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帮邦小鱼儿

拉您进养殖交流群

是否虾苗肝胰脏出现白点,都是不好的,其养殖成功率都会比没有白点的虾苗要低吗?

近几年,白虾养殖新病害层出不穷。弧菌、偷死、白便已经成为常态,黑脚偷死、急性偷死开始肆掠。时隔几年后,病毒性疾病也重新大面积流行。

很多人把这些归罪于种苗的退化,认为种苗质量的逐年下降,是造成目前养殖困境的主因。罗工认为此观点固然有失偏颇,毕竟水产养殖,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白虾种苗市场的确实存在监管不力、良莠不齐等现象。

自去年起,陆续听到虾苗肝胰脏白点,有些媒体也刊登文章报道。虾苗肝胰脏部位,肉眼可见针孔大小的小白点,此种情况在虾苗1-3cm即明显可见。据有的文章报道称,出现白点的虾苗,养殖过程都比较不顺利,到最后产量和利润都很不理想。

同时,对于虾苗肝胰脏白点(以下简称“白点”)的原因,行业各类专家已有各类解释,弧菌、病毒、孢子虫、藻毒素等等一一中招。

可是,翻阅各类文章,发觉猜测、臆测者居多,实际跟踪分析者少。甚至,连白点的显微镜图片或视频都没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至少要搞懂3个问题:

1、肝胰脏白点到底长什么样?

2、白点对白虾到底有啥危害?实践中有白点的虾是不是发病率特别高?

3、白点如果有危害,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在养殖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罗工决定尽自己的努力,探寻跟踪一下肝胰脏白点的事实真相。

虾苗白点观察

虾苗肝胰脏白点,虽然肉眼可见,其实拍照是没法拍清楚的。因此,我们要看清白点,光靠肉眼可不够。有关注过罗工的读者都知道,虾苗在显微镜下观察,是能看出很多问题的。

显微镜选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够看出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借助很实用的工具——显微镜,来看看在显微镜下,白点到底长什么样。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正常肝胰脏的照片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比较黑的肝胰脏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白点肝胰脏照片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白点肝胰脏照片

为了更清楚的知道有无白点,把同台显微镜同天拍摄的照片放一起看: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

肉眼可见有白点的虾苗,在显微镜下,会看到一个个菊花状的、中心是白色的花点。

这些花点在显微镜下甚至可以看到发亮。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那些花点是在壳上的,是虾壳(头胸甲)上的病灶部位。那么,我们再看下这个视频:

从以上视频中可以看出,这些中心是白色的花点,是随着肝胰脏的同步蠕动的,如果花点是虾壳上,是不会随着肝胰脏蠕动的。

以下这张图片给大家分辨: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图片说明:蓝色方框内是肝胰脏上的白点,红色圆框内是虾壳(头胸甲)上的病灶,其实光从外观形状还是很好区分的。

从以上图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肝胰脏白点,在显微镜下,并不是圆形的,是发散状的花点。和虾壳上的病灶有点类似,观察中需注意区分。

2、白点,只存在于肝胰脏表面,并未延伸到肝胰脏内部。

3、肉眼可见明显白点的虾苗,在显微镜下,用压片情况下对比,只发现一些多了一些黑斑,但未发现明显的肝胰脏病变。——因条件所限,只做了压片对比。希望有人能做下切片对比,并分享结果。

4、在显微镜下看清楚白点的形状特点后,就可以100%排除专家万能借口“孢子虫”了!——说实话,罗工挺反感并反对这个借口。

实践跟踪过程及结果

肝胰脏白点,肉眼仔细看是完全可以看得见的。出现白点的虾苗,除了肝胰脏上有白点外,从肉眼来看虾的体色、活力都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好的。

自从发现这些现象后,罗工和同事们自2017年3月初起,跟踪霞浦高位池的养殖情况,在沙江、溪南一带,重点跟踪韩老板等5个出现白点的场,对养殖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全程跟踪。

发现了如下几个现象和结论:

1、虾苗白点,一般在大小1-3公分,出现白点的虾苗,并无其它不好的症状表现。

2、利用随身携带的显微镜,过程中随时镜检,前后共镜检20个场,涉及虾苗品牌有13个。经镜检发现虾苗白点的机率在80%以上,而13个品牌都有出现虾苗白点批次的苗。

3、不管以前有无白点,在虾5公分以后,特别是转肝期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100%没有发现白点。

4、重点跟踪的这5个出现白点的场,截止2017年6月20日,这5个场24口池,养殖情况都正常,无论从生长速度还是发病率,都没有明显问题,其中有2个场已经在陆续卖虾。

5、跟踪过程中,发现没有虾苗白点的养殖场,发病率反而高于这5个有白点的场。相邻的没有白点的虾塘,有好几个池早已经排塘。而这5个场24口池,过程中个别也有出现过问题,但没有一口排塘。

因3月-6月属于天气多变,到底是虾苗本身问题,还是管理还是其它原因引起?这个不能武断下结论,罗工只是描述事实结果。

分析

从以上跟踪,有几点是可以确定或者研究的:

1、虾苗肝胰脏白点,并没有明显影响养殖过程、发病率和抓虾结果。甚至,出现白点的池塘,成功率还远高于没有出现的。

2、转肝期后,肝胰脏白点100%消失。并且,跟踪发现:前期有肝胰脏白点的虾苗,转肝期会更加顺利。因此,白点会不会是肝胰脏白膜产生的先兆?这个目前是猜测,要继续跟踪研究。

3、也有人推测,肝胰脏白点是不是一种免疫反应,或者仅仅是脂肪颗粒而已,这个推断有点靠谱,同样需要继续跟踪研究。

4、以前文章所说的,只要出现肝胰脏白点的虾塘,最后养殖情况都不好,应当属于一种巧合。同样的,今年罗工跟踪的24口塘,前期有白点反而都成功了,也可能是巧合。

不能说有肝胰脏白点就一定会发病,也不能说有肝胰脏白点就一定成功,这两种说法在目前的证据下,都是不正确的描述。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年的养殖成功率低迷,绝对不能归罪于虾苗肝胰脏白点!

总结

最开始跟踪时,罗工也认为肝胰脏白点是病变产生的病灶部位,也差点把错误的结论提前发表。可是实际跟踪下来,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对虾越来越难养,是因为虾苗肝胰脏白点越来越多的缘故吗?

“帮邦水产6.18 年中大促”

现金直降,全年最低价,钜惠来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