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愛情悲劇

白居易的愛情悲劇

久別偶相逢 俱疑是夢中 即今歡樂事 放盞又成空

白居易寫有很多情詩,有些詩寫的其實是他自己的經歷或者說裡面有他的影子。

白居易11歲那年,他的家鄉發生戰亂,父親白季庚就把他們帶到了他任官的地方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

白居易在符離生活了16年,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玩伴,鄰家之女叫湘靈。

湘靈比白居易小4歲,長得活潑可愛,清秀的就像一縷晨風,湘靈還懂音律,會背很多有名的詩賦,二人形影不離。轉眼間白居易已經19歲了,湘靈也到了15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兩人之間漸漸地萌發了愛情。愛情也讓兩人之間有了點羞澀,白居易就想天天見到湘靈,天天和她在一起。白居易曾寫了一首詩《鄰女》,追敘了十五歲的湘靈,讚美湘靈的美麗和她悅耳的嗓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朦朧渴望的情感。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苦苦相戀了好幾年,兩人的感情已經很深了,但是二人誰也沒有說出口。他曾經考慮過和湘靈結婚的事情,但是湘靈家太窮了,門第太低,他知道這是一個門檻。

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已經27歲了,為了自己的前程,在父親的幫助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找他的叔叔。一路上白居易的腦海裡都是湘靈的影子,他一邊走一邊用詩寫下對湘靈的思念。其中有三首非常著名,分別是《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

一. 《寄湘靈》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干獨自愁。

二. 《寒閨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三. 《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由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與湘靈17年的相處和8年的相戀,他們之間深深地情感。這一離別不但苦苦相思,而且門第的觀念讓他們只能相望而不能互抒心扉,最後表示了願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懇切願望和無奈。

貞元十六年(800年)初,29歲的白居易進士,回符省親期間,他懇請母親要和湘靈結婚,但他母親門戶觀念極重,拒絕了。無奈之下,白居易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

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33歲的白居易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回到符離,白居易再次苦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這一次,他的母親不但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並且在全家遷離時,也沒有讓他們見面。湘靈是個淳樸的姑娘,她能做的也只是遠遠地望著漸行漸遠的白居易。

婚姻無望,讓白居易痛苦萬分。到了長安以後,白居易和他的母親力爭,並以終生不結合他母親抗爭婚,這期間他把他對湘靈的思念寫在詩歌裡,其中《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是這段時間的代表作。

一. 《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二. 《感秋寄遠》 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三. 《寄遠》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但是,白居易的母親再也沒讓白居易和湘靈見面,也不讓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湘靈。

貞元二十四年(公元808年),在母親以死相逼的情形下,37歲的白居易經人介紹才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婚後,白居易對湘靈的思念一點也沒有減。這一期間,他寫出了《夜雨》、《感鏡》等思念湘靈的詩。

一. 《夜雨》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二. 《感鏡》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815年,44歲的白居易蒙冤被貶到江州,任職途中,他和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這個時候的湘靈已經40歲了,仍未結婚,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白居易寫下了他那首感人泣下的詩《逢舊》。後來研究者經過考證,白居易親身經歷的這段悲劇般的愛情為他創作《長恨歌》打下了基礎。

一. 《逢舊》 久別偶相逢,俱疑是夢中。即今歡樂事,放盞又成空。

白居易53歲那年,他由杭州刺史調任洛京,途中經過符離,去看湘靈,然而原來他們居住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湘靈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了。

從此以後,白居易再也沒有見過湘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