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7月9日,星期一。

坐在办公室的C姐忙里偷闲刷到一则新闻——龙华金亨利二期面积大幅缩水,不能搭板、没有拓展,原本说好的88平米4房现在只剩1房,143平只剩2房。更要命的是无法承诺学位,2020年才交房,积分少攒好几分,备案价最低7.4万/平。即便如此,昨天还是有数百人顶着烈日在金亨利简陋的售楼部门口排队。

回想到12天前的华润城开盘,C姐觉得一切都很魔幻现实主义。

C姐并非投资客,她只想买房自住,如今的换房成本太高,作为一枚真真实实的刚需自住客,她必须要做长远考虑,这半年,新房二手房她看了不下30个。报纸上说,“深圳新房21连跌,半年降了147元/㎡!”这跌幅,随便一顿饭钱就赶上了,上半年深圳新房卖了12804套,没有一套属于C姐。

二手房价格未出现松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喊着要出台,这又给了不少卖家强烈的自信。

限价摇号、二次房改、利率普提、打包整售…深圳楼市走过了喧闹的2018上半年。

银行、政策、土地、市场…每一个变化都让C姐步步惊心。

深圳楼市的疯狂还在继续。

C姐的经历,也许正是你的经历。

土地

限售+租赁成供地主流

2018年2月1日,深圳土拍市场罕见地一口气拿出4宗宅地挂牌出让,但“自持70年+5年禁售”条件也极为严苛。

在楼市政策日益收紧的当下,2018年住宅用地「第一拍」,吸引30多家房企到场,现场来了300号人,热闹程度实属罕见。有业内人士笑称,这是深圳大半个地产圈提前拜早年。

最终,3宗70年自持地块被安居集团以雷霆之势拿下,另1宗5年禁售地块被中海拿下。

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只租不售、X年禁售越来越多,会给深圳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变化?电视上说这是政府在大力解决公共福利性住房问题,但C姐隐隐感觉到,以后商品房供应越来越少,买房会变成一件奢侈的事

打包整售

请给散户留条活路

2017年11月27日,红山6979商务公寓23亿一次性打包出售。2018年1月8日该项目再次出现大宗交易——168套办公产品备案均价79251元/平,总成交金额超17亿。自此,深圳开始了连锁打包整售现象

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其实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整售就开始在深圳不断发生。据戴德梁行数据统计,2017年录得商务公寓大宗交易总成交额约90亿元。除了商业公寓和办公产品被打包整售,越来越多的住宅也开始出现整售现象。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副董事长吴睿说,限价政策是核心原因,只要限价存在,整售就会继续,一手住宅市场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整售现象。

而C姐只想说,留给散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三价合一

二手遇冷、排队打新

3月28日,传了3个月的“三价合一”终于落地。新政后,受影响最大的是新政前为普宅、新政后属豪宅的二手房,税费增幅达到了356%。

C姐看中的南山前海路某盘77㎡三房,完美躺枪。当晚C姐紧急联系业主,表示不刀了,570万签约。谁知业主告知: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下手了。

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全深圳的中介当晚不打烊,有人房都没看就网签,“你带上银行卡,哪套业主在,咱们签哪套。”查征信、下定金、网签,各路人士为了赶在新规落闸前避开凭空多出来的税费,使尽浑身解数。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 受政策影响,深圳单周(3月26日-4月1日)开单量呈井喷式上涨,共2888套,环比增长96.9%。

抢闸下定过后,深圳掀起一小波违约潮。“误读政策匆忙下定,一夜损失5万定金”屡见不鲜。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周争锋律师说,新政实施后不足一周,已有数十个案例咨询如何解除在政策突击之前签署的合同,甚至有买家在新政实施的第二天就反悔了。

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份二手房500-600万总价段成交占比出现大幅度下降,降幅达3.5%。6月二手全市共备案6109套,环比下降8.6%。

二手遇冷给新房带来了机会。在新房限价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新盘,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开发商新项目的开盘和推售,也为后来深圳的摇号开盘、排队打新埋下了伏笔。

摇号买房

深圳仿佛一座赌城

深圳新房市场摇号购房的苗头,始于今年4月。

4月19日,蛇口新盘山语海获批,均价不到6万/平,近300购房者抢59套房,更传出“80万喝茶费”的消息。业内人士指出,限价+摇号,是未来调控的标配。

一语成“谶”。

5月26日,招商双玺发布销售方案: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公证处监督抽签。167套房,666个筹,中签率25.08%,开盘当天售罄。开盘现场,来了无业90后,也来了开淘宝的95后。

6月16日万科蛇口公馆开盘。这是深圳首次公证摇号,为避免暗箱操作,由前海公证处公开摇号,摇取选房顺序。194套住宅,吸引669组认筹,不到3小时售罄。

最吸睛的当属华润城润府三期。在这个躁动的盛夏,有人凌晨排队上天台,有人风雨排队离婚,C姐觉得深圳仿佛一座“赌”城

6月21日润三拿到预售,741套住宅备案均价8.55万/平,最低7.53万/平。22日,深圳暴雨,打征信、开房产证明、准备诚意金、离婚…全城都在排队。

26日,6776人通过资格审核,冻结诚意金135亿,这其中也有C姐一份力。28日清晨,中签率仅10.9%的900名幸运儿,迎着深圳湾的朝阳走进春茧羽毛球馆,开始选房。C姐摇到5000多号,无缘润三。

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9:00—17:32,8小时32分,741套房沽清。有人买到房望着高额回报狂喜,也有人因为最后一刻幸运上车落泪。

后海一名资深中介告诉乐居,购房者都排队“打新”去了,南山二手市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银根紧缩

首贷上浮15-20%成主流

受全国层面的楼市调控压力影响,2018年起,深圳银根一直处于收紧状态,额度紧、放款慢、利率上浮成为房贷最显著的特点。不仅主流银行放款缓慢,且房贷利率从取消优惠利率至上调10%,直至目前上调15%,购房优惠不断紧缩。

1月,深圳国有四大行首套住宅个人贷款普遍上调10%,二套利率普遍上调15%。

6月6日,深圳兴业银行执行首套住宅个人贷款利率上浮15%。

6月7日,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正式执行首套住宅利率从原来上调10%调至15%。

6月11日,深圳农业银行部分支行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15%。

7月5日,深圳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深圳招商银行、深圳交通银行、深圳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均执行住宅首套利率上调15%。

目前国有四大行中,仅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依然执行住宅首贷利率上调10%;商业类房产贷款利率各家商业银行分别上调至15%-37%,招商银行已暂停商业类房产贷款申请。

C姐算了笔账:在深圳购买一套总价500万的房子,首付3成,贷款350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即5.39%)、30年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每月还款19631元,总支付利息为356.74万。

如果按照首贷利率上浮至15%计算,利率调整后为5.635%,每月还款20170元,总支付利息376.12万元,相当于每月多支出539元,总利息增加19.38万元。

附 :深圳商业银行房贷利率情况(截至2018.7.5)

深圳刚需自述:买房6连击,这半年我是怎么过的

二次房改

人才房打6折也轮不上她

6月5日上午9:00,深圳发布“二次房改”意见稿,解决4大住房核心问题,决定了深圳未来30年的经济生命线,重要程度仅次于1988年的“一次房改”。

核心内容:

1、从2018年至2035年,深圳市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分别为2:2:2:4。

2、人才房打6折,安居房打5折,公租房租金打3折。

有人欢呼“住有所居”将逐渐成为现实,深圳不会因高房价、高租金而留不住人才,应届毕业生也能留在深圳。也有人隐忧,部分保障房申请者担心配售价会上涨,也有人开始焦虑自己的小户型可能会被套住。

而C姐觉得,人才房是轮不到她的,公租房、安居房也申请不了,真正能让她挑选的商品房是稀缺的,该买的还是要买

一年过半,

你是否也和C姐一样,

半年买房路遭遇6连击?

下半年你又如何打算?

我们评论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