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特點?

歷史文化收藏與研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該器物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元代時期,隨著鈷藍原料“明珠料”以及在景德鎮大量的高嶺土,青花開始了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


元青花首先在顏料(鈷料)的使用上很有特點。


這種蘇料含錳量低,和國產料含錳量高形成相反表現。其料燒製後在釉層展現最獨特的唯一性:

1、色之濃豔,略含紫意,顆粒之粗極具特色。

2、凝聚斑和暈、散、流現象獨特。凝聚斑現象要比結晶斑(鐵斑)現象重要得多,結晶斑或沒有,但凝聚斑卻不能沒有。所謂凝聚斑,為顏料色素在燒製過程中聚集形成的黑斑,分佈在藍色圖紋中。

3、向釉外表漲出感。即凝聚斑形成的流散向釉層上部浮冒(黑斑向上漂)。而淺淡的藍留在底部。



蘇勃尼青料稀缺貴重,對於大多數非精品或一般性器物來說,均摻入國產料使用是正常而普遍之事。


在元代,國產料就已經有石子青、平等青在應用。這些料往往是某些地方窯口使用較多。另外回青料當時也從元大國的西域地區進來使用,今天也被看做進口料。這些使用國產料和回青料的器物特徵則比較複雜。國產料單獨使用效果不好,凝聚斑串珠現象不典型,顏色呈黑灰藍並有時略帶綠意。這種國產料黑灰藍和蘇勃尼青料因燒製不佳造成的黑灰藍完全不同,蘇料即使燒製不好造成灰黑也可見其中有特別明顯的串珠狀凝聚斑現象,而純國產料黑灰藍則缺乏該串珠現象。



胎土和胎體工藝的唯一性


製作元青花瓷胎使用的是元代時景德鎮附近一座叫麻倉山產的麻倉土。這種土燒成後晶瑩玉透,溫潤柔和,摸起來略感滑潤。


和現代高嶺土燒後完全不同。此物在元代時就非常珍貴,被皇室用作貢土使用。而且使用前都盛在專用器皿中,絕不敢有私用浪費等。麻倉土的作用只是以少量比例配合當時主要原料瓷石,以增加胎土內氧化鋁含量,這樣可以保證燒製大器物時不變形。



我們看到的元青花精品器物多為拉坯,這也成為元青花胎體成型識別中最主要的特徵。用拉坯法事先製成若干段:下部、上部、口部等等,幹後用泥條粘接,並粘上底部。大罐內泥條均抹平做為護接頭泥,防移位。小型器物一般只擠出泥條痕。


除拉坯法外,印坯法也常用,就是用模具做四、六、八方型器物,比如四方壺、六方、八方梅瓶或特大肚圓梅瓶等等。


元青花瓷的釉質很獨特,現在所見有三種:青白釉、青花白釉、樞府釉。

1、青白釉,此釉為景德鎮宋代湖田窯工藝之延續。是元青花瓷當中最不好仿的一種釉。其在元青花瓷上之特點:一是釉層厚。經常在口沿或底部有積釉,有的地方甚至會出現厚薄不等現象。此釉在燒製中流動性很差,這和現代釉流動性極好形成反差。二是呈湖藍色或湖綠色,均有深淺,其釉近觀即2尺以內呈通透水亮,並具乳質感,釉特厚處(一般於足底釉層更顯厚)有半失透或失透感,藍豔含翠,十分悅眼。


2、青花白釉,特點:一是胎釉結合度極好,不易看出釉質厚薄來,似為一體。


適當距離下(離開1米左右)玉質感在諸釉質中最強,白中少有青,更多地反射出白玉般的溫潤感覺。


3、樞府釉,特點:一是白中微帶青(微藍和綠意),不論濃淡遮蓋力極強。二是乳質感和玉質感均強。三是釉層厚薄在前二者中間。即不厚不薄。




如果掌握了上述三方面,其實對元青花瓷已心中有數。特別在實際中,首先要看這三方面特徵,然後再看其它特徵,比如火石紅、畫風、造型、汽泡等等。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瓷器鑑定真知堂:

元青花是我國古代瓷器最早成熟的青花瓷,在我國和世界陶瓷工藝美術史上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

元青花又是一種極為珍貴的收藏品。由於當時生產時間短(前後二十年左右),原材料珍貴(胎用的是麻倉御土,彩用的是進口的蘇勃泥青),又屬於創新產品,所以一經出世就極為珍貴。當時絕大多數元青花瓷器都通過商路,先運到大都(北京),再由朝廷或賞賜或貿易到中東伊斯蘭地區。

元青花,以前分為至正型和延佑型,分別是元代皇帝的兩個年號,延佑比較早,至正比較晚。目前最新的研究資料表明,所謂延佑型元早期青花出土的那件標準器,不是青料繪畫的,應該不屬於青花瓷,所以延佑型的說法就很難成立了。

學界又推出了伊朗型菲律賓型的說法。所謂伊朗型是指以伊朗國家博物館所收藏的那29件元青花為代表的成熟時代出口型元青花,也就是以前說的至正型。所謂菲律賓型,是指以菲律賓出土的那些元青花小件為代表的青花瓷。這批青花瓷特點和伊朗型完全不一樣。所以稱為菲律賓型。我們這裡主要講的還是至正型青花瓷也就是伊朗型的特點。

伊朗型元青花的特點:

1.層次多,畫面滿。由於最早的元青花,基本上都是根據中東地區的喜好而生產的出口瓷器,所以,中東伊斯蘭地區最喜歡的藍色,就成為了主要顏色。在中國,藍色不被人喜愛,神話中的厲鬼,凶神惡煞一般都是藍色的。伊斯蘭地區的文化中有恐懼空白的說法,而中國傳統文化則講究留白(在畫面留下空白,不要填滿)。元青花的畫面非常滿,是根據中東人喜好而畫的。

2.器型高大,器型少。元青花瓷器,當時就物稀價昂,只有中東地區的鉅商大賈才能採購得起。元青花大瓶一般在40釐米左右,大罐一般在30釐米左右,大盤一般在45釐米左右。器型也不多,熟悉元青花標準器的收藏家根據器型就能斷定大部分仿品。

3.採用進口蘇勃泥青繪畫為主,極為罕見有國產青料的作品。進口的蘇勃泥青,在元代被稱為“撒卜泥”,屬於“回回石頭”中的一種,高鐵低錳含氧化鈷成分接近10%,屬於極高品質的青花顏料。由於一開始就使用了這種極高品質的青花料,再加上元代景德鎮的最優質的麻倉土,在景德鎮高溫柴窯下,元青花瓷器一出生,就與眾不同,一下子改變了從漢唐以來到元的中國古代瓷器面貌。也由於青花瓷的出現,古代各地的瓷窯逐漸都消亡了。

4.紋飾均有統一的風格,出現未見於傳世品上的紋飾就應該警惕和小心了。常見的比如葫蘆葉,分開繪畫的蓮瓣紋,實心中徑的蕉葉紋,滿池嬌紋飾都有定式。

菲律賓型元青花:器型較伊朗型小,都是一些小瓶小碗高足杯等式樣。紋飾簡筆,胎釉不精,完全不似伊朗型元青花。以前以為是國產青繪畫的民窯,今天,在落馬橋元代遺址出土後,基本可以斷定這種青料屬於進口料的尾料。用來生產一些便宜的產品填充柴窯的空位。此種瓷器又稱為灰可器,屬於日用陶瓷。胎泥用的也是下腳料,收藏價值不高。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對古代瓷器真的感興趣,歡迎關注本人頭條,為你傳播真正的古瓷鑑定知識。


瓷器鑑定真知堂


蘇麻離青料髮色豔藍。麻倉土細膩。畫工繁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