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是哪里来的?

佛灯1

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元帅麾下的第四野战军,也就是四野,是解放军序列里人数最多,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人数高达百万的四野大军自然也需要数量极为惊人的武器来装备。那么,如此庞大数量的武器装备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捡洋捞,也就是拾取日寇所以留下来的武器。在日军仓库和民间搜集日寇所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从我军进入东北开始就一直在进行。

由于日寇统治东北长达14年,而日本关东军及其附属的汉奸部队数量也超过百万,再加上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时日军败得极为迅速,因此,除了被苏联缴获的日军武器,日寇遗留在东北的武器数量也极为庞大。这些武器最终都成为了四野的装备。


第二,苏联移交给四野的武器。关于前苏联将缴获的日寇武器移交给四野的事情,不同的资料提供的数据差距极大,虽然数量上有很大争议,但是,包括采用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苏联曾将缴获日寇的武器提供给四野,则确有其事。

我军进入东北后,苏联从本身利益出发,对我军的部队态度时好时坏,对于日寇在东北所建立庞大的工业基地和机器设备,也基本拆除运至苏联,宁愿在苏联搁置报废,也不愿意增加中国的工业实力,可见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也因此,苏联虽然移交给四野武器,但是鉴于苏联的反复无常,这种方式不可能成为四野的主要武器来源。


第三,自己组织生产制造武器。得益于张作霖和日寇的建设,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种类最为齐全,交通最为便利,工人数量最多,工厂最为完善的地区。依靠这些有利条件,四野对兵工厂进行大量建设和恢复生产。

当时武器制造主要有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就是大连,中国兵工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就是当时大连炮弹厂的领导。大连生产的炮弹,也从海路大量支援山东解放军。第二个地方就是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界处,这个地方也是南满、北满主要的军火生产基地。而第三个地方则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带。


第四,这要归功于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了。东北当时集结了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几十万大军,这些大军自然也是最精锐的美械装备。但是在林彪的指挥下,四野节节胜利,国民党大军不断被歼灭。国民党军队的美械装备自然也就成为了四野的武器。国民党先后被四野歼灭上百万大军,这些大军的武器自然也成成为了四野的装备。

蒋介石的国民党大军不但为四野输送武器,而且还“附赠”兵员。被俘的国民党士兵在经过教育后不断的加入四野,这些训练有素的原国民党士兵,也成为四野最主要的兵源之一。


鸢飞九天2018

不是苏联提供的也不是缴获日本的,而是前苏联直接将日本遗留下来的武器转让给了东北野战军。

当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个时候中国东北对于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来说都是一块儿至关重要的战略地盘,对于我们来说,不用说了,东北可以连接前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与前苏联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纽带,与此同时,中国东北还遗留下来大部分重工业所需要的资源以及机械,这些遗留下来的老东西或者说宝贝促成了在我国建国以后,东北长期的为我国重工业输入新鲜的血液,有了这些东西,才有了今后成家立业资本。

对于蒋介石来说,拿下中国东北,控制我党的发展的范围,同时拿下中国东北以后,他可以更好地处理与前苏联之间的关系,至少前苏联和共产党之间存在着一个中国远征军这样一个大的阻碍。

因此敌我双方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不停地向东北这个地方靠拢,蒋介石利用美国人的航空母舰,还有美国的飞机不断地将他最精锐的中国远征军全套美卸装备全部送到了中国东北,从苏联人手里不停地完成交接仪式,(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占领了东北大部分的大型都市以及交通线。

当然,解放军也一直努力的在解放中国东北,从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不断地从各个解放区抽调骨干以及优秀的干部去中国东北,有的走路上通到山海关进入中国东北,有的直接从海上进去,走路的大部分可以隐藏起来,所以没有被前苏联红军给抓到,但是走海路的确遇到了很多尴尬的问题,比如说前苏联红军正好撞见了他们在偷渡。

我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上面的一个老兵跟我们讲起了当时遇到的一种情况,为了能够方便地使得他们从海上进入中国东北,都是很多解放军都是武器放在另一艘小船里面,然后人坐着另外一艘船,两船分离一起行动,结果跑到旅顺港以后直接就被苏联红军给抓了。

苏联红军一看,哇,整个人穿的破破烂烂的,还这么大规模的偷渡过来认为他们不是好人,因此直接把他们给拘捕了起来,你说武器前苏联红军看不上眼,因此全部倒在了海里,或者是直接扔进了仓库里面当烧火棍儿,当时这一批老兵心里是很紧张的,因为根据上头的命令,他们是不能跟前苏联红军产生正面冲突的,对于前苏联将怎么处置他们,他们心里是感到十分忐忑的。

结果这个时候斯大林的命令下来了,说这一批人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苏维埃有好的战友,要求当地的前苏联红军要好好的招待他们。

结果前苏联红军一听,哇!亲人啊,好东西全部端上来,大家一起分享,然后一看你们武器太烂了,行,啥都别说了,仓库里面日本军队留下的武器要多少有多少,能搬走的全搬走,我们眼睛都不眨一下。

那批解放军一看哪见过这么多的好东西,能够见到一两把三八大盖就已经算的上是逆天的运气来,结果这一次一看全都是三八大盖,再加上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有的人甚至连粮食都没带,直接抱起家伙就跑了,前苏联不停地将大批量的缴获日本军队的武器交由我东北野战军。

对于前苏联来讲,日本人留下来的军队足够的多,因此他们也不需要将自己的武器送给东北野战军,而且如果前苏联真的明目张胆地将大批量自己的武器交给东北野战军的话,首先,东北野战军他本身的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前苏联红军所使用的武器全都是按照欧洲人的体型所涉及的中国的体型并不适合运用这款武器,第三,中国如果使用这种武器与美国交恶的话,那么前苏联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所以行苏联方面交给中国的武器几乎全部都是日本方面的武器,日本在中国东北饲养了几十万的关东军,武器数量方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初步武装我东北野战军。

在接下来,东北野战军首先完善了我解放军关于后勤补给以及军事武器装备生产线的建设,由于东北留下了很好的底子,所以在发展军工方面产业的时候,东北野战军所面临的阻力要比其他野战军要小得多。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还不断的从国民党手里拿到大量的美械装备, 当时东北野战军跑在沈阳街头,有一批国民党的士兵兴高采烈地冲过来说解放军同志,你们在长春拿到了美国送给蒋介石最大的口径的36门炮中的18门,今天我们把剩下的18门也一起送给你们。

就这样,东北野战军才能完成解放战争时期百万大军入关的壮举,谁又能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曾经只有不满10万人,衣衫褴褛破破烂烂的进入中国东北。


漩涡鸣人yy

前苏联方面公布的资料是,一共向四野和前身东北野战军、东北民主联军提供有七十万步枪,一万两千挺机枪,四千多门各种炮以及六百辆坦克等,目前国内对这个数量没有全面、精确的统计,对这个数字的支持与反对都无从谈起。

苏联人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队之手,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时,击毙日本关东军数量是八万三千人,被俘近六十万人;截止1945年,伪满洲军队的数量是十五万人,内含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等多种技术兵种。两个数字一加,可知关东军和伪满军的兵员数量在八九十万左右。

打响三大战役之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前,四野的兵力达到了一百零三万,这个数量与关东军和伪满军的数量大致相同,从理论逻辑上看来,武器装备数量也应该比较接近。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东北民主联军也以“捡洋落”这种苏联默许的方式,从民间零星搜集,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补充。

四野的弹药补给主要则是来源于自建的兵工厂,东北第一个自建的兵工厂在珲春,其子弹厂等基础的机器和技术人员都来源于日本的遗留,没有苏联人的支持和默许,兵工厂也不可能顺利的把人员、设备等物资从延吉和其他地点搬到珲春。苏联控制的大连兵工厂里产出的重型炮弹,更是在淮海战役中啃掉黄维兵团的利器。

苏联支持、默许山东解放区等地的十几万大军从水陆两路进入东北,其控制的水路必经港口大连,更是数次坚拒国民党军队登陆,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未来辽沈战场上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兵工厂的日本技术人员和野战医院的日本医生、护士群体,为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历来现实

渠道有很多。

首先就是苏军提供。当时在二战末期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关东军开战,在短短20天的战斗中击败了日本关东军,俘虏了大量的日军,同时也缴获了很多日军武器,包括步枪、机枪、火炮以及大量弹药等。但是苏军有强大的工业体系保障,自然用不上这些武器,最终都被交给了当时前往东北地区的八路军(尚未更名)、东北民主联军等共产党当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其次就是修复、收集。日本战败后,其很多兵工厂、仓库等荒废,很多武器也是被扔到了荒郊野外。当时的军工部门人员竭尽全力去收集损坏武器、零部件等,在日本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修复,同时也从各地收集了很多较为完好的武器以及很多弹药,这对于当时的四野来说也是很宝贵的。

缴获。自从解放战争开打之后,四野也一直在不断和国民党军作战,而这些作战大多是四野胜利,因此就能获得很多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大量歼灭国民党军的精锐,因此获得了很多105火炮等重武器。同时,在不间断的剿匪作战中,也经常能获得不少武器。

自行生产。四野进入东北之后就立即开始建立军工厂,不过由于技术不足,主要生产的是子弹、炮弹这些弹药,自行生产的武器不是很多,最多也就是掷弹筒等这些比较容易制造的武器。


战争之王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急忙派出接受大员,都在内地趁机搜刮汉奸的财富,以及日本人留下的财富,我党却派了10万大军包括大批政工干部从陆路和海路向东北浩浩荡荡地进军。

甚至新四军第3师从苏北都往东北赶,基本上都是缺衣缺枪缺弹的队伍,不得不佩服党内高层的战略眼光,东北是天然粮仓,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得东北者得天下。

东野攻打锦州,集中500多门重炮猛轰国军阵地,守军司令范汉杰中将东躲西藏,本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因没有重炮,徐总只好采取土工作业,挖地道炸城墙,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城拿下,对照一下,东野打锦州,耗时一天多时间,可见武器的作用有多大。


东北野战军,也即1949年初,经整编后的第四野战军,其武器装备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各地入关部队随身携带的轻型武器:但限于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小型迫击炮等装备,没有榴弹炮等大炮和战车等重型武器装备。

二:东野发动群众,在城乡各地收集来的枪炮和战车:10万大军到了东北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到城市和乡村,发动群众到处寻找枪支和大炮,到1947年2月,步枪、驳壳枪自不必说,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共收集了大小火炮700多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三:东野总部从苏军那里要来一批枪炮: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东野总部给苏联最高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要求弹药支援,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东野,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

四:东野建立自已的军工企业,自造枪炮和弹药: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在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建起了军工厂,造了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后又开办了多家兵工厂,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

五:战场上缴获对手的武器装备:战场上收缴武器装备,历来是我军装备的主要来源,解放战争时,老蒋就是运输大队长。

此外,我军刚进东北时,运用了一些外事手段,从苏军手中接受了几个日关东军的军火库,三八大盖、歪把子轻机枪还是搬出来不少。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4月1日于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推送,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国平军史

有网友问四野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四野的武器主要有三大来源,缴获,收集和生产等三个来源。我们先说收集,杨奎松引用苏联资料曾经说过,苏联一共移交了关东军武器步枪70万支,机枪12000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还有879座军火弹药库。

但是整个移交过程,是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初,并不是一次就全部交付的。另外,还有自己到处搜集的武器,比如,在抚顺收集了20余门高射炮,在沈阳抢出几辆坦克,在抚顺、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辆汽车。

到牡丹江以后更派人四处搜山,先后收集了上百门山、野、榴弹炮及各种零件近万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3个榴弹炮团,并由南满炮兵旅拨来一个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大队、一个战车大队。”

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其中,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300余门。

在1945年秋季进军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抽调了一批搞后勤和军工生产的干部奔赴东北,想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支援前线需要。当时主要生产山炮炮弹,迫击炮炮弹和子弹。

最后就是缴获,从1946以后的3年,缴获榴弹炮192门,野战炮122门,山炮354门,步兵炮61门,战防炮307门,平射炮109门,迫击炮1137门,机关炮129门,高射炮69门,高射机关炮20门,火箭筒670具,60迫击炮5707门,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各种枪械856276支。

四野一个师基本能保证1万余人,非常重视师长的运用,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这样四野的战斗力一直很巩固,不仅老部队的1、2、6、3、4纵非常出色,后来陆续编进来的主力纵队7、8、9、10纵乃至5、11、12纵都有上乘表现。

到了大决战的前期,四野12个纵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均衡,这是其他野战军所做不到的。四野大军入关后,每个纵队近6万人,装备精良,几乎顶得上某些野战军的一个小兵团。

四野歼灭的对方精锐部队也比较多,包括了新1军,新6军,新5军,新7军,第71军等等都是精锐部队。


深度军事

四野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可以说这和四野的装备是离不开的。

日军70万关东军的装备几乎全部被四野缴获,加上东北军工体系以及苏联的援助,使得四野在短时间内便极大的提高了作战能力。

而且林彪将军在在锦州的时候,用的就是典型的苏联战术,集中500多门重炮,以集团化的模式进行步炮结合,步坦结合。四野能有如此战斗力,离不开林彪将军。


当年苏联进攻东北关东军,仅仅几天时间里就摧毁了日军的抵抗意志。而这时候八路军高层就开始了同苏联的接触,并且在日本投降后,派出了20万人的部队直接奔赴东北,其领帅就是林彪。这支部队也就是四野的前身,是四野战斗力的保证。在到达东北之后,这支部队不像国民党忙着收缴伪军日军武器,而是直接占领军工厂,并且接收苏军的占领区仓库。依靠苏军的支持,一共获得超过7000多门各种型号的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900多门重炮。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林彪占领了中朝边境附近的军工厂,都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可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炮弹和子弹,还有可以养活几百万大军的粮食。缴获了这些家产后,林彪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苏军把关东军俘虏中,那些高素质的炮兵、坦克兵、空军教官留下来,目的就是让这些日军教会自己部队。为此还建立了空军学校、炮兵学校。

有了这些家底,林彪的阵地战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林彪在苏联养伤期间,见识了什么叫做火力,什么叫做现代化的阵地战。所以在火力运用和战术突击上,林彪要强于其他将领。何况当时苏军索性给了四野一个人情,那就是把苏军的一些重炮、榴弹炮留给了林彪,还帮助其升级了军工厂。



四野出关之后,连蒋介石都惊叹这是一支出关的猛虎,四野的整体作战水平,军事素养远远强于同期的其他部队。所以四野几乎都是阵地战的主角,攻坚战更是四野的拿手好戏,国民党的美械部队在四野面前都不值一提,毕竟有装备不会用是硬伤。国民党的军官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陆战,就如同日本关东军同苏军一样。苏军的作战模式已经领先日本,就算给关东军最好的装备,他们也发挥不出来。

喜欢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谢谢!


小司马迁论史

林彪元帅一生只会打战,不会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印象里的他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的,而且对于部下,林彪向来都是有点威严的,所以长时间林彪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东北的时候,四野人才,怪才居多,各个人才在开会之前总要寒暄一番,但是林彪一来就鸦雀无声,林彪给各个将军们讲述战术的精义。将军们对于林彪的信任和尊敬是与日俱增。

在四野,有两个人能和林彪谈得来,一个是罗荣桓,一个是刘亚楼。今天讲讲罗荣桓。

罗荣桓是毛主席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事政治参谋天才,井冈山时期,罗荣桓就是后勤保障和政治工作的好手,毛主席在前线指挥大战,罗荣桓发展兵力和粮食。政治工作。

长征时期,林彪作为军团长,军事一把手,先后和好几任的政委闹情绪,毛主席把罗荣桓调任到红一军团,这才好转,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和罗荣桓都是配合无间的。林彪向来性子高傲,但是对于这个罗政委林彪是打心里佩服。

东北作战期间,林彪初期失败而北归,率领着7万大军,但是过了三个月,7万大军变为30万精锐,这就是罗荣桓的功劳,在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到了100万军队,罗荣桓功不可没,而且百万大军南下打锦州,多么大的后勤补给呢,罗荣桓一个人负了全责任。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毛主席让罗荣桓担任军委参谋长,林彪还老大不情愿呢。

罗荣桓从战争期间身体就不好,患有很严重的肾病,辽沈战役之后,罗荣桓几乎师累虚脱了,但是他只休息了几天就继续工作了。建国后,罗荣桓继续工作在63年左右逝世,林彪打破自己不出门的原则亲自为罗荣桓主持葬礼。这在林彪的一生中师绝无仅有的。

四野在东北初期是接受了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之后自己办学校,办工厂,发展军工。


历史大家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野战军总兵力大约104万,拥有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大炮约3000多门。

抗战结束时,陕北中央一共向东北派遣了十几二十几万部队。当时的目的就是抢占东北。

在强占东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时间就成了最致命的一个要素,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赶到东北,派往东北的军队基本上都没有重武器。

它们自身携带的轻武器就是他们作战的基础。

第二个来源,就是通过各个渠道收缴的武器。

因为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有一些武器散布在东北各地。缺少武器的东北野战军不得不到处去搜寻武器,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但数量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当时东北有很多土匪,在土匪手中,各式的枪械都有。东北野战军派出不少军队,配合地方政府围剿土匪。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枪支弹药。

因为苏联红军的进攻比较迅速,日本人有部分军火库来不及处理,东北的战事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东北野战军派出大量的士兵,在当地老百姓的配合下,找到了一些军火库,得到了不少的枪支。

但仅仅拥有以上的武器,对付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在东北战争爆发初期,东北野战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如果战争继续打下去的话,就可能只有退到苏联去了。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东北野战军就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迅速占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大部分乡村地区。

更是在一年之后,解放了东北全境。武器是军事战争中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东北野战军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肯定有其他的先进武器来源,那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毫无疑问,来自于苏联的支持。

如果东北野战军彻底被打败,显然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苏联退出东北的时候,他们甚至把东北工厂的钢铁都拆走了,自然也不会把枪炮留给东北野战军。

当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斯大林还是决定给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又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也有自己生产的。甚至栗裕在山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东北野战军给他提供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包括大炮。间接的可以说,这也是苏联的帮助。

因为抗战结束后,南京政府和苏联曾经签过协议,苏联政府不得向八路军武装提供武器。所以这件事情是秘密进行的,不公开的,因此很少人知道。


新知传习阁

略提一些在回忆录与档案里头,关于解放战争时苏联援助东北的其中两个项目:一、经由满洲里运送的军事物资;二、军工生产。


一、经由满洲里运送的军事物资

东北抗联指挥周保中与苏联协商,如果发生内战,希望苏联能以武器装备支援中国共产党。东北局于1945年9月向苏方交涉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请周保中起草电报、于保合发电联络,苏方同意拨给,东北局遂派肖劲光由满洲里过界去苏联押运。1946年4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派肖劲光和王明贵到满洲里接受了一批大约可以武装30万军队的武器和装备,立即运用于四平战役。(《忠骨:抗联名将王明贵将军回忆录》页 313-314;《风雪松山客:于保合回忆录》页130)

在长春、四平等地的战役中,感受到我军武器装备不足,因此彭真于1946年5月中旬派肖劲光前往满洲里、段子俊前往绥芬河,与苏联接洽武器弹药等军事支援;另外唐天际也前往苏联谈判。杨至成于1946年7月时,陪同肖劲光前往满洲里,接收苏军运来的日军物资。(《辽沈决战中的通信兵》〈忆东北通信联络处初创时的工作〉页7-9;《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马歇尔使华与苏联对华政策〉页148;《杨至成将军》页300)

西满分局为了加强支援前线工作,于1946年冬在满洲里设立西满军区办事处,接管由苏联进口的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由贾石、常彦卿担任办事处正副处长。满洲里市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子坚、市长刘复初协助组织运输任务,从苏联进口大量的武器、弹药、药品、布匹等,交换东北的农副产品,在满洲里口岸站铁路换装,支援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以及1947年6月的四平战役等等。(《满洲里与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在满洲里的战斗历程〉页274-276;《满洲里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页1〈我军接管了满洲里车站〉;《刘复初与满洲里》第四章;《满洲里市志》页1020-1022、页1027-1028)

陈云于1946年11月派刘亚楼、叶季壮、张化东为全权代表,从绥芬河前往苏军远东司令部,谈判取回一部分苏军带走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弹药、交通载具及军用物资;1947年1月商议以私人公司名义透过贸易方式交换,东北局因此成立东兴公司、苏方用秋林公司名义,双方都用满洲里和绥芬河两口岸作为交接地点。苏方运送50架日军飞机、各种炮1000余门、各种车辆1000余辆、步枪约30余万支、轻重机枪约3000挺,以装备东北野战军;武器弹药于夜间进口。张化东回忆陈云要求不得透露此事,使他当时无法向周桓、朱瑞直接说明。(《张化东回忆录》页82-90;《王首道回忆录》页494-496;《满洲里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页103〈东兴公司及其它〉)

李富春也派何长工向苏联代表卡瓦洛夫谈判一批存放在满洲里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弹药,取得各种枪炮以及坦克。(《何长工回忆录》页427-428)


二、军工生产

东北军区军工生产于1947年9月以前由于搬迁机器、制造技术、原料设备等种种原因,以制造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为主,未制造步枪、机枪等枪械;成品的质量不尽理想,罗荣桓于1947年10月的会议发言“要首先解决质量问题。手榴弹打不响,迫击炮弹瞎炮,子弹不能打”。东北军工生产从1948年起初步走上轨道,经过该年5月的炮弹会议讨论,于下半年各地初步确定了炮弹规格。(《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322〈东北军区军工部军工工作报告提纲〉;页370〈东北军区军工部三年半军工发展总结〉;《罗荣桓年谱》页509)

军工原料方面,曾缺少子弹发射药、手榴弹雷管材料、迫击炮弹引信弹簧钢丝、炸药、三酸、有色金属等等重要材料;1946年以后经由苏联和北朝鲜援助,解决了军工生产主要材料困难。(《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271〈东北军区军工部关于当前军工生产情况及今后意见〉;《革命老根据地冶金军工史1928-1949》页154〈东北军区军工部军工生产三年来材料供应情况(抄件)〉)

大连的建新公司于1948年起,制造大量炮弹供给华东;当时大连仍由苏联驻军控制,苏联于1947年6月以后默许军工生产。建新公司在当地购买物资燃料、水陆交通运输与炮弹实射测试等等,主要由中共旅大地委与东北局和苏联协商解决。(《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291〈大连军事工业报告〉;《辽宁军工史料选编第一辑》页10〈旅大地委关于建新公司军工生产的报告〉;党霞《合作与冲突: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考察(1945-1949)》页55-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