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對A股投資者影響邏輯的思考

熊市狀態下,很多人再次期盼IPO的暫停,因此簡單梳理了下IPO對於A股投資者的影響邏輯。

①新股發行

首先很多人都吐槽說新股發行對A股市場吸血,但是絕大部分人新股每天都堅持在打。吐槽的人如果讓他自己別打新,他肯定不幹。

1.IPO大小非,獲得融資,企業可以繼續發展。

2.參與打新的人,中前後獲得新股上市收益

單純從IPO看打新這事,其實對大部分股民是有利的。

②資金分流

1.大部分人的認為IPO對股市最大的打擊是:新股發行因為股票增多,會對資金產生了分流。

IPO對A股投資者影響邏輯的思考

2.我也認為確實如此,IPO會對存量資金進行分流,比如以前買定製家居的股票,不是索菲亞就是好萊客,整個A股就只有2只,選擇就是2選1。但是2017年密集上市之後,新增了“我樂家居,歐派家居,金牌櫥櫃,皮阿諾,尚品宅配,志邦股份”6只股票。從2選1變為8選1,在存量博弈市場中,對存量資金分流不可避免。

3.所以新股發行會對已上市股票產生一定分流壓力

③新股的估值水平往往較高

1.但更多的人沒意識到的問題是,新股發行最受傷的是參與次新股炒作的人。

2.新股發行後會連續漲停,很多人想著追漲停板,看能不能搭個順風車賺漲停板。

IPO對A股投資者影響邏輯的思考

3.造成一個現象,上市後的新股PE往往高於已經上市的同行業公司。比如工業富聯,最高漲到26.36元,即使跌到20元,市值降到4002億後,估值水平還是高於深科技,環旭電子。

④新股發行最受傷的人

1.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31日共發行新股695只。

IPO對A股投資者影響邏輯的思考

2.上市30天的區間最高價至昨天的漲跌幅,還上漲的僅佔比8.5%。

3.上市30天的區間最高價至上市1年時的收盤價漲跌幅,還上漲的僅佔比10.8%。

4. 上市30天的區間最高價至昨天的漲跌幅,下跌超過50%的佔比48.5%

5.上市30天的區間最高價至上市1年時的收盤價漲跌幅,下跌超過50%的佔比29.9%

6. 次新股上市後一年後還能上漲,可謂十里挑一。而下跌30%,佔比過半,下跌50%的,比例也不小。整體來看炒次新股真是個危險遊戲。

⑤小結

IPO對A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對於普通投資者,打新會增加一部分的新股收益

2.會對同類型已上市公司分流

3.新上市公司估值較高

4.較高的估值是因為市場存在一大批次新股炒作資金

5.次新股上市後高點,往後1年時間,絕大部分股票都大幅下跌,股價相對上市後高點腰斬是普遍現象。

6.雖然次新股跌幅很慘,但好像並不妨礙資金去炒作,比如近期的獨角獸藥明康德,以及工業富聯都是百億級別的成交量。

7.未來的IPO新股上市,即使告訴他們,新股開板後再去炒作,風險也會特別高,難道這些資金就不炒了嗎?我看未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