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1

2012年8月6日,火星上迎來了第七個探測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核動力火星車(Curiosity rover)。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好奇號”核動力火星車

一晃,6年過去了。

如果要給“好奇號”一個形象的比喻的話,那應該是:一個“老黃牛”式的明星。

項目總耗資26億美元的“好奇號”自2011年11月發射升空起,就因承載著的火星探測的歷史重任而受到全世界太空迷的追捧。這6年裡,“好奇號”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取得了很多成績,它每一次傳輸回來的照片都能引發圈內的熱議,每一次的探測試驗結果都會引起無盡的遐想。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好奇號”拍攝的照片,疑似火星上的“女人”

比如,“好奇號”對火星基岩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另外,“好奇號”還在火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甲烷增多現象,並且在岩石中發現有機物。

還比如,“好奇號”經過提取樣本得知火星表面土壤按重量算約2%是水分,火星隕石樣本中也發現大量甲烷,從而證明了火星上有微生物存在。

上面的種種信息讓人振奮:甲烷通過化學反應可以製造二氧化碳和氫氣;有水分人類就可以生存,並且還可以電解產生氧氣和氫氣;微生物可以幫助淨化環境等等。

所有的這些都為證明一點:火星是一個可以殖民、可以改造的行星。

而人類第一次系統性提出登陸火星僅僅過去66年。

2

早在1952年,一個從小懷揣探索宇宙夢想的德裔美國科學家馮.布勞恩,出版了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火星計劃》。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導彈之父”、“現代航天之父”——馮.布勞恩

作者馮.布勞恩有兩個桂冠:

一個是“導彈之父”——在納粹執政期間,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彈道導彈V2。

另一個是“現代航天之父”——主持美國“土星5號”火箭的研發,在其主導下,1969年7月實現人類月球登陸,並且對航天飛機的設計建造作出重大貢獻。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1969年7月,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這樣一位大佬寫成的《火星計劃》自然不同凡響,後人對其評價:觀念超前,技術實用。

在這本書裡,他不僅提出了設想,還充分考慮到各個環節所遇到的問題,並且給出了具體的可行方案,甚至完成了實際的運算。書中不少觀點仍然指導著21世紀的火星探索計劃,所以這本書又稱得上是星際旅行的奠基之作。

有了理論和設想,對於馮.布勞恩來說還遠遠不夠,他想要的的是真正的行動——希望在20世紀80年代登陸火星。

然而美國政府並不買賬,出於冷戰考慮,政府認為把錢投入航天飛機和空間站研究更有意義,他們對於遙遠的火星並不感興趣。

就這樣,只至1977年馮.布勞恩去世,火星探索計劃一直處於被擱置狀態。

而真正讓火星計劃煥發新春的是一個叫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他在2002年6月建立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這家民營公司的目標就是:建立人類的火星基地——更具體的說,要在21世紀末送8萬人移民火星。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spacex火星城電腦模擬圖

3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建立火星基地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是連向火星上發射探測器都是一件危險性極大的事情——人類向火星發射過的探測器中,有2/3的發射嘗試以失敗告終。

你可能會問,我們在50年前就登陸了月球,現在的技術發展竟然不能讓我們成功登陸火星嗎?

如果要概括原因的話,那就一個字——遠!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太陽系各行星的分佈圖

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140到1000倍(地球到火星的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我們去月球可以走直線距離,往返只需要6天。但我們去火星是不能走直線的,因為飛船搭載不了直線飛行所需的大量燃料。

根據布勞恩的設想,我們需要先燒一次燃料,讓繞地球運行的飛船的軌道逐漸接近火星公轉軌道,在進入軌道後,飛船將不使用燃料,而是通過滑行來靠近火星,在接近火星時,第二次燃燒啟動,讓飛船進入繞火星運行的軌道並最終降落。

所以在去往火星的途中,飛船既要繞遠,又不能加速,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是無法將單程時間縮短到250天以下的。

距離的影響還不僅體現在去程上,它也會讓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數據傳輸變得漫長。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無線電信號單程就要走21分鐘。那麼一旦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或飛船出現問題,遇到突發情況,很可能無法及時從地球獲得支援,在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的情況下,只能依靠人工智能自行判斷和處理,這大大增加了火星探索活動的難度。

距離遠還導致了搭載飛船的火箭成本極其高昂,這主要體現在火箭箭體的建設成本上,而燃料成本只佔0.3%,也就是說,如果人類能開發出重複使用火箭的技術,就有機會把單次旅行成本從幾千萬美元降低到幾萬美元。

你看,這就是馬斯克一直致力於火箭回收試驗的意義——要想獲得廉價的星際旅行,就必須實現同一枚火箭使用的可重複性。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2017年2月20日,spacex獵鷹9號火箭順利實現第三次地面回收

SpaceX公司還希望把火星計劃做大,就像航空公司一樣,建立一種單次運送數萬乘客的常規機制:利用合適的發射時機(兩年才有一次),每次能送出一個由大量飛船組成的艦隊。

你看,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不要高興的太早,如何去才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去了之後怎麼活下來。

4

先簡單介紹一下火星的基本情況。

火星曾經是一個溫暖而溼潤的地方,火星的大部分表面都覆蓋著液態水。但在4.2至37億年前,火星失去了大氣層,這導致的結果是:

火星現在基本上是一顆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但又非常稀薄,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溫度也很低,最低溫度-87攝氏度,最高溫度-5攝氏度,常年平均溫度-63攝氏度。大部分的地表水也都以冰的形式隱藏於地表之下,而且絕大部分都在火星兩極和赤道附近。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好奇號”傳回的火星地表照片

所以說,火星的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

對於這樣的一顆星球,要想在上面生存,只有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即通過科技慢慢改造火星,使它成為像地球一樣,可以滿足人類的基本生存。

比如說,第一步先讓火星變暖。這樣便可以讓火星上的一些氣體從地表釋放出來,進入大氣層,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會繼續使火星溫度升高,形成良性循環。當溫度升到一定水平時,赤道附近的固態水便融化了,人們有機會在室外耕種。而作物又會釋放氧氣,長此以往,人們在室外自由呼吸也不再是個夢想。

再比如說,空氣。在地球上長期生活的人類已經習慣了21%氧氣,78%氮氣和一小部分稀有氣體組成的空氣,火星上的空氣只有通過植物、微生物,或者人工電解的方式,逐漸讓火星上空氣與地球一致。

據估算,就算一切條件理想,人類最少也要花近一千年時間才能完成火星的改造工作。

不過,我們還可以腦洞大開一下,換個角度,對人類的基因進行改造,使人類儘早地適應火星上的生存條件。

你大概會問了,你這些想法很好,但該如何實現呢?現在的技術水平能保證第一批人類在火星上活下去嗎?

答案是肯定的: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水平,足以完成這些改造任務。

先從呼吸和變暖講起吧。

我們可以從火星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中獲得氧氣,這個設想已經由美國宇航局實現了,通過燃料電池,將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和氧氣。

氧氣不光這一種途徑獲得,我們還可以通過電解水,既得到了氧氣,順便還可以有氫氣(氫氣是很好的火箭推進劑)。

另外,在地球南極洲、莫哈韋沙漠中發現存在的藍藻細菌(cyanobacteria)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並在地球上一些最不適宜生命存活的環境(包括國際空間站)釋放氧氣。因此我們可以發送藍藻細菌至火星,讓它們在火星惡劣環境中為人類服務。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國際空間站的LiFE實驗,微生物在強輻射環境下18個月後仍有存活

變暖則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根據現在的科技手段,給火星加溫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太陽帆。我們可以回收前往火星的貨物補給飛船上的太陽帆,將其支在火星上的合適位置收集陽光,再通過足夠的熱量,使得火星的平均溫度逐步上升。

解決了呼吸和變暖問題,剩下的就是衣食住行了!

衣:衣服的確是一個問題。為了應對火星上比地球小得多的大氣壓,人們要生活在經過增壓的密閉空間裡,外出時穿著特殊的壓力服。目前,已有科學家在設計可供人們在火星上使用的壓力服。

食:在移民活動早期,大部分食物還是會來自地球。火星上的很多土地酸鹼度很高,因此在火星上種田是一項需要對光照、溫度、防輻射、空氣構成等很多方面進行精準控制的工作。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就應該在火星上種什麼達成一致,但無土種植技術水平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能吃上火星上種植的蔬菜也不是什麼難事。

住:在地球和火星上,人們都會受到兩種輻射: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火星可以阻擋輻射的大氣層過於稀薄,因此,火星建築的一個理念就是需要具備防輻射層,而當太陽風暴發生時,人們可能需要進入地下,平時的話,一個空間站式的集裝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火星基地

行:就依靠現在的技術,多生產一些火星車,也許是最快捷的實現方式。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未來火星上的交通工具

當然,這些生態改造是一個整體過程,其中的各種因素環環相扣、互相影響,這是一場不能懈怠的戰鬥,所以需要到公元3018年左右,人類的第二棲息地——火星,才算真正改造完成。

不過,與地球46億年的年齡相比,1000年又算的了什麼呢?

何況,人類的技術還在進步,現在還需要1000年,若干年後說不定只需要800年、500年、300年了呢?

這點上我們應該樂觀!

5

很多人大概會疑惑:地球上有什麼不好,非要移民火星?

對殖民火星的樂觀,正是對地球當下悲觀的折射——如果你知道地球每9300年就有一次行星撞地球的可能;全世界各國8000億噸TNT當量的核武器足以讓地球毀滅幾十次,而人類已經在核戰爭的邊緣走過十來回;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當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沿海50公里範圍內)受到威脅;每年要有4000~60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1/4的哺乳類動物正處於瀕臨滅絕的危險,每年還有1000萬公頃的熱帶森林被毀壞…

以上種種,直指一個問題——人類會滅絕嗎?

當然不止這些,還有人類的探索精神在驅動。

從6萬年前有一群智人走出非洲,然後他們走的腳步遍佈歐亞大陸,再到500年前哥倫布率領88名水手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從1969年,“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三名航天員完成人類首次登月,再到《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英文名《How we'll live on Mars》)作者斯蒂芬·彼得拉內克預言:2027年人類將登陸火星!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封面

這些都說明了,人類的天生具有好奇心。從“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到“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種探求精神根深蒂固,不死不休。

當然,就像大航海時代是由經濟利益驅動的一樣,只有利益的刺激才會帶來可持續發展。殖民火星也有很誘人的盈利方案:以火星為前哨,對其周邊星球和太空進行更多探索和開發。

火星與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上的某些星球上藏有豐富的礦產,如果將它們的價值平均分給地球上的全部居民,每個人可以得到1000億美元的財富,以火星為基地開採這些小行星無疑非常簡單方便。也許在有生之年,我們不光能在電視上看到人類在火星上生活和工作的實況,還能用上火星製造的產品。

最後,也是意義最深遠的——殖民火星使人類能夠實現異星基地,為地球生命做備份,從而讓“地球人類”將成為一個新的宇宙種族:知道如何向新行星擴張以及將它們“地球化”,人類這個種族將長久不衰。

借用《三體》裡的一段話:

“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里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那人類到底會變成什麼?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採自morning rocks 科普計劃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火星日出,採自morning rocks,


本文主要參考:

1、《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作者:斯蒂芬·彼得拉內克)

2、《趕往火星》(作者:羅伯特·祖布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