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壁赋》课堂实录看曹勇军老师的教学艺术

一、行云流水的结构艺术

“上课,同学们好!很高兴和我们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一(18)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苏轼,我们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他的不少作品。有一篇文章,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进入课堂,稍作寒暄,尽快切入正题,导入课文学习——这恰是大家风范,庄重、自然、亲和,不像有些教学那样,故意放低身段,耍幽默招,作亲昵状。从已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导入,既有温故知新之效,更是为理解《赤壁赋》写作背景和心境做好铺垫,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课文。然后就是随着课文的行文结构,随着课文的起承转合,就课文的关键结节,谈谈、背背、议议。我认为,教学结构与课文内在结构合一,这是最高妙的教学境界。在这一结构中,文本理解与教学理解(教学价值的实现)思维路向是一致的,情感理路是融合的,这就如同放舟河中,缓急迂回、直下折冲,皆随流水,在怡情养性中奔达目标;也如放牧坡上,平坦处任其撒欢,深草处听其流连。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课文,成为言语积累,成为文化积淀,成为一段情感旅程,成为一次生命感悟。这样的教学结构要问有多自然有多美,完全可以在课文的精巧结构中找到答案。这一点,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有许多课堂教学,教学结构的设计看似很精巧,很完美,但却背离、悖反了课文的艺术结构或艺术格调,这样的教学值得反思和检点。

二、精当巧妙的点化艺术

课堂教学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解决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困惑之处,就在于它能有疑释疑,无疑生疑。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价值的实现就在于教师的点化。点化之功最能反映教师对学生学习疑点、文本难点的把握水平,也是衡量教师优秀程度的一把标尺。这种巧妙的点化在曹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俯拾皆是,试举一二例。如: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思考:第一节写的是东坡夜游赤壁,是围绕着两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两个字?哪两个字是这节反反复复都写到的?同学们可以互相小声地商量,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合作。哪个同学先说?

生1:“赤壁”吧?

师:当然,事情发生在赤壁。但这是背景,不能说是中心。谁来试试?

生2:泛舟。

师:还没讲到点子上。可能我刚才表述得不够准确。夜游赤壁是围绕哪两个物象来写的?

生3:我认为他写的物象,一个是水,一个是月。

师:月亮,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齐):同意。

水与月两个物象是深度理解课文的关键,曹老师在这里很细心也有耐心,且它的妙处不在于铺路引导,而是调整自己的提问话语,进一步聚焦问题域,这便是大师风采。普通的教师直接给答案,优秀的教师补充或提示,只有最优秀的教师才有自审的敏感和洞察的敏锐。这不仅是教学艺术,更是他的“教学精神”——优秀的教学精神,是努力调整自己与学生一致,与学生对接之后再予引导,而不是仅去调整学生与自己一致,使学生为自己接话和传话。

再举一例:

师:……在第二层这么多对偶句中,我们找找最能代表作者基本意思的那一句对偶句,哪一句比较好?

生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选哪一个?前一句还是后一句?

生(纷纷):后一句。

师:很好。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哀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世间万物的永恒长存。这就是客最大的悲哀。读到这,你清楚客吹洞箫为什么声音如此悲凉了吗?

生(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你看大英雄不在了,即便是如曹操那样的大英雄也“而今安在哉”,更何况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渺小而脆弱,匆匆一辈子就走过了。想到这不由地悲从中来,所以,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全班齐读第三节,要读出客的心情和变化,注意停顿。“况”以后的句子要读得非常慢,要低沉,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内心情感,我们甚至要想到客说完之后眼里闪动着痛苦的泪花。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深度、准确理解课文方面教师的点化功力,比较、追问、阐释,一步进一步地进入文心,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对于这样精美精深的课文,根本不需要牵扯其他和“外加一勺”,最为要紧的是关键处化开、困惑处通透。这一篇课文的文化元素所涉甚多,教师很容易也很喜欢攀高求远,扯着荷叶满塘转,结果文本本身问题没有解决,只能得到一些皮相和皮毛。点化,必在文本之内;点化,亦必在关键结节处;点化,必须删繁就简;点化,必得引向纵深。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真功,更是语文教学的内功。

三、不露痕迹的处理艺术

内功深厚者动作幅度不会太大。看看曹老师这堂课,我更为确信这一点。这里有师生对话且有深度对话,但似乎并不是在特意彰显对话。如:

师:这里有几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大家只是把它读了下来,没有什么感情色彩,曹老师在这里读一下,你们来体会一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师:什么样的感觉?先开始非常激昂,百万雄师,一代豪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代之雄,最后烟消云散,这叫什么?对,欲抑先扬,一下子从沸点跌到冰点,有一种巨大的人生幻灭感,即便像曹操这样的大英雄,怎么样了?不在了,烟消云散了!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也许,有人认为,我选择的这一段只是教师的讲解,不是对话。不对,这就是对话,这是曹老师用心灵与心情跟学生对话。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许多对话徒有问答的形式,而没有教师的“在场”,更没有教师的心灵“亲在”。教师这里示范朗读,是用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来带动学生的理解和情感,是用心灵来激发对话。当然,其他精妙的对话就更多了,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这里有方法指导,但道来似乎漫不经心。如:

师:……怎么样才能将古文背得又快又好?我说要理解,理解才能好背。背东西要把很长的文章分成几个小片段来背。第三节怎么背呢?曹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子,我们把第三段拆分成这么几个部分。第一个先是苏子的反应,“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往下,是客人的回答了,先把“况”之前背下来,接着把“况”之后的几组对偶句背下来。这样是不是好背一些?

前面介绍赋的特点,已隐含着背诵的指导,这里又在给予背诵方法的指导,这也就难怪这篇不算很短的文章在两节课中学生竟能背诵了。

这里还有小组合作和研究性学习,但一点也没有生硬牵强之处,只觉得面对这类学习内容非有这样的学习方式莫办。如:

师:……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苏子就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怎么“共适”。我们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结合第一节和第五节,四人一组讨论,看看苏子和客是怎么“共适”的。讨论好后,请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师:……这篇文章不易理解,许多成年人都不大理解它的内蕴和精髓。大家理解得很有深度!下面要探讨一个有挑战的问题,我们来猜想:你觉得本文哪一段的意思是作者最先想到又最想表达的?理由何在?作者又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我们还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不要怕讲得不对,我们按照老办法,推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

在师生亲和的对话中,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运用了小组合作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但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而非刻意为之。之所以觉得自然,是因为水到渠成。安排这些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恰好都是落在具有思维挑战、有讨论质疑空间的地方,因而能让学生的思维在这里打弯、碰撞,以激发思维的火花,引爆灵魂的顿悟。

最后,我想抄改王安石《题张司业诗》来结束本文简评,以表达我读后的感受和敬意:

金陵司业诗名老,课堂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7年第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