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个月涨了50万!这里房价涨出“独立行情”

刚卖完房子不到2个月,价格就涨了几十万,卖家不太明白,似乎别的地区都“没怎么涨”,为什么学区又开始疯狂了。

不到两个月涨了50万!这里房价涨出“独立行情”

1

霸道房价!不到2个月涨了50万

前不久,作为楼市风向标的北京,刚刚宣布了部分区域“学区房”的入学新政,让很多家长大呼“凉凉”,不少媒体也大肆声称“从此再无学区房”,学区房的“辉煌时代”已经被终结。

不到两个月涨了50万!这里房价涨出“独立行情”

但待政策落稳后再来细细回味,新政对控房价起到的作用,也许只是“挠挠”。

不到2个月涨了50万

4月30日,李伟(化名)以单价12万/平米的价格,卖了位于北京西城区一套60平米左右两居室学区房。结果,刚卖了不到两个月,小区内同等面积段的两居室,就分别在6月4日、9日和10日以13万+/平米的价格,接连成交了三套。其中价格最高的一套,比李伟的房子贵了70万左右。

中介网站给予李伟房屋的机构估值,也从5月28日的727万,升到了6月24日的754万。目前小区内李伟同面积户型新上房源的挂牌价已经在900万/套左右,单价14万-15万/平米

中介内部员工透露,有些新成交房源网上并不会那么快显示,实际上最新成交的一居室单价已经超过了15万/平米

其实这种例子并不鲜见。

4月,“北京的网红地下室卖1050万”的消息一出,曾让我们错愕。去年,某家长以530万的价格,在北京西城区一胡同的深处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里,购买了11.4平米的屋子,每平米46万的单价创下了学区房单价的记录。

当下,家长愿意为孩子拥有一席优质小学的入学资源,倾囊而出都在所不惜。但即便如此,资源有限,削尖了脑袋、倾家荡产也未必能换来一套好的学区房源。

其实何止北京,全国人民都在面临着被学区房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窘境。

不到两个月涨了50万!这里房价涨出“独立行情”

2

新政落地后,房价怎么还在暴涨?

诚然,细数北京学区房新政,“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区房的优势,化解学区房被过分追捧的尴尬。但其对学区房热的遏制程度能到几何,现在又是否能盖棺定论?

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原地产数据,进入5月以后,北京市场热度明显提高,二手房签约套数环比上涨32.3%,同比上涨了67.5%,这也是2017年3·17新政以来的新高。

量在价先,虽然量有明显上涨趋势,价格并不会马上“跟上”,况且在调控不放松的大前提下,房价起伏仍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区房仍涨出了独立行情。

有声音称,即便是多校划片,也是区域内的解决办法。目前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优质片区内“差校”极少,即便多校划片,孩子们在这里也不会被分到差学校,家长为了能获得好的学区,仍将会把目标锁定在优质学区片。

由此不难看出,政策初衷虽好,但在优质资源稀缺,两极分化愈加明显的今天,未来的资源平等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而当前,以房子为中心的优质配套资源只会越来越珍贵,优者天价,廉者菜价。

不到两个月涨了50万!这里房价涨出“独立行情”

3

学历不值钱,学区房还能值钱多久?

专家表示,当前政策明确“淡化学区房”,然而短期内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矛盾仍然存在,每年上学需求增多,学位日益紧张,也造成了学区房仍受热捧。

某地产研究院专家严跃进表示,要加大对部分学区房的价格炒作进行管控,类似设定一个指导价,防范短期内价格乱涨等现象,同时也需要积极在租房可入学等方面做创新。

同时,对于购房者而言,房子是商品,而学历不是,对学区房的追捧只能为孩子带来纸面上的资源优势,与其盲目最高房价,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教育下一代,毕竟学历很廉价,人才才值钱。

最后,问大家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难度的问题,为什么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值钱?

答案是什么,期待你的文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