溫迅速回升,葡萄樹進入了旺長階段。因家中缺少勞動力,定枝、綁蔓、疏穗、除草等活兒無人幹。依米努爾的2個孩子一個在外地上大學,一個在準備考試,都幫不上忙,臨時工也不好找,這讓依米努爾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得知這一情況後,五師雙河市團委積極號召師市各單位青年志願者幫助依米努爾解決實際困難。

在葡萄地裡,青年志願者頂著烈日,在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小心地綁起散落的葡萄樹枝蔓,拔除雜草。“我沒想到這麼熱的天,來了這麼多人給我幫忙,他們的到來讓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感謝來自不同單位、不同行業的青年志願者,感謝各級領導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依米努爾說。

半天時間,葡萄樹就被打理得整整齊齊,田間的雜草也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參與活動的青年志願者表示,此次活動幫助少數民族職工解決了實際問題,增強了青年志願者服務社會、樂於奉獻的意識。今後,青年志願者還將積極參與類似的志願服務活動,為社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養老院裡獻愛心

“我宣誓,我願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願服務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進步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3月5日,五師雙河市團委志願者閔懷東說。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五師醫院青年志願者來到師養老院,免費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講解用藥知識(攝於3月5日)。楊曉坤 攝

3月5日,五師雙河市各級團組織以“弘揚雷鋒精神、展示青春風采”為主題,開展了學雷鋒系列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營造良好的志願服務氛圍,推動五師雙河市青年志願服務事業快速發展。

志願幫扶,真情關愛老年人。當日,五師雙河市廣大青年志願者來到師養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幫老人擦玻璃、拖地板、打熱水,文藝志願者還為老人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爺爺奶奶,我們來看你們了。”“身體好不好?”“吃得好不好?”一進屋,青年志願者就熱情地與老人打招呼。

“好,好!”老人們激動地說。幾位青年志願者一邊幫老人打掃房間、清洗衣服,一邊與老人聊家常,笑聲在房間裡盪漾。

“人人都會老,老人更需要關愛。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我覺得很開心。”閔懷東說,關愛老人不光要為老人打掃房間、整理被褥,更重要的是陪老人說說話,排遣老人內心的寂寞。

“今天,我參加了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通過與老人進一步交往交流,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我覺得這次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很有意義。”五師雙河市黨工委志願者劉士奇說。

“提供志願服務是一項崇高的社會行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能夠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青年志願者隊伍中,共同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活動結束後,劉士奇說。

送去關愛和溫暖

與少數民族職工群眾聊家常,瞭解他們日常的生活需求,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少數民族職工群眾測量血壓,發放健康宣傳手冊,普及健康知識,解答健康方面的疑問;為孩子們輔導功課,教他們說國家通用語言……

7月2日,五師八十七團團委組織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青年志願者走進該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家中,為少數民族職工群眾送去了關愛和溫暖。

“青年志願者來到我家,不僅為我檢查身體,還教我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幫我輔導孩子做作業,謝謝他們,我特別高興。”該團少數民族群眾那孜古麗高興地說。

“通過參加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讓我有機會走進少數民族職工群眾家中,與他們進一步交往交流,不僅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更讓我瞭解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少數民族群眾都很熱情好客。”該團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賴柯羽說。

“今天,我們組織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結合‘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我們走進了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的家中,給他們檢查身體,同時還給他們的子女輔導功課,教他們說國家通用語言,充分發揮了青年志願者的服務作用。”該團青年志願者易曄星說。

青春無悔,奉獻最美。廣大青年志願者積極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有的走進便民警務站,為公安民警送去關愛;有的前往師市幹休所和老軍墾家中,幫助他們打掃衛生,聽他們講進疆建設五師的故事……

“有位87歲的老奶奶給我們講她從24歲開始援疆的故事,我很受教育。作為新時代的兵團青年,我們要發揮作用,為兵團發展貢獻力量。”該團青年志願者李鳴說。

一座城市,因為有愛,才變得格外溫暖。近年,五師雙河市各級團組織積極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志願服務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形式日趨多樣。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青年志願者隊伍中來。(雷蕾 俞新星)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