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師」之名!零錯誤畢設,攜隊參賽奪頭籌,這位高校教師「超讚」!

在大學生的高校學習生涯中,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知識豐富,為人師表,不僅可以在課業上引領前行的方向,在生活經驗上也會傾情奉獻。若把師心比作什麼,磁石或許是最合適的。

師心一片磁石針,不指學生不肯休。在西安理工大學就有這樣一位備受學生愛戴的教師——潘秀珍。

以“師”之名!零錯誤畢設,攜隊參賽奪頭籌,這位高校教師“超讚”!

潘秀珍老師,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鋼結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加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基金1項,主持西安理工大學博士啟動科研基金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17篇,主講本科生《鋼結構》、《工程結構荷載與可靠度設計原理》、《空間結構》課程,曾多次帶領學生在畢業設計、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獲獎。

畢業設計: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談起畢業設計,學生總會叫苦連天,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畢業設計是需要下功夫的。它不但在各方面考察學生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更考驗學生的鑽研精神,不怕吃苦、勤于思考、且具有一定創新能力才能完成一份優秀的畢業設計。對於學生來說確實是一份巨大的挑戰,以鋼結構為課題的畢業設計來說,鋼結構需要的計算量十分巨大,要求學生要有不服輸的精神,要肯付出,要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潘老師在設計院有八年的工作經驗,這意味著老師比學生對於問題的看法更具有深度、給出的意見也更具指導意義,但這並不是潘老師曾多次帶領學生在畢業設計上取得優異成績的根本原因。

“我要求他們零錯誤。”如此認真負責的態度,才是潘老師與她的學生取得成績的關鍵。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提起畢業設計,潘老師的學生這樣說:“比起關注畢業設計完成的進度,老師更注重我們在進行研究時遇到的問題,每週都會有兩次例會,潘老師獨特的一點在於這兩次例會中總是有一次是她為學生解答問題、審議圖紙的會議。潘老師對於問題思考的深度以及零錯誤的要求,無不是我們在學習道路上的榜樣、無不是金玉良言。”

在畢業設計中一等獎的分數曾比第二名高出五十分之多,其中潘老師認真負責的態度可見一斑,“魔鬼藏在細節之中”從不是一句空話。

結構設計大賽:說不出的痛

潘老師在談到結構設計大賽時頻繁的說這麼一句話:”結構設計大賽是我說不出的痛“。結構設計大賽算是土木建築工程最高的賽事了,為此潘老師沒有少費心思。她的學生陳浩帶著感慨說:“當時條件非常艱苦,而且當時大家都沒有經驗,只能一點一點來,通常要忙到半夜十二點多,老師也不離開,和我們一起調試、改進項目,現在條件好一些了,當時確實大家都付出了很多,不單單是消耗了大量的時間,最重要的還是精力。”

以“師”之名!零錯誤畢設,攜隊參賽奪頭籌,這位高校教師“超讚”!

結構設計大賽是需要師生共同完成的,老師多半充當幕後指導的人物,在對學生們遇到的困難作出指點之後,只能看著學生們完成具體的搭建。第一次比賽中儘管條件艱苦,但付出諸多努力之後奪得頭籌,拿下陝西省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的一等獎。第二次比賽便暴露了一些問題,只拿下三等獎。首先是學生仍是與老師的溝通不及時,其次便是老生常談的實踐問題。對設計圖的理解不足、缺少應變能力是比賽失利的重要原因。若想要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

以“師”之名!零錯誤畢設,攜隊參賽奪頭籌,這位高校教師“超讚”!

參與過多次結構大賽的趙健康說:“在實踐中進步、永不放棄、同甘共苦是比賽教會我的。在比賽中,潘老師總是替我們解決後勤工作,出發時總是在日常生活問題上多有叮囑。”互相體諒、互相配合、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對於朝夕相處的師生來說,溝通問題便能解決。其次便是時間問題,學生總是經驗太少,對於很多從沒有接觸過或是很少接觸的學生來說,缺少的並不是經驗,而是產生經驗的機會,令人扼腕的是,幾乎所有學生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學生對於結構大賽這種土木建築工程最高的賽事表示僅為聽說過,而在平常的學習中鮮有動手的機會,實踐問題,需要從根本上解決。

本科教育的稱職者

知行合一,比起老師的認真負責、學生的艱苦奮鬥,這四個字尤為重要。潘老師畢業設計、結構大賽所遇到的問題時,總是說希望能有一個興趣小組的教育機制,在學生入學時便能培養實踐能力,不但是為各項比賽未雨綢繆,更是為了學生的日後發展、學習打下基礎。應當為之付出努力,不負教師之名。

潘秀珍老師,不論是在指導學生於結構設計大賽方面還是畢業設計方面,都秉著認真負責、無微不至的態度教導學生,都以為學生答疑解惑為第一要義。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潘秀珍老師無愧於本科教育的稱職者,無愧於“師”之名!

以“師”之名!零錯誤畢設,攜隊參賽奪頭籌,這位高校教師“超讚”!

潘秀珍老師只是西安理工大學傑出師資中的一個縮影。西安理工大學是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院校。

長期以來,西安理工大學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秉承“祖國、榮譽、責任”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知行統一”的辦學理念,培養了近二十萬名各類專門人才。以潘秀珍老師為代表的一批高素質、高知識、高水平的高校教師,正引領著理工學子邁著堅實的腳步向前!

獲取更多校園資訊,歡迎關注“西安理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源於西安理工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