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杜聿明?

cainiaopro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八:東北保安總司令官、徐州剿總副司令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第五軍軍長杜聿明。

杜聿明是國軍屈指可數的帥才,是蔣介石依賴的戰場救火隊長。抗戰時任中國第1支機械化部隊第5軍軍長、中國遠征軍司令官,日本投降後擔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是唯一肩負2大戰區的前指總指揮(東北、華東)。杜聿明擅長大兵團指揮作戰,每每能準確判斷戰場局勢。淮海戰役杜聿明受蔣介石嚴令,率徐州3個兵團回師救援黃維兵團,在永城陳官莊戰敗被解放軍俘虜,後關押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釋放後於1978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其女婿是著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



杜聿明(1904-1981年),字光亭,陝西米脂人,父親是清末舉人,參加過同盟會。1923年杜聿明畢業於榆林中學,與大他2歲的曹秀清結婚。原本想報考北京大學,後決定投筆從戎,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在討伐陳炯明戰鬥中初露頭角,擔任排長,歷任軍校教導團副排長、武漢分校連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中隊長、教導第2師營長團長、17軍25師旅長、副師長,參加過北伐戰爭、長城抗戰、淞滬戰爭。


1936年杜聿明任南京陸軍交輜學校學員隊隊長,負責培訓機械化軍官。1937年交輜學校戰車營、交通兵2團汽車部隊合併,成立國軍第1個裝甲團,杜聿明任團長。1938年裝甲團擴編為200任師長,杜任師長。1938年12月,200師擴編為第21軍,隨番號改為第5軍,杜任軍長,參加過桂南戰爭,在崑崙關大敗日軍,重創日軍王牌鋼軍第5師團。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國軍組建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總司令衛立煌,杜聿明任第1路軍副司令,其第5軍為主力。此期間杜聿明無條件執行蔣介石命令,在失利後率軍穿越野人山,得到蔣介石重用,升為遠征軍總司令。

杜聿明老上司:中國遠征軍首任總司令、東北剿總總司令杜聿明。

1945年抗戰勝利,杜聿明執行蔣介石密令,解除了雲南王龍雲武裝,但蔣介石為平息眾怒,解除杜聿明職務(昆明駐防總司令、第5集團軍總司令)以謝國人。

同一天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總司令,掌管東北軍事。日本投降後,從延安、山東抽調大量幹部、部隊前往東北,組建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司令員,率10萬之眾抵達山海關。杜聿明率第13軍、52軍海運秦皇島登陸。隨後大舉增兵東北,主力新1軍、新6軍、71軍等數十萬部隊陸續到達。這時期林彪有攻有守,打的非常出色,硬是在松花江站住了腳跟。1947年7月8日,杜聿明因戰事憂鬱成疾,卸任東北保安司令,前往上海養病。


第9兵團司令官廖耀湘,在遼瀋戰役被俘。

1948年國軍在國防軍事檢討會上,國防部部長何應欽通報了內戰國軍損失情況和48年作戰計劃,參會高級將領對國軍人員、武器損失目瞪口呆、吵成一團。杜聿明在戰略層面早已知道國民黨大勢已去,提出放棄華東、華北,將主力撤退到江淮一帶,蔣介石做事猶豫拖拉,還是幻想在徐蚌與解放軍決戰。江淮地帶國軍分華中、華東2個剿總司令部,不能統一指揮,蔣介石希望白崇禧能出任2個總司令統籌兵力。白崇禧提出華中、華東要統一指揮,只在蚌埠設立總司令部,但蔣介石說徐州需要再下設一個司令部,劉峙任司令官,白崇禧怕當替罪羊,拒絕出任指揮官。


受國防部節制、歸屬徐州剿總指揮的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在戰場被俘。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一意孤行,要求參謀部制定徐蚌決戰計劃,核心是以一個最堅軍吸引華野主力來攻,然後國軍各主力兵團形成大包圍,蔣介石派人徵詢杜聿明意見,杜聿明認為計劃沒有問題,關鍵是行動要快,要求蔣介石下令徐州剿總司令官劉峙將分散在隴海路、津浦路上7個兵團往徐州靠攏。然而劉峙只關心自己私利,不管部隊死活,在濟南失陷後20天裡沒有絲毫動作。遼瀋戰役爆發後,蔣介石無將可用,把杜聿明派往葫蘆島指揮東進兵團,攻擊塔山,與廖耀湘兵團東西對進救援錦州。在林彪攻克錦州後調頭準備消滅葫蘆島東進兵團,杜聿明緊急指揮葫蘆島部隊撤退,結果廖耀湘的第9兵團成了替死鬼,東北最精銳的10萬野戰部隊被消滅在黑虎山。


徐州剿總主力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在淮海戰役中化裝逃跑。

沒等遼瀋戰事消停,粟裕抓住徐州國軍戰守不能的窘態,迅速制定淮海作戰計劃,準備消滅前出在新安鎮的國軍黃伯滔第7兵團。隨著第3綏靖區何基灃、張克俠起義,華野得以迅速南下。駐守新安鎮的黃百韜兵團(轄第25、63、64、100軍),原是可以安全撤到徐州的。但是準備海運南撤的海州第64軍,因為給劉峙販賣私鹽,劉峙為自己私利,臨時下令第44軍劃歸黃百韜兵團建制,由陸路撤往新安鎮,並要求黃百韜兵團在新安鎮等第44軍兩天。而剛升任兵團司令黃百韜,手握5個軍12萬人馬,得意之際忘記在運河上架設浮橋,也沒有讓新安鎮的4個軍先行渡河,犯下致命錯誤。



徐州剿總主力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

在一片慌亂中,黃百韜兵團4個軍從鐵路橋西撤運河,此時華野部隊追了上來,剛到新安鎮的第44軍當即潰散被殲。而在曹八集駐防、負責掩護黃百韜兵團的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突然接到徐州剿總司令官劉峙的命令,要兵團立即轉進徐州北面的不老河防線。黃百韜急忙找到李彌,提出部隊雖然撤出來了,但是還有63、100軍潰亂,希望李彌兵團遲一天一起走,讓第7兵團收攏部隊。李彌當下拒絕了黃百韜請求,率13兵團先行出發,而第7兵團主力第64軍,見碾莊有現成工事,提出先不走,哪怕和解放軍打一打也不怕,黃百韜一下沒了主意,他認為解放軍目標是奪取徐州,而碾莊距離徐州僅50公里,就下令7兵團在碾莊休整,沒想到僅一天時間,華野主力就四面八方圍了上來。



徐州剿總第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

杜聿明指揮完葫蘆島撤兵,飛往南京面見蔣介石,得知華東國軍沒有向徐州靠攏、黃伯滔兵團被圍,大驚失色,第二天匆忙飛往徐州指揮作戰。

劉峙、杜聿明緊急召集各兵團司令官召開會議,劉峙堅持認為解放軍目標是奪取徐州。杜聿明哭笑不得,提出集結徐州各兵團主力救援黃百韜,並需要華中部隊馳援。雙方爭吵了一天,最終蔣介石駁斥了劉峙觀點。杜聿明當即下令:孫元良兵團從宿縣轉進徐州防守,黃維兵團緊急向徐州靠攏,次日邱清泉、李彌兵團需在大許家完成集結,救援黃百韜兵團。


第三綏靖區張克俠、何基灃起義,打開了徐州大門。

11月13日杜聿明指揮邱、李兩兵團5個軍12個師,100門重炮、100多輛坦克在飛機配合下,向大許家陣地發起猛攻,戰鬥一直打到22日,國軍在損失34輛坦克、1萬多官兵情況下,只前進了10多公里,雖然黃伯滔兵團已聽到援軍炮聲,卻始終沒有見到援軍。23日解放軍發起總攻,突破碾莊核心陣地,第7兵團司令官黃伯滔舉槍自殺。大許家的攻擊隨即停止,擺在杜聿明頭上的,是徐州國軍三個兵團何去何從的抉擇。


化裝士兵出逃被俘的杜聿明。

禍不單行,24日從蒙城往宿縣攻擊前進的黃維第12兵團在雙堆集遭到中野合圍,前來救援的部隊現在成了救援對象,國軍統帥部與徐州剿總亂成一團:戰,如何戰?退,如何退? 蔣介石派參謀總長顧祝同參加會議,杜聿明頭腦最為清醒,經過局勢分析後,杜聿明提出核心觀點:

戰就不能撤,如戰則以徐州為中心,速調5個軍以上援兵,與華野在徐州決戰;撤就不能戰,如果沒有援軍,徐州主力需立即南撤至江淮,整頓後再發起攻擊救援黃維兵團,撤退途中無險可依,絕對不能停留。

顧祝同聽懂了杜聿明的話,要救黃維得大舉增援,沒有援軍徐州主力必須撤退,不能戀戰,這是丟車保帥的棋,但也比大家捆在一起死好。會議上同意了杜聿明的計劃,批准30日徐州主力往徐州東南方向撤往淮南、淮安,再建立陣地反擊。會議做出決定後,杜聿明要求各部保密,而劉峙總司令當天就透露國軍撤退的消息給經商的侄兒,結果消息迅速洩露,整個徐州亂成一團,撤退變成了潰散。


徐州剿總司令官劉峙與杜聿明。

國防部同意的是杜聿明率徐州主力出徐州東南,往兩淮方向撤退,而華野也掌握了這一機密情報。粟裕迅速派出大部隊往兩淮方向運動,已經走了一天的路程。但是杜聿明臨時改變撤退計劃,率軍走的是反方向的徐州西路永城。等粟裕發現杜聿明真實撤退路線時,華野與徐州國軍主力相隔2天的行軍路程,對於杜聿明集團這樣擁有大量機械化裝備的國軍主力來說,要追上去困難可想而知。為了怕蔣介石臨時變卦,杜聿明要求各部關閉電臺聯絡,免得節外生枝。

第12兵團副司令長官胡璉。

杜聿明三個兵團往西轉進永城,沿途整理收攏部隊,還算順利。這個時候杜聿明的上司蔣校長坐著專機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專機在部隊上空轉了幾圈,然後投下一封委員長親筆信:據空軍觀察,你部往永城方向撤退,無異坐視黃維兵團被殲滅,望你部與李延年兵團南北攻擊粟裕,以解黃兵團之圍,否則你我將成為黨國罪人......杜聿明看到手信心如死灰,知道老頭子又變掛了,說好撤就不能打,打就不能撤,如今徐州主力近30萬人,在這荒野上,一無糧草補給,二無險要可守,現在華野幾十萬追兵在後,前面中野大軍虎視眈眈,一旦停住腳步,等待杜聿明結果是什麼,應該不難猜到。


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與徐州剿總司令劉峙。

杜聿明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宣佈蔣介石命令,其他將領都面面相覷,唯獨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迫不及待的起立說:那就按照委座命令往前打。邱清泉的真實想法,是因為其起家部隊第5軍第45師負責斷後,被解放軍包圍。邱清泉本來就來就哭著喊著要杜聿明停止行軍,回頭去救45師。而70軍軍長高吉人、72軍軍長都勸邱清泉:45師本來就是斷後部隊,做出犧牲是應該的。邱清泉一意孤行,命令70,72兩個軍回頭救援45師,經過一夜激戰,45師是救出來了,但是粟裕也率華野主力到達,然後,然後就杜聿明和30萬大軍過上了包圍圈生活。
指揮徐州作戰的參謀總長顧祝同。


30萬大軍被包圍在陳官莊,時逢寒冬,杜聿明外無援軍、內無補給,突圍又無接應,投降又不甘,其心如死,最後化裝突圍被俘。

杜聿明年輕時候報考黃埔一期,後浴血東征、北伐,中年時抗日,參加長城保衛戰各役,後擔任裝甲兵指揮官獲得崑崙關大捷,在緬甸擊敗日軍,後歷經萬苦經野人山回國,身染重病,死裡逃生。後在東北疲於奔命,46年摘去左腎。48年指揮徐蚌會戰,跛足執杖而行苦不堪言。杜聿明是國軍唯一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領,卻每每受到蔣介石亂命干擾,奔著對蔣的愚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是為盡人事而已。淮海戰役兵敗身俘,關押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是第一批獲得特赦的國軍將領,釋放後發表了抗日、遼瀋、淮海等戰役回憶錄。


菸酒閣大學士

投筆從戎,保家衛國

杜聿明的父親是清末的舉人,在當時的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杜聿明自幼就對筆墨有一定研究,如果按照父親的軌跡,杜聿明長大之後做一個教員什麼的,應該是正常人生。但是杜聿明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很有追求的青年,早年的時候曾經有過這樣兩個志向,出國留學學習富國強兵之法或者投筆從戎,保家衛國。

最後我們看到的杜聿明正是投筆從戎,保家衛國的那個杜聿明。

當時軍閥混戰,選一支軍隊成為杜聿明必須面對的事情,1924年中學畢業後,杜聿明南下廣州考取黃埔軍校。

並且參加了第一次東征陳炯明的戰役,隨後被孫中山派遣到馮玉祥的國民軍任職,後來因違反命令被撤職,在得知蔣介石的北伐軍打到武漢的時候,杜聿明開始投奔蔣介石。

為蔣賞識,為蔣賣命

杜聿明的軍旅生涯也因為蔣介石所大放光彩,在杜聿明投奔蔣介石的過程中,杜聿明遭遇種種困難,最後見到蔣介石實屬不易,蔣介石對杜聿明的忠誠感動,於是將其視作心腹,屢屢提拔,杜聿明也很聽蔣介石的話。

1937年成立了中國第一次機械化部隊,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該團團長,可見對杜聿明的信任,後該團擴編成第200師,杜聿明為該師師長,1938年改師再擴編為軍,也就是第五軍,杜聿明就成了軍長。這支部隊,在當時來說,清一色的蘇聯援助,是國軍裝備最好的部隊,後來就是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

崑崙血戰,一展英豪

在武漢、廣州失守後,抗戰情形發展轉變,日軍有意對切斷國民政府的國際援助補給線,從而迫使蔣介石投降。

1939年日軍發動桂南作戰,已經威脅到西南的大後方的安全,杜聿明指揮鄭洞國率部第一師對日軍進行進攻,進行拉鋸戰,並且讓邱清泉率二十二師向日軍側後迂迴,切斷崑崙關日軍的退路,在戰鬥中,擊斃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長中村正雄,後來戴安瀾率第200師與第六十六軍前來支援,取得崑崙關戰役的大捷。

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王牌第五師團,其第十二旅團軍官死亡達85%以上,士兵死亡4000多人,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民心和士氣。

可以說,杜聿明在該戰中,發揮了卓越的指揮能力,因此,更獲得蔣介石的信任。

浴血奮戰,緬甸遠征

1942年中國成立遠征軍決定入緬甸保護緬甸公路,杜聿明被任命為副司令長官兼第五軍軍長,在緬甸作戰初期,給予日軍極大的打擊,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依然屢創佳績。

赴緬作戰是悲壯的,在戰鬥中,也曾有過艱險的境地,但是中國遠征軍並沒有在外國戰場丟人,反而打出了中國軍人氣魄和風采,很多受傷的士兵,不願被日寇俘虜,甚至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由於中英之間存在的利益上的矛盾,加上英軍和老蔣的轄指揮,只是遠征軍損失重大,尤其是在最後撤離的時候,他本應該撤離到印度,結果因為聽從蔣介石的命令,選擇退回國內,在野人山時,遠征軍傷亡慘重。

回國之後,蔣介石非但沒有責備杜聿明,反而擢升杜聿明為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可見,老蔣對服從他命令安排的人,還是很照顧的,也完全不是那種讓部下背黑鍋的人,關鍵時刻,你得護犢子。

黃埔嬌子,效忠到底

作為黃埔一期的學員,杜聿明的發展的確超過了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在解放戰爭期間,杜聿明堪稱國軍方面的戰略級人物,黃埔學員能夠夠得上戰略級的將帥,基本沒有幾個。

關於杜聿明在內戰時期的事蹟,已經講過很多了,其中涉及到很多事情,尤其是杜聿明又先後擔任遼瀋和淮海的指揮官,具體的就不說了。

史論縱橫認為,杜聿明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由於杜聿明對蔣介石太服從了,蔣安排什麼,杜聿明就執行什麼,即使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為,只要老蔣安排了也要為之,因為這一點獲得蔣介石的信任,也因為這一點使自己走上絕路。


史論縱橫

遠征軍是蔣介石從牙縫裡省出來的軍隊,在抗戰處於劣勢的時候,蔣介石已經考慮到戰後的世界格局,於是他從現有的部隊中抽調出10萬精銳進入緬甸,打通國際交通線,救出被圍困的英國人。遠征軍以杜聿明和羅卓英為首,孫立人,戴安瀾為師長。

遠征軍第一戰是孫立人指揮的,以一個團一千多人的兵力打垮了一萬日軍,解救出來7000多被圍困的英國人,之後中英兩國共同商定要聯合作戰,但是短短十天後,英國人不是日本人的對手,他們把現有的陣地撤出,結果讓日本人從後方包圍了我遠征軍。

這個情形下,英國人邀請遠征軍前往印度去補給,印度作為英國在東南亞最大的補給基地,英國人在那裡建設的還不錯。這個情形下,杜聿明和羅卓英都決心要撤回國,穿越野人山。孫立人堅決不同意,杜聿明還讓孫立人殿後,自己率領大部分回國。

孫立人阻擊日軍後,跟隨英國人去往印度,在印度,孫立人的部隊得到了補充,而且裝備都換了最好。而杜聿明就不好過多了,野人山是幾百年都沒有人去的地方,遠征軍10萬人每天都有人掉隊,據說,給杜聿明抬擔架的都犧牲了一個排的士兵,

在杜聿明從野人山出來後,遠征軍只剩下不到4萬人,大半國軍將士犧牲在叢林裡,杜聿明回去就大哭,蔣介石這個人很有意思,不但沒有譴責他指揮的失誤,而且還勝任他為集團軍司令。原來翻越野人山是蔣介石下的命令,蔣介石喜歡忠誠的將軍。在第二次的印度大反攻中,孫立人以一個師的部隊先後殲滅了日軍8萬多人,乃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軍。

但是這樣一位將軍在回國後,先後打敗過林彪,由於戰功太大,而且和美國人的關係太近,蔣介石去了臺灣後,擔心美國人擁護孫立人,所以軟禁了他33年。

杜聿明本來是個很有軍事天賦的將軍,但是過於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在東北敗給了林彪,在淮海敗給粟裕,整體來說抗戰期間還是有功的


歷史大家

不得不說,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軍閥割據時代,蔣介石麾下始終有一批忠於自己的將領,是蔣介石最大的成功之一。這也是為什麼蔣介石能在波雲詭異的民國時期,始終牢牢控制著國民政府。在這批以黃埔軍校出身為主的蔣介石死忠中,杜聿明的戰功和才華名列前茅。


杜聿明,字光亭,漢族人,1904年生於陝西米脂,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作為資歷最老的黃埔一期“天子門生”,再加上自身過硬的軍事才華,杜聿明的升官速度哪怕在黃埔生中也屬於最快的一批。杜聿明先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圍剿紅軍革命根據地、長城抗戰等一系列戰爭,並由於其優秀的表現,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已經被授予少將軍銜。

全面抗戰爆發後,擔任中國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團長的杜聿明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第二年,裝甲兵團整編為第二百師,杜聿明成為了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的師長。同年,第二百師擴編為第11軍,後很快又改為第五軍,杜聿明任第五軍軍長,第五軍是中國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機械化軍。

掌握著當時中國最精銳、裝備最為精良的第五軍,杜聿明也成為對日寇進攻最為積極的將領。在華南戰場,率部對日寇正面攻擊,第五軍在崑崙關戰役殲滅日寇第21旅團5000餘人,收復崑崙關,取得了著名的崑崙關大捷。

1942年,為保衛中國的國際交通線,中國派出遠征軍,杜聿明成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進入緬甸的遠征軍士氣高昂,多次取得對日作戰勝利。但是由於英國的扯後腿,出國時機過晚,部署不當,再加上蔣介石等人的亂指揮,遠征軍遭遇慘敗。

撤退過程中,由於愚忠蔣介石,杜聿明拒絕了史迪威等人要求撤往印度的命令,奉蔣介石之命率部敗走野人山,導致遠征軍損失極為慘重,數萬精銳未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卻死在了荒涼的野人山,抗日名將、第200師師長戴安瀾也因此犧牲。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為一己私利,挑起內戰,作為蔣介石最忠誠的部下,杜聿明一馬當先,成為了進攻解放區的急先鋒。杜聿明首先擔任的是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率部進攻東北解放區,給東北野戰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1948年,成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的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本打算率領精銳的三個兵團撤退,以為國民黨軍保存實力,但由於蔣介石的又一次亂指揮,杜聿明被迫停下隊伍,救援被圍黃維兵團。而最終也不出杜聿明所料,他所率領的大軍最終在陳官莊被解放軍徹底消滅,他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

被俘後的杜聿明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由於表現良好,在1959年,作為第一批戰犯被特赦。被特赦後的杜聿明成為文史專員,記錄文史資料,同時也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198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雖然由於杜聿明愚忠蔣介石,造成了一系列失敗,但杜聿明的人品無可指摘,軍事才華也不容否認。尤其在抗日戰場上,杜聿明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均取得了巨大戰果,無愧於其抗日名將威名,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銘記。


鳶飛九天2018

杜聿銘將軍是抗日名將。 在他一生的戎馬生涯中有對日寇作戰鐵血崑崙關的偉大業績,也有緬甸戰役中兵敗野人山的慘劇,當然還有淮海戰役中被俘的經歷,但總的說來,杜聿銘將軍在捍衛國家尊嚴和民族獨立的抗日疆場上可謂是赫赫名將,這些也必將被人民牢記。 杜聿銘曾任國民黨軍中將。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第5軍 軍長、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第5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 等職。 杜聿明於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陝西省米脂縣的地主家庭,字光亭。父親杜良奎為清末舉人。 他從小受到舊文化的薰陶。"五四運動"後,杜聿明接受社會新思潮的影響,立志投筆從戎, 挽救時艱。 1924年4月,杜聿明考入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黃埔軍校,不久加入國民黨。10月,杜聿明參 加黃埔學生軍平息商團叛亂。1924年12月,黃埔第一期學員畢業,以他們為骨幹,成立 了兩個教導團.杜聿明到第一團當見習官兼軍需士。因辦事認真細緻,不久即升任副排 長。但因對士兵要求過於嚴厲、苛刻,不得士心.處境尷尬。 1925年春,孫中山下令東征討伐陳炯明,杜聿明被調到宣傳隊參加戰鬥。當時國民 軍第2軍軍長鬍景翼想仿照黃埔的做法,在河南開封創辦一所同類的學校,請廣州方面 派人協助。杜聿明等4人被派到開封幫助胡景翼會同蘇聯顧問籌辦開封軍校。因胡景翼 旋即病逝,軍校停辦。杜聿明無處安身,快快回到陝北老家。 不久加入國民軍第2軍, 任副營長,並參加守護孫中山靈柩的工作。後來,因與團長高桂滋不合,被撤職。他 一氣之下跑到武漢,在張治中手下擔任連長。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杜聿明因不明確表 示反蔣,被武漢國民政府囚禁。他設法越獄逃到南京,通過張治中見到蔣介石,被任命為 總司令部訓練處的校閱委員會中校委員。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下野,張治中出國,杜聿 明又遭失業。 1928年夏,杜聿明任南京陸軍軍官學校杭州預科大隊第2中隊中校隊長。同年冬,任 新編第1師第2旅參謀主任。1929年初,任南京中央軍校第7期第4隊中校隊長。他的才幹 頗受張治中的賞識,1929年蔣介石建立教導第2師,張治中兼任師長,杜聿明在張的手下 任中校營長。 1930年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進行中原大戰時,杜聿明已升任上校團長。 1930年冬,教導第2師改為陸軍第4師,杜聿明擔任團長,以全副精力投入治軍,被師長 徐庭瑤倚為骨幹。 1932年初,該師開入大別山圍剿紅軍,杜聿明表現出較強的軍事才能, 反敗為勝,扭轉了戰局,被提升為少將團長。從此徐庭瑤對他更加另眼相待, 1932年冬,徐庭瑤升任第17軍軍長,杜聿明任屬下第25 師第73旅旅長,不久又升為該師副師長。 1932年1月,日軍侵佔山海關。2月,日軍侵佔山海關。2月,日軍兵分三路進攻熱河 。3月,杜聿明曾率部參加長城抗佔,在古北口一帶殲敵2000人左右。 這是杜聿明在抗擊日寇作戰中立下的第一功。 1933年秋,杜聿明進入南京中央軍校教育班(培養中級以上軍官)進修學習。1936 年畢業,襄助徐庭瑤創辦南京陸軍交輜學校,培訓指揮機械化部隊作戰的軍官。1937年, 國民黨建成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為第一任團長。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 杜聿明率裝甲兵團兩個連協同步兵在上海匯山碼頭阻擊企圖登岸的日軍。 1938年,裝甲兵團撤到湖南湘潭整訓,補充了大批武器裝備,擴編為第200師,約有 兵力2萬人,杜聿明任師長。1938年12月,第200師又擴編為新編第11軍,下轄3個師,徐 庭瑤任軍長,杜聿明任副軍長。人軍從湘潭移到廣西全州,繼續練兵。不久,新編第11軍 又改番號為第5軍,杜聿明升任軍長。該軍是國民黨政府在抗戰初期唯一的機械化軍,武器裝備全部是蘇聯援助。在國軍中 是裝備最好的部隊。這樣的裝備也為後來的崑崙關勝利打下基礎。 從1939年夏天開始,日軍以截斷我國西南國際交通線為目的,開闢華南戰場。11月 11日,日軍在防城、北海登陸,進攻南寧,杜聿明奉命率軍迎戰。24日,日軍攻佔南寧。 12月4日,佔領桂南戰略要地崑崙關。杜聿明分析當時的軍情,認為日軍孤軍深入,後 援一時跟不上,故向重慶最高統帥部建議主動出擊。12月16日晨,杜聿明奉桂林行營發 出的第1號攻擊命令:以鄭洞國的榮譽第1師擔任正面主攻;戴安瀾的第200師為總預備隊; 邱清泉的新編第22師迂迴敵後,孤立崑崙關之敵;先破崑崙關,再收復南寧。杜聿明經過 周密部署,於18日晨,命令擔任正面主攻的榮譽第1師在戰車、炮火掩護下向崑崙關的日 軍發動猛攻,經過一晝夜血戰,佔領崑崙關。9日午後,日軍在飛機掩護下,又奪走昆 侖關。此後雙方反覆爭奪,崑崙關陣地幾經易手,雙方傷亡很慘重。杜聿明及時調集各 部,對崑崙關形成包圍圈,決定採用要塞式攻擊法,一步步地把包圍圈縮小,最終困死 敵軍。經過一系列攻堅戰,各大小陣地均被我軍攻佔,到12月31日,崑崙關戰場的所有 日軍全被肅清。這次戰役日軍損失巨大。 據日軍戰後公佈的材料,日軍第5師第1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該旅團85%以 上將士被打死,日軍共計傷亡4000餘人。我軍大獲全勝,杜聿明當居首功。 1940年9月,日軍侵入越南,截斷中越通道進而威脅滇緬公路國際交通線。當時緬甸 是英國的殖民地,為對付日軍的強大攻勢,中英雙方在1941年12月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 緬路協定"。1942年3月,仰光失守,中國方面正式成立"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


無智亦無嘚

杜聿明,字光亭,漢族,陝西省米脂縣人。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



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主動請纓抗日,充分分析日軍的弱點後,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崑崙關對日作戰,使用主動進攻的閃電戰術,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一戰成名。



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征軍,杜聿明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中國和英國軍隊集結後,策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杜聿明第五軍為中路軍,於3月9日接替英緬軍在同古的防務。在同古,其率領的200師在戴安瀾的指揮下,以少勝多,給了日軍致命一擊,可惜由於英軍的妥協,使得遠征軍處處被動,被迫撤退,撤退途中因聽從蔣介石的撤退路線,途徑野人山時,部隊大部因疾病死亡,留下了終生遺憾。




1945年11月,杜聿明指揮部隊進入東北,相繼佔領葫蘆島、錦州、山海關。12月,國共開始和平談判,杜聿明搶在停戰生效之前,接連佔領了阜新、營口、朝陽、平泉等重要城市。5月和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發生開戰以來最激烈的交戰,最終迫使東北民主聯軍戰略撤退,杜聿明率部乘勢攻佔四平、長春,杜聿明到東北僅僅半年,就先後佔領了大半個東北,北隔松花江與東北民主聯軍對峙,杜聿明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8月,為實現佔領全東北,杜聿明制訂了北守南攻的策略,集中力量進攻南滿,但在新開嶺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連遭敗績,東北國民黨軍由此開始走下坡路。到1947年8月,杜聿明面對戰局一再失利,憂鬱成疾,只得離開東北,到上海治病。




1948年6月,國民黨軍在全國各戰場都遭到了嚴重失敗,戰局已經逐漸惡化,因此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2兵團司令官。9月,東北解放軍軍發起了遼瀋戰役。10月初,完成了對錦州的包圍,切斷了東北國民黨軍通往關內的唯一通道。蔣介石為了挽救敗局,急調杜聿明到東北指揮,杜聿明從徐州飛抵瀋陽的第二天錦州便告失守。眼見東北大勢已去,杜聿明能做的就是指揮葫蘆島的4個軍撤離東北。



11月,華東解放軍發起淮海戰役。杜聿明又被調回徐州,指揮徐州地區國民黨軍和解放軍展開戰略決戰。淮海戰役是大決戰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一次,杜聿明作為國民黨軍方面的實際統帥,雖然竭盡全力但還是無法挽回戰敗的結局,但是在這場戰役中仍能看到杜聿明獨到的指揮水平。戰爭一開始,粟裕的部隊便包圍了黃百韜兵團,想採用圍點打援的打法。而杜聿明則建議暫緩解救黃百韜,而與黃維兵團會和,跳出包圍圈,從側方襲擊,圍魏救趙。其實此辦法雖然冒險,但卻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可惜未被採用。在黃百韜兵團被粟裕消滅後,杜聿明率部撤出徐州,本已跳出包圍圈,可惜半路上再次接到蔣介石電令,讓掉頭解救黃維兵團,因愚忠於蔣介石,而再次陷入了粟裕包圍,後兵敗被俘。



杜聿明在國民黨軍中被公認為才幹出眾,在帶兵上他鑽研機械化部隊作戰,注重步炮坦協同,短短几年就把第5軍帶成了一支精銳的虎賁之師,而且第5軍的多兵種協同能力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最好的,因此也是最現代化的部隊。在指揮上,無論是對戰場情況的判斷,還是應對處置,都是可圈可點。但欠缺的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決斷,



總之,杜聿明將軍是一位國軍中少有的富有軍事才幹的將領,為抗日保家衛國四處奔走,抗擊日本侵略者,並且取得了豐厚的戰果,可謂功大於過,值得尊敬。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關注我,便於繼續探討。


保健醫生

杜將軍的生平再贅述就沒意思了,劃重點吧,首先說作為軍人的特點:第一是比較死忠,所以才成為蔣氏嫡系,卻也為此飽嘗苦果,乃至於陳官莊被俘;第二是我們民族首批機械化軍事人才,從200師到第五軍的軍事主官,他率領了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比較西化的黃埔將領;第三是作戰善攻不善守,缺少兵行險著的精神;第四是個人操守較好,抱病作戰多次,妻子曹秀清還是位共產黨員,能被國軍所容,足見其在蔣氏心中的份量。

在歷史節點中上鏡較多,略記及評價一些:

1.為國父守靈。

黃埔一期生杜聿明是臨終時見到孫中山的少數軍官之一,並在孫中山逝世後暫時加入高桂滋的軍隊,擔任守衛京西碧雲寺的特務營副營長,這一經歷為其博取了很好的政治名聲,國共雙方均得認可。

2.崑崙關大捷。

時任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指揮這支戰略預備隊,以萬餘傷亡消滅日軍4000多,擊斃第五師團二十一旅團長中村正雄,這個勝利是了不起的,對比下日軍防守國軍進攻的其它所有戰事,就知道其中之難了。

3.中國遠征軍。

十萬大軍出國門,杜聿明任前敵總指揮血戰緬甸,可惜是虎頭蛇尾,性格缺陷暴露出來了,如果堅決突擊臘戌奪路回滇西,日軍未必攔得住他,不敢;或者與孫立人一起選擇最短的路線撤往印度 ,也不會有野人山的慘敗,還是不敢。

4.解決雲南王。

從純軍事角度看沒什麼可誇耀的,滇軍主力遠赴越南,就一個警衛團和若干民團,杜指揮著全副美械的第五軍,根本沒有可比性。另外這是個替罪羊的活,是要被滇軍忌恨和全國罵聲的,後來果然被撤職 ,誰叫他死忠吶。

5.東北戰林彪。

當然,蔣不會忘記杜聿明這樣的鷹犬,隨任東北保安總司令,與林彪在黑土地上大打出手,應該說這個時期的蔣軍是主動的,與杜聿明善攻不無關係。杜因病離職後,後面的陳誠衛立煌使東北局面每況日下,國民黨軍再也沒有掌握過戰爭主動權。遼瀋戰役最後時刻,被蔣喊來救火的杜聿明還指揮52軍自營口登船逃跑,毛主席為此指責林彪為失著。

6.淮海當俘虜。

黃百韜第七兵團被全殲後,黃維第十二兵團也被圍,杜聿明認為徐州已經不保,飛回南京請示放棄徐州,將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三個兵團撤往江南,這三十萬蔣氏嫡系部隊如果逃過長江,所帶來的問題還真挺麻煩。

由於杜聿明保密工作做的較好,粟裕第一時間沒有發現國軍南逃,如果杜率部狂奔死逃,結局還真不好說。結果蔣介石半途變卦,非叫杜聿明救上黃維一起逃,終被華野追上包圍,最終全軍覆滅,杜聿明被俘,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杜的愚忠到底害了他。

總的來看,是個具備一定能力的高級軍官,被特赦後由於參加過多個歷史事件 ,為研究革命史和軍事史,也做出了一些貢獻。


度度狼gg

杜聿明是陝西米脂縣人,李自成的老鄉。自古西北多良將,黃埔系的胡璉、張靈甫、關麟徵、張耀明、劉玉章、閻揆要等是老鄉。不愧是八百里秦川,歷來是將星雲集。

天子門生,新式軍隊

杜聿明是黃埔一期生,在畢業後參加平定商團、東征戰役,先後在教導團任見習官、排長。

1925年3月,機緣巧合在就隨汪精衛到了北方,先後看護孫文一體,在國民二軍高桂滋部當營長,守衛孫文靈柩。在後來受命潛回南方,一度被孫傳芳捉住下獄。

在越獄後,就遇到了真正的貴人:張治中

這一次南北往來,也讓其經歷很多,熟悉人情世故、社會風俗、甚至接觸到軍政要聞,自然處理事務得心應手,也容易讓人賞識。

(黃埔學生起家之戰)

之後就在張治中學生兵團任第一營第三連中校連長、杭州預科大隊第二中隊中校隊長、第七期第四隊中校隊長、新編第一師第二旅參謀主任。在張治中成立教導師(後為精銳陸軍第四師、嫡系),先後任中校營長、團長、團長、旅長、副師長、25師代理師長。

1932年,大別山作戰是其第一次指揮中等規模作戰;第二年的長城抗戰,指揮25師官兵浴血奮戰一週,

第一次體驗到現代化戰爭

(17軍長城抗戰)

1937年,跟隨老長官徐庭瑤組建機械化部隊。建成國民黨軍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委為第一任團長

這支部隊從成立開始,就註定是鐵拳部隊,是精銳、是嫡系、是核心,大概率的會出軍事統帥

戰功顯赫,步入統帥

自淞滬會戰後,該部一直屬於戰略部隊,在後方訓練。後擴編為200師,再擴編為11軍,後改為五軍,是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初期成立的唯一機械化新軍。。這就是五大主力之一的五軍。杜聿明自然水漲船高,師長、副軍長、軍長。全軍五萬人。

1939年底,崑崙關作戰,前後苦戰18天,殲滅日軍中村旅團,是為第五師團在中國戰場第一次重創。這是其第一次統帥規模兵團進行攻堅作戰,其勝利標誌著進入方面統帥層

(國軍進攻勝利之戰,崑崙關作戰)

事實也是如此,1942年率領十萬國軍精銳進入緬甸,先後在仁安羌、同古取得戰役勝利,由於戰略配合問題,全軍北撤野人山,損失慘重。但作戰還是可圈可點,而且撤回來忠誠度高。步入指揮十萬中央軍嫡系精銳的層面,在國軍中這樣的資歷沒幾個

(第一次入緬作戰)

救火隊員

抗戰勝利後,解決龍雲,指揮部隊出關,打下山海關、錦州。後在第二次四平作戰中大勝林彪,第三次四平作戰中成功解圍。完全成為方面大員

(第二次四平戰役)

到戰略決戰時期,更是東北、徐州兩個戰場跑,鄭洞國、邱清泉、廖耀湘這些主力部隊的將領都是他的老部下,甚至52軍也是。他自然也是國軍的救火隊長,在東北指揮錦西撤退、營口撤退;在徐州先解決華野戰略胎死腹中,指揮部隊徐州撤退。最後在陳官莊被俘。

其戰略決戰的失敗,已經是多層因素,不僅僅是軍事層面。單就軍事層面而言,營口撤退、徐州撤退第一階段,胎死腹中的戰略都是較強的

總結:

杜聿明和一般黃埔將領一樣有好的起點,不一樣就是去護靈柩的閱歷。在之後跟隨張治中、徐庭瑤,平步青雲,逐步從主力戰將到方面統帥,戰功顯赫。

其失敗,是歷史的選擇,不僅僅是軍事問題。

ps:杜聿明的女兒嫁給了大名鼎鼎的楊振寧教授。不是翁帆,是杜致禮。

參考文獻:

王曉華.杜聿明與大決戰[J].炎黃春秋,2016(10):78-84.

孟昭庚.杜聿明棄守徐州與被圍殲經過[J].文史春秋,2010(01):10-19.

鄭洞國 侯鏡如 覃異之:《杜聿明將軍 中國文史出版社。

杜聿明《遠征印緬抗戰》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要說杜聿明,我覺得應該說一說他的成名之戰崑崙關大捷。

1939年12月日軍在廣西登陸,一個師團一個旅團北犯侵佔南寧,南寧是當時國民政府獲得國際援助的重要通道,如果南寧失守,那麼整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也要受到威脅。蔣介石知道南寧的重要性,所以他急忙召開了軍事會議商量對策。



廣西是白崇禧的老家,日軍侵佔了自己老家,他也著急,著急歸著急,但是廣西沒有戰鬥力強的部隊,這時他把目光放在了杜聿明的第五軍上。

杜聿明的第五軍是當時我國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裝備好,戰鬥力強,白崇禧知道蔣介石肯定不會同意他調動第五軍,所以他找到了杜聿明,對他進行鼓動,杜聿明考慮再三後向蔣介石請戰,蔣介石雖然心疼他的第五軍,但考慮到南寧的地位非常重要,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得到蔣介石同意後,杜聿明指揮第五軍向崑崙關發起了進攻,第五軍的炮兵、步兵、坦克協同作戰,經過幾十天的奮戰,最終幾乎全殲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有許多人認為杜聿明軍事能力不行,第五軍的裝備那麼好,坦克、榴彈炮這種裝備都一應俱全,最後傷亡竟然是日軍的三倍。表面上分析這句話沒有毛病,但你深入瞭解之後就會發現不是那回事。

杜聿明的對手是號稱日軍“鋼軍”的第五師團,而21旅團更是鋼軍中的精銳,他們的戰鬥力有多強我舉個例子。
1938年蘭封會戰,薛嶽調集了十幾萬國民黨中央軍主力來圍攻一個僅有兩萬多人的土肥原賢二師團,最終卻因為幾個城沒有守住而讓土肥原賢二逃脫,這就是日軍甲級師團的戰鬥力。第五師團的戰鬥力還要在土肥原賢二師團之上,強悍的戰鬥力再加上崑崙關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日軍的堅固工事,如果杜聿明指揮才能不高的話,即使第五軍裝備再好,也無法達到全殲第21旅團的地步。


近現代史那些人事

杜聿明是有一定戰略眼光位帥才,著名抗日英雄,但有兩樣阻止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畢業於黃埔一期,參加過東征,起點並不低,但發展的並不順暢,直至投奔老鄉兼同學的關麟徵的25師才步入正軌,但在25師時間也不長,從旅長到副師長,終還是與“冷娃”關麟徵有間隙而去職,然後獨立掌管第5軍前身~全機械化的第200師開始才是他還算輝煌的軍事生涯的真正起點,先後參加了長城抗戰和淞滬會戰,1939年率第5軍參加桂南崑崙關大戰,重創日本“鋼軍”第五師團,一時成為舉國上下的民族英雄。

之後參加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回國時暴露了性格中嚴重的弱點,缺乏名將所必須的魄力~“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按照蔣的旨意翻越野人谷回國,使精銳的第五軍損失大部(孫立人沒有按蔣的旨意,而是撤到印度,有效的保存了實力),當然這不是杜將軍性格弱點的最後一次暴露,解放戰爭中同樣的原因甚至改變了整個戰爭形勢。回國後直至內戰爆發一直駐守在昆明,並按蔣的旨意解決了雲南王龍雲。

內戰中他絕對是風雲人物,最早進入東北,也是最後撤出東北,成為著名的“救火隊長”,最終把自己救進了功德林監獄。在東北,阻止他取得更大成就的第二個原因出現了~身體不好。正是他離開東北去治病以後東北的形勢急轉直下,在決定東北名苑的遼瀋會戰中他已“救火隊長”的身份重返東北最終以徹底丟掉東北告終,東北戰場還未完全結束的時候,他便有了新的身份,繼續去決定國共命運的淮海戰場救火,最終被解放軍活捉。

終其一生,作為軍人他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抗戰有功內戰有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