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里」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裡”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農村的野生水果大家應該多少都吃過不少,大多是酸甜的味道,所以深受大家喜愛。但下面這種野果可不是輕易能吃到的,可能很多人連見都沒見過!

這種野果在客家地區一般被稱為“畢久(jiú)兒”“雞爪梨”“吉扭裡”,亦稱拐棗,還有別名糖果樹、天藤、拐棗、拐角開心果、雞腳爪、解酒果、雞爪果等。

還記得小時候曾爬上樹去摘桔扭子,下面的人就負責接,一串一串的桔扭子直接拿來就這樣吃,其味香甜,營養豐富,生吃特有風味。

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裡”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畢九是落葉喬木,樹高達10米多,嫩枝、幼葉背面、葉柄和花序軸初有短柔毛。廣泛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向陽山坡、山谷、路旁,在廣東省的五桂山、三鄉等鎮區農村被廣泛人工種植。以前的梅州鄉村也比較常見。

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裡”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吉扭裡和大多數落葉喬木一樣,吉扭裡在陽曆的4月份發芽長葉。在枝葉長到一定程度後,其頂部便長出黃綠色花朵,直徑約四五毫米,花瓣扁圓形。到了4月底5月初,花謝後長出青色果實,原先接近圓球形,後逐漸變成灰褐色,果體呈扭曲狀萬字符“卍,故也有個好聽的名字——萬壽果,其頂部還有對瓣狀的棕色籽粒。

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裡”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而且這個東西還有很多的營養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據科研部門分析測定,其肉質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風味頗佳,可作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樹”的盛名,又有“雞爪梨”、“甜半夜”之雅稱。此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鉀等無機鹽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鐵、磷、鈣、銅、錳、鋅等營養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鹼。每百克拐棗肉質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總酸345.8毫克、維生素C16.29毫克。是一種很具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果類資源。

客家農村常見的“吉扭裡”原來這麼強大!你知道嗎?

拐棗富含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有效的為我們的身體補充營養,提高細胞活性,並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於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中老年朋友,記得吃點拐棗提高免疫力。

拐棗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有機酸,可以幫助解酒,還能擴充血容量,這些成分讓它具有解酒和安神的功效。對於經常飲酒的人來說是個好東西,它能夠解酒安神,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以後失戀、輸錢什麼借酒消愁的時候,備點拐棗在家準沒錯。

拐棗的果梗,除鮮食外,可用作釀酒、制醋、製糖的原料。可作果露、香檳、汽酒、汽水等飲料。還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脯、果乾等。採用先進工藝,進行深加工,可製成方便飲料——拐棗晶。

但小編也要提醒大家,拐棗這種水果可不是適合每個人吃的,它是一種較為寒性的食物,所以脾胃虛寒的人是不適合吃的。另外拐棗雖然可以改善便秘,還能幫助降血壓,但是如果本身體質屬於寒性的人最好不要吃拐棗,以免損傷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