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36岁的她,离家出走

郑女士抱着5个月大的女儿晕倒在一路上,幸遇好心人帮助,郑女士和女儿才脱离了危险。之后,郑女士和女儿已经回到了县城。

但曾经帮助她的练女士一家人心里还是放不下,让他们牵挂的是:有了这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后,郑女士是不是会变得更理性一些?而她的家人今后又能否更多地体谅和关心她呢?

小记——36岁的她,离家出走

好心人帮助了她

郑女士名叫郑素贞,家在县城。她带着仅5个月大的女儿坐车离家出走,上午8点多在一个路口下了车,因为饿,加上身体虚弱、有病,她突然晕倒在路旁。

刚巧,两位大妈和一位大伯路过此处,赶忙把她送到附近的小诊所治疗。不久,郑女士苏醒了过来,这才知道自己到了市区。她对好心人说,娘家村里有个女青年嫁到了市区附近的一个村子,姓练。

在一位大妈的帮助下,郑女士来到了练女士家。介绍完情况,这位好心的大妈叮嘱练女士:“她怪可怜的,你们帮帮她吧。”练女士说:“来了就住这儿吧。”练女士的丈夫李先生记得,他的父母几年前也救助过一位因生气离家出走的妇女,后来被接走了,那位妇女的家人非常感激。

想着郑女士可能没有吃早饭,练女士和丈夫李先生赶紧给她弄饭吃。见郑女士的孩子光着脚,衣服很脏,练女士从邻居家借来孩子的衣服和鞋给她穿。当天,练女士用洗衣机给郑女士和孩子洗了衣服。之后,练女士带着郑女士来到医院看病。

婆媳之间产生矛盾

据了解,郑女士的娘家在某村,她以前自己做点儿小生意。5年前,经人介绍,她来到了县城,跟现在的丈夫生活在了一起。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此前,她结过婚,并且有一个孩子。

郑女士说,起初,丈夫、婆婆对她都还可以。但她的身体状况近年来不太好,经常头疼头晕,患有脑萎缩。因为家里经济收入有限,她看病又需要花钱,婆婆对她有所嫌弃。她丈夫也听婆婆的话,在生活上不够关心她。

她丈夫去新郑打工了,婆婆把她锁了起来。她逃出来后就离家出走了。而她的丈夫董先生则说,她每次看病医生都说没啥事儿,不过最近一次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她有脑萎缩。

以前他母亲对郑女士挺好的,他听人说,他母亲因为花钱的事儿批评了郑女士几句,郑女士打了她,婆媳之间相处得就不那么融洽了。

从外表上来看,36岁的郑女士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大。练女士同村的人都说,郑女士挺可怜的,孩子才5个月就离家出走。别的妇女生完孩子,家人都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怕身体恢复不过来,而看她的样子,是高度的营养不良。

小记——36岁的她,离家出走

她宁愿去流浪

郑女士说,因为婆婆和她有冲突,她暂时不想回家。但她也理解好心人的难处,她宁愿去流浪。练女士和丈夫尝试跟郑女士的家人联系,但并不顺利。

郑女士倒是愿意回娘家去,但也许是沟通上出现了问题,练女士跟郑女士娘家打电话,第一次有人接,后来就打不通了。郑女士宁愿去流浪,也不愿回家,她的丈夫对此是什么态度呢?

郑女士的丈夫董先生在电话中说,他目前在新郑建筑工地上打工,刚来没几天。离开家时,郑女士非要跟他一起去,他觉得孩子太小,没同意。他走后,同村的青年把郑女士关了起来,想着过两天,郑女士心情平静了,就不再说出去了。谁知董先生刚走,郑女士就离家出走了。

董先生说,他以前在北京打工,因为远,回家的次数少一些。在近处打工时,他也经常回去。他在家时,郑女士不做饭,两人就到外面饭馆吃。每次外出打工前,他都给郑女士留些钱。这次他出去,存折上也留有几百元钱,郑女士已经取了。

郑女士跟他打过几次电话,说她在家害怕(前几年董先生的父亲去世了,她一直因此害怕),非要去新郑。但他在那边是十几个人住一个屋子,收入有限,她去了再租房子,承受不起。而且,孩子那么小,郑女士也没办法工作。

董先生最后说,等明年孩子大点了,再带着她一起外出打工。因为和母亲没有住在一起,郑女士在家可以自己吃自己住,不去母亲院子里就行了,真要是生个什么大病,他母亲一定会照顾郑女士的,过几天,他就回家去看看。他希望郑女士到家后,能把家里的手机充点儿费,他想给家里打电话。

更需要亲人的关爱

后来,爱心人士将郑女士送回了县城。“不管怎么样,外面总是没有家里好。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因失恋、和家人生气等原因而外出流浪,然后被送到这里来的人。”

据分析,这类人一般在性格方面有些偏激,做事有极端倾向,遇到一些小麻烦就会在心中将其无限放大,想不开,然后离家出走。其实,除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帮助之外,这些人更需要亲人的理解和关爱,亲人的爱可以驱走他们心中的寒冷,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离家出走的经历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很多出走之后被送回去的人性格上会有所改变,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会更加理性,此后可能就不再流浪了。

小记——36岁的她,离家出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