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诺贝经济学家奖得主推荐《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关于作者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曾在世界银行任职,是世行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西方经济学素养,论文引用率在华人经济学家中名列前茅。同时,他长期研究中国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有着独到的见解,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认为是最有资格解读中国奇迹的人。

三位诺贝经济学家奖得主推荐《解读中国经济》

关于本书

本书是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全面复盘。他曾在北大开设了一门广受好评的课程,叫做中国经济专题,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从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经济成就,讲到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的“李约瑟之谜”,再到近代的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赶超策略,最后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改革前景的预测。林毅夫去世界银行担任副行长时,将这门课的内容整理出书。在2014年再版此书时,增补了数据,并命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核心内容

中国在1978年前实施赶超战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也使人民长期挣扎在温饱边缘,促使邓小平反思并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判断,推动了改革开放。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不被西方经济学家看好,但符合自身的资源结构和比较优势,实现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仍存在多项有利条件,把握好这些条件,中国经济至少还有高速增长到2030年的潜力。

一、如何评价赶超战略?

新中国刚建立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快速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国家领导人借鉴了苏联经验,实施赶超战略,以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核心。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希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愿望,但是,要在这些国家发展重工业,不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因为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先期投入高,建设周期长,关键技术和设备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资本短缺的问题。因此,实施赶超战略,需要政府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使得办企业的成本下降。为了维护这些企业的运转,国家还必须想办法提高它们的利润,让企业积累资金,进行下一步的投入。为此,国家将企业国有化,给予企业垄断地位,保证它们获得高收益,还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剥夺自主决策权,由国家计划安排生产,将资源最大化地动员起来用于工业发展。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这套制度安排对市场和价格造成了扭曲。林毅夫把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总结为“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三位一体的体系。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这套体系中进行的。在这段时期,有一半的基础投资用在了重工业,工业产值提高得很快,到1978年已经接近50%,产业结构也非常接近发达国家。工业快速发展最明显的证明,就是我国在60年代试爆了原子弹,在70年代卫星上了天。

当然,这种拼尽一切资源追求逆袭的打法肯定有很多不利后果。比如说,重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因此既不能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要将城里的待业知青下放到农村去,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没有提高。对此,林毅夫有一句精妙的总结: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不是以人为本的经济,而是以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为本的经济。

三位诺贝经济学家奖得主推荐《解读中国经济》

二、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实现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这种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战略付出了沉重代价,成为了后来改革开放的导火索,推动邓小平反思,并作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判断。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并不看好中国的改革。他们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不彻底,采取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双轨制比完全的计划经济还糟糕。当时,俄罗斯、捷克、波兰等国家,采取了西方经济学家激进改革方案,实施快速、全面的私有化和市场化。经济学家预言,这些国家在渡过经济短暂下滑的过渡期后,会实现快速增长。然而,事实却是这些国家改革后的经济出现了长期疲软,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毅夫提出了一个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这个谜团。他的理论建立在两个概念上,第一个叫做要素禀赋结构,另一个叫做自生能力。要素禀赋指的就是一个国家天然拥有的各种资源,像是资本、劳动力、土地、矿产等等,而要素禀赋结构就是这些资源相对的比例。对这个概念有一个简单化的理解,那就是一个国家中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比率,因为这两种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的比例可以简单扼要地勾勒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发展和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符合的产业,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拥有比较优势,而通过强行赶超建立起来的企业,会缺乏自生能力。

林毅夫认为,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预测失败,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建立在发达国家的经验上,没有意识到在计划经济体中通过政府干预建立起来的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像离不开保护罩的苗子,这个罩子就是通过政策扭曲的价格环境,如果贸然把这个罩子揭开,一步从计划经济跨越到市场经济,会造成大量企业破产和大规模失业,导致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而中国改革采取的是慢慢消化历史负担的方式:一方面,对那些不符合资源禀赋结构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保护,逐步从计划向市场并轨;另一方面,将自由市场机制引入到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优势的产业,符合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结果就是充分激发了比较优势,催生出大量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成就了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的奇迹。

三位诺贝经济学家奖得主推荐《解读中国经济》

三、中国经济还会继续高速增长吗?

近些年来,认为中国增长不可持续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从2010到2013年持续减速了四年的现实,这在改革开放后还是第一次出现。林毅夫则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着高速增长的潜力,如果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中国经济平均每年8%的增速至少可以持续到2030年。

首先,他明确反对中国经济下行是内部问题的这种观点,认为这个趋势是国际环境不景气导致的。

其次,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中国必须转向内需,特别是投资。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存在很多高质量的投资机会。比如说,中国的基础设施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环境问题也急需改善。林毅夫估计,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比重不算高,而且中国地方政府借债主要为了投资,因此净负债相对更低。此外,中国还有民间储蓄率高、外汇储备充足这两项优势,这也使政府有能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最后,中国还存在许多产业升级的机会。中国现阶段积累了过去根本不敢想象的资本量,同时,劳动力也变得越来越稀缺,意味着中国资源禀赋结构在不断向发达国家靠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清每一个阶段的比较优势,更新发展方向。比如说,从原来的引进技术到现在鼓励自主创新,不断向产业链上游移动,积累更多的资本,通过发展、升级、发展、升级这样一种迭代过程,实现将人均资本量提升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一个目标。

金句

1. 当林毅夫站在江边,听到那滔滔的水声,不禁发出了“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为后世子孙千万年之幸福,贡献一己之力量,实在有愧此生”的感叹。

2.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不是以人为本的经济,而是以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为本的经济。

3. 通过政府干预建立起来的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像离不开保护罩的苗子,这个罩子就是通过政策扭曲的价格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