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妈倾心整理幼儿常见病看病记录,超详细攻略(收藏)

二宝妈倾心整理幼儿常见病看病记录,超详细攻略(收藏)

生病的是娃,糟心的是妈。

关于娃生病,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的妈妈都有一把辛酸泪。面对如山倒的疾病,如何根据病势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在家如何应对,是否需要就医等)又如何把握最佳就医时间(是静观其变,还是先发制人)?

基于哥哥从2岁到3岁差不多每月一到两病,到上了幼儿园的小型公卫事件连带妹妹的各种状况,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基于实践得出的经验。

>>从年初哥哥幼儿园班级甲/乙流关班说起

老师周二通告,发现班级有3个发烧患儿,加上之前发烧请假的小朋友,达到隔离的人数条件,需要对班级进行隔离。然而仅仅第二天,就有更多小朋友开始发烧。一周之内,30多个人的班级大概只有一两个娃幸免于难,其他全数中招。

这种时候,哥哥当然是中招的那个,在老师通告的第三天开始发烧。

因为之前妈妈们已经在微信群里积极交换信息,也得知了早先发烧的小朋友有化验出甲/乙流阳性的情况,所以怀疑这是一次传染性比较强的流感小规模爆发。因此哥哥发烧后我并不担心,因为:

  • 第一,发病原因已经很明确——幼儿园传染来的;

  • 第二,症状并不严重——只是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

  • 第三,已经基于已知信息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即在发烧当天立即去了家附近的私立医院

    选择私立的原因:

    一来正值流感季,公立医院人多排队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大,对大人小孩都是考验;二来,据悉多家公立医院达菲已经断货。

    虽然私立医院流感化验是阴性,但医生告知在发病初期是可能无法捕捉到流感病毒因子,而考虑到班级已经有流感爆发迹象,且达菲在患病初期(48小时内)吃比较有效,建议我们仍然用药。于是我当机立断让哥哥开始吃达菲。所以在“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阴影笼罩下的冬天,哥哥的流感有惊无险的过去。


但是,让我非常诧异的是,在幼儿园班级妈妈群里大家一直在交流流感的信息,居然还有妈妈说去了三次儿童医学中心,到第三次高热惊厥了才化验流感。此时即便验出来是阳性(确实也是)再吃药也是亡羊补牢了。我亦十分诧异在我转了好几篇关于流感的科普图文到群里后,还有妈妈在问奥斯他伟是什么。更加让我诧异的是,还有二宝妈妈问是不是吃了达菲就可以不用吃美林了。

如今网上的信息是太繁杂,但这是你的娃,一些最基础最基本最起码的常识和知识还是要有吧。即便是拿来主义伸手党,我都转到群里你还不点开看,那娃受苦又该怪谁?而另一方面,为什么会去了3次医院?每一次去医院,是不是都准确全面地告知了医生所有信息?比如这次,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是否就告诉医生班级已经有流感爆发的情况?看到有妈妈责怪医生处置不当,那如果信息没有充分沟通,又怎能指望一天看几百号患儿的医生做出正确的应对呢?

二宝妈倾心整理幼儿常见病看病记录,超详细攻略(收藏)

>>接着说说妹妹的几次发烧

妹妹最近在反反复复的倒春寒中烧了一波又一波。

3月的那次,烧的不高,但考虑到流感依旧肆虐,公立医院依旧人多没药(我自己去了一次,连阿奇霉素这种抗生素也没货)就还是去了私立医院,光想着让医生化验一下流感因子,结果英明神武的医生还给化验了支原体,检测结果是弱阳性。

回忆起哥哥当年去儿童医学中心,一开始低烧,化验出来没事,回家第二天发高,咳嗽加剧,再去医院,最后拍片,化验支原体的报告也不是立等可取,再上阿奇霉素,已然延误病情,且折腾的大人小孩都脱层皮。所以这次妹妹果断上了阿奇霉素,先发制人,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最近又烧过一次,上午一下子烧到近39度,还是担心怕是流感中招,但看她精神胃口都好,决定还是HOLD住再观察一下。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吃了退烧药压不下去,下午体温继续升高,想着去门口的社区医院验个血看一下,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没想到吃了泰诺林,下午到退下去了。可以少去一次医院少挨一针也好。

二宝妈倾心整理幼儿常见病看病记录,超详细攻略(收藏)

关于高烧交替用药

哥哥1岁多第一次发烧。

不确定是不是由于耳朵被什么毒虫叮咬红肿导致。当时急诊等了超过2小时,我们也没有给吃退烧药(其实药是有的)。排到之后医生让去验血,并告知尽快给药退烧。我们表示我们自己有美林/泰诺林后,

医生还给开了肝门给药的美林还是泰诺林,并告知我们双管齐下

于是哥哥体温骤降到37以下,没几个小时又再度反弹。

现在已经无法追究当初这个医生是出于什么考虑让我们这样用药,联想到最近发生的研究生滥用感冒药致死的事件,真是有些后怕。索性没有造成什么可见的严重后果。这里也想插播一下,关于交替用药

哥哥那个时候崔玉涛的书里有提出过可以交替用药,以降低副作用影响。

但现在更多的声音则是,每增加一种药,都会大大提升“吃错药”的概率,且对肠胃的负担也会增加。

且交替用药也是“可以”而并非“提倡”。

我个人的经验是,(纯经验主义)美林药效相对更强一点,所以如果体温高、起势快我一般会选择美林,如果体温下降,就隔6小时再给泰诺林,之后4小时再换美林。如果美林服用后4小时不到又再走高,则间隔4小时继续给美林。要注意的是24小时内不论什么药,合计给药次数不能超过4次。所以娃发烧真的是非常熬人,考验耐力和定力。

二宝妈倾心整理幼儿常见病看病记录,超详细攻略(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