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這是我人到了福州,才有幸聽到的說法。 許久以來,對福州的印象都是“福建省省會”,而關於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都知之甚少。

到福州的第一站,便是這三坊七巷。站在大門牌坊前,感覺就來了:是了,這就是福州2200年曆史文化名城的風韻。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三坊七巷之所以名為三坊七巷,必是名副其實。 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發軔於晉朝,形成於唐末,明清時達到鼎盛。所以常被稱為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拋開悠遠的 發展史,三坊七巷的顏值也絕對拿得出手。 街區坊巷相連,粉牆黛瓦,古建精緻,被譽為“裡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近代名人聚居地、閩臺淵源彰顯地“。因此,歷史上吸引了眾多名人居住。

據統計,共有400多位名人,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涵蓋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等。 近代以後的重要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盧溝橋事變等等,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而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與這些歷史事件都息息相關。 因此,如今漫步三坊七巷,一定要去參觀的,便是諸位名人的故居。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名人故居——三坊七巷的珍貴遺產

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主持過“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是福建侯官人,三坊七巷的澳門路旁便有林則徐祠堂。而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為福建船政作出了重大貢獻。 嚴復,也是大家熟知的近代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的中國人,也是福建侯官人,在福州度過了他的青年求學時代。嚴復故居便在郎官巷西段北側。

嚴復於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這裡,直至1921年病逝。儘管嚴復於此的居住時間不長,但仍是他落葉歸根的地方。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同樣坐落於三坊七巷的,還有林覺民故居,如今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止林覺民,後來的冰心和林徽因,也都在此居住過。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作為辛亥革命廣州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的一生非常短暫,年僅24歲,便壯烈犧牲。如今故居內,能看到起義時的相關報紙、資料。而起義前三天寫給妻子的《與妻書》,洋洋灑灑,感人至深。如今在故居的內牆壁上,依舊可以讀到。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除了名人故居,三坊七巷的眾多建築也是個有特色。 位於衣錦巷4號的水榭戲臺,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它曾是清朝嘉慶年間進士鄭鵬程的住宅。 鄭宅是大戶人家,每年正月初三辦春酒或有其他婚嫁等喜事時,主人都盛情地請來了眾多的親朋好友到宅內聚會,他們坐在廳裡一邊宴客、品茶,一邊聽曲看戲,而女眷們則坐在酒樓和閣樓上看戲。

花廳裡戲臺三面臨水,山石環繞,於方寸間體現靈秀之氣。池中水清澈無比,於臺上曼妙的曲聲交相輝映。戲臺隔水聽音的效果最為引人入勝。

如今這水榭戲臺成為了福州地方戲劇演藝場,上演閩劇、十番等眾多民俗戲曲表演。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自然風景?也是一番好風光

聽導遊講完三坊七巷的歷史,逛完名人故居,便開始在這街巷間漫無目的的閒逛起來。 不得不說,三坊七巷不僅是緬懷歷史和故人的地方。單在這裡逛逛轉轉,也是一番好風景。白牆綠樹棕色窗格子,統統美不勝收。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4月末正是福州最好的時光。春末夏初的溫度剛剛好,而一切該綻放的,也都已經綻放。抬頭看到的是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低頭看到鮮花一叢叢,色彩繽紛,充滿暖意。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這樣的三坊七巷恰到好處。

不僅有厚重的歷史故事,偉岸的名人過往,還有這曼妙的自然風光。 讀史,觀景,走走停停。如果時間允許,三坊七巷,最好多呆幾天,仔細品品,這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