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请花一秒,点击上方“关注”,也许有惊喜哟!]

/01/

和老同学约了一块儿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当我到同学住的小区门口时,却看到她正数落着低头不语的儿子。我还未来得及开口问原因,同学就先吐槽起来:“喝杯牛奶,他非要用勺子,结果搅来搅去把衣服都弄脏了,又得让我洗!

来到游乐园,同学的儿子看中了一辆赛车玩具,同学又唠叨起来:“不准买!家里那么多玩具,不是被你弄坏了就是买回去根本都不玩,简直是在浪费我的钱。

我看小男孩眼睛有点湿润,怕是再说下去就得哭了,便连忙阻止同学后面的话:“别说了,这会儿人多着呢。”

和同学交流育儿经验的时候,她常常说自己是个心慈手软的母亲,从来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教育,就算老公在带孩子时脾气上来了,她也不会允许老公动手打孩子,所以在他们家根本不存在暴力。

可是,同学忽略了,她的

“不停说教”也是一种暴力教育,只不过叫软暴力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遭受过软暴力。即使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在童年时也曾有过被软暴力的经历,但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反而还会把这种伤害心灵的教育继续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因为软暴力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所以它的潜在威胁常会被家长忽略,甚至是成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习惯”。但是,却能够给孩子带来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比如: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软暴力教育的孩子,在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的时也会不自觉的使用软暴力。更可怕的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他能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软暴力,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又会给身边的亲人、孩子带去伤害。

当孩子长期受到来自父母的软暴力,就很容易导致下面这些严重后果: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02/

孩子完全没有了自尊

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碰到一位妈妈正对着老师滔滔不绝:“我家宝宝其实在家挺乖的,但是他怕生,可能不敢主动和同学玩,还容易哭,胆子比较小……”

这位妈妈一直在和老师强调孩子的缺点,虽然说是为了让老师多照顾一下孩子,但是当着孩子的面大刺刺的说出来,已经很让孩子难堪了。当孩子拉扯妈妈的衣服希望她不要继续说下去时,妈妈还对孩子吼:“你干什么摆一副臭脸,又没打你打你!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没有打过孩子,已经是很“仁慈”了。但是,不避讳孩子,当众说出孩子的缺点、丑事,简直就是往孩子的自尊心上插刀子,让孩子更加害怕与人交往了。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闺蜜想要圆满儿女双全的愿望,可是天不遂人愿,一胎是男孩,二胎还是男孩。她常常和周围的人说:“两个男孩,真烦。小的还在吃奶不说了,大的皮得很,我就怕他给我闹事。”

这话被大宝听到了,而且听到了不止一次,于是大宝的心理开始慢慢转变。有一次孩子爸爸问大宝有什么愿望,大宝说:“我想变成女孩子,这样妈妈就不会烦心了。”

闺蜜听了老公的转述时,吓了一跳。她的那些话都是无心的,随便说说罢了,即使是两个男孩,也都是她的心头肉啊,但没想到却在无意中给孩子传达了消极的暗示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让孩子患病几率增加

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能让孩子生病?这不是危言耸听。

我有一个同事,但凡孩子做错了什么,她不打也不骂,但是会用犀利的眼神一直看着孩子,直到孩子跑回房间躲起来

孩子无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家长不愿意沟通,反而用“沉默”的态度去对待,只会让孩子感到很无助,孩子心里都不知道自己哪儿犯错了,以后要怎么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抑郁。

在绝大部分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

爸妈经常施加在孩子身上的4种“软暴力”,别说你没做过!

/03/

其实,和孩子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并不难,只要父母把孩子摆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要强制性的给孩子施加太高期望。

父母们不妨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在童年时,有没有做过什么事给自己留下了阴影,直到长大了也挥之不去。既然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在我们为人父母时,就应该尽量去避免。

软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没有伤痕,却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可以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当我们教育孩子时,应该将心比心,学会和孩子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