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

沈紹功,男,漢族,1939年5月出生,上海人。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沈氏女科第十九代傳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歷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腫瘤病房負責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科技學術委員。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胸痺(冠心病)協作組組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內科分會常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國家基本藥物評審專家,《中國中醫急症》雜誌副主編,科技部973中醫基礎理論第二屆專家組成員。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價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

上海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

上海沈氏女科,始於明初,歷經20代,綿延600載。其19代傳人沈紹功主任醫師和沈依功主任醫師為挖掘家學,領銜並會同師門及20代傳人和嫡傳弟子,經3年艱辛,編撰成《上海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在此書中關於八綱臨證,方藥,療效等,系統地整理和總結了沈氏女科的學術成就和寶貴經驗,非常值得中醫人學習與借鑑。

8個綱目論實證

實證指邪實患病的證候,邪有8種,即淫、痰、飲、溼、滯、瘀、食、蟲,故實證有8大綱目。這8個綱目,是上海沈氏女科從臨床出發,為使辨證實用化,儘量達到精確的要求所作的歸納簡化。

淫即六淫,指風、寒、暑、溼、燥、火6種異常的氣候變化。其致病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從皮毛侵襲,二是由口鼻而入,主要引發“外感病”。臟腑功能紊亂也能內生六氣,除無內暑外,其餘均分內外,即內外風、內外寒、內外溼、內外燥和外熱內火,兩者雖有內外之別又相關。淫邪中主要系風、寒、火3邪。

風邪:外風是外感病的總因,主要分辨風寒和風熱。內風就是肝風,有6個主症3個類型。6個主症為眩暈、肢麻、震顫、抽搐、強直和昏迷。3個類型為:肝陽化風,如高血壓、腦卒中,表現為舌紅脈弦、眩暈、昏迷、卒中、震麻;熱極生風,如乙腦、流腦,表現為苔黃舌紅、脈象弦數、高熱、抽搐、強直、昏迷;血虛動風,如電解質紊亂,表現為舌淡、脈細、震顫、肢麻。

寒邪:外寒即風寒,又叫表寒、傷寒或風寒束肺、表實證、太陽傷寒證。外寒兼外燥(口、鼻、咽、苔乾燥,乾咳)則稱涼燥證。外寒以怕風為主,並有汗出則為表虛證,又稱太陽中風證。外寒侵入經絡筋骨,出現關節涼痛拘急,稱為“寒痺”或“痛痺”。外寒直中脾胃,腹痛吐瀉,四肢不溫,稱為“中寒”或“直中”,寒凝於胃,系太陰病證。內寒即陽虛證,又叫虛寒證。

火邪:溫、熱、火3者同性,僅輕重程度及病位不同。外邪者稱溫或熱,內生者稱為火。外熱即風熱,又叫表熱、溫病、熱邪襲肺、衛分證。外熱兼外燥稱為溫燥證。外熱夾外溼(苔薄膩,脈浮軟,午後發熱,汗出熱不解,頭重如裹)稱上焦溼熱證,如發生在暑季則稱暑溼證,也即外暑。

火有3個來源:直接外感,五淫化火,五志化火。內火(即五志化火)應分清虛實,並注意其生風、動血。虛火同陰虛相關,亦稱虛熱證。實火以苔黃、質紅、脈數等熱盛證為主。

熱盛證則有8個定位:心火(口瘡、心煩、口苦),肝火(脅滿、目赤、易怒),脾熱(消谷善飢、弄舌),肺火(黏痰、鼻幹、鼻衄),胃火(齦腫、口渴引飲),小腸火(尿頻、尿急、尿痛),大腸火(熱結旁流、肛灼),膀胱熱(淋濁、癃閉)。如舌紅絳、脈細數兼傷陰(身熱夜甚,斑疹隱現),擾神(心煩不寐),為火停營分或稱少陰熱化證。如有舌紫絳有刺,脈象虛數,動血生風(高熱、斑疹、血證),為火停血分或稱血虛生風證。

痰:痰邪貯留肺臟(肺為貯痰之器),為狹義之痰,主症有咳喘、咯痰、喉鳴。以其性質而別有4種:寒痰清稀白沫,畏寒苔白。熱痰黃黏有塊,煩渴苔黃。燥痰難咯帶血,咽乾苔燥。溼痰痰多易咯,納呆苔膩。痰邪流竄全身(脾為生痰之源),為廣義之痰,主症有苔膩、脈滑、頭重、胸悶、口黏、納呆。

飲:即水飲,主要關係脾胃,多為侷限性,因停蓄部位而分4種:溢飲,停於肌膚,見水腫;支飲,停於膈上,見咳喘難臥;懸飲,停於胸脅,見脅脹引痛;痰飲,停於腸胃,見腸鳴、納少。

溼:主要是內溼證,大多熱化,稱為溼熱證或溼溫證。少部分可以寒化,稱為寒溼證。內溼大部分停於中焦和下焦。中焦溼熱證也稱脾胃溼熱證或肝膽溼熱證。下焦溼熱證也稱大腸溼熱證、膀胱溼熱證或肝膽溼熱證。

滯:即氣滯,主要是肝氣鬱結。七情為病因,以胸脘腹脅的脹滿作痛和情緒改變為主症,常見脈弦。滯也指氣逆,上逆之氣有3個:肺氣上逆者咳喘,胃氣上逆者呃逆,肝氣上逆者眩暈。

瘀:即瘀血。其成因為氣滯、氣虛、血寒、血熱和外傷。判斷瘀血的存在有3個指標:局部血結徵(定處刺痛、拒按、腫塊),全身血滯徵(舌質紫斑、紫紺),離經血溢徵(血塊瘀暗)。

食:即食阻。主要停於胃脘,主症是苔厚膩,脈滑實,脘腹脹痛拒按,厭食噯腐。

蟲:即蟲積。有6個判斷指標:繞臍陣痛,異食納差,面黃肌瘦,夜眠磨牙,孔竅瘙癢,五斑顯露(眼、面、唇、爪、苔)。

以內傷雜病而言,臨床常見實證的兼夾有7種:肝胃不和(肝為滯,胃為逆)、肝脾不調(肝為滯,脾為溼)、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肺胃實熱、心熱移腸、肝膽溼熱和氣滯血瘀。

其一,先調中焦脾胃,也就是先祛痰、溼、食阻。《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胃氣為本”,脾胃運化至關重要,運化失常,影響消化吸收,百病叢生。而脾胃之實邪首推痰、溼、食阻,故治療實證之首要乃祛痰、溼、食阻。

其法有4個組成:首先祛痰,投萊菔子、竹茹、雲苓;其次是開胃,用焦三仙、雞內金;再次是醒脾,入木香、枳殼、陳皮、砂仁;因痰、溼、食阻最易蘊熱,故佐清熱之品,如連翹、蒲公英、黃芩、梔子。

其二,給邪以出路。祛實邪,給其出路,以使其排出體外,出路有4條:通過微汗從肌表出,如用防風、桔梗、蟬衣,但忌大汗,以防傷心陽和衛氣;通過緩瀉從腑行出,如用制大黃、全瓜蔞、草決明、白菊花,但忌峻下,以防傷正,特別是傷脾胃之正氣;通過淡滲從溲溺出,尿中排邪最為安全,而且排出量大,可用車前草、澤瀉、竹葉、石韋、生苡仁;通過涼血從營血出,可用生地、丹皮、赤芍、生梔子。

其三,疏通為先。疏通方能祛邪,其法有4個:透竅,閉竅之邪必須透之,用川芎、石菖蒲;理氣,專通氣滯之邪,用柴胡、鬱金;活血,專疏阻血之邪,用澤蘭、王不留行;溫通,專散寒凝之邪,用桂枝、川椒。

其四,重視反佐。祛邪之品常有偏性,反佐者可緩其烈性,防止偏差。如用熱藥時,寒性反佐選加蒲公英、連翹、梔子、白花蛇舌草、苦參、黃柏、豬膽汁;反過來用寒藥時,熱性反佐選加肉桂、烏藥、仙靈脾、高良薑、乾薑。

其五,注意引經。使藥到病所,專攻其邪而能增強祛邪之力。分部引經,上行者用升麻、桑枝、薑黃、葛根、柴胡、蟬衣、石菖蒲,用量宜輕;下行者用川牛膝、木瓜、獨活、車前草、澤瀉、生苡仁,用量宜重。分髒引經,入心用川黃連、炙遠志、琥珀、硃砂;入肝用川楝子、薄荷、柴胡;入脾用砂仁、乾薑、白扁豆;入肺用桔梗、橘紅、桑白皮;入腎用黃柏、肉桂、川牛膝。

其六,中病即止。祛邪藥量大,久服常易傷正,故應中病即止,以防傷正,掌握3個原則:投藥時避免攻伐太過之品,如半夏、蒼朮之燥性,附片、肉桂之熱性,龍膽草、白頭翁之寒性,蟲類藥之毒性;取效即止,不宜久用長服;以和胃收功善後,如餐後服保和丸3g。

【本文摘自《上海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