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时代,人人无隐私可讲,揭秘第三方公司窃取个人信息出售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开始变得互联网化,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讲,每天都需要与互联网接触。从最开始的各种缴费麻烦手续,变成了互联网的一键缴费,智能时代的来临,让我们不再需要东跑西跑。甚至在近两年外卖行业,以及打车行业,住酒店等等,都能通过手机提前安排,这样一来给我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虽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互联网面前,我们都变得开始无隐私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被监视着。简单的举个例子,我今天买了一套房子,而从明天开始,我将有可能收到卖家具的电话,装修公司的电话,这些电话无疑就是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了骚扰。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公司都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呢,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这不仅让人想想都觉得可怕啊。

在大数据时代,人人无隐私可讲,揭秘第三方公司窃取个人信息出售

近期,小编看到了深圳卫视的新闻,小编刷新了对个人隐私的新认识,那就是在互联网面前人人都无隐私。最近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刘先生,接到了一个骚扰电话,对方准确的说出了刘先生最近在关注股市,并且下载了一个跟股票有关的APP软件,登录时间说的非常准确,并且总会收到一些关于贷款的短信和电话,而碰巧刘先生确实也有需求,这让刘先生一下子慌了神。起初刘先生以为手机遭到了监控,于是联系了媒体进行曝光,然而事情却没有刘先生想的那么简单。

根据这种情况,刘先生表示,自己并未在相关平台注册过,也未留下过电话,那么这些平台是如何得知刘先生的电话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些电话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声称是某平台的客服,因为浏览过的问题,现在对用户进行回访。然而很多网友接到此类骚扰电话,对相关的APP进行投诉,结果此类APP表示并未做任何回访。并且所接到的骚扰电话,确实存在引流到其他平台或者其他公众号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出真的不是此类APP泄露的用户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人人无隐私可讲,揭秘第三方公司窃取个人信息出售

因为事情存在蹊跷,经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专门抓取个人信息进行倒卖,由此产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因为通过互联网搜索或浏览此类相关消息的大多数都是有需求的人群,因此可以称为是精准的客户信息。根据深圳卫视新闻所报道,记者询问到相关负责人的业务情况时,相关负责人竟声称可以截取电话记录,以及一些网站的相关数据,然后在对此进行筛选,将浏览次数较多的用户筛选出来。

除了这些行业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在淘宝搜索一些相关的商品之后,在访问其他的APP时,就会推送出一些相关的广告。而实际上这种现象较为泛滥还是网贷行业,近两年以来,很多网友因为申请过两笔贷款之后,每天都会收到关于贷款的短信。如果信用较好,有过贷款案例的用户,很有可能每天高峰期都能收近几十条的审核通过短信,以及一些多少贷款额度以通过等等引人注目的营销短信。

在大数据时代,人人无隐私可讲,揭秘第三方公司窃取个人信息出售

实际上更明确一点的说,互联网被装满了监控,我们所作的一切,都遭到了监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成为了鱼肉,个人隐私成为了廉价可笑的东西而已。但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还是不错的,比如我们今天结婚,明天就能收到各种婚纱短信,试玩婚纱过后就会有婴儿产品的电话,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减少掉很多时间去了解其他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