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在過去的幾天裡,連續霸佔App Store榜首的抖音,終於被一款遊戲擠下了寶座。取而代之的是網易出品的首款對抗競技類手機遊戲——《第五人格》。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圖片來自遊戲截圖)

很多玩家對《第五人格》鍾愛有加,是因為這款遊戲採用了蒂姆·伯頓式的哥特畫風,而當中的人物則採用線縫製的布偶設定。對於這款融合了心理學和解謎學的遊戲,很多“較真”的小夥伴不禁發出這樣疑惑:為什麼要叫“第五人格”呢?

想要弄懂其中的奧秘,我們先要從遊戲背景說起——

某天,一位偵探收到了一封邀請函,請他去神秘莊園調查一起案件。為了探究真相,他翻起了書架上的日記,開始還原現場……在玩法上,《第五人格》其實是一款類似於捉迷藏的遊戲:每局遊戲中,4名玩家“躲”,1名玩家“捉”。

雖然看似是5個人的遊戲,但這一切其實都是遊戲中的男主為了還原現場,而分裂出的5種人格!更令人驚奇的是,這5種人格分別在大腦內扮演5種不同的角色!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圖片來自遊戲截圖)

一個大腦,5種人格。這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遊戲名中的“5”這個數字並不是隨便得來的,它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理論為基礎。

自使用語言以來,人們就一直用很多詞彙來描述人格。早期的特質人格理論家高爾頓·奧爾波特(Gordon W.Allport),曾列舉了英語中可以用來描述人的4000多個形容詞,但他無法從這些詞中提煉出關鍵的人格特質。後來,心理學家卡特爾(Raymond B.Cattell)與數學家斯皮爾曼共事,掌握了當時先進的統計方法——因素分析,於是將其用於人格研究。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高爾頓·奧爾波特(圖片來自心理空間)

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從人類的行為表現中抽取出16種根源特質,即卡特爾16人格特質(學術界簡稱為16PF)。這16種人格特質是:樂群性、聰慧性、情緒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激進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卡特爾認為,每個人的身上具備以上16種人格特質,它們通過不同程度的組成,就構成了一個人獨特的人格,完整地反映了一個人個性的全貌。後來,卡特爾教授專門編制了一份關於人格構成的調查問卷(學術界簡稱為16PF),其問題構成簡明,後續的分析操作也很簡便。直至今日,他還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心理測量工具之一。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卡特爾(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0世紀80年代,在卡特爾的16特質理論和大量樣本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在不同的性別、學歷、測試環境下,人格特徵檢測的最後結果都能被提煉為五個相同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戈爾德伯格(Lew Goldberg)給這五個因素起了個名叫“大五”(Big Five)。

在此之後,美國心理學家科斯塔(Costa)和麥克雷(McCrae)又提出了著名的人格五因素模式,也被稱為“大五人格(Five-Factor Model,FFM)”。

這五個人格因素的一般的命名是:

第一人格:開放性(openness): 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第二人格: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顯示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剋制等特點。

第三人格:外傾性(extraversion):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第四人格:宜人性 (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第五人格: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

同16特質一樣,每個人都具備這5種人格特徵,只是在表現程度上有差異而已,但“大五人格”的構建基礎包涵了有關品格的詞彙或行為表現,而人格量表測試出來的結果因而有明顯的好壞之分。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雖然這種主觀的分析方式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大五人格”作為基礎性檢測工具,還是在臨床心理、健康心理、發展心理、職業管理和工業心理等方面都顯示了廣泛的應用價值。比如:在人力資源的人才評估中,責任心是一個人職業工作表現的重要預測指標,可以非常大程度地測一個人未來的工作表現。

而在遊戲中,男主角腦中分離出的五個獨立身份的角色,這個問題就嚴重多了!

在心理學中,人格分裂的學名叫“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別名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的整體性。人格分裂大致可分為兩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圖片來自官網截圖)

多重人格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種,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這類患者在行為上的差異無法用常人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表現來解釋,他們就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的姓名、記憶、性格特質和行為方式都完全不一樣。

這些人格知道彼此的存在嗎?一般來講,他們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但如果有外界因素刺激或者內部溝通機制來喚醒這層關係網,那麼這些人格之間就可以互相對話,甚至通過思想控制行為,從而支配彼此,產生實際的影響了。

因為多重人格發起病來很具有“藝術表現性”,所以一直備受關注。很多小說、電視劇和電影都把它當作素材來用,其中不乏很多經典之作,比如《搏擊俱樂部》、《黑天鵝》等等。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但在現實中,多重人格症卻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被明確診斷的病例極為稀少,很多心理醫生終其一生都遇不到一回。歷史上最著名的多重人格症患者要數美國人威廉·密里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也就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創作的紀實長篇小說《24個比利》的主人公。醫生反覆評估,發現密里根體內的分裂人格竟然多達24個之多。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威廉·密里根(圖片來自endwize)

想要治好多種人格?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般來講,目前的治療手段以催眠為主,即通過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整合為一。事實上,後繼人格一旦形成,它就會強烈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療者不能去消除它,而應該注重它與主體人格的同一性,設法整合它們,使之像正常的情緒變化那樣操作。

具體的操作步驟是,治療師通過催眠患者來引出每一個分身,進行錄像和錄音,然後分析這些分身的產生原因。隨後,治療師分別催眠出每一個人格進行談判,、最終說服每一個分身:通過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你(分身)也是可以從中收益的。

然而,即便治療成功,患者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悄悄告訴你:其實,你的身上有5種人格

(圖片來自天極網)

隨著心理學家對人格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每個人都能有著健康陽光的心靈世界。(作者:孫東臨)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