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海涛刚才的发言,最感动是哪部分大家知道吗?是他的声音,他的声音有磁性也很浑厚,听了他的声音之后,我感觉很有男性的味道。但一看字有点女性味道,当然这个不是学术讨论的话题了。男人写字比较委婉,比较平顺,比较秀美非常正常。女性写的比较大气,比较狂放也正常,不以性别论。大家都比较认可他的小字,他的小字写的很空灵,也很有灵气,仔细看看里边小细节,也都表现比较好,也就是说灵气和才气的表现是海涛书法的长项。涉及到大字,出现一些问题,各位老师说的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我常常会想一个书法爱好者和一个书法人,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怎样来面对书坛,因为当代书坛的展览太多了。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协搞展览,一年将近三十多个。一次展览展出之后,大家都需要研究什么?我能不能提一个思路让海涛思考一下,就是说我是否可以用三只眼来观察书坛,第一只眼看古代,第二只眼看当代,第三只眼看自己,是否可以让这三个点来回反复跳动。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当你进入古代的时候,一定要以当代和自我为参照系,同时你在关注当代的时候,也是以自我和古代做参照系。这样的话,你对当代的理解,对古人的理解,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可能会好一点。为什么是三只眼?不能闭上任何一只眼,如果闭上任何一只眼,一定在盲人摸象。 现在书法界的信息量非常大,来自方方面面,尤其展览中获奖作品对我们的诱惑远远大于你那两只眼。故而导致了很多的作者在大的方向上非常迷茫,关于这一点假如不站在个人的本体上观察别人,如果不在传统上观察别人,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的话,自己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泥潭当中。通过海涛的作品,我看到这样一个痕迹,也看到他在艺术思维上与判断上的逻辑性。

还拿海涛作品来看。年轻人应该是具有灵性的,有点胆量的,甚至是不可理喻,偏激一点,过激一点,都可以被接受。这恰恰就是年轻人身上的优点。搞书法是看老不看小,因为现在的精力、阅历,包括你的训练,各方面的积累到不了那个份儿上。你老练、老成不了呀!你要想“老”,都是“装老”,所以不要装老。在漫长的学书经历当中,我们去锤炼去实验,你的心就会定下来,就不会被左右所诱惑。因之有关这“三只眼”的话题,你们年轻人都要好好去思考。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刚才大家都说,海涛小字看得过去,大字不行,为什么?你平常的训练不够,以前书友聚会,也讨论过大字的问题。所谓大字,基本上就是十公分以上,或者再大一点的字。为什么写小字行草的人,大字写不了?我们同代人,包括我们老前辈们也有这样的现象,小字玩的非常精妙,怎么看怎么地道,一放大顶不住,为什么?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

所以说,年轻的朋友们不要着急,用太苛刻的标准要求年轻人,这点太不讲理。此外年轻人要知不足,既然在这方面有缺失,你那只眼一定要起相当的作用,缺什么补什么。写大字不是拿起笔抡两下就完了,哪儿使劲哪儿不使劲,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做的不好,就得多训练。我预祝海涛能够发挥你的优势,把你磁性声音的声线融入到你的作品当中,我想一定会写的非常出色,我祝你成功,我比较看好你。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

安徽庐江人,号百川堂,燕庐。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骨干高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庐江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合肥市书画院专职书法家。书法创作崇尚写心见性、理趣并重,追求质朴清逸之境。作品被各类文博机构及私人藏家广泛收藏,多家主流媒体推介,曾应邀赴日、韩交流。

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信德杯”、“孔子艺术奖”、“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全国书法展优秀奖,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2011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获安徽省书法发展贡献奖,《中国书画》杂志、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为“安徽省十大青年书法家”。2012年,行书册页《金冬心题画记》获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高奖——第四届“兰亭奖”佳作一等奖。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李松品评凌海涛书法

凌海涛书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