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明天是党的97岁生日,这是我为党准备的‘生日礼物’。”6月30日一大早,84岁的老党员刘永泽来到十二师五一农场怡丰园社区,将1500元特殊党费交给社区党支部。

刘永泽已经不是第一次缴纳特殊党费了。自2001年起,每逢党的生日来临,他都会缴纳特殊党费。迄今为止,他已经上交特殊党费2万余元。

刘永泽是五一农场煤矿一名退休职工,因工伤造成肢体二级残疾。他养育了4个子女,小女儿小时候一次生病,落下了后遗症。实际上,刘永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看到他缴纳特殊党费,社区有些人说他傻,可刘永泽说:“这只是一名老党员对‘初心’的坚守。”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30日,刘永泽(右)向社区工作人员展示捐款收据。兵团日报驻十二师记者站 李志贤 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像我这样的穷苦人才吃上了饱饭。”刘永泽说。

1934年9月,刘永泽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现为麻城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当时国贫民弱,经济萧条,一家3口人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为了生存,他6岁便开始给人放牛、喂羊,还在寺院做过和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永泽终于分到了一块盼望已久属于自己的土地。从此,他就下定决心,日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号召知识青年支援边疆建设,得到消息的刘永泽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刚到新疆,刘永泽被分配到五一农场煤矿工作,跟着老师傅学习电工,并负责一号井的照明、通风、运煤电车操作等工作。勤奋好学的刘永泽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技术,晚上自我加压学知识。通过半年的刻苦学习,刘永泽熟练掌握了电工技术,并开始独立操作电器设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时,一场意外发生了。刘永泽说:“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2年12月12日,那天我上的是白班,快下班时班长告诉我,负责2号井的电工身体不适,请假看病还没回来,问我能不能顶个班。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刘永泽深入矿井检查设备时,发生了事故,一大块煤从天而降,砸在他的脑袋上。当时,他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觉,鲜血流了一地。

“情况十分危急,要是没有党组织,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刘永泽说。得到消息的煤矿领导和同事立即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他在医院昏迷了五天五夜,医生硬是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抢救了回来。但由于大脑神经损伤严重,他的右半边身体失去了知觉。

“当时,我才28岁,还没结婚,一想到以后可能瘫痪在床,我的心情十分低落,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刘永泽说,就在这时,煤矿的党支部书记来了,不仅鼓励他要坚强,还专门安排单位同事轮流照顾他,给他洗脸、洗澡、洗衣服、送饭,一直照顾到他出院。

“出院后,我还不能走路,党组织又安排我住在农场的招待所里。但是招待所没有食堂,吃饭成了我的一个大难题。”刘永泽回忆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党组织专门发动同事们轮流从家里给我带饭。虽然当时的条件不好,但大家都把家里最好的饭菜带给我,这让我十分感动。就这样,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悉心照料下,我逐渐恢复了行动能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刘永泽说。

我这一辈子,就要跟着共产党走

“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刘永泽说。1957年,他的老家湖北省麻城县成立了人民公社,因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他被公社社员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同年,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向往,刘永泽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一年多的考察,他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

“感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经过支部大会认真讨论,批准我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当时,我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决不能辜负党的嘱托。我这一辈子,就要跟着共产党走。”回忆起那段往事,刘永泽满脸幸福。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30日,刘永泽在学习党章。兵团日报驻十二师记者站 李志贤 摄

后来,他得到支边的消息后,立即报了名,从湖北来到遥远的新疆。

“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把组织关系搞丢了。”刘永泽说。

原来,由于路途遥远,刘永泽的入党材料在邮寄的过程中意外丢失了。眼看着转正的日子快到了,但是入党材料却迟迟没有到,这可把刘永泽急坏了。为了寻找入党材料,刘永泽写过信、发过电报,甚至专门跑到20公里外的县城给原来的党组织打电话。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资料丢失,无法找回。

刘永泽偷偷地躲起来大哭了一场。

后来,五一农场煤矿党组织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鼓励他振作起来,重新写入党申请书。

“在党组织的鼓励下,我又看到了希望,只要有脏活累活,我都抢着干。我觉得,只要积极带头努力工作,我就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刘永泽说。

“1962年7月17日,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刘永泽激动地说,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刘永泽对待工作更加积极认真,他每天从早到晚地忙碌着,仿佛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

但1962年12月突发的那次事故,让刘永泽一下子消沉了。那段时间,很多同事都去看望他,安慰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必须要坚强,共产党员是不会惧怕任何困难的。”煤矿党支部书记这句话,让躺在病床上的刘永泽重新振作起来。

“对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就这样,刘永泽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身体也慢慢康复了。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报一天党的恩情

“蒙蒙细雨一点滴,微薄之力捐献皮山灾区。” 2015年7月27日,五一农场怡丰园南社区收到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包裹。工作人员拆开报纸后,发现里面有1500元,还附着一张小纸条,没有署名。怡丰园南社区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包裹,社区已经是第二次收到了。

为了找到这位好心人,社区工作人员查笔迹,查监控录像,想尽了一切办法。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位神秘的爱心人士,竟然是年过八旬而且身患残疾的刘永泽。原来,刘永泽得知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他捐出了省吃俭用攒下的这笔钱。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自2003年至今,只要从电视上、报纸上得知有地方受灾,刘永泽就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悄悄放到团场的捐款箱里。汶川大地震时,刘永泽第一时间捐出了2000元。

“活着不能给党组织添负担,走了也不能给党组织添麻烦。”刘永泽说。2002年,看到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的捐献公告后,他便希望自己去世后能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但子女都不同意。经过两年的“斗争”,刘永泽与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并和子女约定,自己去世后不需要墓地,直接将骨灰撒在团场这片热土上。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刘永泽的爱心捐款凭证(资料图片)。 文新琦 摄

“我曾经吃过很多苦,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党给的,是党培养了我。我时刻牢记党的恩情。只要我活一天,就要报一天党的恩情。”刘永泽说。(李志贤 刘波 文新琦)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共青团之窗

青春无悔 奉献最美

——五师双河市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纪略

在五师双河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参与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在福利院,在田间地头,在社区中心……只要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地方,人们就能见到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面庞。

盛夏时节,热浪滚滚,一大批“活雷锋”活跃在五师双河市的各个角落,社区服务、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绿色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处处都在传递正能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唱响了盛夏时节最美的赞歌。

这些“活雷锋”是五师双河市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6月29日,五师双河市青年志愿者来到葡萄地里,帮家里缺少劳动力的职工打理葡萄树。要翠萍 摄

葡萄地里助农忙

6月29日,来自五师双河市各单位的15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八十六团五连困难职工依米努尔的葡萄地里,开展拔草、修枝、疏穂等志愿服务活动。

依米努尔承包了40亩红提葡萄地,今年第一年挂果。眼下,气温迅速回升,葡萄树进入了旺长阶段。因家中缺少劳动力,定枝、绑蔓、疏穗、除草等活儿无人干。依米努尔的2个孩子一个在外地上大学,一个在准备考试,都帮不上忙,临时工也不好找,这让依米努尔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得知这一情况后,五师双河市团委积极号召师市各单位青年志愿者帮助依米努尔解决实际困难。

在葡萄地里,青年志愿者顶着烈日,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小心地绑起散落的葡萄树枝蔓,拔除杂草。“我没想到这么热的天,来了这么多人给我帮忙,他们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感谢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青年志愿者,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依米努尔说。

半天时间,葡萄树就被打理得整整齐齐,田间的杂草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参与活动的青年志愿者表示,此次活动帮助少数民族职工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意识。今后,青年志愿者还将积极参与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养老院里献爱心

“我宣誓,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3月5日,五师双河市团委志愿者闵怀东说。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五师医院青年志愿者来到师养老院,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讲解用药知识(摄于3月5日)。杨晓坤 摄

3月5日,五师双河市各级团组织以“弘扬雷锋精神、展示青春风采”为主题,开展了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推动五师双河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志愿帮扶,真情关爱老年人。当日,五师双河市广大青年志愿者来到师养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帮老人擦玻璃、拖地板、打热水,文艺志愿者还为老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们了。”“身体好不好?”“吃得好不好?”一进屋,青年志愿者就热情地与老人打招呼。

“好,好!”老人们激动地说。几位青年志愿者一边帮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服,一边与老人聊家常,笑声在房间里荡漾。

“人人都会老,老人更需要关爱。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我觉得很开心。”闵怀东说,关爱老人不光要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更重要的是陪老人说说话,排遣老人内心的寂寞。

“今天,我参加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老人进一步交往交流,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觉得这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很有意义。”五师双河市党工委志愿者刘士奇说。

“提供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行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能够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队伍中,共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活动结束后,刘士奇说。

送去关爱和温暖

与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聊家常,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普及健康知识,解答健康方面的疑问;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教他们说国家通用语言……

7月2日,五师八十七团团委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走进该团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家中,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送去了关爱和温暖。

“青年志愿者来到我家,不仅为我检查身体,还教我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帮我辅导孩子做作业,谢谢他们,我特别高兴。”该团少数民族群众那孜古丽高兴地说。

“通过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有机会走进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家中,与他们进一步交往交流,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更让我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群众都很热情好客。”该团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赖柯羽说。

“今天,我们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我们走进了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家中,给他们检查身体,同时还给他们的子女辅导功课,教他们说国家通用语言,充分发挥了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作用。”该团青年志愿者易晔星说。

青春无悔,奉献最美。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的走进便民警务站,为公安民警送去关爱;有的前往师市干休所和老军垦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听他们讲进疆建设五师的故事……

“有位87岁的老奶奶给我们讲她从24岁开始援疆的故事,我很受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兵团青年,我们要发挥作用,为兵团发展贡献力量。”该团青年志愿者李鸣说。

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格外温暖。近年,五师双河市各级团组织积极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日趋多样。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来。(雷蕾 俞新星)

兵团正能量丨老党员刘永泽: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生一世报党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