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600年前,伴隨著指南針和其他航海技術的引入,歐洲人開始了以開拓遠方新大陸、搶奪財富為目標的遠洋探險,史稱大航海時代。 600年彈指一揮間,時光悄然進入到公元21世紀,細心的人們發現,人類似乎已進入到另一個大發現大探索時代的前夜。上一次大航海的必然條件已經悄然間再次成熟:地球不可再生資源日漸稀少,全部耗盡只是個時間問題。人類為了生存,只能向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天體進發,索取資源,開拓額外的生存空間。 不知從何時起,有人給即將到來的這一次大遠航起了一個形象的名稱——第二次大航海時代!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一次大航海的機會中國錯過了,在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大航海時代,我們會重蹈覆轍嗎?

本人發現一個意外而有趣的事實:在這輪即將到來的太空探索的競賽中,我們很可能才是真正的領先者,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還將繼續領先下去。這正是本文的撰寫初衷。

機會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碰到過它——佚名。

19世紀,英國人說:誰擁有海洋,誰將擁有整個19世紀!英國人做到了。

20世紀,美國人說: 誰擁有天空,誰將擁有整個20世紀!美國人做到了。

今天,誰擁有月球,誰將擁有今後的幾個世紀!

(一)

所謂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在講第二次大航海時代之前,咱們得先嘮嘮第一次大航海時代的事。幾百年前我們就在這麼大一個坑裡結實地跌倒了,乃至於一部走錯步步錯,今天還在努力追趕西方國家的過程中。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如果不弄明白其中緣由,誰敢保證這次不重蹈覆轍?

第一次大航海前夜的和平之使——鄭和

600年前,一位明朝使者遠涉重洋,不遠萬里的來到長頸鹿的故鄉,完成了人類的航海壯舉。這就是大家知道的“鄭和下西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華的天威也從此傳播到了遙遠的非洲大陸,遙遠非洲大陸的命運由此和中華文明微妙地聯繫在了一起。改革開放後,中國人小心翼翼的“第一次”拜訪非洲,驚訝的發現很多黑人國家早就“認識”我們並給予了熱情接待,原來正是當年鄭和船隊拜訪此地結下的因緣。隨後就出現了流行在網絡上的這個段子:黑人叔叔說:六百年前你們中國人來了,帶來友誼和幫助。然後白人又來了,剛來的時候他們手裡有聖經,我們手裡有黃金,然後不知道過了幾百年,變成了我們手裡有聖經,他們手裡有黃金。呃^^^^^^^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別被美軍航母編隊的氣勢嚇住,其實600年前鄭和的海軍比他拽得多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北京中國科技館新館,上面那船不用介紹了,下面是哥倫布的

重要的是,這次遠航,發生於歐洲人達·伽馬勇闖好望角之前(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始)的60餘年,也就是說,中國人早於西方人半個多世紀前就出去溜達了一圈。圖中哥倫布那個就更晚,在80多年後了。然天有不測風雲,最後一次遠航歸來後(即第七次,公元1433年),明政府頒佈了著名的禁海令,關閉了國門。從此泱泱華夏進入了後世所謂“閉關鎖國”的歷史時期,直到四百年後被人用槍炮頂開了國門為止。引得無數歷史學家們感慨: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也就是說,鄭和之後,中國人自廢武功,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做起美夢,等了西人足足四百年。現實版的龜兔賽跑!

(二)這四百年西洋人在幹嗎

如上所述,鄭和停止下西洋後六十年左右,第一位西方英雄人物葡萄牙人達·伽馬率領著他的艦隊(姑且稱之為“艦隊”吧,和鄭和的寶船比大致相當於舢板),首次穿越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打通了歐洲各國大遠航的最後一個地理瓶頸,一直航行到印度西南部的卡里卡特(方向正好逆著鄭和的線路)。兩年後,他的船隊滿載著黃金、香料等回到葡萄牙,可謂凱旋而歸,舉國歡騰。當然,這貨怎麼在新大陸得來的物資,不用過多解釋了哈。此後百年,藉助源源不斷的外部資源輸入,葡萄牙這個曾經的撮兒小國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國,乃至世界級強國。為了咱們有個直觀點的感受,澳門就是大致這個時間段讓明朝強租給他們的。

猶如一顆炸彈轟然炸響,整個歐洲大地轟動了,民意沸騰了,勤(又)勞(懶)善(又)良(壞)的歐洲人民看到了發財致富的捷徑:造船,造比別人更大的船!遠航,去比別人更遠的地方!邏輯從來沒有如此的清晰,遠方的大陸有無盡的財富:黃金、白銀、香料、象牙…,誰先到誰先得,你不拿他拿,大家分果果嘍!從此,一個影響了世界幾百年歷史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序幕,即是西人所謂的大航海時代,也稱大冒險時代。再後面的歷史就不再詳述了,在我們止步不前的時候,歐洲諸國所謂國運興則萬事興,經濟的騰飛帶來科技文化的空前發展。17世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一舉奠定了近代物理學基礎,歐洲各國開始了科技興國;18世紀,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實力倍增,此後各國紛紛效仿,西歐諸國在經歷了痛苦的社會制度轉型後,殖民主義的“先進”理念也與時俱進地走上歷史的舞臺;19世紀初,從全球看,除中國還在桃花源裡會周公外,世界已淪為兩大陣營——殖民國或被殖民國,做狼做羊您自個看著辦。19世紀中後期,歐洲諸國在強大的國家實力支撐之下,目光逐漸放到了全球最後一塊處女地——中國!

誰擁有了中國誰就擁有整個19世紀!

(三)先替鄭和等同學平平反:古人不缺冒險精神

鄭和之後明朝頒佈的禁海令讓後人有無數種解釋,如海盜猖獗說、北方邊患說、航海導致國庫空虛說(史學家評曰“厚往薄來”,挺形象)等等。無論如何,鄭和之後中國關閉了國門是事實,導致中國錯過了世界發展的黃金期。為此,無數的歷史學家唏噓感嘆。直到今天,很多國人都認為中國人缺乏一種“exploration spirit”。黃土地上刨食的人,就是不如馬背上民族勇於冒險!

因此,在此先替鄭和以及我們的先祖們平平反,其實中華民族才是世界上最最具有exploration spirit的民族!

從兩千年前漢使張騫出使千里之外的西域,到玄奘不遠萬里至天邊取經,再到鑑真和尚六次嘗試,耄耋之年冒著生命危險東渡日本,乃至鄭和率當時世界最大的船隊七下西洋,等等等等,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們沒有停止過對遠方的探索。路慢慢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不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寫照嗎?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鑑真,從54歲始,歷經10年,六次嘗試東渡,前五次均失敗,並導致雙目失明,最終於第六次成功抵達日本

那好,既然咱們的偉大先祖這麼愛探險,鄭和之後為何又關閉國門了呢?這個問題歷史學家有成堆的理論,然而依本人的看法,其實沒那麼複雜。

(四)鄭和之後自閉國門的原因:盲目自大,缺乏危機意識比危機更可怕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不同的人身處不同的環境,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也會截然不同。故事中的皇帝和小偷就會對同樣的肉湯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六百年前,同樣的非洲東海岸和南亞大陸,在不同的訪客眼裡,看到的就是兩副天地,並導致了截然不同的行為舉動。

明朝真的不差錢

要說明朝到底有多富,一兩句話還真說不清楚。就拿今天說的GDP來說,大致相當於當時世界的一半左右(可能因為計算方法不同,有各種不同的數據,畢竟當時也不興GDP嘛,但就是最保守的百分比也比今天的美國強)。我簡單列一些明朝的世界第一吧:國土面積世界第一;耕地面積世界第一;人口數量世界第一;礦產量世界第一;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軍隊數量世界第一;軍工產值世界第一;船隻總噸位世界第一;第三產業世界第一……

在這樣的一個國家派出的使者眼裡,非洲和南亞是什麼樣子的?窮唄!真窮哪!今天留下的一些古代地圖裡,您看看那地方都叫些什麼名?食人島、野人谷……汗哪!毫無疑問,在鄭大人眼裡,出使西洋雖屬友好訪問,促進中外交流,但所到之處,除少數地區外,多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貧困老區,經濟欠發達的幫扶對象。因此單從經濟賬上算,真是虧大了呀!遠航花費巨大,能帶回來的除了“麒麟”之類的稀罕玩意讓大家樂呵樂呵,實在沒什麼附加值了。更不用說當時中國是世界經濟的老大哥,又崇仰儒家思想,實在看不下去發揚一下風格,給人家留下點贊助再走也是常事。於是乎,七下西洋,終於引發了眾怒,滿朝大臣指責下西洋為“厚往薄來”。最後一次結束後,明王朝頒佈了著名的禁海令並終止了下西洋,為何?說不好聽點,嫌人窮唄!誰願意整天跟一幫窮親戚混哪?畢竟,咱大明朝不是開福利院的吧!

所以說,明朝關閉了國門有種種具體原因不假,但那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原因就是明朝時中國太富強了,西洋諸國太落後,犯不著為團結他們甘願冒海盜和邊患的風險。結果在盲目的自滿自大情緒下,無意之中,自閉了國門。

中國說完了,那當時歐洲怎樣呢?

歐洲當時真的很差錢

大航海之前的歐洲到底什麼樣呢?英文裡有個詞組:“Dark Middle Age-黑暗的中世紀”。引用教科書上的話——“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

中國有句古話:窮則思變!歐洲當時的落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資源的匱乏,不像我們國家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當時的歐洲是地大物稀,人口也不少啊。怎麼辦?留在當地繼續過苦日子,還是?沒錯,就是出去混唄!歐洲沒有資源,外面有啊!歐洲人腦袋並不缺根筋。於是從大約15世紀開始,隨著指南針等航海技術的引進,無數探險家們在對財富的巨大渴望中,前仆後繼的奔赴遠方的大陸,直至掀起了第一次大航海時代的序幕(說形象點就是一歐洲版的闖關東)。之後的幾百年間,在遠方的大陸上,歐洲人賺得那是盆滿缽滿:無數的黃金、鑽石、象牙、香料…… 等等!前幾樣倒也沒什麼說的,可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整明白,那個香料歐洲人為什麼就這麼感冒?比如花椒大料,在當時的歐洲可以和黃金等值!這個…

看到這裡您明白了嗎?同樣的亞非大陸,中國人去那幹嘛去了?去探索和發現、去增長見識、去建立友誼。 歐洲人又跑那幹嗎去了?窮瘋了跑去搶錢唄!

所以說,雖然從第一次大航海時代開始中國關閉了國門不假,直接導致了之後的落後,但這並不是說西方人就有天生的探索精神,當有一天您把一段段歷史真正讀懂了,您會赫然發現,其實這個星球上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正是我們自己。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資源強國論——誰擁有了資源,誰擁有天下

歷史從來就像誨人不倦的老師一樣,嘔心瀝血的為後人積累下點滴寶貴的精神財富。第一次大航海時代我們雖然錯失機會,但又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呢?我想答案非常簡單:資源強國。誰擁有了資源,誰就是天下的霸主!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然如此!

大英帝國鼎盛時期,您知道為什麼叫“日不落帝國”?因為陸地上幾乎所有有人的地方都插著米字旗,也就是說,當時的英國控制了全球的大部分資源!今天的美國呢?不如當年的英國生猛,但也是佔世界人口的6% 消耗了35%的世界資源!他不是老大誰是?而且在當年冷戰時,美國控制的資源還要遠比這高很多。

本土資源與海外資源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由於疆域的大致固定,世界各國比拼的是各自的本土資源。毫無疑問,誰地大物博,誰具有先天優勢。因此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中國沾了個大光。

然而大航海時代之後呢?國與國之間已不再是單純比本土資源,而更多的是比拼海外資源了。當然,這一切得益於交通方式或技術的進步!一旦可以將自己的軍隊投送到遙遠的海外作戰,更重要的是,戰利品可以方便的運送回來,強國之間便進入到了比拼海外資源的模式。英國和日本便是倆挺好的例子。同樣身為島國要啥沒有,可是通過瘋狂掠奪海外資源,愣是一度將自己搞成世界級的帝國。換句話說,航海時代到來以後比拼本土資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你本土資源再多,能多得過全世界?15世紀大航海時代剛開始時如此,今天21世紀依然如此。

各位看官應該已經猜出本文的大意了。如上所說,本土資源不夠還有海外資源嘛。同樣,如果地球的資源快枯竭,我們為什麼不將眼光放到地球以外的世界呢?今天的世界如古代戰國一般,強國們掄著膀子拼來搶去的,爭的不就是地球上那點剩餘的資源。我們當然也可以摻和,但是爭來爭去的還能有多少?那麼換個視角想一下,比如我們是生存在15世紀時一樣混亂的歐洲,把目光放遠,歐洲大陸外面有什麼呢?

龍 之 再 遠 航 ——漫談第二次大航海時代(6)

人類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搖籃裡!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地球不是唯一的家園。夜空中璀璨的萬點繁星,就是宇宙中無數的星體,那裡擁有幾乎無窮盡的資源。和無垠的宇宙相比,地球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人長大了,要走出搖籃;人類成熟了,要走出地球。

正如世界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

在新的世紀來臨之際,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已逐漸掌握了登陸其他星球的技術。也就是說,完成第一次大航海時代的前提條件, 已悄然間再次成熟,那就是交通技術的進步!

當然,要說幾十年內讓人類就探訪銀河系或者傳說中的什麼天頂星,那是純屬忽悠,但以今天人類已有的科技水平,我們已完全可以造訪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月球。

月球上有什麼

可能我們之前都聽說過月球上有豐富的資源,但到底具體有什麼,有多少,大家未必都很清楚。本人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那叫個大吃一驚。這裡和大家簡單介紹。當然,我不是這方面的行家,儘量引用權威文獻資料。

“月球有豐富的礦藏,據介紹,月球上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比地球還多。 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其中6種礦物 是地球沒有的,地球上最常見的17種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釐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 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

“在地球上十分稀缺的可控核聚變燃料——氦-3,在月球上卻超過百萬噸!以氘和氦-3為原料,進行受控核聚變發電,每年只需100多噸氦-3,就能滿足地球的全部能源需求。據估算,月球上的氦-3儲量能夠滿足人類上萬年的需求。”

氦-3,人類未來的能源

重點一:“氦-3”。今天地球的最大問題就是能源問題。剛才說了,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越用越少,已知的儲量幾十年後將全部用完。然後,人類將不得不尋找替代能源,或者重新切換到古代的生存模式,老牛拉破車那種。而氦-3是目前人類的科技認知水平下,最好的一種替代能源。一方面氦-3發電量巨大,從月球運回每100噸氦-3發的電,相當於目前人類一年全部的發電量(包括全部石油、煤炭、風能、水能、太陽能、核能,等等)。另外氦-3發電有一個最大的長處:無汙染!按說現有的核能發電和氦-3非常相似,可就是一個卡脖子問題,使得它不可能大規模推廣——核廢料。核能發電後產生的廢料無法降解,無論放到哪裡都是一個永久的汙染源。君不見一些缺德的發達國家計上心來,將核廢料用船偷偷運到落後的窮國海岸邊,倒了就跑,事後死活不認——切,反正不是俺乾的!

氦-3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氦-3聚變後產生的廢棄物是水,對地球沒有任何汙染。因此,他是目前科學領域公認的將來最好的替代能源。

此外,由於總量巨大,月球上的氦-3可提供人類上萬年的能源需求,基本是無限模式了。

重點二:除氦-3之外,月球還有各種其他的資源,如以上說的鐵、鋁等等,而稀土在月球也根本就不能叫稀土,因為太多了!因篇幅關係,不再細說。總之,對於目前面臨不可再生資源迅速枯竭的人類來說,月球就是一個阿里巴巴的藏寶洞!這樣結論就簡單了:幾十年後,任何一個國家第一個到達併成功採回月球的資源,他就相當於五百年前的葡萄牙。

然而,地球村不光我們一戶居民,頭上有這麼多好東西懸著,誰不動心哪?很久以前開始,世界各國已然掀起了探月熱,美、俄、歐、日、印等等國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甚至連韓國、馬來西亞等這樣的國家也叫嚷著要加入所謂“太空俱樂部”中來(還記得很多年前韓國打了個叫羅老號的衛星不,結局挺雷人,但的確反映了他加入太空競賽的迫切心情)。

正如同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然而,經過多年的觀察,本人發現一個意外而有趣的事實:在這輪熱情激昂的登月大躍進中,我們很可能才是真正的領先者,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還將繼續領先下去。簡單說,由於一群對手的誤判及機緣巧合,中國航天事業搶到了一個絕好的時間差,我們敬愛的航天英雄們,在默默無聞的小步快跑中,正逐步擴大領跑的優勢位置。而這,正是本文的中心內容。

那麼,包括美帝在內的這麼多如狼似虎、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們,都忙活嘛呢?本文一個一個簡單道來。

美帝在幹嘛呢

要說到載人航天,您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美國。是啊,原先在中國人感官世界裡,一說起宇航員、太空人什麼的,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好萊塢的壯漢形象,直到神5、神6、神7等等一個個上去了,咱們才反應過來,鬧半天航天不是洋人的專利,咱們中國人只要努力認真,一樣可以把人打上天。

OK了,那老美的航天科技他們可是遠在我們之上啊(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怎麼不去月球尋寶呢,當然,是趕在我們之前?

老美當然不傻!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就有一批科學家奔走呼號,目的只有一個——重返月球,說直白了,趕在中國人之前重返月球!要知道中國當時是個什麼情況?把一顆氣象衛星打上天都上新聞聯播頭條,那時候誰信中國能把人打上天?但就在那個時候,這一批深謀遠慮的美國科學家就明確的指出:將來總有一天,中國人可能是美國航天最有威脅的競爭對手!

好了,老美知道月球資源的重要性,再加上這批人四處奔走,怎麼到現在都沒見著美國政府提出什麼再登月呢?

原因實在簡單:沒錢!

2010年1月1日奧巴馬總統向國會遞交2011財政年度政府預算案,認為重返月球代價太高,決定取消“重返月球”計劃。

《衛報》說,美國將登月的大門留給了其他國家,一個新的空間探索時代正在向人們招手。歐美部分媒體評論預測說,下一個登月者將會是中國。

美國怎麼了?有詐乎?非也。其實在下認為美國的問題很簡單:是過去20年裡錯誤的對外政策——四面攻伐導致四面楚歌,草木皆兵,最終資金捉襟見肘,無力支持返月航天計劃。僅此而已。

用中國古兵法的話說,違反了遠交近攻之策。

什麼是遠交近攻?知道的同學請跳過直接看下節,不知道的聽我們科普一下。

孫子兵法之 —— 遠交近攻

以戰國時期秦國舉例,先同遠方的國家交好,如搞個秦楚文化周、給齊國嫁個公主之類的(今天好送大熊貓、丹頂鶴什麼的),這叫遠交;同時集中力量攻打離自己進的、威脅比較大的、而且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這叫近攻。

也就是說,儘量避免四面樹敵,一次只打擊一個距離較近(攻擊成本低)、實力相對較弱的對手, 可保證較高的成功率,而每擊敗一個對手,自身的力量則得到增強,如此反覆,等打到最後一個當初的最強國齊國時,秦實際已是集中了六國之力在攻擊之,齊國還能怎的?於是象徵性的抵抗後,舉手認栽。秦家天下一統。

相反,當初秦如果同時和六個國家開打,能贏嗎?試想一下讓一個泰森同時和六個霍利菲爾德打,能贏不?

先易後難,先近後遠,天下可圖。

西方人因為不懂中國兵法,曾經吃了無數悶虧,這樣的例子歷史上比比皆是。咱就拿二戰時德國舉個例:西邊同英國打著,東邊又跑去惹北極熊,南邊還在北非開闢了個南線戰場(幸虧出了個天才級選手隆美爾,否則不知怎麼收場),到後來,又招來個無利不起早的美國狼,德國整個一打四,這仗能贏才怪!

所以德國不是輸在戰術層面,而是戰略層面。在戰術層面德國還是槓槓的,而在戰略層面,呵呵。

好了,說完德國,得重點批評另一個國家:日本。要說西方人不懂中國文化,情有可原,不一個人種嘛。可這日本,從唐朝開始學習中國文化,怎麼就還是沒學到精髓呢?抗戰中,西邊百萬大軍被拖在中國的人民戰爭泥潭中,東邊又要去單挑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美國。

據說珍珠港戰役第二天,電報傳回中國國內,毛主席和蔣委員長不約而同的說了一句話:日本要戰敗了!除了一個是湖南口音,一個是浙江方言,意思一摸一樣。為什麼?同上,日本違反了遠交近攻的兵法原則,必敗無疑!

這時候是1941年。

好了回到正題。美國今天面臨的問題我認為正是如此。美國國力雖然強大,可是四面用兵,八方逞強,地球上就沒有他管不到的事。四大洋五大洲,地球上只要有戰火的地方,哪裡沒有美國人?正因如此,貌似強大的美國,實際力量被嚴重分散了。

其實當年冷戰時期,美國人還是比較低調的,畢竟有個蘇聯壓著呢。可自打蘇聯解體之後,美國那叫一個爽,自以為從此天下無敵、東西方全不敗了!於是乎大棒子一揮就收不住了:拳打伊拉克,腳踢南聯盟,轉戰阿富汗,教本拉登徒弟們怎麼做人,完了趁熱打鐵,再給伊拉克來個二來來,這回除把對方徹底打翻外,還把總統活捉了,當著全世界的面絞刑!

爽啊!

然而……

公元2009年,一位姓奧的黑叔叔當選總統後,發現不對勁了,怎麼今天美國全是麻煩呀?

這邊兇手拉登大叔還活的好好的,時不常放個視頻到網上,刺激刺激美國,那邊,伊拉克反美武裝遍地開花,聲勢如潮。國內呢?一片反戰聲音。民眾紛紛要求撤軍,哪還有軍隊去增兵呢?

最壞的就是那個伊朗!明明在搞核武,還腆著張臉對外宣稱是民用核電——我搞原子彈是不太那個,我搞核電站您管不著吧?叔可忍嬸不可忍!換十年前奧大都統早該大喊一聲:我們的航母在哪?可現在,阿富汗在打仗,伊拉克在打仗,國內鬧金融危機,上哪弄軍隊去?

……

說實話,奧巴馬總統當初競選時,咱就想對他說:Change we need! Good! 可就是:How to change?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據說美伊戰爭打到奧黑上臺為止,已花費美國超過一萬億美金。只要一天不撤軍,這錢還得繼續花,而且這還沒算阿富汗的錢。再這樣拖下去,地主家也沒餘糧了啊!

好吧那就撤吧!奧巴馬總統上臺後不久,美國開始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面撤軍。隨後發生的事件簡直是必然的反應:大規模反美武裝遍地開花,整個中東打成了一鍋粥。一直到今天,戰亂蔓延到了敘利亞,並直接引來了北極熊等一干存在的覬覦。

所以,已經深陷泥潭的美國,絕不會因為撤軍就徹底鬆綁,相反,麻煩只會越來越多。

總之,由於冷戰後,美國的國家戰略過於貪大求全,四面撒網,造成今天捉襟見肘,四處漏風。航天事業自然不自覺的受到影響,具體的說當然就是沒錢了,國會實在拿不出錢來給航天撥款,這是奧黑總統上任後正式宣佈返月計劃流產的原因。

於是乎,本應是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最大挑戰對手的美國,戲劇性的自動的退出了這場競賽,正所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PS下: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先生上任後不久便提出“重返月球”計劃。看上去很美的樣子。可還是那個老問題:錢在哪?考慮到這位一貫說了不認的性格,本文只能是:呵呵。

讓星球上最精銳的軍隊和那幫拿阿卡和土雷子的傢伙們繼續撕吧!

壯哉我大美利堅!

好了,說完美國,說說下一個潛在對手——俄羅斯

作為曾經的紅色帝國,前蘇聯頂峰時擁有恐怖的航天科技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N1起飛重量達到了2788噸(6.1百萬磅),而且這還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我國新推出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長征5號是幾百噸,麻雀對老鷹。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然而,今天的俄羅斯,國家社會問題重重,已不可能將精力投入到同中國的航天競爭,相反,只能專注於自身的社會轉型中,否則前途不妙。

俄國今天問題的關鍵:早日完成軍轉民,否則前景不妙

普京同學上任之後,俄羅斯倒是紅火了一會。可是內行看門道,明眼人一看便知,普京什麼都沒改變!

由於歷史原因,前蘇聯解體後石油的開採權落入了私人手裡,一夜間俄國冒出了一批世界級富翁 。可這批人再有錢,錢不是國家的,更不是百姓的。於是上演了一出俄版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極少數石油大亨富可敵國,絕大多數國民水深火熱。

直到有一天,普京出現了。明的、暗的、白的、黑的,各種手法用了一遍,結果是普京同學成功的將大亨們踩於腳下,開採權收歸國有,賣石油的錢收歸國有!國家有錢了,可以提高一下國民福利待遇了,可以把老舊武器刷刷新漆,拋頭露面,重新喚醒群眾們紅色帝國的遙遠夢想。從此普京似乎成了民族英雄。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可是,這些只是幻像!

石油本來就是俄羅斯的,普京只是收回了本屬國家的財產而已。關鍵是,俄國如果繼續照此下去無所作為,用不了多少年,將淪落到成為沙特、科威特、澳大利亞等所謂資源輸出國的地步,國家的財政完全靠出賣資源(石油等)支撐。

可沙、科、澳等等是什麼國家?一畝地,兩頭牛,小富即安那種!誰也不招,誰也不惹,也沒人會招惹他們。

吐槽下:當年抗戰時日本鬼子也想打澳大利亞,後來估算一下,得死一萬人,就算了,沒打。鬼子也不傻:為那麼一地方我還得死一萬人,我撐得呀!

回過頭,俄國是什麼國家?強敵林立、四面楚歌!所以,收回石油後,俄國還是得想辦法深化改革,重振當年的雄風,否則很危險!

如何崛起?在下以為就是儘快軍轉民,這是俄羅斯唯一出路,而且要快!

當年蘇聯時期,為俄羅斯積累了一批世界級的科技資源,這批科技資源很多現在還沒完全過時,一旦開發出來,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錢途無量。可最大的問題是,這批科技基本全是軍事科技,因此,只能將其軍轉民。

問題來了,俄國人不是不想軍轉民,蘇聯解體三十年了,可就是轉不了:能造最好的戰鬥機,造不出民用機;能造軍艦,造不出民用船;能造雷達,造不出電視機(該向長虹學習學習)……

好了,俄國的事點到為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吧。反正,又一個強悍的競爭對手就這麼退出了,展望今後十幾年,俄國只能將精力用在痛苦的社會轉型,十幾年後,即使北極熊人品爆發轉型成功,中國航天已領先了不止一個身位!

下一個競爭對手——歐洲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歐洲諸國一樣擁有強大的航天科技,是最後一個可能威脅中國載人航天的潛在競爭對手。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本文認為,今天的歐洲已不可能對中國的載人航天構成威脅。歐洲單獨一個國家拉出來,體量太小,無法同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競爭。而歐洲團結起來呢?這得從歐洲的歷史說起,他們的歷史上缺了兩個人。

第一個當然是秦始皇。

這位Boss除用最原始也是最高效的方法統一了所有諸侯國,還統一了行政、司法、軍事、貨幣、文字、度量衡、官道……總之,能想到統一的全統了一遍。

但惟獨有一樣,他那套法家思想就是統不了——人心。

您想,滿天下都是被槍指著後腦勺幹活的主,活倒是乾的麻利,可心裡能服嗎?

於是乎近一百年後,新官上任的漢武帝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經過一番考證,幾百年前孔老夫子的理論被從故紙堆中恭恭敬敬的請出,並教化天下,全體國民被結結實實洗了遍腦(沒貶義,不過客觀的說,這個罷黜百家也是有夠霸道)。

從此中國才真正統一了:不但有天下一統、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同時忠君愛國的思想深入人心。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回到話題。大活人沒見被尿憋死的,世紀之交,歐洲人轉換思維,決定採用另一種方法——和平統一。

歐共體、歐盟、統一貨幣、統一軍事、甚至統一憲法,等等,歐洲人打算用開拓創新的手法,立竿見影的將自己統了。

行不?還是不行!

沒錯,就算歐洲用這個盟那個盟的將形式上統一了,他還缺了一個重要過程——思想的統一。

讓德國佬聽法國人的話,讓法國人聽意大利人指揮,讓波黑塞族和克族重歸於好,……可能嗎?

這就是今日歐洲,表面上歐盟天下一統,實際上一盤散沙,各自為政。而載人航天尤其是載人登月需要全體歐洲國家眾志成城、風雨同舟方有可能完成,而今日的歐洲顯然辦不到!

要是讓法國出一萬歐元而德國只出了個九千五,法國人會抱怨上一整年,鬧五十次遊行。

好了,歐洲到此結束。總之,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看不到歐洲國家們萬眾一心的可能。而歐洲諸侯一旦分散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足為俱。

日本、韓國、印度、韓國、馬來……呵呵,略過。

現在中國航天在幹嘛?正在路上!

——中國航天正在開啟“超級2018”

經過幾十年的厚積薄發和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強大國力支撐,中國航天已進入加速期,屬於中國航天的“超級2018”正在開啟。

2018年裡,“嫦娥奔月”人類探測器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進行巡視探測活動;“北斗”全年共將發射16顆,2018年無疑將是名副其實的“北斗年”;長征五號將再次出征。經歷“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洗禮的長征五號將會在2018年“王者歸來”,期待它能夠走出失利陰霾,為中國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作出新的貢獻。

總之一句話,中國航天和航天人正以無比的自信,在前輩們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繼續前進。

結 語

冷戰時期,美蘇二國曾展開過登月競賽,並顯示出超強的科技潛力,但那時是兩家較勁,互拼實力而已,並沒有什麼其他深意。

今天,人類再次掀起新一輪的登月高潮,所有國家都在躍躍欲試,摩拳擦掌,而這次絕不再是面子工程,對所有參與或正試圖參與探月的國家而言,這次的目標極為明確:月球上的資源。

幾十年後,地球資源一旦告罄,人類何去何從?答案當然只有一個:向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星體進發,索取資源!

得資源者得天下!誰擁有月球資源,誰將擁有今後的幾個世紀!

不知從何時起,航天屆的人士給這次的登月競賽一個形象的比喻——第二次大航海時代

一個即將到來的探索和發現的大時代!

回頭再看第一次大航海時代,中國錯失了機會。儘管在此之前,我們擁有世界最強悍的艦隊,擁有遠勝於今天美國的綜合國力,擁有領先全球的科學技術,然而,我們放棄了。從鄭和最後一次遠航歸來,我們放棄了,從此喪失先機,與世隔絕地等了西方國家幾百年!

用易中天的話說:杯具啊!

今天,又一次新的機遇擺在我們面前, 中國該何去何去?

棋偐雲:寧舍十目,不讓一先!

中國航天人,再次出發吧!

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敦煌飛天的壁畫,從屈原問天的詩篇到萬戶昇天的壯舉,從竹蜻蜓、風箏的製作到火藥、火箭和火炮的發明,中國人為宇宙探索已經奮鬥了數千年。

在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大航海時代,我們才是領頭羊!

中國航天人,一路走好!

(完)

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龍之再遠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