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那年是由哪位將軍率領阻擊日寇的?

騰衝匯客廳

中國遠征軍先後兩次入緬作戰,第一次是1942年,十萬國軍精銳跨出國門與英國軍隊聯合作戰,大敗;第二次是1944年滇西反攻作戰(緬北反攻1943年提前開始),大勝。提問似乎有些模糊,其實不然,因為第二次入緬是一路高歌的進攻戰役,阻擊戰只能發生在1942年,兩場極為重要的阻擊日寇戰鬥,分別是:戴安瀾孤軍死守同古城、宋希濂千里馳援惠通橋。

(中國遠征軍副總指揮杜聿明)

同古阻擊戰。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指揮序列非常複雜,軍委會參謀團林蔚、中緬戰區司令史迪威都可以指揮遠征軍,而在遠征軍總指揮羅卓英尚未到職時,由副總指揮杜聿明代行職權,他又直接對蔣介石彙報工作,造成令出多門。杜聿明指揮第五軍(杜兼)、第六軍(甘麗初)、第六十六軍(張軫)十萬大軍踏出國門時,駐緬英軍主力第17師在仰光以南被殲,英軍已放棄緬甸首都狼狽撤退。

為掩護遠征軍主力到達和展開,第五軍之機械化第200師一馬當先,由戴安瀾少將率領於1942年3月7日抵達緬甸中部重鎮同古,隨即與日軍第55師團先頭部隊遭遇,“同古阻擊戰”打響。由於英軍一味撤退,而中國遠征軍主力需要步行到達,第200師萬餘人馬即成孤軍奮戰,從3月19日起獨自抗擊日軍柳田晃中將第55師團主力的進攻,重挫日寇。3月28日,日軍增援部隊渡邊正夫中將第56師團到達戰場,第200師再與近5萬日軍血戰三天後,在新22師邱清泉的接應下於5月30日突出重圍後撤。同古保衛戰歷時十二天,第200師斃傷日軍近5000人,海鷗將軍揚名域外。

(第五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

史迪威協調中英聯軍先後策劃了曼德勒會戰和密支那會戰,而英國軍隊嘴上答應,卻一心撤往印度,使兩次戰役組織全部流產。當英軍全部撤離後,實際上形成了中國遠征軍單挑日軍第十五軍的局面,日寇四個師團(18、33、55、56)也是十萬人,但是徹底掌握著制空權,考慮到1942年中日軍隊素質的差距,中國遠征軍只能撤退回國。

結果日軍奇襲臘戍和密支那,切斷了遠征軍向東、向東北迴到滇西的兩條道路,關鍵時刻,手中掌握四個主力師和軍直屬部隊約6萬人的杜聿明沒了一戰的勇氣,下令部隊放棄重裝備鑽進野人山,這是他軍事生涯的一大敗筆,彼時密支那日軍只有兩個聯隊5000餘人,他本可以一股作氣衝過去。



怒江阻擊戰。

中國遠征軍一部(新38師)撤往印度,主力陷進了芒芒野人山,從緬東到滇西的諾大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日軍隨即揮師撲向雲南邊境,一旦滇西淪陷,昆明必將不保,大西南則危在旦夕。而重慶軍委會能夠調動的兵力卻少的可憐,隨著遠征軍失敗,整個雲南只有關麟徵第9集團軍和宋希濂第11集團軍,關麟徵所部駐防滇南與越南日軍對峙,根本不敢擅離;第11集團軍雖下轄兩個軍,第六十六軍編入遠征軍已經在緬甸被打垮,第七十一軍主力還在四川,駐防昆明的僅有一個預備第2師。

千鈞一髮之際,宋希濂的老部隊第七十一軍第36師進入雲南,蔣介石親自下令調動昆明地區所有能徵集到的共計500輛汽車,運送第36師千里馳援怒江東岸。1942年5月5日,日軍便衣隊出現在怒江唯一的橋樑“惠通橋”西面橋頭,中國守軍及時炸燬橋樑。日軍隨即組織武裝強渡,約一個大隊的兵力過江建立橋頭堡,形勢萬分危急,值第36師師長李志鵬率部趕到,冒著對岸敵人炮火投入戰鬥,壓縮日軍到江邊。5月7日,宋希濂將軍趕到保山成立指揮部,次日組織全師發起總攻,激戰二日,除少量日軍逃回對岸外,大部被消滅在怒江東岸,危機稍緩。



(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

惠通橋戰役雖然規模不大,但宋希濂能以不足一師兵力,阻止了乘勝追擊的日軍鋒芒,挽狂瀾於既倒,意義卻非常重大。數日後,第七十一軍主力到達沿江佈防,日軍再不能越過怒江一步,雙方自此對峙長達兩年之久。期間由新38師和新22師組成“X部隊”在印度受訓,怒江東岸的“Y部隊”逐漸加強到近20萬大軍,經過整訓並大部換裝美械。

1944年5月11日,駐雲南的“Y部隊”在衛立煌統一指揮下,分七處強渡怒江成功,亮出了第二次入緬作戰的復仇之劍。


度度狼gg

歷史不敢亂說來個簡介吧,

遠征軍出國作戰是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2年,由衛立煌(未到任)、羅卓英指揮,底下3個軍由杜聿明等指揮,兵敗野人山的就是這一批。

1943年以後,遠征軍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駐印軍,包括新一軍和新六軍,指揮官是孫立人和廖耀湘;二是國內的遠征軍部隊,指揮官是陳誠和衛立煌。部隊包括11集團軍和20集團軍,下轄2,6(軍長黃傑),71,53,54和第8軍(軍長何紹周)。這其中,新一軍和新六軍在1946年進入了東北戰場,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打響,新1軍、新6軍等5個軍援馳錦州。26日,5個軍被圍在黑山、大虎山附近約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經過激烈戰鬥,至28日拂曉,新1軍和新6軍被消滅。

  第2軍1947年進入中原戰場,1949年9月編入20兵團序列,12月在四川起義。

  第6軍(軍長黃傑),抗戰勝利後被撤銷番號。下轄的三個青年軍201,202,204師分別被整編為旅。

  71軍進入東北戰場,指揮官就是血戰四平的陳明仁,繼任軍長劉安琪。

  第71軍轄第87、第88、第91師,何應欽中央軍,美械裝備。

  1947年2月三下江南戰役中88師全軍覆沒,後重建。

  1947年6月東北夏季戰役中87、88、91全軍覆沒,後重建。

  1948年3月東北冬季戰役中88師再次全軍覆沒,後重建。

  第七十一軍軍長劉安祺,1948年3月劉他調,向鳳武接任軍長;該軍轄第八十七師,師長熊新民,1948年9月熊升任副軍長。黃炎任師長;第八十八師,師長彭鍔,1948年3月該師在四平被殲,彭逃出,後收拾殘部編入新編第八軍;第九十一師。師長戴海容。該軍在遼西被殲。向鳳武等被俘。

  53軍進入東北戰場,1948年11月,周福成在遼瀋戰役中率53軍官兵投誠。

  54軍,1946年夏,國丵民黨第54軍從青島登陸,進攻山東解放區,打通膠濟鐵路,54師36旅在萊陽給華野13縱造成很大損失。 1947年增調東北戰場,1948年11月初錦州解放,廖耀湘兵團被殲。該軍自葫蘆島撤退至徐州,歸徐州“剿總”直屬。12月初編屬第六兵團。北上增援被阻後撤往上丵海,次年6月上丵海被人民解丵放軍解放後又撤至奉化、臨海。後經解丵放軍進攻,略損失一部,全軍主力退到金門。所轄3個師。第八師,師長周文韜,1948年12月施有仁接任師長。第一九八師,師長劉金奎,1948年3月張純接任師長。1949年1月楊中藩接任師長;暫編第五十七師,由交通警丵察總隊改編而成,朱茂榛任師長,1948年春拔隸第五十四軍,後廖定藩接任師長,9月改為第二九一師。1949年6月上丵海解放,第54軍撤至臺灣,是國軍中唯一建制完整地撤至臺灣的部隊,成為臺丵灣國軍主力。1952年,第54軍番號撤銷。

  第8軍,先是到了青島,進入山東戰場,之後參加了淮海戰役,1949年1月10日被殲滅。它的指揮官就是李彌。

  後來第8軍又重建過,又被消滅,殘部就是後來進入金三角的那支部隊。


widyp

1942年2月,中國組成遠征軍,下轄第5軍、第6軍和第66軍,新38師編入第66軍建制。

4月孫立人率新38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

4月17日,英緬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等部被日軍阻攔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18日凌晨,孫立人親自從曼德勒趕往前線指揮113團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19日至午即攻克突破了日軍防線,解救英緬軍及難民、政府官員、傳教士、記者等七千餘人。此戰經新聞媒體宣傳,得到全球注目。仁安羌一役,孫將軍以卓越的指揮殲滅強敵,解救英軍第1師之圍,其智勇兼備,將略超人之處,實足為盟軍楷模。

仁安羌戰後,新38師掩護英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撤往印度,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與史迪威並令各軍向西撤入印度,而國民政府則令全軍向北返回雲南。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杜聿明選擇回國,孫立人奉命率新38師為第5軍殿後。杜聿明見滇緬公路上的密支那已被日軍佔領,急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雲南,並要求新38師繼續殿後。

孫立人當即表示反對,認為繞過密支那經野人山路途較遠,且道路艱難,渺無人煙,給養困難。而目前遠征軍尚有4個師,不如集中兵力,趁敵立足未穩,奪回密支那,沿滇緬公路回國。杜聿明則認為側翼第6軍及第66軍均已潰散,反攻屬於天方夜譚,而全軍在自南向北的綿延戰線上向西轉向等同自殺,必須抓緊時間在雨季前撤回國內。孫立人拒絕服從杜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司令官羅卓英的命令,率新38師向西撤往印度。撤退途中,部隊裝備不但沒有損失,還收容了數以千計的難民和英印散兵。

5月底,孫立人率新38師到達印度邊境,部隊到了近印度的山上休整。


deforum

@widyp 已經把遠征軍的構成講得很清晰了。不過他漏掉了一個重要人物:鄭洞國將軍。

現在的人說到遠征軍的功績,提起最多的還是孫立人和廖耀湘。但在當時,他們都只是鄭洞國將軍的下屬。

1943年初,鄭洞國受命擔任中國駐印軍新1軍軍長,下轄孫立人新38師和廖耀湘新22師。

該軍最初是由1942年春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失利後退入印度的新38師、新22師組成的,以後又由國內空運補充了大批兵員,當時均駐在位於印度加爾各答西北的蘭姆珈營地,接受美軍的裝備和訓練,為爾後反攻緬北,打通滇緬國際交通線做準備。

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在中國駐印軍的指揮權問題上,有著尖銳的矛盾。史迪威堅持中國駐印軍必須置於他的完全領導之下,不允許重蹈上次入緬作戰因指揮系統混亂而失利的覆轍。蔣介石則希望通過美援來壯大國民黨軍隊的力量,改善國內正面戰場抗戰的局面。但他不會同意將軍隊完全交給一個外國人來控制。

鬥爭的結果,蔣介石被迫同意放棄任命一位駐印軍副總指揮的打算,而是在總指揮部之下,成立新1軍軍部。鄭洞國就任新1軍軍長一職,實際上是兩人相互妥協的產物。

鄭洞國到任之後,除了身邊的警衛排,無權指揮任何一支部隊。他的責任僅限於掌握軍隊紀律,鼓舞部隊士氣。史迪威甚至不希望他常到前線去,因為那樣會增加他與部隊接觸的機會。鄭洞國將軍為此只好派遣身邊的作戰參謀們經常到前線各部隊當中去,而前線各部隊長也非常希望藉此機會加強與軍部和國內的聯繫。

為了使鄭洞國能名正言順地聯絡駐印軍各直屬部隊,重慶軍委會後來專門任命他兼任了駐印軍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

按史迪威將軍最初的設想,中國駐印軍營以上軍官都要由美方人員擔任,如同英國在印度的軍隊一樣。為此他從美國調來三百餘名軍官,準備接替中國軍官的職務。這種將中國軍隊視為殖民地軍隊的做法,理所當然地遭到中方的斷然拒絕。史迪威只好將這些美軍軍官分散到部隊中擔任各級聯絡官。美軍聯絡官的權力很大,有時不通過同級中國部隊長便調動軍隊,以至引起中國駐印軍官兵的強烈不滿和抵制,曾幾乎釀成流血衝突。後經鄭洞國等中國將領的抗議,史迪威才對他們有所約束。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鄭洞國在印緬戰場的處境十分艱難。他既要千方百計地搞好與盟方的關係,又要小心翼翼地維護國民政府和中國軍隊的尊嚴和利益。還要顧全大局,努力調解和平息部隊中對盟方的不滿和憤恨情緒。

據說,一向處事溫文爾雅、不溫不火的鄭洞國,有時也難以忍受美國人的輕慢和無禮,曾兩次飛返重慶,面見蔣介石,要求調任回國。蔣先是大罵,繼而溫言撫慰,總之是要他為了“黨國”的利益,繼續忍耐下去。

以後雙方共事久了,彼此的信任程度逐漸加深,史迪威將軍慢慢轉變了對鄭洞國和孫立人、廖耀湘等中國將領的看法,大家有了一種相互信任、患難與共的感覺。正是這種相互的尊重和信賴,才使中國駐印軍在整個緬北反攻戰役中,始終保持著指揮上的基本協調和統一,這是後來取得戰爭勝利的基本保證。

1944年8月,中國駐印軍的新38師、新22師,與反攻戰役開始後陸續空運到印緬地區的新30師、第14師、第50師,奉命編為新1軍和新6軍,美國將領史迪威仍任駐印軍總指揮(10月以後由索爾登將軍接任),併成立副總指揮部,鄭洞國升任副總指揮。

數月後,因國內戰局吃緊,新6軍奉調回國,新1軍則繼續前進,先後攻克了敵重兵防守的重鎮八莫、南坎、芒友,於1945年1月下旬與中國滇西遠征軍會師於中國邊境城市畹町。至此,中印公路全線打通。3月底,新1軍又相繼佔領貴街、新維、臘戍、細包等要點,全部肅清了中印公路沿線及周圍地區的日軍,歷時一年半的緬北反攻戰役乃告結束。緬北反攻戰役的勝利不僅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說,鄭洞國將軍對中國抗戰的貢獻是絕對不能被遺忘的!

參考資料:《鐵血儒將鄭洞國:中國抗日名將鄭洞國圖傳》


團結出版社

抱歉,近現代史相關資料,因為各種原因難以真實獲取。本人沒怎麼研讀。 就我知道的來說 :遠征軍雖名將雲集 但大致分為三個派系 陳誠系 如 新一軍 新六軍 王耀武(沒有到崗) 廖耀湘 , 何應欽系 如 杜褘明(遠征軍副司令) ,戴安瀾 獨立派系 如鄭洞國(遠征軍總司令) 孫立人 陳明仁。遠征軍人數前後約10-20萬左右。 全美式裝備 ,官兵素質大多有小學文化以上,伙食後勤訓練參照美軍,舉個類子 士兵的野戰鞋的鞋帶都是美國提供。 戰況:前期 基本是潰敗 損失在5-7萬左右 ,一部過野人山回國 有國民黨老兵回憶 在野人山死亡約3萬,一部由孫立人率領抗命退進英屬印度 損失約五千。 這個階段和日軍作戰 人頭交換比1:4左右。 後期 換美式裝備美國教官訓練,並增兵後,戰鬥力大增。和日軍交換比 為1:1。表現突出的 廖耀湘 孫立人 戴安瀾(大勝後在戰場被流彈打中陣亡),這幾支部隊, 在解放戰爭中 都是蔣介石的急先鋒,開戰之初 四野 二野遇到他們都要繞道走。 後來都讓解放軍收拾了。可以說國民黨五大主力沒了,國民黨也就沒了。 回頭說 遠征軍的歷史任務是打通保衛滇緬公路 確保中國大後方 ,這個確實是實現了。有個朋友曾經問我,新一軍 整編74師(軍) 和解放軍38軍 41軍比哪個強?我覺得就當時軍與軍單挑,可能國民黨強點 ,系統作戰配合指揮官藝術的話,解放軍強。哈哈 本人非專業,業餘愛好 輕噴。


心魔光影

1942年春末夏初國軍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約十萬七千人開赴緬甸,目的阻擊日軍,保護滇緬公路,保障中國大後方物資運輸暢通。總指揮衛立煌(未到任),後由羅卓英任總指揮,杜聿明任副總指揮,史迪威任東亞戰區總參謀長。第200師先頭到達緬甸苗眉,東瓜(音譯)一帶與敵展開戰鬥,多次打敗來犯之敵。第38師在孫立人師長帶領下,以1000多人在仁安羌解救被日軍圍困多日的7000多英軍,孫立人由此一戰成名。由於出國急促,情報不準,緬奸出賣,日軍增援加強,遠征軍開始撤退,指揮部內意見相左,杜聿明為首的一心要回國,最後造成非戰鬥減員極其嚴重。以史迪威、孫立人為首的撤往印度,就近盟軍支援物資進行整訓。

將近一年多的整訓後,1944年夏開始反攻。國內整訓的由衛立煌任司令官,沿怒江賽格以上20集團軍由霍揆章指揮,渡過怒江翻越高黎貢山,沿途一路戰鬥,攻打騰衝縣城駐守之敵。潞江壩以下由宋希麟將軍指揮第11集團軍攻打松山、龍陵一帶駐守之敵。駐印軍方面,整訓時先由羅卓英指揮,後是鄭洞國,再後來新38師擴編成新1軍,軍長先是鄭洞國,後為孫立人;新22師擴編成新6軍,軍長廖耀湘。一路自緬北孟拱河谷開始自北向南殲敵至仰光。


霧鎖清秋7

遠征軍組建是41年12月,入緬是42年三月初。其實三月初入緬也不正確,93師一個加強團1月便到了緬東,但這個團一直未和鬼子接觸。就遠征軍的指揮問題是一本爛賬,說不好是誰在指揮,軍隊實際控制在副總指揮杜聿明手裡,但他受命於羅卓英,還得服從亞歷山大和史迪威的指揮,而遠征軍中有一個以林蔚任團長的參謀團,直接為蔣介石負責,杜聿明也得聽他們的,很多時候,蔣介石還直接向杜聿明下作戰命令。所以,就遠征軍的指揮權問題得具體到每一場戰鬥中去具體分析。且遠征軍內部也分兩派,親美排和忠蔣派,杜聿明為代表的一直在竭誠為蔣介石效命,而以羅卓英和孫立人為代表的又和美國人走得很近。所以很多時候遠征軍是令出多門,仗打得一塌糊塗也就不奇怪了。


菜鳥2077

四二年初,由羅卓英為司令官,杜聿明為副司令官,率第五軍,甘麗初第六軍,張珍第六十六軍共十萬遠征軍入緬。在緬甸與日十五軍四個師團,經同古會戰及曼德勒會戰,須給日軍重創,但仍不支,主力由野人灣撒退回國,因野人灣一路為無人區,環境氣候的惡劣,使撒退軍隊死傷甚重。另新二十二師廖耀湘所部及孫立人三十八師,撒至印度,稱駐印軍,後累徵兵,以補充駐印軍,由美國裝備和訓練,反攻時,一路由緬甸殲滅日軍,打回祖國,並殲滅了盤踞在雲南的日軍。家堂兄曾系駐印軍補充軍普通一兵,他曾訴及此段軍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