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火災逃生技巧

醫院內部人員密集,人員素質、年齡層次、身體狀況各不相同。患者是逃生弱勢群體,一部分危重病患、癱瘓病人、手術後患者無法自行疏散,而陪護、探視人員對醫院內部疏散通道情況通常不熟悉,只能被動等待救援。因此,掌握醫院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方法十分必要。

儘量利用建築物內的設施逃生

儘量利用建築物內的設施逃生,是爭取逃生時間、提高逃生率的重要方法。逃生人員可利用消防電梯進行疏散逃生,但著火時普通電梯千萬不可乘坐;可利用室內的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進行逃生;可利用建築物的陽臺、走廊、避難層、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安全繩等進行逃生;可利用觀光樓梯避難逃生。

根據火勢大小科學組織疏散

在及時報警後,失火醫院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應根據火勢大小科學組織疏散。在火勢小且發展緩慢的情況下,應先通知位於出口附近或最不利於逃生區域的人員,將他們先疏散出去,然後組織其他人員疏散。在火勢猛烈,疏散條件比較好時,應立即公開通報,讓全部人員疏散。

在火場上具體怎樣通報火情,可根據火場情況確定,但必須保證迅速簡便。有關工作人員要設法引導疏散,使各種疏散通道得到及時充分利用。同時,要用鎮定的語氣呼喊,勸說大家消除恐慌心理,確保場內人員有序疏散,防止發生混亂。

互相幫助積極自救

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自救,不能坐以待斃。向外疏散時,要互相幫助。對老、弱、病、殘、孕、兒童及不熟悉環境的人要攙扶、引導。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於逃生的東西自救,如把床單、窗簾、地毯等擰成繩,進行滑繩自救,或將洗手間的水淋溼牆壁和門阻止火勢蔓延等。重病患者可以通過呼喊、撥打床頭呼叫器等引起救援人員注意,便於救援人員快速確定受困者位置,實施搶救。

火災逃生時的注意事項

不能因為驚慌而忘記報警。下面的樓層起火時,不要盲目下樓。低樓層發生火災後,如果上層的人都往下跑,反而會給救援增加困難,正確的做法是更上一層樓。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貴重物品而延誤時間。起火後,如果發現通道被阻,則應關好房門,打開窗戶,設法逃生。不能盲目從窗口往下跳,耐心等待救援,並想方設法報警求救。不能在濃煙瀰漫時直立行走。大火伴著濃煙騰起後,應在地上爬行,避免嗆煙和中毒。

脫險後不要再進入火場

逃出火場後的人員,切忌再次進入火場去搶救仍在火場中的親人或財產。這樣不僅有可能遇到新的危險,而且易造成疏散的混亂,妨礙消防人員救人和滅火。因此,脫險後不要再進入火場,要聽從消防人員的指揮,配合其工作,工作人員對已疏散到安全區域的人員要加強管理,必要時應在起火建築內外的關鍵部位配備警戒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