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600年前,伴随着指南针和其他航海技术的引入,欧洲人开始了以开拓远方新大陆、抢夺财富为目标的远洋探险,史称大航海时代。 600年弹指一挥间,时光悄然进入到公元21世纪,细心的人们发现,人类似乎已进入到另一个大发现大探索时代的前夜。上一次大航海的必然条件已经悄然间再次成熟:地球不可再生资源日渐稀少,全部耗尽只是个时间问题。人类为了生存,只能向包括月球在内的其他天体进发,索取资源,开拓额外的生存空间。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给即将到来的这一次大远航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第二次大航海时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一次大航海的机会中国错过了,在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大航海时代,我们会重蹈覆辙吗?

本人发现一个意外而有趣的事实:在这轮即将到来的太空探索的竞赛中,我们很可能才是真正的领先者,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将继续领先下去。这正是本文的撰写初衷。

机会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碰到过它——佚名。

19世纪,英国人说:谁拥有海洋,谁将拥有整个19世纪!英国人做到了。

20世纪,美国人说: 谁拥有天空,谁将拥有整个20世纪!美国人做到了。

今天,谁拥有月球,谁将拥有今后的几个世纪!

(一)

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讲第二次大航海时代之前,咱们得先唠唠第一次大航海时代的事。几百年前我们就在这么大一个坑里结实地跌倒了,乃至于一部走错步步错,今天还在努力追赶西方国家的过程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不弄明白其中缘由,谁敢保证这次不重蹈覆辙?

第一次大航海前夜的和平之使——郑和

600年前,一位明朝使者远涉重洋,不远万里的来到长颈鹿的故乡,完成了人类的航海壮举。这就是大家知道的“郑和下西洋”。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华的天威也从此传播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遥远非洲大陆的命运由此和中华文明微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小心翼翼的“第一次”拜访非洲,惊讶的发现很多黑人国家早就“认识”我们并给予了热情接待,原来正是当年郑和船队拜访此地结下的因缘。随后就出现了流行在网络上的这个段子:黑人叔叔说:六百年前你们中国人来了,带来友谊和帮助。然后白人又来了,刚来的时候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黄金,然后不知道过了几百年,变成了我们手里有圣经,他们手里有黄金。呃^^^^^^^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别被美军航母编队的气势吓住,其实600年前郑和的海军比他拽得多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北京中国科技馆新馆,上面那船不用介绍了,下面是哥伦布的

重要的是,这次远航,发生于欧洲人达·伽马勇闯好望角之前(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始)的60余年,也就是说,中国人早于西方人半个多世纪前就出去溜达了一圈。图中哥伦布那个就更晚,在80多年后了。然天有不测风云,最后一次远航归来后(即第七次,公元1433年),明政府颁布了著名的禁海令,关闭了国门。从此泱泱华夏进入了后世所谓“闭关锁国”的历史时期,直到四百年后被人用枪炮顶开了国门为止。引得无数历史学家们感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也就是说,郑和之后,中国人自废武功,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做起美梦,等了西人足足四百年。现实版的龟兔赛跑!

(二)这四百年西洋人在干吗

如上所述,郑和停止下西洋后六十年左右,第一位西方英雄人物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着他的舰队(姑且称之为“舰队”吧,和郑和的宝船比大致相当于舢板),首次穿越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打通了欧洲各国大远航的最后一个地理瓶颈,一直航行到印度西南部的卡里卡特(方向正好逆着郑和的线路)。两年后,他的船队满载着黄金、香料等回到葡萄牙,可谓凯旋而归,举国欢腾。当然,这货怎么在新大陆得来的物资,不用过多解释了哈。此后百年,借助源源不断的外部资源输入,葡萄牙这个曾经的撮儿小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国,乃至世界级强国。为了咱们有个直观点的感受,澳门就是大致这个时间段让明朝强租给他们的。

犹如一颗炸弹轰然炸响,整个欧洲大地轰动了,民意沸腾了,勤(又)劳(懒)善(又)良(坏)的欧洲人民看到了发财致富的捷径:造船,造比别人更大的船!远航,去比别人更远的地方!逻辑从来没有如此的清晰,远方的大陆有无尽的财富:黄金、白银、香料、象牙…,谁先到谁先得,你不拿他拿,大家分果果喽!从此,一个影响了世界几百年历史的时代缓缓拉开了序幕,即是西人所谓的大航海时代,也称大冒险时代。再后面的历史就不再详述了,在我们止步不前的时候,欧洲诸国所谓国运兴则万事兴,经济的腾飞带来科技文化的空前发展。17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举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基础,欧洲各国开始了科技兴国;18世纪,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实力倍增,此后各国纷纷效仿,西欧诸国在经历了痛苦的社会制度转型后,殖民主义的“先进”理念也与时俱进地走上历史的舞台;19世纪初,从全球看,除中国还在桃花源里会周公外,世界已沦为两大阵营——殖民国或被殖民国,做狼做羊您自个看着办。19世纪中后期,欧洲诸国在强大的国家实力支撑之下,目光逐渐放到了全球最后一块处女地——中国!

谁拥有了中国谁就拥有整个19世纪!

(三)先替郑和等同学平平反:古人不缺冒险精神

郑和之后明朝颁布的禁海令让后人有无数种解释,如海盗猖獗说、北方边患说、航海导致国库空虚说(史学家评曰“厚往薄来”,挺形象)等等。无论如何,郑和之后中国关闭了国门是事实,导致中国错过了世界发展的黄金期。为此,无数的历史学家唏嘘感叹。直到今天,很多国人都认为中国人缺乏一种“exploration spirit”。黄土地上刨食的人,就是不如马背上民族勇于冒险!

因此,在此先替郑和以及我们的先祖们平平反,其实中华民族才是世界上最最具有exploration spirit的民族!

从两千年前汉使张骞出使千里之外的西域,到玄奘不远万里至天边取经,再到鉴真和尚六次尝试,耄耋之年冒着生命危险东渡日本,乃至郑和率当时世界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等等等等,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没有停止过对远方的探索。路慢慢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写照吗?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鉴真,从54岁始,历经10年,六次尝试东渡,前五次均失败,并导致双目失明,最终于第六次成功抵达日本

那好,既然咱们的伟大先祖这么爱探险,郑和之后为何又关闭国门了呢?这个问题历史学家有成堆的理论,然而依本人的看法,其实没那么复杂。

(四)郑和之后自闭国门的原因:盲目自大,缺乏危机意识比危机更可怕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不同的人身处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故事中的皇帝和小偷就会对同样的肉汤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六百年前,同样的非洲东海岸和南亚大陆,在不同的访客眼里,看到的就是两副天地,并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行为举动。

明朝真的不差钱

要说明朝到底有多富,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就拿今天说的GDP来说,大致相当于当时世界的一半左右(可能因为计算方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数据,毕竟当时也不兴GDP嘛,但就是最保守的百分比也比今天的美国强)。我简单列一些明朝的世界第一吧:国土面积世界第一;耕地面积世界第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矿产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军队数量世界第一;军工产值世界第一;船只总吨位世界第一;第三产业世界第一……

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派出的使者眼里,非洲和南亚是什么样子的?穷呗!真穷哪!今天留下的一些古代地图里,您看看那地方都叫些什么名?食人岛、野人谷……汗哪!毫无疑问,在郑大人眼里,出使西洋虽属友好访问,促进中外交流,但所到之处,除少数地区外,多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贫困老区,经济欠发达的帮扶对象。因此单从经济账上算,真是亏大了呀!远航花费巨大,能带回来的除了“麒麟”之类的稀罕玩意让大家乐呵乐呵,实在没什么附加值了。更不用说当时中国是世界经济的老大哥,又崇仰儒家思想,实在看不下去发扬一下风格,给人家留下点赞助再走也是常事。于是乎,七下西洋,终于引发了众怒,满朝大臣指责下西洋为“厚往薄来”。最后一次结束后,明王朝颁布了著名的禁海令并终止了下西洋,为何?说不好听点,嫌人穷呗!谁愿意整天跟一帮穷亲戚混哪?毕竟,咱大明朝不是开福利院的吧!

所以说,明朝关闭了国门有种种具体原因不假,但那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原因就是明朝时中国太富强了,西洋诸国太落后,犯不着为团结他们甘愿冒海盗和边患的风险。结果在盲目的自满自大情绪下,无意之中,自闭了国门。

中国说完了,那当时欧洲怎样呢?

欧洲当时真的很差钱

大航海之前的欧洲到底什么样呢?英文里有个词组:“Dark Middle Age-黑暗的中世纪”。引用教科书上的话——“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思变!欧洲当时的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资源的匮乏,不像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当时的欧洲是地大物稀,人口也不少啊。怎么办?留在当地继续过苦日子,还是?没错,就是出去混呗!欧洲没有资源,外面有啊!欧洲人脑袋并不缺根筋。于是从大约15世纪开始,随着指南针等航海技术的引进,无数探险家们在对财富的巨大渴望中,前仆后继的奔赴远方的大陆,直至掀起了第一次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说形象点就是一欧洲版的闯关东)。之后的几百年间,在远方的大陆上,欧洲人赚得那是盆满钵满:无数的黄金、钻石、象牙、香料…… 等等!前几样倒也没什么说的,可就是——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那个香料欧洲人为什么就这么感冒?比如花椒大料,在当时的欧洲可以和黄金等值!这个…

看到这里您明白了吗?同样的亚非大陆,中国人去那干嘛去了?去探索和发现、去增长见识、去建立友谊。 欧洲人又跑那干吗去了?穷疯了跑去抢钱呗!

所以说,虽然从第一次大航海时代开始中国关闭了国门不假,直接导致了之后的落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就有天生的探索精神,当有一天您把一段段历史真正读懂了,您会赫然发现,其实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正是我们自己。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资源强国论——谁拥有了资源,谁拥有天下

历史从来就像诲人不倦的老师一样,呕心沥血的为后人积累下点滴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次大航海时代我们虽然错失机会,但又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呢?我想答案非常简单:资源强国。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是天下的霸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大英帝国鼎盛时期,您知道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因为陆地上几乎所有有人的地方都插着米字旗,也就是说,当时的英国控制了全球的大部分资源!今天的美国呢?不如当年的英国生猛,但也是占世界人口的6% 消耗了35%的世界资源!他不是老大谁是?而且在当年冷战时,美国控制的资源还要远比这高很多。

本土资源与海外资源

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由于疆域的大致固定,世界各国比拼的是各自的本土资源。毫无疑问,谁地大物博,谁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沾了个大光。

然而大航海时代之后呢?国与国之间已不再是单纯比本土资源,而更多的是比拼海外资源了。当然,这一切得益于交通方式或技术的进步!一旦可以将自己的军队投送到遥远的海外作战,更重要的是,战利品可以方便的运送回来,强国之间便进入到了比拼海外资源的模式。英国和日本便是俩挺好的例子。同样身为岛国要啥没有,可是通过疯狂掠夺海外资源,愣是一度将自己搞成世界级的帝国。换句话说,航海时代到来以后比拼本土资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本土资源再多,能多得过全世界?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刚开始时如此,今天21世纪依然如此。

各位看官应该已经猜出本文的大意了。如上所说,本土资源不够还有海外资源嘛。同样,如果地球的资源快枯竭,我们为什么不将眼光放到地球以外的世界呢?今天的世界如古代战国一般,强国们抡着膀子拼来抢去的,争的不就是地球上那点剩余的资源。我们当然也可以掺和,但是争来争去的还能有多少?那么换个视角想一下,比如我们是生存在15世纪时一样混乱的欧洲,把目光放远,欧洲大陆外面有什么呢?

龙 之 再 远 航 ——漫谈第二次大航海时代(6)

人类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摇篮里!

在浩瀚的宇宙当中,地球不是唯一的家园。夜空中璀璨的万点繁星,就是宇宙中无数的星体,那里拥有几乎无穷尽的资源。和无垠的宇宙相比,地球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人长大了,要走出摇篮;人类成熟了,要走出地球。

正如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

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已逐渐掌握了登陆其他星球的技术。也就是说,完成第一次大航海时代的前提条件, 已悄然间再次成熟,那就是交通技术的进步!

当然,要说几十年内让人类就探访银河系或者传说中的什么天顶星,那是纯属忽悠,但以今天人类已有的科技水平,我们已完全可以造访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月球。

月球上有什么

可能我们之前都听说过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但到底具体有什么,有多少,大家未必都很清楚。本人查了一下相关资料,那叫个大吃一惊。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当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尽量引用权威文献资料。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 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 是地球没有的,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 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

“在地球上十分稀缺的可控核聚变燃料——氦-3,在月球上却超过百万吨!以氘和氦-3为原料,进行受控核聚变发电,每年只需100多吨氦-3,就能满足地球的全部能源需求。据估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能够满足人类上万年的需求。”

氦-3,人类未来的能源

重点一:“氦-3”。今天地球的最大问题就是能源问题。刚才说了,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已知的储量几十年后将全部用完。然后,人类将不得不寻找替代能源,或者重新切换到古代的生存模式,老牛拉破车那种。而氦-3是目前人类的科技认知水平下,最好的一种替代能源。一方面氦-3发电量巨大,从月球运回每100吨氦-3发的电,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全部的发电量(包括全部石油、煤炭、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等等)。另外氦-3发电有一个最大的长处:无污染!按说现有的核能发电和氦-3非常相似,可就是一个卡脖子问题,使得它不可能大规模推广——核废料。核能发电后产生的废料无法降解,无论放到哪里都是一个永久的污染源。君不见一些缺德的发达国家计上心来,将核废料用船偷偷运到落后的穷国海岸边,倒了就跑,事后死活不认——切,反正不是俺干的!

氦-3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氦-3聚变后产生的废弃物是水,对地球没有任何污染。因此,他是目前科学领域公认的将来最好的替代能源。

此外,由于总量巨大,月球上的氦-3可提供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基本是无限模式了。

重点二:除氦-3之外,月球还有各种其他的资源,如以上说的铁、铝等等,而稀土在月球也根本就不能叫稀土,因为太多了!因篇幅关系,不再细说。总之,对于目前面临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的人类来说,月球就是一个阿里巴巴的藏宝洞!这样结论就简单了:几十年后,任何一个国家第一个到达并成功采回月球的资源,他就相当于五百年前的葡萄牙。

然而,地球村不光我们一户居民,头上有这么多好东西悬着,谁不动心哪?很久以前开始,世界各国已然掀起了探月热,美、俄、欧、日、印等等国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连韩国、马来西亚等这样的国家也叫嚷着要加入所谓“太空俱乐部”中来(还记得很多年前韩国打了个叫罗老号的卫星不,结局挺雷人,但的确反映了他加入太空竞赛的迫切心情)。

正如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然而,经过多年的观察,本人发现一个意外而有趣的事实:在这轮热情激昂的登月大跃进中,我们很可能才是真正的领先者,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将继续领先下去。简单说,由于一群对手的误判及机缘巧合,中国航天事业抢到了一个绝好的时间差,我们敬爱的航天英雄们,在默默无闻的小步快跑中,正逐步扩大领跑的优势位置。而这,正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那么,包括美帝在内的这么多如狼似虎、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们,都忙活嘛呢?本文一个一个简单道来。

美帝在干嘛呢

要说到载人航天,您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美国。是啊,原先在中国人感官世界里,一说起宇航员、太空人什么的,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好莱坞的壮汉形象,直到神5、神6、神7等等一个个上去了,咱们才反应过来,闹半天航天不是洋人的专利,咱们中国人只要努力认真,一样可以把人打上天。

OK了,那老美的航天科技他们可是远在我们之上啊(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怎么不去月球寻宝呢,当然,是赶在我们之前?

老美当然不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一批科学家奔走呼号,目的只有一个——重返月球,说直白了,赶在中国人之前重返月球!要知道中国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把一颗气象卫星打上天都上新闻联播头条,那时候谁信中国能把人打上天?但就在那个时候,这一批深谋远虑的美国科学家就明确的指出:将来总有一天,中国人可能是美国航天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好了,老美知道月球资源的重要性,再加上这批人四处奔走,怎么到现在都没见着美国政府提出什么再登月呢?

原因实在简单:没钱!

2010年1月1日奥巴马总统向国会递交2011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认为重返月球代价太高,决定取消“重返月球”计划。

《卫报》说,美国将登月的大门留给了其他国家,一个新的空间探索时代正在向人们招手。欧美部分媒体评论预测说,下一个登月者将会是中国。

美国怎么了?有诈乎?非也。其实在下认为美国的问题很简单:是过去20年里错误的对外政策——四面攻伐导致四面楚歌,草木皆兵,最终资金捉襟见肘,无力支持返月航天计划。仅此而已。

用中国古兵法的话说,违反了远交近攻之策。

什么是远交近攻?知道的同学请跳过直接看下节,不知道的听我们科普一下。

孙子兵法之 —— 远交近攻

以战国时期秦国举例,先同远方的国家交好,如搞个秦楚文化周、给齐国嫁个公主之类的(今天好送大熊猫、丹顶鹤什么的),这叫远交;同时集中力量攻打离自己进的、威胁比较大的、而且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这叫近攻。

也就是说,尽量避免四面树敌,一次只打击一个距离较近(攻击成本低)、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 可保证较高的成功率,而每击败一个对手,自身的力量则得到增强,如此反复,等打到最后一个当初的最强国齐国时,秦实际已是集中了六国之力在攻击之,齐国还能怎的?于是象征性的抵抗后,举手认栽。秦家天下一统。

相反,当初秦如果同时和六个国家开打,能赢吗?试想一下让一个泰森同时和六个霍利菲尔德打,能赢不?

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天下可图。

西方人因为不懂中国兵法,曾经吃了无数闷亏,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咱就拿二战时德国举个例:西边同英国打着,东边又跑去惹北极熊,南边还在北非开辟了个南线战场(幸亏出了个天才级选手隆美尔,否则不知怎么收场),到后来,又招来个无利不起早的美国狼,德国整个一打四,这仗能赢才怪!

所以德国不是输在战术层面,而是战略层面。在战术层面德国还是杠杠的,而在战略层面,呵呵。

好了,说完德国,得重点批评另一个国家:日本。要说西方人不懂中国文化,情有可原,不一个人种嘛。可这日本,从唐朝开始学习中国文化,怎么就还是没学到精髓呢?抗战中,西边百万大军被拖在中国的人民战争泥潭中,东边又要去单挑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

据说珍珠港战役第二天,电报传回中国国内,毛主席和蒋委员长不约而同的说了一句话:日本要战败了!除了一个是湖南口音,一个是浙江方言,意思一摸一样。为什么?同上,日本违反了远交近攻的兵法原则,必败无疑!

这时候是1941年。

好了回到正题。美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正是如此。美国国力虽然强大,可是四面用兵,八方逞强,地球上就没有他管不到的事。四大洋五大洲,地球上只要有战火的地方,哪里没有美国人?正因如此,貌似强大的美国,实际力量被严重分散了。

其实当年冷战时期,美国人还是比较低调的,毕竟有个苏联压着呢。可自打苏联解体之后,美国那叫一个爽,自以为从此天下无敌、东西方全不败了!于是乎大棒子一挥就收不住了:拳打伊拉克,脚踢南联盟,转战阿富汗,教本拉登徒弟们怎么做人,完了趁热打铁,再给伊拉克来个二来来,这回除把对方彻底打翻外,还把总统活捉了,当着全世界的面绞刑!

爽啊!

然而……

公元2009年,一位姓奥的黑叔叔当选总统后,发现不对劲了,怎么今天美国全是麻烦呀?

这边凶手拉登大叔还活的好好的,时不常放个视频到网上,刺激刺激美国,那边,伊拉克反美武装遍地开花,声势如潮。国内呢?一片反战声音。民众纷纷要求撤军,哪还有军队去增兵呢?

最坏的就是那个伊朗!明明在搞核武,还腆着张脸对外宣称是民用核电——我搞原子弹是不太那个,我搞核电站您管不着吧?叔可忍婶不可忍!换十年前奥大都统早该大喊一声:我们的航母在哪?可现在,阿富汗在打仗,伊拉克在打仗,国内闹金融危机,上哪弄军队去?

……

说实话,奥巴马总统当初竞选时,咱就想对他说:Change we need! Good! 可就是:How to change?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据说美伊战争打到奥黑上台为止,已花费美国超过一万亿美金。只要一天不撤军,这钱还得继续花,而且这还没算阿富汗的钱。再这样拖下去,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啊!

好吧那就撤吧!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不久,美国开始了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面撤军。随后发生的事件简直是必然的反应:大规模反美武装遍地开花,整个中东打成了一锅粥。一直到今天,战乱蔓延到了叙利亚,并直接引来了北极熊等一干存在的觊觎。

所以,已经深陷泥潭的美国,绝不会因为撤军就彻底松绑,相反,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总之,由于冷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过于贪大求全,四面撒网,造成今天捉襟见肘,四处漏风。航天事业自然不自觉的受到影响,具体的说当然就是没钱了,国会实在拿不出钱来给航天拨款,这是奥黑总统上任后正式宣布返月计划流产的原因。

于是乎,本应是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最大挑战对手的美国,戏剧性的自动的退出了这场竞赛,正所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PS下:美国现任总统川普先生上任后不久便提出“重返月球”计划。看上去很美的样子。可还是那个老问题:钱在哪?考虑到这位一贯说了不认的性格,本文只能是:呵呵。

让星球上最精锐的军队和那帮拿阿卡和土雷子的家伙们继续撕吧!

壮哉我大美利坚!

好了,说完美国,说说下一个潜在对手——俄罗斯

作为曾经的红色帝国,前苏联顶峰时拥有恐怖的航天科技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N1起飞重量达到了2788吨(6.1百万磅),而且这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我国新推出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5号是几百吨,麻雀对老鹰。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然而,今天的俄罗斯,国家社会问题重重,已不可能将精力投入到同中国的航天竞争,相反,只能专注于自身的社会转型中,否则前途不妙。

俄国今天问题的关键:早日完成军转民,否则前景不妙

普京同学上任之后,俄罗斯倒是红火了一会。可是内行看门道,明眼人一看便知,普京什么都没改变!

由于历史原因,前苏联解体后石油的开采权落入了私人手里,一夜间俄国冒出了一批世界级富翁 。可这批人再有钱,钱不是国家的,更不是百姓的。于是上演了一出俄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极少数石油大亨富可敌国,绝大多数国民水深火热。

直到有一天,普京出现了。明的、暗的、白的、黑的,各种手法用了一遍,结果是普京同学成功的将大亨们踩于脚下,开采权收归国有,卖石油的钱收归国有!国家有钱了,可以提高一下国民福利待遇了,可以把老旧武器刷刷新漆,抛头露面,重新唤醒群众们红色帝国的遥远梦想。从此普京似乎成了民族英雄。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可是,这些只是幻像!

石油本来就是俄罗斯的,普京只是收回了本属国家的财产而已。关键是,俄国如果继续照此下去无所作为,用不了多少年,将沦落到成为沙特、科威特、澳大利亚等所谓资源输出国的地步,国家的财政完全靠出卖资源(石油等)支撑。

可沙、科、澳等等是什么国家?一亩地,两头牛,小富即安那种!谁也不招,谁也不惹,也没人会招惹他们。

吐槽下:当年抗战时日本鬼子也想打澳大利亚,后来估算一下,得死一万人,就算了,没打。鬼子也不傻:为那么一地方我还得死一万人,我撑得呀!

回过头,俄国是什么国家?强敌林立、四面楚歌!所以,收回石油后,俄国还是得想办法深化改革,重振当年的雄风,否则很危险!

如何崛起?在下以为就是尽快军转民,这是俄罗斯唯一出路,而且要快!

当年苏联时期,为俄罗斯积累了一批世界级的科技资源,这批科技资源很多现在还没完全过时,一旦开发出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钱途无量。可最大的问题是,这批科技基本全是军事科技,因此,只能将其军转民。

问题来了,俄国人不是不想军转民,苏联解体三十年了,可就是转不了:能造最好的战斗机,造不出民用机;能造军舰,造不出民用船;能造雷达,造不出电视机(该向长虹学习学习)……

好了,俄国的事点到为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是吧。反正,又一个强悍的竞争对手就这么退出了,展望今后十几年,俄国只能将精力用在痛苦的社会转型,十几年后,即使北极熊人品爆发转型成功,中国航天已领先了不止一个身位!

下一个竞争对手——欧洲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欧洲诸国一样拥有强大的航天科技,是最后一个可能威胁中国载人航天的潜在竞争对手。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本文认为,今天的欧洲已不可能对中国的载人航天构成威胁。欧洲单独一个国家拉出来,体量太小,无法同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竞争。而欧洲团结起来呢?这得从欧洲的历史说起,他们的历史上缺了两个人。

第一个当然是秦始皇。

这位Boss除用最原始也是最高效的方法统一了所有诸侯国,还统一了行政、司法、军事、货币、文字、度量衡、官道……总之,能想到统一的全统了一遍。

但惟独有一样,他那套法家思想就是统不了——人心。

您想,满天下都是被枪指着后脑勺干活的主,活倒是干的麻利,可心里能服吗?

于是乎近一百年后,新官上任的汉武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番考证,几百年前孔老夫子的理论被从故纸堆中恭恭敬敬的请出,并教化天下,全体国民被结结实实洗了遍脑(没贬义,不过客观的说,这个罢黜百家也是有够霸道)。

从此中国才真正统一了:不但有天下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同时忠君爱国的思想深入人心。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回到话题。大活人没见被尿憋死的,世纪之交,欧洲人转换思维,决定采用另一种方法——和平统一。

欧共体、欧盟、统一货币、统一军事、甚至统一宪法,等等,欧洲人打算用开拓创新的手法,立竿见影的将自己统了。

行不?还是不行!

没错,就算欧洲用这个盟那个盟的将形式上统一了,他还缺了一个重要过程——思想的统一。

让德国佬听法国人的话,让法国人听意大利人指挥,让波黑塞族和克族重归于好,……可能吗?

这就是今日欧洲,表面上欧盟天下一统,实际上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而载人航天尤其是载人登月需要全体欧洲国家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方有可能完成,而今日的欧洲显然办不到!

要是让法国出一万欧元而德国只出了个九千五,法国人会抱怨上一整年,闹五十次游行。

好了,欧洲到此结束。总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不到欧洲国家们万众一心的可能。而欧洲诸侯一旦分散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足为俱。

日本、韩国、印度、韩国、马来……呵呵,略过。

现在中国航天在干嘛?正在路上!

——中国航天正在开启“超级2018”

经过几十年的厚积薄发和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强大国力支撑,中国航天已进入加速期,属于中国航天的“超级2018”正在开启。

2018年里,“嫦娥奔月”人类探测器将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活动;“北斗”全年共将发射16颗,2018年无疑将是名副其实的“北斗年”;长征五号将再次出征。经历“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洗礼的长征五号将会在2018年“王者归来”,期待它能够走出失利阴霾,为中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一句话,中国航天和航天人正以无比的自信,在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前进。

结 语

冷战时期,美苏二国曾展开过登月竞赛,并显示出超强的科技潜力,但那时是两家较劲,互拼实力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深意。

今天,人类再次掀起新一轮的登月高潮,所有国家都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而这次绝不再是面子工程,对所有参与或正试图参与探月的国家而言,这次的目标极为明确:月球上的资源。

几十年后,地球资源一旦告罄,人类何去何从?答案当然只有一个:向包括月球在内的其他星体进发,索取资源!

得资源者得天下!谁拥有月球资源,谁将拥有今后的几个世纪!

不知从何时起,航天届的人士给这次的登月竞赛一个形象的比喻——第二次大航海时代

一个即将到来的探索和发现的大时代!

回头再看第一次大航海时代,中国错失了机会。尽管在此之前,我们拥有世界最强悍的舰队,拥有远胜于今天美国的综合国力,拥有领先全球的科学技术,然而,我们放弃了。从郑和最后一次远航归来,我们放弃了,从此丧失先机,与世隔绝地等了西方国家几百年!

用易中天的话说:杯具啊!

今天,又一次新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 中国该何去何去?

棋偐云:宁舍十目,不让一先!

中国航天人,再次出发吧!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飞天的壁画,从屈原问天的诗篇到万户升天的壮举,从竹蜻蜓、风筝的制作到火药、火箭和火炮的发明,中国人为宇宙探索已经奋斗了数千年。

在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大航海时代,我们才是领头羊!

中国航天人,一路走好!

(完)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龙之再远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