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的生理性病害有哪些?有沒有什麼好的防治方法?

土家么妹娃


桃原產於我國西北的陝甘地區,分佈廣泛,在北緯23°~45°的範圍內都有栽培。自古以來,桃作為五果之首(桃、李、杏、棗、慄),受到人們的喜愛。

桃樹為多年生植物,桃園的科學管理是防止桃樹各種生理性病害、生產出優質高產桃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桃樹生長過程中,常常會伴隨著各種生理性病害,如桃果的裂核、裂果、日燒、縮果及再植障礙等。下面我來為題主回答這個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裂核現象

桃果實的裂核,過去並不為人們所重視。隨著桃果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精品桃果生產技術的推廣,桃果的裂核現象已很普遍,應引起果農的重視。

1.裂核的時期:桃果實的裂核有兩個時期。第一期是在核尚未木質化時發生在核的內層,果實大概1克左右,該期裂核大部分能癒合,幼果期與正常果外觀沒有區別,疏果時難以發現,但成熟後都是變形果。第二期是在硬核開始後1個月內發生,主要是從硬核開始10天左右,核內維管束斷裂,組織壞死或雙胚由於養分水分輸送急劇變化,桃核沿縫合線裂核,產生變形果。

2.裂核原因:裂核果通常是由於桃幼果異常膨大引起的。早熟品種出現裂核,是由於桃核在未完全木質化時,即進入果實的第二次迅速生長期,由於果實迅速膨大,果核受到向外的拉力而開裂。在開始硬核時,凡是能促進果實迅速增長的因素,或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如過早疏果、霜凍、連陰雨或大量灌水、環割環剝主枝、空氣乾燥、葉面蒸騰大量水分等原因都會引起裂核。套袋有加重裂核的趨勢。

另外裂核還與品種本身遺傳特性有關,如清水白桃的裂核率達34.1%、白陽的裂核率24.1%為易裂核品種。

3.裂核症狀:桃的裂核主要是沿核縫合線裂開,也有從核腰部斷裂現象,從果把處或去除果肉可明顯看見果仁。早熟品種的裂核果大部分能夠成熟,而晚熟品種則常脫落即6月落果和採前落果。裂核果味淡,易引起種子黴爛而降低其商品價值,不耐貯運,不宜罐藏加工。

4.防治措施:疏果時要保留中等偏大果,異常膨大果要疏除。另外疏果時要分幾次逐步進行,不可過早一次定果,不能留果過少,保持合適葉果比;注意硬核期絕對不能疏果,對易裂核的桃園,基肥要儘可能早施(9~10月份),萌芽肥、花後追肥不施。對生長勢偏弱的桃樹,在新梢停長期增施氮肥;進行土壤改良,設置排水溝和排水暗管,防止硬核期出現連陰雨或高強度降雨,硬核期前適當灌水,硬核期間1周未降水,應輕灌一次,防止土壤水分急劇變化;長放修剪,輕剪為主,確保樹冠內部光照均衡;選擇透光率高的白色或黃白色果袋進行套袋。


(二)裂果現象

一般從桃果實硬核期結束開始發病直到成熟前,以第二次果實膨大始期發病最多。主要在果面產生一條或多條裂縫,有的沿背縫線縱裂,從梗窪裂至頂部,深可見桃核;有的胴部橫裂,縱橫交錯,形狀不一;有的在向陽面灼傷處呈龜裂狀。裂縫遇雨極易被一些雜菌汙染,致使果實腐爛。

1.病因及發生特點:裂果病是一種生理病害,與品種的遺傳特性有直接關係,早中晚熟品種都有發生,但以晚熟品種最重;一般油桃比水蜜桃發病重。主要是由於水分供應失調造成。土壤黏重、瘠薄地塊容易導致該病發生。久旱遇雨和日燒是造成裂果的主要因素。

2.防治對策:加強土壤管理,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合理灌溉,滴灌和微噴灌是理想的灌溉方式,可以為桃生長髮育提供較穩定的土壤水分和空氣溼度,有利於果肉細胞的平穩增大,可減輕裂果;果實套袋,套袋為桃果實增加了一層保護膜,無論天氣如何變化,果實則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而且套袋後果實的成熟度均勻一致,增加了果肉和果皮的彈性,可以減輕裂果;適當噴藥,從落花後1.5個月左右開始,10~15天1次,連噴2~3次B可溼性粉劑500~800倍,可基本控制裂果病。



(三)縮果病

縮果病是一種新生理病害中晚熟品種多有發生,目前已發現嚴重縮果病的品種有川中島白桃、重陽紅、中華壽桃、寒露蜜等大果型晚熟品種。

1.發病症狀:果實成熟前2周內發病。縮果初期,果肩和梗窪處出現菱縮,生長停止,梗蒂處出現離層,隨後大多脫落,也有少數品種長時間掛在樹上不掉。

2.發病原因:凡土壤黏重的園地,縮果情況較重,沙壤土一般縮果較輕。縮果病與樹勢有很大關係。幼旺樹樹勢過強的縮果病嚴重,但樹勢過弱,縮果亦較多。徒長性結果枝上的果實容易出現縮果,而枝條較細、斜平或自然下垂的,縮果率較低。桃園通風透光條件差,縮果病重。果園密閉,生長後期降雨多,加上土壤黏重,是桃縮果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水肥管理上偏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及無灌溉條件、土壤水分變化較大的桃園結出的桃果不但色澤差、風味淡,而且縮果病重。土壤有效性鈣含量嚴重不足,果實缺鈣也會引起縮果病發生。

3.防治對策:選擇土壤通氣性好的沙壤土建園,對土壤黏重的桃園,採取深翻擴穴、壓沙改土、秸杆還田、多施有機肥等措施進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適當補充化肥和微肥。儘量避免使用純氮肥,特別是生長前期要控制銨態氮的施用,防止對鈣、硼等元素的吸收產生拮抗作用。採用滴灌或微噴灌,均衡土壤溼度;在果實生長後期要注意排水,採取明溝或暗管排水,避免桃樹受灣。加強樹體管理,確保樹勢中庸。經常夏剪,保持冠內通風透光,且層次清楚;適當多留果,以果壓冠,使葉果比適中。

葉面噴鈣對縮果病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桃果實中的鈣絕大部分是在花後1個月內即桃果實的第一次果實膨大期吸收的,鈣是難以移動的元素。在果實生長後期,果實迅速膨大,鈣的含量也相應降低,如不給予補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鈣症狀。花後到硬核前是補鈣的關鍵時期,可葉面噴施氨基酸鈣或氨鈣寶等鈣製劑2~3次。必要的話在果實生長中後期,可再葉噴2次。


(四)日燒

1.日燒病發生症狀及其原因:桃樹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下,遭受強日光照曬,果實和主枝的向陽面會受到局部傷害,出現日燒。

果實日燒會在果實向陽面出現圓形、較大的蒼白色病斑,繼而病斑變淡褐色至褐色病死。病斑邊沿不明顯、表皮堅硬,有凹陷不深入果肉,只限於表皮層。一般一個果實只出現一個日燒斑。輕者在局部稍有凹陷並在凹陷處提前軟化。較重者病斑常1/3~1/2果面。日燒的果實易感染灰黴病、炭疽病等病害,完全喪失商品價值。

主枝日燒多發生在6年生以上的桃樹,大枝的向陽面出現樹皮粗糙、暴裂。嚴重的影響主枝以上枝條、葉、果的正常生長,縮短掛果壽命。受到日燒的大枝易成為多種病蟲寄生繁殖的場所,給病蟲防治帶來很大的困難。

受日燒的桃果和大枝是因為枝條分佈不均勻、內膛枝稀少主枝和果實長時間暴曬於強日光之下。一般幼樹發生少,老樹衰弱樹多發,橫生的大枝和土壤乾燥及乾旱年份易發。日燒多在6月下旬開始發生。

2.預防日燒的對策:選擇耕層深厚的地區建園,夏季進行土壤覆蓋,防止土壤過分乾燥。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促進樹勢健壯,提高樹體抗逆能力。乾旱季節及時灌水,保證土壤供水均衡。大枝的附近或背面配置小枝或小結果枝組,防止夏季直射日光長期照射。對大枝背上或附近的新梢採取擰枝和拉枝遮蔭防日燒。縮小主枝和側枝的開張角度、徹底防除枝幹病蟲害和葉片病蟲害,防止早期落葉病的發生、大枝塗白,大剪口塗保護劑、避免修剪過重,保證果實適當遮蔭,防止陽光直射果實、選擇質量合格、透氣透水性良好的果袋,不用礦蠟處理過的果袋等對防止日燒都有較好效果。



(五)桃樹再植障礙

1.果樹再植障礙:在同一果園中,果樹挖除後又重新栽植同類或同種果樹,再植樹會產生被抑制生長,或發生嚴重的病害。此種現象又稱連作障礙或叫忌地現象。

2.桃樹再植障礙的表現:幼樹表現生長停滯或衰弱,葉片失綠,枝幹出現流膠,產量低,壽命短,或生長几年後突然死亡。但也有無異常表現的。

3.桃樹再植障礙發生的原因:前茬作物桃樹在生長過程中或衰敗時,殘留物分解產生毒物,如扁桃苷分解產生氫氰酸使桃根致;土壤物理性質發生變化,抑制根系伸長,如土壤酸鹼度異常等或土壤化學特性發生變化,造成養分失去平衡,如某些營養成分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的分佈失去平衡,某些特需營養元素成不可給態或過剩等;根腐線蟲、根瘤線蟲和病原物增多也會引起再植障礙。

4.桃樹再植障礙的對策:新建園時避免前作是果樹尤其是桃樹。前作是果樹時應先深耕整地、清除果樹殘根,儘量避免再在原栽果樹位置栽樹,定植穴要大,直徑和深度為1~1.2米,如有條件,最好換土,每個定植坑要按40~60千克/米施足腐熟有機肥。每年每畝增施發酵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以上,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土壤拮抗菌的增殖;合理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提高桃樹抗病能力;施用石灰或磷肥調節土壤酸鹼度等。

給土壤進行消毒,常用的土壤消毒劑為溴甲苯、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D-P混合劑(二氯丙烯與二丙烷和三碳烴混合而成)或福爾馬林等燻蒸土壤。效果最好當數氯化苦,使用時向定植穴每30平方釐米注入5毫升的氯化苦,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30天后揭膜,再過30天后再定植即可。

【我是鄂硒農技,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加關注,可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你們的點贊,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