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BAT出来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吗?

不知不觉离开腾讯已经6年了,BAT各自都有自己离职人的社群,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

那些从BAT出来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吗?

进入BAT,就成功了一半吗?

在经济大势清冷之际,互联网大平台已经成为更稳定的去处,所以,看到有观点认为“进入BAT已然成功”,“离开BAT也是成功的基础”,不由感慨,其实BAT们因为已是庞然大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离职的就有数万人,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真的无法一概而论。特别是来自传统行业的视角,前几年曾妖魔化BAT,这几年又神化BAT,实在不够淡定。无需俯视,更无需仰视,曾在BAT大平台磨练过,又离职而去的小伙伴们,真的凭借金光闪闪的历史标签就可以功成身退吗?TA们都在做些什么,真实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笔者把小伙伴们分成了如下五类。

那些从BAT出来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吗?

腾讯的离职社群

第一类:创业成功

本来不想放在第一个讲这类伙伴,无奈BAT已成了创业团队有保障的信任背书,我不说,你也不信啊。好吧,我只是想说,这批人永远是只存在于金字塔尖的。当初还在腾讯时我们就讲课,希望大家不要离职创业,在大平台上“创建事业”比“创建企业”更有意义。但是,码农们热情如火的创业之心是拦都拦不住的,前赴后继离职的人里,创业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

腾讯离职人每年聚会时都会展示英雄榜,当然,百老汇和前橙会也不例外。摩拜单车的胡玮炜、分期乐的肖文杰、人人车的李健、神策数据的桑文锋、小电科技的唐永波、珍爱网的陈思,BAT创始人们的明星阵容,每隔一两年就更新换代。一波又一波创业英雄神话会给还在职的员工洗脑,所以,培训哪里能够挽回年轻的心?一年又一年,离职创业的还是会掉头绝尘而去,留下一地鸡毛。

但是,请记得这些人真的是少数,有些还是连续创业屡败屡战的主儿,绝对不是用BAT招牌就轻易圈粉,BAT背景只是从系统知识、资本背书、人脉资源几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起点,但绝不是一定能跑赢其他人。个中辛酸滋味,并不比其他创业者少。

第二类:创业投资

上述BAT派系创始人之所以更容易获得成功,能力人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大波老领导老同事进入了资本圈。特别是创业投资人必须拥有深厚的人脉,寻找项目,对创始人的了解,对业务本身的把握,都需要在大平台上充分熟悉过业务,那么,资本从BAT挖角也是再寻常不过的捷径了。

于是,一票BAT的小伙伴们去了大型创投。与此同时,在BAT功能身退的老伙伴们也纷纷进入了创投行业,以天使为多。帮助后来者,分享市场红利,做天使投资人不是最直接的吗?

阿里巴巴的吴泳铭、陆兆禧、王刚,百度的王啸、吴世春、王梦秋,腾讯的曾李青、刘成敏、吴宵光……大佬们太多太多,就不一一点名了。

如果说创业者们围绕着高调的光环,那么孵化TA们的投资大佬们,则是低调的幕后英雄,可望而不可即。谁让你没有在BAT尚未起飞的时候就加入,立下汗马功劳呢?

第三类:进阶打工

如果说前两类都是离职者中的极少数,加起来总占比不会超过1%,那么这第三类则要占到50%左右了。也就是说,BAT离职者中还是俗人多,有差不多一半的小伙伴选择了继续打工,也不排除创业折腾之后,再回去打工的。比其他人优势的一点在于,可以把大平台的经验、资源,带去新的东家,所以职位通常都可以有所提升,很多做到了中高管,所以称为“进阶打工”。

在BAT离职社群里,最大量的需求就是求职与招人,而这类需求也比投融资更易获得满足。无论是互联网一二线企业,还是上市公司的互联网业务部,在这一波“互联网化”的浪潮中,还是广泛需要人才的。业务前景不同,人才的流动性也高低不一,离职社群这个天然的生态,始终精准而有效。

这部分人基本是在沿袭本行,谈不上多么成功,却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市敲钟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同样有机会分享企业发展红利,获得财务自由。

那些从BAT出来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吗?

腾讯离职社群聚会时的创业企业榜

第四类:小公司辗转

现在说说第四类,在总体离职人中占比也在30%左右了。从大平台愿意跳去小公司,会有多种原因,比如创业小团队求贤若渴,再比如一些传统企业转型时招贤纳士,都有可能。也有可能是离职时比较被动,选择空间不大等等。毕竟这几年BAT们业务也一直在波动,并不是每个部门都能获得爆发式增长,反而有些项目会停滞下架,员工集体转岗。

并不是说BAT离职小伙伴们在小公司不能获得发展,但是要区分。如果是毕业后一直在BAT工作的小伙伴,岗位会高度细分,习惯了精细化协作,在小公司需要“面面俱到”,就会一时无法适应。通常小公司更愿意接受那些在BAT之前有过从业经验,或者离开BAT之后有过创业经验的小伙伴们,眼高手低的问题不会太严重,对项目的各个环节也会有所了解。

所以,BAT并不是有利无弊的,也会温水煮青蛙地让一些人失去市场竞争力,所谓“术业有专攻”真的更适用于大平台,而不是需要多面手的小公司。前几年非常流行从BAT高薪诚聘CTO,空降在互联网事业部,当大浪淘沙之后,雇主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种“水土不服”的情况曾经广泛存在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化阶段,如今许多雇主已经明白了“对症下药”,不可“有病乱投医”的道理。

回炉再造

如果说,从BAT离职是因为遭遇了天花板,但是后来又选择了回流,重新到BAT就职,是不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呢?这里就要追溯一下离职原因了,在职位、薪酬上遇到瓶颈无法提升,这是每个员工都有可能遇到的难题。相比之下,BAT们在福利待遇方面还算更紧跟市场节奏的,如果在BAT都会难忍,那么到传统企业就更无法解决了。

但是,也有些小伙伴选择离开,是因为业务问题,比如所在的业务部门没有发展前途,而内部调动又不被领导准许。在业务发生变化之后,特长更能够发挥,通过离职组织推荐回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也有一些小伙伴是因为创业项目失败而选择回流,比起盲目跳槽,原公司的企业文化也许更契合自己,这是理性的原则。

这种回流有时也未必是回到同一家企业,比如腾讯的小伙伴回流到百度,百度的小伙伴回流到阿里等等,虽然几家企业的氛围会有所不同,始终属于同一个圈子和层面,适应起来会容易得多。当然,一旦回流到原公司,就不能在离职社群里继续厮混了哈。

说了这么多,其实BAT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中,还是一道很有价值的门槛,一次有机会接触到更先进科技圈的跳板,和“同学群”一样,有种标签化的天然亲近感。圈外的小伙伴,如果有进入BAT的机会,还是暂时不要考虑“一入侯门深似海”的纠结,而选择先接入这个有数万小伙伴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