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獲「國民待遇」 超20家中資行擁有洋股東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開放無疑是金融領域的一個關鍵詞,其中對外資機構擬取消持股中資銀行“天花板”的舉措引發業界熱議。事實上,借上一輪銀行股改之際,就有不少外資行躋身我國銀行大股東榜單,目前持有中資行股份的外資行已達至少20家,上個月遞交A股IPO申報稿的重慶銀行,第二大股東大新銀行也非境內法人機構。

今年以來,監管對外資機構的准入標準不斷放寬,其中廣受關注的一項就是外資機構入股中資銀行20%的持股比例“天花板”即將取消。開放的速度也不容小覷,4月中上旬,央行行長易綱提出將對外資持有中資銀行給予“國民待遇”,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僅兩個月後,銀保監會就宣佈將對相關的四部規章進行廢止或修改,在監管屬性和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明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至少20家中資銀行的股東名單中有外資身影,且部分外資銀行持股比例已接近目前20%的監管規定上限。以在A股上市的26家銀行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8家銀行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外資行,其中新加坡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20%股份(含QFII持股1.42%),與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澳洲聯邦銀行為杭州銀行第一大股東,持有18%股份;馬來西亞豐隆銀行為成都銀行第二大股東,持有17.99%股份。

有的外資銀行股東持股比例沒超過15%,但也是第一大股東。例如荷蘭ING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分別是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3.03%、14.87%。上述8家銀行中,僅中國銀行和上海銀行外資銀行股東持股比例低於10%。

外資銀行以股權投資者身份進入我國境內市場,始於上一輪銀行股改上市時機。2004年,適逢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中資銀行需要吸收和引入先進的外部經驗和國際銀行的優秀管理能力,外資銀行由此相繼躋身我國銀行的大股東榜單中。

十餘年間,外資行在華髮展經歷了一個由進到出的變化,近年撤資的外資行名單也有厚厚一疊。自2009年開始,先後有瑞銀、蘇格蘭皇家銀行出售中國銀行股權,高盛出清工商銀行股份,美國銀行清空建設銀行股份,德意志銀行出售華夏銀行股權,花旗集團及IBMCredit清空廣發銀行股權,渣打銀行出售和林格爾渣打村鎮銀行股權,澳新銀行出售上海農商行和天津銀行股份等。

從撤資時套現的金額來看,可印證當初的進入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在今年5月的一次公開活動上披露,截至2017年底,外資銀行總資產達3.24萬億元,相較2002年增長了10倍,利潤也增長了10倍。他以美資銀行近年在中國的經濟效益舉例介紹,2017年,4家美資法人銀行的淨利潤達到17.9億元,增速達40%,而這幾家銀行在美國本土集團的利潤處於負增長。同時,4家美資銀行對中國機構股改時的投資,投入約152億美元,在2012年、2013年賣出之後,收入約400多億美元,淨賺260億美元。

但從外資行自身業務發展來看,在華的這些年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表示,無論是在資產規模、客戶群建設、盈利能力還是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外資行的表現都相對一般。另有觀察人士指出,零售銀行業務一直是外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雖然手握這些“利器”,但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外資銀行的速度還是太慢了。中資銀行在開放過程中則快速發展,增速遠超外資行,各類業務的拓展能力和風控能力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本次外資持股中資銀行比例上限被放開後,外資銀行是否會再度快速進入被業界視為一大看點。恆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張濤認為,中小銀行的控股權相較大型銀行往往更易取得,所以更可能在我國銀行業擴大雙向開放後成為外資的收購目標。

一位銀行業人士進一步指出,若外資銀行獲得中國金融業實質控制權,將對人民幣升值形成一定的壓力。監管部門需對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中國金融機構的策略、動機和影響展開深入、系統研究,從而避免陷入監管失效的被動局面。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外資要快速、大規模進入中小銀行尤其是獲得控股地位也並非易事,未來一個時期,外資銀行仍難以構建足夠的競爭力對中資銀行造成大範圍衝擊。(記者 程維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