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

臨床總有患者在問,大夫,我現在溼氣好些了嗎,我就會教給他通過看舌頭的變化對脾胃溼氣進行簡單判斷。如果你學習會我這些簡單方法,也可以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更深一步的掌握。

⒈舌體大不大。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

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舌體大小是溼氣重不重的一個標誌,一般舌體胖大為脾虛溼盛,所以在調理脾胃功能的時候,如果用了幾周的藥物或者食療,舌頭體積變小(或者恢復到正常大小),那麼就可以說你體內的溼氣在減輕。舌體大一般都有齒痕,齒痕也會隨著舌體變小而逐步消失。

⒉舌苔厚不厚。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

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舌苔一般正常是薄白苔,如果厚了的話,說明溼氣的多少,總體講,舌苔越厚,溼氣越重。所以觀察舌苔厚薄,可以判斷溼氣輕重。如果在調理過程中,舌苔越來越薄,那麼說明您的溼氣也越來越輕了。

⒊舌苔黃不黃。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

學會這4點,你也會通過舌象判斷溼氣舌苔黃白是溼氣是否向熱轉化的標誌,如果舌苔由白變黃,就是溼氣鬱結過久,轉化成為溼熱了。如果由黃變白,說明熱象退去。

⒋舌苔濁不濁。

舌苔的乾淨程度,有的人舌苔一看感覺膩,髒,濁,即便舌苔不厚,也不清透,是為濁。這是脾胃運化無權,脾氣升清功能下降造成,是脾胃虛弱的一個標誌,也是溼氣重在舌上的表現之一。如果在調理過程中,舌苔感覺越來越清爽,則是脾胃功能恢復的標誌。如果越來越濁,則是脾胃虛弱益勝。

以上幾點,要結合起來綜合判斷,臨床一種情況改善療效便以顯出,改善的點越多,療效越好。

我是中醫隨感,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