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名著|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00种第74种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本书由郭沫若先生编订,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它突破了以往历史研究当中仅依靠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的纸上史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名著|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片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

外国学者对于东方情形不甚明了,那是情理中事。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外国学者的不谈,那是他们的矜慎;谈者只是依据旧有的史料、旧有的解释,所以结果便可能与实际全不相符。

在这时中国人是应该自己起来,写满这半部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外国学者已经替我们把路径开辟了,我们接手过来,正好是事半功倍。

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

研究的方法便是以他为向导,而于他所知道了的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古代希腊、罗马之外,提供出来了他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代。

恩格斯的著作中国近来已有翻译,这于本书的了解上,乃至在“国故”的了解上,都是有莫大的帮助。

谈“国故”的夫子们哟!你们除饱读戴东原、王念孙、章学诚之外,也应该知道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没有辩证唯物论的观念,连“国故”都不好让你们轻谈。

然而现在却是需要我们“谈谈国故”的时候。我们把中国实际的社会清算出来,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加以严密的批判,让你们看看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究竟是否两样!

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目前虽然是“风雨如晦”之时,然而也正是我们“鸡鸣不已”的时候。

1929年9月20日夜

目录

新版引言

自序

解题

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一 社会发展之一般

二 殷代——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

三 周代——铁的出现时期——奴隶制

四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概观

五 中国社会之概览

第一篇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端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二章 《易传》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

第二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序说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

第三篇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

序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

第四篇 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一 序说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五 周代彝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

六 彝铭中殷周的时代性

七 余论

附录 追论及补遗

一 殷虚之发掘

二 由《矢彝考释》论到其他

三 附庸土田之另一解

四 “矢令簋”考释

五 明保之又一证

六 古金中有称男之二例

七 古代用牲之最高纪录

八 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九 夏禹的问题

十 “旧玉亿有百万”

后记

郭沫若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