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能收復宗周地區,爲何周人卻不能?

高儀明


第一,兩者所面臨的形勢是不一樣的。

先說秦人。秦人在早期是活動於今天甘肅的禮縣一帶的,尚未進入到渭河平原。到了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岐山以西的地方被賜封給了秦人。但是實際上,這個地方充斥了大量的戎狄之族,秦人實際上並未能盡有岐山以西的地方。到了秦文公的時代,秦才遷到了汧水與渭水的交界處,也就是今天寶雞一帶。這才算是正式進入了渭河平原。秦國在此努力經營,使得秦人在渭河平原的西端站穩了腳跟,已然進入到關中平原並有了穩固的後方,是秦人能夠收復這片地區的關鍵,接下來秦人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向東發展。

而反觀周人。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以洛邑為都城,直接統治區域包括了洛陽及周邊地區,方圓不過百里,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小諸侯國。周人要想向西收復宗周地區,首先要做的,就是越過道路艱險的函谷關通道。但是這條通道對於先秦那個時代的交通條件而言,無疑是相當難走的,否則西周初年的時候,周人也不必另外在東方的洛陽另外設置一個東都,用以加強對東方諸侯國的監控了。糟糕的是,這條通道,在春秋的時候被晉國控制了,今天的三門峽一帶,在春秋時期的虢國的底盤,虢國國君向來是周王室的重臣。但是到了晉獻公的時候,虢國被晉國滅亡,這一帶也被晉國控制,而從關東通往關中的通道,也被晉國所牢牢掌控住,雖然當時晉國是臣、周王是君,但是這種形勢仍然是很不利於周人向西開拓的。

第二,秦人和周人的開拓進取心也大不一樣。

秦人在春秋晚期以前,歷來君主都努力經營開拓,尤其是秦襄公、秦文公,到秦穆公時代,他們都是相當有作為的君主,在他們的帶領之下,秦人不僅在關中平原西部站穩了腳跟,並且將勢力擴展到關中的核心地帶。而周王室,則在東遷之後每況愈下,不僅內部混亂不堪,對外也完全沒有絲毫的進取心理。簡而言之,就是沒有一個好的有作為的君主出現。


識小錄


周人的社會地位尊崇無比,但其尚武精神卻被富貴安逸的生活漸漸磨滅。秦人為東夷之後,因替周王室養馬有功才被封為附庸。秦人的地位低下(早期為周人奴隸),生存條件也極為艱難,就使得秦人必須通過浴血奮戰,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如史載:.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秦人宗支)...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

秦莊公

的長子世父曰:“戎殺我大父仲,
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擊戎等等,都反映出秦人居惡劣環境之下,通過長達百餘年的慘淡經營、浴血奮戰、披荊斬棘,才收復宗周地區的那種艱難與犧牲,而周人系既得利益者,其社會地位尊崇富貴安逸的生活早已將周人的尚武精神磨滅殆盡。且周人還有可供退步的生存空間,又早厭倦了那種“刀口舔血”的生活,顯然已不具備秦人那種浴血犧牲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