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我不是藥神》豆瓣高達9.0的高分?

溫嘟嘟wendudu


這個評分可以說是實至名歸,這樣的高分不僅是觀眾對於電影本身品質的肯定,更是對整個國產片影視行業的一種期待。

首先說說電影本身吧。

注:以下內容涉及劇透,瀏覽前請慎重選擇。

從內容上看,這部電影非常完整,前半部分是喜劇,後半部分反映悲慘現實,人物在這一喜一悲中逐漸變得立體。

你可以看到徐崢從一個利益燻心的神油商人因為在和同伴的相處中逐漸有了同理心而展露出了人性中的大愛部分。

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在高價藥的壓迫下,不得不放棄生的希望。

即便是藥騙子張長林,也不只有坑蒙拐騙的一面,當他拒不向警察檢舉程勇的時候,似乎也維護了某種難以言喻的底線。

好的人物才能構架起好的作品,這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讓人想到了人生百態,所以格外能夠引起共鳴。大家的生活都一樣的苦,這種苦把坐在觀眾席上的人和電影緊緊綁在了一起。

而除了人物生動、故事完整外,影片收穫高分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它的題材。

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往往是國產電影所罕見的,這部影片的出現,就如同久旱逢甘露,讓人看到了一個文化導向,甚至可能會為國產電影帶來一些量變。

大家對這類電影喜聞樂見,所以希望通過自己的點贊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希望能讓這部電影大獲成功從而引導資本往同類電影發展,所以才誕生了一個個的四星或者五星。

所以說這個9分,既是對現在電影行業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皮皮電影


點映這幾天,我的朋友圈刷滿了對於《我不是藥神》的讚譽之詞,評價之高,被眾多明星和網友讚譽今年國產片前三之位。必須要看一看了。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性保健藥店老闆,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藥而發家致富後最終難逃法網的故事。以現實為原型,影片的故事結構與類型其實是很傳統的,稍有看片量的人看到一半就能猜出故事的走向,劇情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哀民生之多艱”。雖然在主流價值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犧牲了部分劇情,但依舊是中國電影當下最稀缺的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

為一句“誰家還沒個病人”淚流滿面 ,感嘆生命在“窮病”面前無藥可救,為陸勇這樣因為普通的人性光輝綁架感動和揪心。

#週一圍#上了熱搜,不意外,在演員的誕生就感受了他帥氣的演技,可能是對他期望太高,警察角色充滿了愛憎分明的江湖氣息,沒有太多驚喜;劉牧師@楊新鳴 老師的部分我特別喜歡,信仰對現實的妥協,還精準地呈現瞭如今我國部分傳教人士的專有風格,演技一如既往的贊;黃毛的角色是個亮點,從默默出場到最後的慘烈死去,臺詞少,眼神裡帶著極其豐富的內心戲,充分演繹出一個底層年輕人的叛逆和倔強、隱忍和篤定,而且,章宇本人已經36歲,演20歲大男孩居然毫無違和感!

#王傳君#上了熱搜,有點兒意思,好奇這個沒繼續參演愛情公寓的“關穀神奇”會呈現出什麼?王傳君把一開始油膩卻瘦削弱不禁風的姿態,在賣藥的過程中唯唯諾諾卻不乏風骨的脾氣,到後來病重之時笑對死亡、淚流滿面的樣子完整的端了出來,將呂受益這樣一個邊緣群體人物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配的上整容般的演技。

唯利是圖的假藥販子,最後審問那一段演的真的好。那一幕被演員的表情嚇到,大善大惡,有絕對的界限嗎?這場戲裡沒有黑臉白臉,只是無數種矛盾聚集糾纏在一起,奔湧而來。

#徐錚#山爭大哥,低調,深厚,水到渠成。甯浩徐崢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在青年導演文牧野的加磅下,再度升級。藝術到了這種高度,展現的不僅僅是才華,而是良心和膽量。

電影明顯特意的象徵手法包括重複出現的橘子、下雨天、黃色頭髮、口罩等物件有一點點刻意。好電影,但也不至於讓人驚歎不已。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這些問題。希望這是中國電影新階段的一個好預兆。


漫談北京


想來,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口碑已經爆棚。文牧野導演,徐崢和他的賣藥五人組,想來是最近最熱的銀幕話題。

但是,我相信,也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不是藥神》都不會是一次愉快的觀影體驗——前半場時有笑聲,後半場則是全場唏噓。

生而為人,向死而生。


善良與愛

“我剛病的時候,老婆才懷孕六個月,那個時候,每天都特想死。但看到他,我就不想死了。現在有藥有錢了,如果我兒子早點生孩子,我都可以當爺爺了。”

《愛情公寓》裡高大帥氣的日本漫畫家關谷,在《我不是藥神》裡,成了捧著盒飯,畏畏縮縮,彎腰駝背,臉色蠟黃的呂受益。他是謙卑的討好型人格,總是堆著笑,被人懟了也不敢動怒,和人親近的手段主要靠請人吃橘子。

據說,多吃橘子能預防白血病。

王傳君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演員,據說為了出演《我不是藥神》,他推掉了續拍《愛情公寓》,而為了拍他和程勇的最後會面,他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以此來表現呂受益油盡燈枯的憔悴。

諷刺的是,呂受益從來不是這個世界的受益者,這個世界什麼好處都沒有給過他,而他卻一直奮力地活著,用力地笑,他是那麼地熱愛著這個世界——如果你看到他看向妻兒的目光,你就知道他要什麼了。

呂受益是穿起五人組的線索,是他告訴了程勇印度有仿製藥,也是他找到了單親媽媽思慧、慢條斯理的神父,就連熱血殺馬特黃毛的加入也是先和他不打不相識。當程勇解散五人組的時候,他留在了最後,討好地笑著試圖做最後的挽回。當心意已決的程勇吐出“滾”字的時候,他先是震驚,而後呆住,嘴角抽動了幾下,卻最終沉默地走進了屋外的冷雨中。

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毀滅給人看。

什麼是絕望?絕望就是把曾經的希望給徹底熄滅。

哀莫大於心死。我想,那一刻,那個在雨中瑟縮的男人,定是心若死灰。

呂受益是劇中最善良的人,一年後,當程勇和他再次相見之時,他已病入膏肓。見到那個給他了無窮的希望,卻又把他丟向了深淵的人,他沒有怨恨甚至沒有抱怨——

“你頭髮剪得滿精神的,來,吃個橘子!”

那個看著新生的兒子傻樂的呂受益,那個憧憬著自己能當爺爺的呂受益,那個用自己的最大的愛保護著家的呂受益,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他曾經無比眷念的世界。

他離去的時候,該是有多麼得不捨,多麼得不情願,又有多麼得不甘心。他心懷著最大的善意對待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卻冰冷地回絕了他所有的好意與心願。

半夜起床,本以為他是要上廁所尿尿,鏡頭轉向熟睡的妻兒,他的臉上浮現出笑容——在決定不拖累家人,自己孤獨離開之時,他留給這個世界的,依然是微笑。

同樣作為一個父親,目睹這一幕,我已淚如雨下。


勇敢

“病的不是她,是她女兒。”

演思慧的女演員譚卓很美,出場已然驚豔。在此之前,我已在另一部神作《暴裂無聲》中見過了她,再看卻完全沒有認出。優秀的演員果然換戲如整容,而不是如某些錐子整容臉,幾十年如一日只會瞪著眼傻樂。

女本柔弱,為母則強。五人組中,思慧和程勇都不是病人,她在夜場跳脫衣舞,如此拼命,是為了她的女兒。得知了女兒的病情,老公已然沒了蹤影,只剩這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努力求生。

程勇掙了錢,帶著五人組去思慧“上班”的夜場“團建”。拿錢砸得對方自個兒蹦上了扭起了腰肢(這男人騷起來還真是沒女人什麼事兒了),臺下吼著“脫褲子!脫褲子!”最厲害的便是思慧,狂歡的背後,卻是落寞的悲傷。再轉眼,為了不得罪勇哥,又默認了上床。

這個世間,能完完全全地無條件地對待孩子的,也許只有母親。她這樣卑微忍辱地活著,卻又高尚地讓人仰視。

誰又願意為了五斗米折腰?誰又不想體面而又尊嚴地活著?但當災禍降臨,她們沒有逃避,而是選擇直面,並甘願為此付出一切。

羅曼羅蘭說: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她們是真正的勇者。


慈悲

“May God bless you.”

在片子的前半部,那個說英文和中文都是慢條斯理的老神父,承包了前半部的大部分笑點。

神父自己也是個病人,而他卻用最大的努力心關懷著他周圍的人。假藥販子張長林開推銷大會,是他偷偷溜向主席臺搶到話筒,依然用那慢條斯理的聲音揭露騙局,只是不想那些病患上當受騙。程勇解散五人組之時,神父鞠躬沉默離去,無論決定是什麼,他都理解而尊重。

“違法的事情不能做,但救人可以。”

這個老人,是用自己慈悲的心腸對待著眾生。


情義

“不回去,他們都以為我早死了,回去了怕嚇到他們。”

黃毛,是這部電影裡,最重情義的人。

他的出場,是個標準的殺馬特青年,裝勇鬥狠從呂受益那兒搶來藥片,卻分給了周圍的病友;大鬧會場的熱血群架,神父被張長林的手下四仰八叉地抓住,黃毛第一個衝上去飛踹救人;程勇解散五人組,他感覺受到了背叛,捏碎了杯子第一個離開;呂受益的靈堂外,他噙著淚一瓣一瓣地吃著橘子——那是他兄弟生命的象徵,如今,已經沒了。

他就是這樣痛快地愛與恨著,不擅表達,卻從不掩飾。影片的末尾,上完廁所出來正好撞見警察前來圍堵,他氣喘吁吁跑回車邊,面對程勇的詢問,他只說一句“舒服了”,眼神裡卻充滿了決絕的堅毅——那一刻,他已決心以身掩護程勇,報的是勇哥的這份情義,哪怕豁出性命。

一聲巨響,戛然而止。

黃毛的遺物實在太簡單了,幾張錢幣,一張身份證,一張合影,幾粒染血的藥,和一張永遠不能抵達的車票。

這個傻孩子,得了白血病沒錢治療,他不想拖累家人,便流浪在外讓家人以為他已經死了。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剪了個正常的髮型想要回家,卻再也不能回到家鄉了。

“他只有20歲,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這是程勇對警察的拷問,亦是觀眾想發出的吶喊——這個年輕鮮活重情重義的生命,他只想活著,只想再見見父母……

但為什麼就那麼難?那麼難?!


良心

“領導,我求你個事兒。您能不再追查了嗎?……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還能沒個病人,您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繡春刀》裡的邪魅師哥週一圍,成了片中的王牌神探曹斌。面對這樣的請求,他雙目圓睜,無言以對,眉眼間的肌肉微微抖動——那是劇烈掙扎的表現。《我不是藥神》的成功,不是某個演員孤立地出彩,而是全員的演技在線。

毫無疑問,那個之前在張長林的假藥發佈會上當托兒的老太太,顯然是今年最棒的龍套,她的臺詞寥寥,但僅這一句,卻讓全場唏噓。

無他,感同身受而已。前一陣《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度刷屏,因病致貧的例子,恐怕每個人的身邊,都不少見。身患絕症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兒輩,從高樓跳下的慘痛早已見諸報端。

法大還是情大?對於警察來說,這似乎不應該是個問題。但曹警官把人都放了,他也告訴領導,自己能力不足,這個案子自己辦不了,哪怕案情其實並不複雜,所有證據也都確鑿,但哪怕背上處分,曹警官也不辦了。

法不容情,但作為一個人,曹警官還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這是“槍口抬高一寸”的良心,這個鐵血警官,其實並沒有那麼冷酷。


救贖

“告訴他,他爸爸不是一個壞人。”

最後,來說說程勇。

程勇的兒子叫小澍,“澍”這個字,是及時雨的意思——導演還真是在片中埋下了不少伏筆。

這是一個落魄的中年油膩男人的自我救贖。

在片子的前半部,程勇可謂地道的loser,中年已不是危機而是已經崩盤——生意失敗連房租都交不起,家中老人有病,前妻在爭奪兒子的撫養權。他自私、虛榮、貪財、敏感,甚至還有點好色。他倒賣印度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而在“同行”競爭者張長林的威脅下,對牢獄之災的恐懼,讓他決然地解散了他親手組建的五人組。

是啊,我不想當什麼救世主,我只是想掙錢而已,我又不是病人,為什麼要讓我冒這麼大的風險?

當他從呂受益的靈堂步出,門口是長長趕來弔唁的戴著口罩的病人,他像一艘孤獨的船從沉默的河中逆流而上——

《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叫“Dying to survive”向死而生,程勇腳步的方向是生命的鮮活,而那許多許多的口罩面孔所前往的方向,則是似乎已觸手可及的死亡,呂受益只是他們中的第一個而已。

呂受益的自殺喚醒了他,而黃毛的死則讓他下定了決心。

當憤怒的程勇撲向警察曹斌瘋狂質問的時候,他已經決定豁出去了。

“還是賣500,剩下的我來貼,就當還他們的。”

當程勇重新組建隊伍,並找出當年的病人名單時,我似乎看到了一箇中國的辛德勒名單。

資深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了一句片中最經典的臺詞:“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了,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你救不了,救不過來,算了吧。”

可程勇還是救了。

被警察審問的“張院士”,向審訊者要了一根菸,那時我幾乎認為他馬上就要說出程勇的名字時,他卻又露出了那幾乎標準反派的邪笑,“不知道”。

張長林對程勇,應該是有敬佩之情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這兩句當初遊說神父入夥時的戲謔,都回應在了程勇身上。

二上印度之時,他在煙霧繚繞的大街上見到了兩尊神像——迦梨女神和溼婆神。傳說迦梨女神殺死惡魔自身卻陷入狂暴,為了不讓其損害蒼生,溼婆神甘願匍匐在其腳下,任其踐踏發洩。

這是一場救贖,並不只是對病人生命的拯救,亦是對自己失敗人生的拯救,而這場拯救,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是的,救無辜人的性命,給予他們希望,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沒有錯的。

誰是反派?

這是一部沒有反派的電影。

電影中衣冠楚楚的醫藥公司代表,和受傷的警官握手時,粘上了紅藥水,掏出手帕擦掉——資本的每一頁,似乎都粘著人的血。

但醫藥公司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並沒有錯,警察秉公執法更沒有錯,合理合法——如果沒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任由仿製藥氾濫,那下次還有誰會花力氣去研製新藥?這樣的說法振振有詞,甚至不容辯駁。

生命生而平等,但有些生命顯然更為平等。對於把持著專利權的西方藥廠而言,他們設置的價格對於富裕的歐美人士顯然不是什麼障礙,而在不富裕的第三世界國家,西方國家對印度侵犯專利權仿製藥持半默許態度,卻對中國仿製藥窮追猛打……片中有一句臺詞:“Life is money”,若要細究起來,“窮病”顯然是一大根源,但背後的原因,卻沒有那麼簡單。

資本從來是逐利而無情的,當某個藥品成為壟斷,咋舌的高價就會成為現實,哪怕很多人還眼巴巴等著救命。

但是,人類的文明,不應該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否則那與畜生又有何區別?!程勇說:“他們根本吃不起正版藥,他們就等著我把藥帶回去救他們的命。”對生命的尊重,才是最寶貴的。不能因為醫療體制的不健全和藥品專利權的不完善,就成為漠視生命的理由。

難道,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只要平凡

劇終,直到字幕放完,和我一樣坐到最後的觀眾,很多很多。

片尾的主題曲是張傑和張碧晨唱的《只要平凡》,裡面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

“無論在人群在天邊

讓我再看清你的臉

任淚水鋪滿了雙眼

雖無言淚滿面

不要神的光環

只要你的平凡”

對於有的人來說,光是活著就已經需要拼盡全力了,但好在有沉默的勇士,在替天行道,哪怕需要為此經受質疑、責難甚至牢獄之災。

他們並不是神,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我們的社會才會一點點變好。

儘管有些人,譬如在十里長街送程勇的隊伍裡閃現的呂受益和黃毛,已經永遠永遠看不到了。

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生而為人,向死而生。

願善良而正直的你,一生平安。


紫陌ZIMO


縱觀全世界電影歷史,恐怕很難有一部電影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還未上映,僅僅通過點映,便積累超過一億票房,引發一顆口碑炸彈,將中國影迷的淚腺徹底引爆,同時也引爆了中國暑期檔的電影票房。

取材於真實生活,並且帶著濃烈拷問社會色彩,並且整體主旋律偏悲情的電影,在中國電影這個大環境之中,著實難做,一方面是難討好觀眾,另一方面,過多枷鎖也讓電影人在立項拍攝上映之間舉步維艱。

前些年也有一些主打悲情因素的電影,如唐山大地震,如親愛的,我在評價都是在電影院切洋蔥,其實這些電影都並非徹底打動我的心靈,只不過在電影院這個幽閉黑暗的空間裡,很難不被環境所感染和通化,被這洋蔥燻了眼睛。

而且親愛的和同類電影失孤最後票房成績對比同類電影或許稱得上不錯,但是對比同期電影,難言優秀,更別說統治檔期。

然而我不是藥神在這一方面做得很討巧,前半段,以喜劇的形式,讓觀眾能夠坐得住,嘻嘻哈哈看了一處喜劇,而隨著程勇第二次前往印度之後,電影格調急轉而下,轉作煽情色彩,然而這份煽情,並不刻意,也不見主角們大哭大鬧,哭天喊地,也沒有因為主演角色們的離世而特意喧譁,整部的煽情部分給我的感覺就兩字——隱忍。

這份隱忍的煽情,主要在三個片段。

其一,乃是思慧在QQ群聯繫外省病友之時,一聲聲‘滴滴’的QQ提示音,如同揚起一陣箭雨,直串心靈,箭箭命中心底最深處的那份柔軟。

其二,乃是在警察局,阿婆對著曹斌警官說那一段話,一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平淡無奇八個字,阿婆的表演不浮躁,不過渡,這種如同哀求一般的懇請之語,卻如同潤物細無聲的春風細雨一般,將觀眾的情緒再次挑撥而起。

其三,乃是最後病友們一個一個截下口罩,目送程勇進入監獄的場景,這前後對應了程勇第一次和病友見面,直言他們連口罩都不摘,一點都不尊重。而病友用他們獨有的尊重,是給程勇最大限度的褒獎。

這三點,我看到的只有‘渴望’二字,沒有什麼比渴望活著還要純粹,還要打動人,所以這部片絕不是過往國產片套路的空煽情,他切切實實地說著每個人的問題,生存難,看病難,這些都是每個人存在的痛點,而電影也確實戳到了。

看完之後,或許每個人都會問自己一句:生命無價,是真的嗎?

而這部片子之中,給我帶來另一個驚喜是,中國國產電影,終於擺脫反派面具化,設定單一的問題了,我們看到的沒有絕對的壞人,而這部片,只有立場不同的無奈,以及階級之間無法互相理解的衝突。

饒是在電影之中因為劇情需要,需要承擔反面形象的藥商,從電影開端被抗議病患潑糞,到提交加藥證據,到上電視宣傳假藥害人(也許是針對張長林),最後找律師告印度廠商。

既沒有賄賂中國藥監局,也沒有動人打病人,惡言相逼病人,一切都在合法的行為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公司幾代人多年研發經驗的結果。

若僅僅以藥商定價過高,便將對方定義為眼中只有金錢的無良商人,則有些我弱我有理的態勢。

饒是滿口開火車的張長林,最後也在拿了程勇的錢之後,或許出於義氣,或許出於對程勇的尊重,對警察一概開口不提,不交代程勇的信息,給了這個角色一份多層次感,變得有血有肉起來,也不再是利益燻心之人。

饒是曹斌為代表的警察們,也僅僅是法律執行者,也並非執意要切斷病友們的救命線,絕不是無情的惡徒。

或許,看完之後,我們又多一份反思,法律是該保護藥商的知識產權,還是病友們弱小的生存權。

就算是最後形象昇華的程勇最開始也是因為走私印度藥有暴利,才會鋌而走險。

所以,哪有好人壞人,只有命運弄人。

國產電影正在轉變,我也希望中國觀眾也在轉變,看電影不再侷限於單一思維,角色不應該臉譜化,看到角色的多重性,才是電影真正的魅力。

在最後,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中國藥界,我想用程勇的一句臺詞結尾:

今後都會越來越好吧。


黑鼠鼠


我是懷著看一部喜劇片的心情走進電影院的,可當我出來時卻幾乎想不起這部電影的笑點何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思考。無論電影、文學、音樂、美術......任何藝術都源自於生活,當然藝術會對生活進行提煉昇華,但這種提煉昇華不是對生活的篡改,只有真正貼近生活的作品才最能打動人心。《我不是藥神》中那位患病大姐在面對週一圍扮演的曹警官時說的那句話拷問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三萬塊錢的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誰家還能沒個病人,您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困擾我國公眾多年的問題。甚至一度出現過這樣的段子“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小病拖著,大病等死”“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仔細想想這真的僅僅只是段子嗎?在這個世界上富人有富人的疾病,窮人有窮人的疾病。儘管人與人之間在社會地位上因為財富的多寡而不可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平等,但在生命面前我們的社會有義務保證每一個病人作為公民的基本人權——這是人生而為人的天賦之權,而不是出自任何人的恩賜。然而現實中卻客觀存在著醫療資源分配的失衡——正如那位賣假藥的張長林所言“這世上有一種病沒法治——窮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治理這種社會頑疾比治療個人身體的疾病更為困難。製片方將影片定名為《我不是藥神》,那麼問題來了:誰是藥神?藥在哪兒呢?或許這裡的藥不僅僅只是指的治療人們身體疾病的藥,也是指的如何使每一條生命都能平等接受醫療救治的藥。

除了發人深省的主題之外,電影的成功還離不開全體演職員工的共同努力:由徐崢扮演的男主角程勇一開始並沒那麼高尚的情懷,他只是為了治他父親的病,為了守住孩子的撫養權,所以他迫切需要錢,事實上他一開始決定鋌而走險去販藥時並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逐利。在這點上影片同樣是貼近生活貼近人性的——因為趨利避害本就是人的天性。王傳君推掉了《愛情公寓5》來參加《我不是藥神》的拍攝,正是這部影片使人們看到了一名專業演員的成長,今後人們記住的將是王傳君而不是關穀神奇。由譚卓飾演的劉思慧是一位為了給女兒治病不惜混跡於風塵場所的單身母親,正是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母親的堅毅果敢。由楊新鳴飾演的神父一開始是拒絕參與到程勇的販藥行動當中的,可為了救人他最終還是選擇加入其中,當程勇表示想洗手不幹時他也給予了充分的理解——病友固然可憐,但程勇也有自己的家人,沒任何人有義務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的生活,所以無論程勇作何選擇他都選擇理解。章宇扮演的彭浩是以一個另類的殺馬特形象出現的,然而在這一另類形象下掩蓋的是一顆重情重義之心——為了不讓家人看到自己死亡的一幕他選擇孤身流浪;他搶了呂受益的藥既沒自己獨佔,也沒用來換錢,而是分給了病友;當神父為揭穿假藥騙局被對方抓住時他第一個衝上去飛身救人;當程勇提出散夥時感覺受到背叛的他砸碎了杯子;當他和程勇被警察圍堵時他什麼也沒告訴程勇,只是自己駕車引開警察的注意——他這是用自己在掩護程勇,最終只留下了一張永遠無法啟程的車票作為遺物。同樣扮演警察的週一圍也在整部電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面對法律和人情的衝突時或許身為執法者是最難的:如果他放任不管,那麼無疑是在放縱販賣假藥的行為,儘管這藥在程勇手中是治病救人的良藥,可只要放任這種行為不管,那麼如果將來湧現出一群張長林之流呢?這藥不就成立坑人害人的假藥了嗎?問題是如果他追查到底,那麼程勇被捕意味著的是病人們的藥源就斷了。儘管這案子本身並不難查,可在法與情的衝突下這位曹警官始終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

綜上所述:《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鮮明的發人深省的主題和全體演職員工的共同努力相結合所造就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❶ 學人家,是對的


當初一看海報,就覺得眼熟,一想就是韓國的那個《辯護人》。藥神跟韓國電影學的不僅僅是海報設計,還包括了題材的選擇,故事推進的節奏等等,像他們學,這個方向是對。


❷ 徐崢和王傳君


重點說兩個演員,一個是徐崢,一個是王傳君。目前媒體有兩種聲音:一是說徐崢在這個電影中迎來了演技的爆發。第二重點表揚了王傳君,沒想到關谷的演技這麼好,跟徐崢對戲也不落下風。對於這兩種聲音,我的看法是:第一,不認為徐崢的演技有爆發,覺得這是「爆發」的,只能說明你還不夠了解徐崢這個演員,或者對他的認識還停留在他演過的一些喜劇角色上。你去看看他在《無人區》,《催眠大師》,《大男當婚》這些影視作品中塑造的正劇角色,再來對比他在藥神中的表現,從演技層面,你哪裡看得出爆發了?他的演技本身就已經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爆發是很難了。不過在這個劇裡,相比於之前其他的作品,徐崢的這個角色給人帶來的新意是有的,看完明顯能讓你覺得「喲,這次的徐崢不一樣」。為什麼?原因有三:第一,結合故事發生的背景,在普通話里加入了獨特的上海方言,相當接地氣,相當舒服,也為電影貢獻了質感分。第二,情感戲。徐崢從影以來,沒怎麼演過哭戲。這次來了幾場,觀眾的體驗就不一樣了。第三,故事推動。選題和劇本,是這個電影的核心支撐,是幾年來難得一見的級別。選題和情節都是罕見的,在這個勢的推動下,自然會放大演員的演技。說完徐崢,再說王傳君。我跟很多人一樣,知道這個人就是因為《愛情公寓》。要說對他的表現有意外,也確實有。因為在那個現象級的國產喜劇裡,我以前只看出來陳赫沒有演技,但沒看出來哪個人離開喜劇之後可以演好正劇,尤其是。現在看來,王傳君可以,他很好地完成了製片方對他的期待,甚至有點超額完成。但是跟徐崢這樣的天才型演員比,目前差距還是有的,以後他能在演技上可以到多大的高度,我們先不急著下結論,走著看看。


❸ 已經不只是一部電影


這個電影的社會意義一定會有,在推動醫療改革上,它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力量,一定會比幾個人大代表在人大連年提案的力量還要大。同時,它也讓我們重新關注了一個以前被人忽略的困難群體,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一系列複雜的社會關係。當一個電影不光只是讓你笑笑或者講個有趣故事,它還讓你對社會群體和社會關係有了重新的認識,甚至還或間接或直接地影響了社會的進步。那麼,它想不具備持久影響力都難。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當然是個好電影。


❹ 為藥企說句話


最後,也為製藥公司說句話。電影一出,很多人都在罵那些藥廠的無良和貪心,幾萬塊錢一盒藥,想想都怕。貴不貴?確實貴。有些地方,確實該被人指責。但是,能不能因此就把這些製藥方一棍子打死呢?能不能把印度這樣的仿製藥橫行的國家捧上天呢?藥神的原型陸勇自己都說了,不行!你把製藥公司一棒子打死,把仿製藥捧上天。人家歐美製藥公司就不做藥物研發了。高價藥,好歹有藥。人家不玩了,對正在患病的人來說,就真是等死。一點機會都沒有。有些現實也確實是無奈,弄一個革命性的新藥,前期投入的研發成本,可不是幾千萬,或者幾個億的問題,而是需要幾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的往裡砸。拿治療老年痴呆症的藥來說,美國單單一個製藥公司的投入就是近400億的錢,全球的投入是多少呢?接近2萬個億的投入。治療一個老年痴呆的藥,就砸下去這麼多錢,像艾滋病這樣的呢?投入的經費肯定是更大的天文數字了。我相信艾滋病有一天也能攻克,但是一開始的時候,艾滋病藥的藥價也一定是天價。為了收回成本,他們只能定高價,由於商品的稀缺性,所以作為商人的他們,一定會定高價。所以,對於藥企,指責的同時,也給一份理解。


❺ 讓更多人有尊嚴地活著


像電影中最後說的那樣,有條件,那就聯合民眾的力量對不合理的地方做抗議,當反對的聲浪到一定的規模,藥品降價會取得一定成效。當然從國內的情況看,解決這事最關鍵還得靠政府政策,國家把藥物納入醫保,這樣就可以實實在在地減輕一點老百姓的壓力,雖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得起,但至少可以讓更多人可以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本文作者簡介】大白,心理學碩士,《逆襲吧,PPT演講菜鳥》作者,一位喜歡說大白話的PPT演講教練,其他事情他可能不擅長,但教你做好PPT演講,他還是十拿九穩的。大白老師的微信公眾號是「跟大白學PPT演講」,如果你想做出好看的PPT,想帶著PPT去拿下各式各樣的公開演講,別害羞,直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膽地去找他。

PPT演講師大白


#《我不是藥神》#說一下印象深刻的幾個細節:1,橘子。影片開頭白血病人呂受益找到程勇幫忙走私藥物遞上橘子時並非套近乎,而是橘子對於白血病人有益處,呂受益應該是經常隨身攜帶橘子出門。呂受益死時,白血病人為他送行,躲在角落裡同為白血病人的黃毛默默地吃著橘子,這應該是他悼念呂受益最好的方式,黃毛沒文化,吃橘子的習慣應該是呂受益告知他的。

2,呂受益之自殺。第一次自殺沒成是因想到孩子出世,對未來懷有希望,最後一次自殺是不想拖累家庭,他是看著熟睡中的妻子和孩子走向了死亡的。

3,一個販賣假藥案由一個刑偵隊長牽頭偵辦,可見所謂正版權威藥物公司的背景有多雄厚,背後給警局的施壓肯定不小。而刑偵隊長會那麼無能到連一個販賣假藥的人半年都沒能抓到嗎?並非如此。一開始他接受這個案子,在瞭解到仿製藥確實對白血病人有效時就有向上峰彙報,由此可見這個案子他在背後是有意一拖再拖,最後在被限期破案壓力之下才把藥販子捉拿歸案。

4,黃毛鬥地主時真的是腦抽了嗎?黃毛,呂受益,程勇三人鬥地主,呂受益是地主,地主出一對k,程勇出一對2,此時程勇只剩一張牌,後面黃毛直接王炸斷送了程勇的勝利,在黃毛眼裡,程勇(賣藥,並非白血病人)一直是地主,他一直看不慣,這可以從後面江邊兩人的談話推出。程勇:你是不是一直看我不順眼?黃毛:以前是。

5,口罩在電影中有妙用。影片有兩次集體摘口罩的行為,一是程勇與白血病各個醫院的群主談判買藥事宜時,程勇不滿他們集體戴口罩,後面不得已大家摘口罩,在病人這裡,摘口罩是為求藥續命,在程勇這邊,是為顯示尊重他,也為表示談判誠意。影片最後病人目送程勇被送往監獄時摘口罩,類似於脫帽禮,是自發的一種致敬行為。其實還有一處集體摘口罩的地方,那就是呂受益追悼會上,此時早已不賣藥的程勇走過擠滿白血病人的狹窄通道時,白血病人集體也是戴著口罩的,這意味著他在病人心中已經一落千丈。口罩在影片中既是白血病人的保護屏障,又是人與人之間信任與情誼的見證。

6,百姓之情。呂受益在自家招待程勇時,呂受益的妻子把程勇面前的素菜和自己面前的葷菜調換了一下,並敬了他滿滿一杯白酒,中國人的人情多數是通過飯桌表達的,懂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情與暖。

7,情與法的正面交鋒是通過警察與老婦人的一段戲展現的。面對警察的問詢,老婦人顫顫巍巍地說:“我生病吃藥(吃國內正版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此時她幾乎是跪下在求警察不要把販賣仿製藥的人抓起來,這一段最令人動容。

8,程勇再次出山前往印度買藥時遇到的印度佛像,這裡也是一個隱喻。可惜不懂那佛像是個什麼鬼,有空得度娘看看。

9,程勇與刑偵隊長的關係挺有意思。影片中兩人之間捱揍被被捱揍的轉換很有意味。

這是一部非常現實的中國電影,個人覺得比《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好看,可能是本土化電影顯得更為親近吧。這電影能夠上映是幸運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為影片反映出來的問題推動了醫療改革。希望這影片能成為中國現實電影的一塊很好的敲門磚,直面現實才能更好直面未來。一個人的命運如此,國運亦如此。











影視喜相逢


《我不是藥神》影片看完,感觸良多。我最想說的,那就是:身體養生,預防勝於治療。

患病後的經歷,痛加上苦,買藥的艱難,無錢的無力無助無可奈何之感,沒有誰能保證這輩子不得病,得病之後,也只能帶著症狀生活,生活的質量難以保證,生存的艱難,也只能用“活著”聊以自慰。

生病,是無法掌控的,真的大病來了,除了面對,還是勇敢面對。但在沒得大病前,重視身體的預防勝於得病後的治療!

對待生活,秉持順其自然的態度,三餐四季,家常便飯,保證營養均衡,管住嘴邁開腿,多運動。心情愉快,多培養生活的興趣愛好。

比如唱歌,舞蹈。心理積壓的情緒找不著合適的場所和對象表達,把情緒轉化成一首歌,或者跳一段舞,把淤積的鬱悶和負面能量通過高歌或舞蹈一曲,全部宣洩出去,不要讓氣淤積在心肝脾肺腎任何一個部位。

把注意力集中在怎麼樣將生活過得更好上面。即使有些小病症找上門來,也要帶著症狀快樂生活,讓生命煥發出每天的光彩。人的生命質量不僅在於長度,更在於厚度和內容。

職場中人,也應把工作和娛樂協調好,奮鬥和休閒協調好,事業和情感協調好,不要過平面的生活,要過豐富而立體的生活。比如說,在緊張工作之餘,一定要有休閒,為事業奮鬥的時候,還要有娛樂;既要投身事業發展,又要豐富情感生活,要和家人建立和諧的家庭情感,也要和朋友同事多交流、溝通,維繫人際的吸引力。

這些都是精神健康的源泉,只有這樣分配和協調好,生活才富有彈性和樂趣,生活才更靈活和柔韌。還要堅持多運動,身體健康,生活才有意義,才有承載心靈健康的軀體!

人對健康的所有努力,歸結到一個核心,就是要提高人的生存質量,提高人對存在的好的感覺和體驗,這也體現了每個人對自我生命的責任感。在生存質量中,心靈(精神)的健康、完整遠比生理的健康、完整更重要,生命的質量除了對物質世界的滿足外,更多是來源於自己對存在的感覺和自我認同的愉悅感。

如《我不是藥神》中,後期的程勇寧肯倒貼錢,也要幫助病人買藥,他的精神來源於大愛,對病人的同情關懷之心,甚於自身的榮辱安危,對自我認同的愉悅感,和精神方面對自我存在的認同感。老呂,對生命已無奢望,卻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時,頓生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感。

大病面前,勇敢面對。沒得大病之前,預防甚於治療!


詩雨玫


今年夏天,有一部電影已經燃爆這個七月,僅僅一天,票房就達到了三億,而截止到目前為止,票房已經突破五億,這無疑是跳水式的增長,而且這部電影票房與口碑雙飛,豆瓣評分高達9.0分,難得一見還有這樣清流的電影了。

這是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反映了很多現實,而且這部電影本就有原型,看了更讓人深受觸。電影中不少鏡頭都催人淚下。白血病人應該是什麼樣的?痛苦?頹廢?或是等死?出場的呂受益卻給了大家一個不同的答案。他笑嘻嘻地找到程勇,帶了三層口罩,神秘兮兮地說要做一筆交易,有點猥瑣非法人的意味,看到他彷彿給我們一種假象:這個人真的的病了嗎?

而當群眾抗議正版格列寧太貴時,負責人一副高高在上很不屑一顧的表情說明了高層唯資本是圖的冷酷,他談到自己的藥是正版的,價格也非常合理,呂受益啃著雞腿,做了個鬼臉,體面的人總愛說狗屁話,這種話他聽得太多,早已麻木了。但他依舊在用力地活著,他看到自己的兒子,悄悄對程勇說:我剛病的時候,老婆懷孕才6個月,每天特別想死。現在有藥有錢了,如果我兒子早點生孩子,我都可以當爺爺了。”這是一個病人最大的心聲,活下去是因為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活下去。但命運卻偏偏無情,他終究抵抗不了現實,昂貴的藥成為最奢侈的希望,他最後還是走了。越想要活下去,卻越被生活打擊,也許這是很多病人的心聲吧。

而電影中二十多歲的黃毛也是一顆強大的催淚彈。他為了不拖累家人就遠離了家鄉,爹媽早已以為他死了,初見他時,他強勢地搶了三盒藥,看上去很拽的樣子。但其實他很慫,正如程勇所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這個少年最終也成為了犧牲品。他發現了警察的到來,又不想拖累程勇,就私自開車逃跑,結果遭到警車的追捕,但卻意外被車撞死。其實他已經買好了回鄉了車票,還特意剪了頭,就為了回去看看,同樣是用力地活著,卻怎樣也逃脫不了命運的追捕。

大家都在用力地活著,所以病人看起來反倒不像病人,還記得一位生病的婆婆說:”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真的觸痛了太多人的心,誰願意看著自己走向死亡呢?活著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痛點,也許正是因為涉及了這個主題,大家才會深受震撼。

這部電影勢不可擋,朋友圈幾乎都刷爆了,導演在鏡頭的運用上也有講究,當程勇被關在車裡時,隨著警車的移動,群眾都依次摘下了口罩,這不同於那種大喊大叫的群眾式撒野,大家都無聲無息地注視著他,但摘下口罩卻代表我對你的敬佩。

看了這個電影,真的讓人久久不能忘懷,滿腦子都是天價藥和癌症病人,它讓我們去思考,這也許就是一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很多小夥伴預測這部電影票房會超過30億,甚至可能會超過吳京的《戰狼2》,你們覺得呢?


與影相隨


講真。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電影的海報讓我感到:貌似是港囧一樣的爛片。

但是,剛剛看完回來評價,9.0分不高,正常。

其中8分是關於電影的,1分是給廣電總局的。

為了不妨礙觀影,以下內容沒有劇透,請放心觀看。


首先,從電影的完整性來說,故事講的很好。情緒有起伏,劇情有反轉。或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原因,整個故事經得起推敲,沒有漏洞。

其次,從人物形象上來說,非常飽滿。每一個形象都有他自己的背景,有他一系列行為的原因,無論主演還是配角都拿捏到位。個人認為呂受益和黃毛貢獻了除徐崢以外的大部分演技,週一圍也非常棒,把一個警察該有的責任感和正義感拿捏的非常到位,真心不錯。

另外,從現實主義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意義重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廣電總局的1分。總局進步了,並沒有因為電影中表現的非常現實,而選擇刪減甚至不過審。我們可以預見,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出現在中國的電影院,追擊韓片,可以期待。

第二,這樣的關於社會問題的題材,是能夠引起社會關注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變革。中國電影人,可以拍更多自己關注的話題,以電影人的脊樑負擔起早就想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從這個電影中,也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藥神》並沒有花大精力去做宣傳路演,但是,網上評論一邊倒的好評,如我一樣的普通觀眾,樂於向親朋好友推薦這個電影,不惜餘力。

因此,認真做好一件事,自然有人看到你的努力和堅持。

正所謂:越努力,越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