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鄰國日本食育做成什麼樣?

「食育」鄰國日本食育做成什麼樣?

「食育」鄰國日本食育做成什麼樣?

鄰國日本在剛開始打仗打的吃不上飯,所以吃飯就是吃營養,想著法子怎麼能多補充一點。現在發現,哪有人缺營養,不光是不缺,胡吃海喝得各個營養素都超標了,所以提出要均衡。就是這樣,日本開始探索一條由政府推動的“食育”的新路。

1897年明治時代的學者石塜左玄,曾提出“體育智育才育即為食育”,這應該也是日本第一次提出食育這個詞,但與今之食育尚有差異。

2000版的日本《現代用語基礎知識》,第一次出現了“食育”這個詞條,意為“食育是使孩子們具有選擇食物能力的教育”。

2002年,日本爆發食安問題(雪印事件等),自民黨政務調查會設立了“食育調查會”,意為以食育解決消費者因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而導致的不安和不信任感。第二年,內閣總理的小泉純一郎在其施政方針的演講中,亦提出了“食育”。

2005年,《食育基本法》通過,06年7月其實施。日本自此正式進入了“食育”時代,要“培養國民身心健康,推進孕育人性的食育”。

食育就食育,怎麼還能孕育人性?

日本《食育基本法》中規定每年都要編撰的《白皮書》,其中概要裡的基本工作思路是這樣寫到的:

1.推進家庭食育、學校食育;

2.改善本地飲食、開展食育推廣活動;

3.促進農民和消費者的交流、環境可持續農林漁牧、飲食文化傳承、食品有關的跨國交流。

那麼認真地幹了十年(2006年到2015年),日本推進的食育收到了怎麼樣的效果呢?

從2006年~2010年(第1次食育推進基本計劃):

只有一項達到了目標,即日本居民對內臟脂肪症候群的認知人數從77.3%提高到了89.4%(目標80+%)。

其他七項均未達標,包括關心食育的日本居民比例、不吃早飯的居民比例、學校食堂用本地食品的比例、參考飲食指南而制定飲食的居民比例、推進食育的志願者數量、有教育農莊的地區比例、有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的居民比例、配合推進計劃的都、道、府、縣參與比例(都、道、府、縣相當於中國的省級單位)。

但實際上部分指標有明顯提升,如志願者數量從28萬提高到近35萬人、教育農莊地區比例從0.4%提高到31.7%、不吃早餐的兒童比例從4.1%降到1.6%。

「食育」鄰國日本食育做成什麼樣?

2011年~2015年(第2次食育推進基本計劃,預計到2016年)

比之前的第1次計劃,增加了新目標項目:早餐或晚餐與家人一起吃的次數(每週)、常吃食物的食用方法關心的國民的比例、農林漁業體驗經驗的國民比例、學校食堂用日本產食品的比例。

改動項目:從日本居民對內臟脂肪症候群的認知人數,改為為了預防內臟脂肪症候群(代謝症候群)的預防和改善的適當的飲食、運動等的國民比例。

效果來說,早餐或晚餐與家人一起吃的次數(每週)已經從2011年的每週9次增加到了目標值每週10次,農林漁業體驗經驗的國民比例從2011年27%提高到了33%(目標30%),而有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的居民比例也從2011年的37.4%提升到了70.1%,參與食育推進計劃的市、町、村從2011年的40%提升到了76%。(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

從這些種種數值的變化就能看出,日本製定的《食育基本法》及其“食育推進基本計劃”對於其在國內推行“食育”有效果的,尤其是對於某些特定疾病的認知、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相關行業的發展、民生問題的知識普及(食安)是有明顯作用的。

但對於某些更為複雜的問題卻顯得較為乏力,如不吃早飯、參照飲食指南而制定飲食等,政府的介入並沒有明顯的作用。

而且從第1次到第2次基本計劃的目標變化中,也能看出這個計劃本身也在不斷的改善,如增加家庭聚餐、關於常食食物等更為貼近國民生活的指標,從內臟脂肪症候群的認知到干預等更為深化作用的指標。

那食育到底值不值得做呢?日本政府這麼大力度地做了10年,也只是在部分領域產生了效果。所以具體怎麼做,誰來做,這都是問題。但歸根結底,食育這個事離不開家庭,也離不開學校與社區。離不開政府政策,也離不開社會各個部分的參與,更離不開我們自己。畢竟,明早吃不吃早飯、吃什麼早餐這個問題,還是要我自己解決。

作者|陳小龍

《營養加》科學膳食 為健康加分

本期編輯&製版┆水煮魚 審稿┆Jenny

「食育」鄰國日本食育做成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