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推動了網際網路發展的巨大引擎!

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推動了互聯網發展的巨大引擎!

區塊鏈是當今互聯網熱門話題之一,有專家甚至預言它將成為推動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巨大引擎,然而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從互聯網技術角度對於區塊鏈的認知和與計算機關鍵技術關係不是非常清晰,今天為大家簡要補充梳理。

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誕生,此後互聯網從美國的四所研究機構擴展到整個地球。近50年的時間,從最早的軍事和科研擴展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聯網誕生後的近50年中,有5項技術對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1、TCP/IP協議:決定了區塊鏈在互聯網技術生態的位置

1974年TCP/IP協議正式出臺,成為互聯網發展邁出的最為關鍵一步,由美國科學家文頓瑟夫和羅伯特卡恩共同開發,是互聯網核心通信技術,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協議實現了在不同計算機、不同類型的網絡間傳送信息。所有連接在網絡上的計算機,只要遵照這個協議,都能夠進行通訊和交互。

TCP/IP的發明使得整個互聯網在底層的硬件設備之間,中間的網絡協議和網絡地址之間保持比較穩定運行,使得頂層應用層可以不斷嫁接新的應用。我們現在熟悉的各種網站、APP、電子郵件、電子商務、社交網絡,QQ,微信,也包括區塊鏈技術,都屬於這個層級的應用。

具體說,區塊鏈誕生於互聯網的技術生態中,它是建立在互聯網頂層-應用層的一種新技術,它的出現、運行和發展也需要藉助互聯網底層的基礎設施和通訊協議,依然是要依託TCP/IP協議運轉的眾多軟件技術之一。

2、路由器技術:是區塊鏈技術的模仿對象

1984年12月,“多協議路由器“誕生,由美國思科公司出品,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夫婦,萊昂納德.波薩克和桑蒂.勒納,路由器投入使用之後,幫助數據準確快速從互聯網的一端到達幾千公里的另一端。現在整個互聯網硬件層中,有幾千萬臺路由器在運行,協助互聯網信息傳遞,思科路由器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每臺路由器都保存完整的互聯網設備地址表,一旦發生變化,會同步到其他幾千萬臺路由器上(理論上),確保每臺路由器都能計算最短最快的路徑。

理解路由器的意義在於能幫助我們理解區塊鏈的重要特徵,在1984年的路由器上已經實現,對於路由器來說,即使有節點設備損壞或者被黑客攻擊,也不會影響整個互聯網信息的傳送。

3、萬維網B/S(C/S)架構:區塊鏈的對手和企圖顛覆的對象

萬維網簡稱為Web,分為Web客戶端和服務器。是目前互聯網普遍採用的中心型架構。這個架構也是目前互聯網應用層最主要的架構,包括京東、淘寶、騰訊、阿里巴巴、谷歌等互聯網巨頭都採用這個架構。

B/S架構是數據只存放在中心服務器裡,其他所有計算機從服務器中獲取信息。區塊鏈技術一個重要特徵是去中心化,幾千萬臺計算機直接通訊,沒有一個數據中心,所有數據會同步到全部的計算機裡,這就是區塊鏈技術與中心化數據庫不同的技術設計。

4、對等網絡(P2P):區塊鏈的父親和技術基礎

對等網絡P2P是與C/S(B/S)對應的另一種互聯網的基礎架構,它的特徵是彼此連接的多臺計算機之間都處於對等的地位,無主從之分,一臺計算機既可作為服務器,設定共享資源供網絡中其他計算機所使用,又可以作為工作站。

最早出現的P2P系統之一是Napster。主要用於音樂資源分享,Napster還不能算作真正的對等網絡系統。2000 年出現了Gnutella。在Gnutella分佈式對等網絡模型中,每一個聯網計算機在功能上都是對等的,既是客戶機同時又是服務器,所以Gnutella被稱為第一個真正的對等網絡架構。

今天的區塊鏈就是一種對等網絡架構的軟件應用。比特幣的點對點傳輸就是應用P2P技術實現,被認為在某些領域能實現高效經濟的傳輸方式。

5、哈希算法:產生比特幣和代幣(通證)的關鍵

哈希算法將任意長度的數字用哈希函數轉變成固定長度數值的算法,著名的哈希函數如:MD4、MD5、SHS等。它是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學會定義的加密函數族中的一員。在互聯網上需要進行加密傳輸的數據都在使用安全哈希算法,比如應用商店、郵件、殺毒軟件、銀行數據傳輸等。

區塊鏈及其應用比特幣或其他虛擬幣產生新幣的過程,就是用哈希算法的函數進行運算,獲得符合特定格式要求的一串數字符號串,然後區塊鏈程序給予比特幣的獎勵。

包括比特幣和代幣的挖礦,其實就是一個用哈希算法構建的小數學遊戲。不過因為有了激烈的競爭,世界各地的人們動用了強大的服務器進行計算,以搶先獲得獎勵。

那麼現在區塊鏈發展的迅速,以及虛擬貨幣的上線交易,促使現在行業的發展前景更加的巨大。不過如何才能把握住這樣的一個互聯網的浪潮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區塊鏈的實用項目。

項目名稱:COTI

代幣名稱:COTI

項目官網:www.coti.io

項目概念:專為支付而打造的數字貨幣

項目簡介:COTI是一個支付交易網絡,從底層開始構建,以解決當今付款方面的挑戰。由支付行業資深人士開發,COTI將傳統支付系統的最佳組合與最好的區塊鏈技術相結合,提供最快,最簡單,最具成本效益和最值得信賴的支付方式。

Hard Cap:3000萬美元

代幣總量:20億

Token分配:

銷售30%

儲備22%(將被用來推動發展以及COTI生態系統的穩定性。COTI持有者可以獲得未來從保護區釋放出的COTI按市價折價)

團隊15%(鎖倉24個月,6個月後逐步按比例釋放)

投資人及顧問:10%(鎖倉24個月,6月,12月,24月按比例釋放)

獎勵計劃13%(對合夥人、驗證者的獎勵計劃,商人和用戶支持COTI網絡並鼓勵維護)

流動資金10%(提供流動性措施以支持COTI市場長期發展)

比例:1COTI=0.13USD

開源:https://github.com/coti-io

技術優勢

①採用最先進的DAG架構佈局,加快事物處理速度,支持每秒數十萬次交易

②COTI的雙花預防(DSP)節點能有效監測、檢測和防範可能的攻擊,確保網絡攻擊。

③採用獨特的信任鏈算法,不由任何中央機構存儲的。分組被視為分類賬,或所有交易的記錄網絡處理的問題。通過使用並行源選擇和事務仲裁(Transaction confirmations),以及它對COTI信任評分機制的使用。COTI的信任評分算法是兩種方法的結合:

規則驅動方法(Rules-drivenapproach)、機器學習(ML)方法(Machine-learning(ML)approach

④採用創新的集群,並在GitHub上提供。主要目的是分析參數和算法選擇,並在沙箱內收集經驗數據,支持快速場景分析的數據提取和可視化工具。

⑤COTI的支付網絡將使用戶能夠以零的價格即時進行購物和轉帳。

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推動了互聯網發展的巨大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