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BAT出來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嗎?

不知不覺離開騰訊已經6年了,BAT各自都有自己離職人的社群,儼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

那些從BAT出來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嗎?

進入BAT,就成功了一半嗎?

在經濟大勢清冷之際,互聯網大平臺已經成為更穩定的去處,所以,看到有觀點認為“進入BAT已然成功”,“離開BAT也是成功的基礎”,不由感慨,其實BAT們因為已是龐然大物,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離職的就有數萬人,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真的無法一概而論。特別是來自傳統行業的視角,前幾年曾妖魔化BAT,這幾年又神化BAT,實在不夠淡定。無需俯視,更無需仰視,曾在BAT大平臺磨練過,又離職而去的小夥伴們,真的憑藉金光閃閃的歷史標籤就可以功成身退嗎?TA們都在做些什麼,真實的生存狀況如何呢?

筆者把小夥伴們分成了如下五類。

那些從BAT出來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嗎?

騰訊的離職社群

第一類:創業成功

本來不想放在第一個講這類夥伴,無奈BAT已成了創業團隊有保障的信任背書,我不說,你也不信啊。好吧,我只是想說,這批人永遠是隻存在於金字塔尖的。當初還在騰訊時我們就講課,希望大家不要離職創業,在大平臺上“創建事業”比“創建企業”更有意義。但是,碼農們熱情如火的創業之心是攔都攔不住的,前赴後繼離職的人裡,創業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

騰訊離職人每年聚會時都會展示英雄榜,當然,百老匯和前橙會也不例外。摩拜單車的胡瑋煒、分期樂的肖文傑、人人車的李健、神策數據的桑文鋒、小電科技的唐永波、珍愛網的陳思,BAT創始人們的明星陣容,每隔一兩年就更新換代。一波又一波創業英雄神話會給還在職的員工洗腦,所以,培訓哪裡能夠挽回年輕的心?一年又一年,離職創業的還是會掉頭絕塵而去,留下一地雞毛。

但是,請記得這些人真的是少數,有些還是連續創業屢敗屢戰的主兒,絕對不是用BAT招牌就輕易圈粉,BAT背景只是從系統知識、資本背書、人脈資源幾個方面有了更高的起點,但絕不是一定能跑贏其他人。箇中辛酸滋味,並不比其他創業者少。

第二類:創業投資

上述BAT派系創始人之所以更容易獲得成功,能力人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大波老領導老同事進入了資本圈。特別是創業投資人必須擁有深厚的人脈,尋找項目,對創始人的瞭解,對業務本身的把握,都需要在大平臺上充分熟悉過業務,那麼,資本從BAT挖角也是再尋常不過的捷徑了。

於是,一票BAT的小夥伴們去了大型創投。與此同時,在BAT功能身退的老夥伴們也紛紛進入了創投行業,以天使為多。幫助後來者,分享市場紅利,做天使投資人不是最直接的嗎?

阿里巴巴的吳泳銘、陸兆禧、王剛,百度的王嘯、吳世春、王夢秋,騰訊的曾李青、劉成敏、吳宵光……大佬們太多太多,就不一一點名了。

如果說創業者們圍繞著高調的光環,那麼孵化TA們的投資大佬們,則是低調的幕後英雄,可望而不可即。誰讓你沒有在BAT尚未起飛的時候就加入,立下汗馬功勞呢?

第三類:進階打工

如果說前兩類都是離職者中的極少數,加起來總佔比不會超過1%,那麼這第三類則要佔到50%左右了。也就是說,BAT離職者中還是俗人多,有差不多一半的小夥伴選擇了繼續打工,也不排除創業折騰之後,再回去打工的。比其他人優勢的一點在於,可以把大平臺的經驗、資源,帶去新的東家,所以職位通常都可以有所提升,很多做到了中高管,所以稱為“進階打工”。

在BAT離職社群裡,最大量的需求就是求職與招人,而這類需求也比投融資更易獲得滿足。無論是互聯網一二線企業,還是上市公司的互聯網業務部,在這一波“互聯網化”的浪潮中,還是廣泛需要人才的。業務前景不同,人才的流動性也高低不一,離職社群這個天然的生態,始終精準而有效。

這部分人基本是在沿襲本行,談不上多麼成功,卻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上市敲鐘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同樣有機會分享企業發展紅利,獲得財務自由。

那些從BAT出來的人,真的都成功了嗎?

騰訊離職社群聚會時的創業企業榜

第四類:小公司輾轉

現在說說第四類,在總體離職人中佔比也在30%左右了。從大平臺願意跳去小公司,會有多種原因,比如創業小團隊求賢若渴,再比如一些傳統企業轉型時招賢納士,都有可能。也有可能是離職時比較被動,選擇空間不大等等。畢竟這幾年BAT們業務也一直在波動,並不是每個部門都能獲得爆發式增長,反而有些項目會停滯下架,員工集體轉崗。

並不是說BAT離職小夥伴們在小公司不能獲得發展,但是要區分。如果是畢業後一直在BAT工作的小夥伴,崗位會高度細分,習慣了精細化協作,在小公司需要“面面俱到”,就會一時無法適應。通常小公司更願意接受那些在BAT之前有過從業經驗,或者離開BAT之後有過創業經驗的小夥伴們,眼高手低的問題不會太嚴重,對項目的各個環節也會有所瞭解。

所以,BAT並不是有利無弊的,也會溫水煮青蛙地讓一些人失去市場競爭力,所謂“術業有專攻”真的更適用於大平臺,而不是需要多面手的小公司。前幾年非常流行從BAT高薪誠聘CTO,空降在互聯網事業部,當大浪淘沙之後,僱主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這種“水土不服”的情況曾經廣泛存在於傳統行業互聯網化階段,如今許多僱主已經明白了“對症下藥”,不可“有病亂投醫”的道理。

回爐再造

如果說,從BAT離職是因為遭遇了天花板,但是後來又選擇了迴流,重新到BAT就職,是不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斷呢?這裡就要追溯一下離職原因了,在職位、薪酬上遇到瓶頸無法提升,這是每個員工都有可能遇到的難題。相比之下,BAT們在福利待遇方面還算更緊跟市場節奏的,如果在BAT都會難忍,那麼到傳統企業就更無法解決了。

但是,也有些小夥伴選擇離開,是因為業務問題,比如所在的業務部門沒有發展前途,而內部調動又不被領導准許。在業務發生變化之後,特長更能夠發揮,通過離職組織推薦迴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也有一些小夥伴是因為創業項目失敗而選擇迴流,比起盲目跳槽,原公司的企業文化也許更契合自己,這是理性的原則。

這種迴流有時也未必是回到同一家企業,比如騰訊的小夥伴迴流到百度,百度的小夥伴迴流到阿里等等,雖然幾家企業的氛圍會有所不同,始終屬於同一個圈子和層面,適應起來會容易得多。當然,一旦迴流到原公司,就不能在離職社群裡繼續廝混了哈。

說了這麼多,其實BAT在如今的就業環境中,還是一道很有價值的門檻,一次有機會接觸到更先進科技圈的跳板,和“同學群”一樣,有種標籤化的天然親近感。圈外的小夥伴,如果有進入BAT的機會,還是暫時不要考慮“一入侯門深似海”的糾結,而選擇先接入這個有數萬小夥伴相親相愛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