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凉凉!世界杯竞猜中的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2018年的世界杯赛事正酣。这边,参赛选手在赛场上你追我赶,那边,球迷购买足球彩票热情高涨。

看后凉凉!世界杯竞猜中的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边观看比赛,边刷手机购买足彩成了一些人的乐趣之一。但在今年的比赛结果一次次爆冷后有人自嘲“足球反着买,别墅靠大海;买球买强队,天台去排队”。有人暗自纳闷,购买足彩和赌博有什么区别呢?不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参与世界杯博彩也是“只见风景、不见沟壑”,你猜中了开头,却可能猜不到结局。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世界杯竞猜的那些事。

看得见的游戏规则

从表面看,足彩和赌球最大的不同是官私之别。

一是组织方不同,足彩的运营主体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以及下属省市自治区体彩中心,而赌球通常是由私人或境外博彩公司发起的。

二是销售渠道不同,足彩目前仅在官方授权的实体店出售,目前未授权任何网络平台售卖,而赌球的销售渠道以互联网代理为主、线下销售为辅。其实在2014年,出于便捷考虑,官方也曾推出网络彩票,但当年网络足彩不仅销量过大造成资源错配,同时被监管部门审计出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因此财政部、公安部等八部门于2015年联合叫停网络足彩。

三是游戏规则不同,本届世界杯足彩共有七种玩法,包括五种胜负竞猜和两种名次竞猜,规则公开;但赌球则分为欧盘、亚盘和各种地下盘玩法,包括进球球员、进球时间、角球点球数、红黄牌、伤停补时时长等均可投注,自定的规则令人眼花缭乱。

四是返奖机制不同,足彩多数使用浮动奖金制,即中奖者按比例平分奖池奖金,个别采用固定奖金制;而赌球中的绝大多数游戏都采用固定奖金返奖制度,即在投注时就已知中奖的奖金金额,更加吸引人。

看不见的运行机制

抛开表象区别,足彩与赌博最本质的不同还是隐形的法律性质、运作机制与经营目的。

首先,从性质上看,足彩是一种以少量财物进行竞猜的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属于正常的文娱活动;而赌球则是一种靠比赛结果、球员以及相关的事实进行博彩营利的行为,是一种变相赌博,可能触碰行政和刑事责任。

其次,在法律关系上,购买足彩、保险、有奖销售、期权股指交易的合同均被称为“射幸合同”,即合同当事人支付代价并获得一个不确定的机会和效益。由于这类合同有“撞大运”的投机性质,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因此需要法律规制。比较而言,购买彩票、保险都有配套的法律制度,而对其他类似行为,《民法总则》规定了兜底条款,即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均无效,赌球无疑属于后者。由于我国刑法兼顾属人和属地原则,我国公民在国内登录国外开设的合法赌博网站,同样也属于我国法律管辖的非法行为。

再次,从债权保障性看,我国足球彩票的发行和运作是在国务院统一授权、管理和监督之下开展的,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发行和运作过程进行规范和调整,资金用途透明,兑换有保障。但赌球的组织者是自定规则,“庄家”可以利用数据监控、调整赔率、相互投注、操纵比赛等方式平衡各方利益,自己靠手续费坐地收钱,从而达到稳赚不赔的目的。一些赌球平台也与传销类似,多级代理缺乏正规,资金池不透明,即使侥幸中大奖,庄家也可能拖延耍赖,使自身的债权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赌球既然是法定的“无效合同”,自然属于非法债权,即使披上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外衣”,也会因资金用途的非法性,不受法律保护。

最后,我国足彩的核心目标是募集公益资金,收益最高的竞彩足球也只有68%的返奖率,剩余资金都用于公共福利,彩民无论中奖与否,其投入都能得到不同形式的回报;但赌球并不肩负社会责任,为吸引资金返奖率可达到90%以上,可以看做是一桩绝大多数人为极小数人谋利的“赔本买卖”。

合法理性投注

那么,是不是购买官方授权的合法足彩就能高枕无忧了呢?

每届世界杯都会爆出一些轻信所谓“足彩专家”的彩民,为博利深度沉迷、毫无节制地追加投注,最后为弥补资金漏洞,引发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可见,抛开二者的法律性质来看,无论是参与足彩或赌球,其行为产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心态。

《武林外传》里的轩辕断指曾说过,“哪里有什么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赌就是赌,没有大小,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想翻盘,不管赌注高低、身家大小,一旦赌得性起就什么也顾不上了,不玩到倾家荡产不收手,所以才叫逢赌必输”。

如果把博彩当做发家致富、不劳而获的手段,即使是合法购买彩票,同样也可能走上赌徒的不归路。因此,对于世界杯博彩,真正能保护你的不仅是法律,还有理性。

看后凉凉!世界杯竞猜中的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