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個重要指標狂降了一半,爲什麼住房貸款還在增長?

剛剛,一個重要指標狂降了一半,為什麼住房貸款還在增長?

蔡浩 高江

2018年5月,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8.3%,與前值持平,低於預期的8.5%。在影子銀行規模持續收縮及信用債違約潮導致企業債發行困難背景下,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為10.3% ,低於前值10.5%,創歷史最低水平。

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5萬億,低於預期的1.2萬億和前值的1.18萬億,但同比多增405億。5月住戶新增貸款6143億,同比多增37億,而企業類貸款新增5225億,同比少增436億。

具體來看,5月住戶類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較前值均有所上升。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20億,同比多增440億,較上月多增500億。從歷史數據看,2017年新增居民短期貸款累計達1.83萬億,較2016年多增了近1.2萬億,而2018年前5個月的居民新增短期貸款已累計達8000億,超出去年同期。在監管嚴控消費貸進股市和樓市的背景下,頗值得關注。中長期貸款增加3923億,同比少增400億,較前值多增400億。三四五線城市房地產仍處於去庫存階段,居民住房剛需及貸款需求仍較旺盛。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公佈數據顯示,5月40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和同比分別增加12%和5%,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則達到2014年以來次高。

5月非金融企業貸款新增5255億,同比少增440億,但整體仍處於較高水平。其中,短期貸款新增585億,同比少增1900億,中長期貸款新增4031億,同比少增360億,而票據融資新增1447億,同比則多增了29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中長期貸款新增額創下今年最低,在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超預期的背景下,或表明在目前偏緊的信用環境下,銀行業對企業的長期融資支持略有下滑。

剛剛,一個重要指標狂降了一半,為什麼住房貸款還在增長?

2018年5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下降,僅增長7608億,顯著低於預期的1.3萬,同比少增3023億,環比減少逾50%,除新增貸款以外的影子銀行及債券一級市場融資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在嚴監管下,影子銀行萎縮態勢有所加快,合計減少5200億元左右。企業債券融資淨減少434億,為11個月來首次出現減少,較前值更是多減4200億,受近期信用債違約潮影響明顯。

隨著影子銀行融資渠道逐漸受限,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持續下降,5月份以來,此前過多依賴表外融資的企業在融資渠道受限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再融資困難的問題,導致信用債市場違約頻發。這也說明在目前去槓桿和嚴監管條件下,企業整體融資環境偏緊,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出現一定的結構性短缺。5月統計局在公佈的PMI數據時,也罕見表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再結合M2增速的不及預期來看,驗證了我們此前的判斷,當前的信用環境處於偏緊的狀態。在中美貿易摩擦反反覆覆以及世界貿易摩擦有所升級的背景下,為了實現擴內需、穩增長的目標,有必要保障實體經濟合理的融資需求。由於影子銀行融資渠道被堵,正所謂開正門堵偏門,“寬信貸”或將成為接下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的主要渠道。央行近期擴大MLF投放但淨回籠公開市場資金的舉措仍不足以對沖目前偏緊的融資環境,

再次通過降準置換MLF並新增投放流動性的可能正變得越來越大。(作者分別為恆豐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研究員)

剛剛,一個重要指標狂降了一半,為什麼住房貸款還在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