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去镇里赶集,大小集市上最常见的、最好吃的小吃就数杂炣了。起初,杂炣仅仅是属于乡下农民的一道美味佳肴,如今,城里人也开始慢慢喜欢上杂炣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农村庙会最热闹的地段,常常能见到卖杂炣的。他们用废旧的大油桶自制成火炉,炉子上架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诱人垂涎的杂炣,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庙会,吸引了不少赶会的人们,杂炣摊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师傅也忙得不亦乐乎。

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那时,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干农活儿的人们整天吃的都是一些粗茶淡饭,一年到头很少改善生活。因此,每逢镇上有庙会,农民们便狠狠心,从口袋里抠出几角钱,吆喝着师傅来一碗牛杂炣,美滋滋地吃上一顿,也好好地解解馋。

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如今10几年过去了,最过瘾的当然还是亲口吃上一碗杂炣,在牛杂的香味与粉条的滑溜中体会一种美的享受。常言说:“好饭好吃不好做,赖饭好做不好吃。”杂炣却不入这道流,它既好吃又好做。一口大锅,一张摆放着一些牛肉和牛杂的大案板,还有一筐地道的禹州粉条及一盆炸得焦黄的豆腐丝,摊前两个大火炉,一个上面放着大桶子锅,里面炖着香喷喷的牛骨头汤;另一个上面放着专门用来做杂炣的广口铁锅。

此时两个人正在忙碌着做着,女子负责切菜,男子负责烹饪,搭配着非常默契,每天上百碗的销量,对二人来说一点也不带紧张的,做法很是熟。

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男子往锅里下了食材,各种各样的菜,在锅里沸腾着,一碗正宗的杂炣,缺不了的就是用牛油调制出来的辣椒酱,加上辣椒酱,香气迎面而来,没有几个人能抵挡住美味的诱惑,里面的菜吃起来也是特别美味。

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一碗杂炣做好了,食客们迫不及待的,大口的吃着,看上去就特别的馋,粉条软又劲道,牛杂吃起来也非常的美味,加上豆芽还很解腻,尤其是到了中午,生意异常的红火!这对夫妻街头卖小吃,一直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我说的美味杂炣!我想如果不是手艺好,夫妻俩的这碗杂炣也不可能做了12年!

夫妻街头卖小吃,坚持12年,朋友开车几十里只为尝一口美味杂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