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筆記之清朝篇-終章

周更/兩篇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16000人的聯軍,日軍8000人,俄軍48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奧軍50人,意軍55人。北京城裡面的守兵11萬,還有二三十萬“刀槍不人”的和團,當然這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一聽槍響,大多數就腳底抹油了。這就跟今天的憤青一樣,平時嚷嚷打這個滅那個,歡極了,因為那是讓別人流血,真到自己了,不知道會不會大小便失禁?偌大的首都北京城經過兩天激戰,宣告淪陷。聯軍首先攻破廣渠門,而後蜂擁而入,老太后趕緊跑。

慈禧化裝成漢族農婦,帶著光緒就跑了,一路上點餅熬粥,風餐露宿,什麼都沒來得及拿走。在北京的有的官員全家投井,那井都滿了,最後一個跳下去都是磕死的,不是淹死的。還有的一家好幾十口懸樑自盡,一進門都飄著呢。聯軍士兵手持國旗,闖進衚衕.東城西城的大宅院,隨手一插,這是我們國家的,進去就搶。大宅門搶劫一空,王府燒為灰燼,庚子國難,損失修烈,據記載,城破之日,洋人殺人無算。但聞槍炮轟擊聲,婦幼呼救聲,街上屍體枕藉。北京成了真正的墳場,到處都是死人,無人掩埋他們,任憑野狗去啃貪躺著的屍體。

鄧小平同志說過:中國是帶著首都被敵人攻佔的恥辱進入到20世紀的。

中國在近代史上三次首都被敵人攻佔:1860年北京,1900年北京,1937年南京。損失最大的其實應該是這一次了,庚子國難。要說燒了圓明園搶了多少東西,還能統計,但聯軍搶老百姓的東西,永遠無法統計。連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也供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終章

1900年,清政府被迫與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主要內容有:

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國家各種稅收作擔保。

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在區域內不得有中國人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拆毀沿海各地炮臺,派兵進行駐守。

脅迫清政府對國內反對派進行鎮壓。

清政府需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進行“謝罪”。

懲罰支持過義和團的官員。

其中賠款的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就是還到1940年。到1936年我們大概支付了6億多兩白銀。這筆錢俄國分了1億多兩,德國分了9000萬兩,然而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之後就不要了,德國1918年一戰戰敗後也不給了,奧匈帝國戰敗,也不給了,法國、美國、荷蘭把這個錢都以不同方式退還給了中國,美國是拿這個錢做中國公費留學生的經費,今天的協和醫院、清華大學都是用這個錢建立的。只有小日本,棺材裡伸手——死要錢,一直賠到1936年。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額最為龐大、主權喪失最為嚴重、精神屈辱最為深沉的,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辛丑條約》簽訂5年之後,1905年,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同盟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

清延的腐朽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無藥可救了。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歸天。帝位由一個三歲小兒愛新覺羅-溥儀繼承,就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年號“宣統”,也是中華大地2000多年帝制的最後一位君主。

1911年,朝廷假意進行所謂“君主立憲”。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但這是一個以皇族成員為中心的內閣,人們稱之為皇族內閣。清政府根本無意實行君主立憲,只是借立憲之名集權皇族,抵制革命。

這麼一來,漢官離心,大清王朝大勢已去,就如同一間搖搖晃晃的破屋子,只要有人在門框上踹上一腳就塌了。這時候清王朝其實誰都得罪不起,卻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你搞新政人民不幹,你搞所謂立憲,立憲派不幹,你來個皇族內閣,漢族官僚離心了,也不幹了。所以同年武昌革命一爆發,就成功了。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終章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武昌起義成功,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2月12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退位詔書,作統治之最後結束。至此,中華大地延綿2132年之久的帝制歷史終告終結。

以入關之後算起,清王朝(1644年-1912年) 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六十八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